看韓劇長見識!《StartUp:我的新創時代》中出現了多少專有名詞你知道嗎?
《StartUp:我的新創時代》由姜漢娜、秀智、南柱赫、金宣虎等人主演,講述了一群渴望創業的年輕人的故事。
該劇開播後,得到了不斷的好評,充滿親情、友情、愛情,演員們精湛的演技,極大地改善了戲劇張力,增加了收視率。
因為故事講的是創業的過程,看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很多法律法規和生硬的「專有名詞」,讓人看得雲裡霧裡,停留不到5秒,註解甚至消失。是不是讓你看起來滿腦子問號?
今天,讓我們回顧一下劇中出現的超術語的含義。相信一定會讓你更入戲!
1、盡職調查
最新一集,達美問資金什麼時候下來,志平回答說「盡職調查之後」,這讓元山和容山都充滿了問號,相信很多電視機前的觀眾也是如此。
「盡職調查」是指在籤訂合同或其他交易之前,根據特定的注意標準,對合同或交易的相關方或公司進行調查。
他們大多會對目標公司及其資產進行深入調查,讓決策者對其成本、收益和風險有更多的了解,進而做出決策。這也是為什麼志平會逐一審核股東股份、合同等文件的原因。
2、風險投資公司
「風險投資公司」專門投資新創企業,大部分投資以高科技行業為主的新創企業。一個新興行業能否獲得風險投資公司的投資,將影響公司能否繼續成長。
在這部劇中,關鍵場景——「沙盒創投」扮演了這個角色。風險投資公司是培育新創企業的重要搖籃,三山科技和仁才公司是在獲得沙盒風險投資後成立的。
但實際上在劇中的位置更接近「育種中心」,即不僅提供風險投資,還為這些新的風險投資夥伴提供風險諮詢、設備租賃、網絡推廣等資源,培育新風險投資的機構就是其中之一。
3、天使投資人
顧名思義,它就像一個天使,在一個企業剛成立,還沒有獲得暴利的時候,就願意去投資,去鼓勵!
通常,新成立的企業不能馬上獲得太多資源。此時,企業主往往會通過大規模籌資、親戚朋友的贊助或制定商業計劃,尋求天使投資人提供資金,擴大企業規模。
在企業成立初期,天使投資人會尋找他們認為有潛力投資的新行業,以換取部分股權。
如果天使投資人對某個企業相當看好,他甚至會把身邊的人脈和資源提供給新公司,及時引導企業避免創業路上的虧損,某種程度上可以算是企業的顧問!
4、成長黑客
還記得道山、達美、仁才之所以能進沙盒創投,獲得投資,是因為參加了「黑客」比賽嗎?
這個比賽的名字來源於「成長黑客」這個詞。概念是利用創新思維、批判性思維、統計和數據分析能力來達到增加公司收益的目的。
作為一個成長黑客,你不僅有創作頭腦,還能很好的把握消費者心理,懂得如何逃離框架,以最低成本的方式營銷自己的公司,這是新創企業不可缺少的其中一部分。
5、融資
第三集,姐姐任才問道山和大美:「哪一輪公司資金到了?」你還記得道山懵逼的那張臉嗎?如果平時較少接觸創業信息的觀眾可能在電視前表現出同樣的困惑表情。
一般來說,創業過程中,籌資分為種子輪、天使輪、A、B、C、D、E輪。
簡而言之,種子輪是第一桶有創業思路和投資的資金;天使輪是在企業已經擬定了初步的商業模式或者積累了一點核心用戶的情況下,吸引天使投資人進行投資的階段。
劇中提到的A輪融資,是公司產品成熟的階段,雖然還沒有大的盈利,但是當行業建立了一定的口碑,就會開始擬定策略吸引風險投資公司投資。
B輪和C輪的融資是新創企業站穩腳跟並開始擴大規模的融資階段。如果新創企業有幸進入C輪融資,說明新創企業已經在準備上櫃了!
但如果企業進入C輪,投資人給的錢都花光了,還沒有成功上市上櫃。如果它想再次試圖突破,它將啟動D輪和E輪融資階段,採取更多行動來突破現有的困境。
6、投資條件
在第三集的社交聚會上,幸好志平立即滅火,沒有暴露道山和達美的關係。志平走到山上假裝說「我給你發了投資條件書」,讓道山又露出滿臉問號!
簡單來說,就是投資人給新創業團隊的投資條件清單。在投資行為生效之前,投資者通常會擬定第一版的投資條件作為後續談判的參考,通常包括投資額度、股權分配、投資者與被投資方的權益等。
因為涉及到雙方的權益,內容通常會來回修改多次,達成一致後再進行下一步。
對劇中一次出現的、頻繁出現的、難以理解的專有名詞進行簡化解釋後,希望對正在追這部劇的你有所幫助,下次你再提相關詞彙,就不會因為聽不懂而沒法繼續入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