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先後制裁了許多家中國企業的同時,告訴了我們哪些是真正的民族企業,而近期美國制裁的一些中國人物,也告訴了我們哪些人是被美國所「認證」的、我們必須守護好的國家脊梁。在今年12月7日美國宣布的14位制裁名單的照片中,有位白髮蒼蒼的老大爺特別顯眼,可能有不少人對他並不熟悉,但深入了解後,你會發現他是我國一個了不得的厲害角色。
這位老大爺叫丁仲禮,今年已經已是63歲的高齡,是我國著名的地質科學家、中科院院士。丁院士出生於浙江省嵊州市的一個鄉村家庭,從小就幫家裡幹著繁重的農活,也得益於此他培養出了不畏艱苦,敢於爭取的性格。學生時代的丁仲禮本來是個優秀的文科生,他的作文經常被當成範文展示,但在高考時由於身體原因沒能被期望院校錄取,他又繼續備考,結果在第二次高考時他卻棄文從理,考上了浙江大學地質學系。在後來被採訪問及原因時,他說學理科更有助於實現國家的四個現代化。就這樣一個文科生,最終成了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
都知道地質工作不僅非常辛苦,而且還很危險,丁仲禮就曾兩次從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回來。第一次是考察陝西省直羅鎮期間遭遇了突發性車禍,昏迷數日;而第二次是從黃土陡坡上栽下山崖,滾落了八九十米,被搶救回來後在醫院躺了一個多月。然而這些事故並沒有讓丁院士停下手中的工作,在傷病痊癒後他又踏上行程,最終用了20年的時間與團隊多維度建立起了中國黃土高原260萬年集成氣候的記錄曲線,震撼了全世界,為中國古黃土氣候研究的國際地位奠定了基礎。
在2009年因全球氣候變暖加劇,「節能減排」成為這一年當中國際上最火熱的話題之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同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制定了7套二氧化碳減排方案,經過一番精打細算,他們推出了這樣一份減排權協議:全球各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總和在2050年要減少一半,而發達國家作為表率先減排80%,至於第三世界國家的限定,他們竟然連提都沒有提。中國籤還是不籤?乍一看這份協議似乎是對發展中國家的「特殊照顧」,但實際上其實在掠奪資源,而我國最初發現這一問題的就是丁仲禮院士。在丁院士與其秘書經過大量計算後,發現在總排量固定的情況下,11億人口的發達國家佔用了44%的份額,而剩餘54億人只能緊巴巴地去分剩下的56%的餘額,他們有足夠的空餘來壓縮排量,而我們怎麼減?
籤了協議,中國很可能會在未來的10年裡就用盡了排量,到時又要掏錢去買碳排放權。於是丁院士立即與領導說:「如果籤了這個協議的話,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遙遙無期!」最終在同年的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上,丁院士怒斥了該方案的道德淪喪,指出這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不平等條約,在中國的明確反對下,這個方案被作廢,而西方發達國家的代表則氣得咬牙切齒。有一名《環球人物》的記者似乎很佩服他的勇氣 ,問他「中國有那麼多氣候、環境保護專家,為何是您站了出來?」而丁院士則回答得很直接:「我不知道,可能是我的性格比較愣吧,我忍不住會站出來說皇帝沒有穿新衣。」這件事過去沒多久,在國內柴靜主持的《面對面》節目上又再次被提起。在面對主持人刁鑽提問質疑丁院士的計算數據時,丁院士顯得情緒比較激動一直回懟,但他始終強調,同意了他們的方案就等於是在籤訂不平等的賣國條約,但中國不會與國際對著幹,無論以後發達國家減排多少,我國都會更加負責,以他們人均碳排放量的80%為上限。
實際上西方的爪牙早在十幾年前就伸向了我國,不少人卻沒有發覺,甚至還發表荒謬言論質疑那些默默無聞的「守護者」們,可能是因為過去學習西方一下子賺了太多的錢,結果被資本的泡沫迷了眼分不清是非,直到現在大家都明刀亮槍了,才看清誰一直在企圖害我們,而誰又一直在暗中保護著我們,不可否認在這麼多年裡一直保持著清醒頭腦守護祖國並與西方鬥爭的正是這些真正的國家脊梁,人民的英雄。記得前兩年丁院士還成為了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校長,而他在做招生宣傳時又口出金句「如果想做生意,想學金融,想當公務員,就不要報考國科大。」令許多考生記憶猶新。不得不說這位水平高超,擁有獨到全局觀,又敢仗義執言的丁院士真乃國家珍寶!所以請務必要守護好這些一直在悄無聲息守護國家的英雄前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