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記者/劉灝)12月14至16日,由深圳市紀委、深圳市委宣傳部指導,深圳市龍崗區委與廣東省話劇院合作,歷時3年傾力打造的大型廉政話劇《突圍》在深圳龍崗成功首演。該劇以十八大以來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為背景,講述一名領導幹部由沉淪到悔過重生的救贖故事,是黨的十九大關於一體推進「三不」重要方略在基層的生動實踐。這部集思想性、教育性、藝術性為一體的作品一經首演,迅速引起觀眾強烈反響。
話劇海報。省話劇院供圖
真實刻畫人物客觀反映時代
《突圍》不同於以往反腐題材作品,力圖通過塑造獨特的藝術形象,在新的審美契合點上最大程度地調動觀眾的欣賞興趣,讓人們在反思中深刻地回溯昨天,把握今天,從而認識明天。
《突圍》演出時長約115分鐘,共分九場。在反腐敗鬥爭的高壓態勢下,主人公龍騰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危機,他為自己守不住底線,一步步落入商人那看似燈紅酒綠、歌舞昇平,實則暗流洶湧、居心不良的「圍獵」陷阱而彷徨、焦慮、不安。在組織強大的監督、執紀和感召力量面前,在個人內心善惡的一步步交鋒中,在沉淪中重生,在突圍中救贖……
劇照。省話劇院供圖
「這是一個懺悔者的心路歷程,是對人性的深層刻畫,更是一次人生的突圍,一場深刻的反思,給現場觀眾以強烈心靈衝擊。」一位觀眾表示,「該劇真實反映了當下的社會現實,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客觀反映了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鬥爭在基層的生動實踐。最重要的是在看劇過程中深刻體會到主人公的倉皇和痛苦,令人震撼,引發深思,回歸正道,找回初心,才能治癒這種痛苦。」另一位觀眾則認為該劇傳統文化味濃,劇中圍屋、家訓、山歌等以客家文化為代表的龍崗傳統文化元素,使觀眾感到很親切。
劇照。省話劇院供圖
龍崗區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突圍》吸收了龍崗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讓觀眾有一種強烈親切感和代入感,通過如此接地氣的方式,有效發揮文藝作品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
高標準謀劃打造廉政教育精品
話劇《突圍》的成功,得益於有關各方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投入,是歷時3年反覆打磨,終於成就的一部好戲。
龍崗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反腐敗鬥爭從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到取得壓倒性勝利的大背景下,龍崗區創作時一直定位高起點謀劃、高規格排練一部反映本土優秀傳統客家家風文化,反映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方針和省紀委「七個看」工作法、問責「六字訣」等新時代執紀監督理念在基層生動實踐成果的廉政話劇精品。圍繞打造精品的目標,省、市紀委監委高度重視,多位國家級知名劇作家參與創作,著名編劇楊曉丹曾多次創作反腐題材劇本,功力深厚。廣東省話劇院院長、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楊春榮擔任出品人兼導演;創演單位投入最強創作陣容,由國家二級演員胡煒、吳嘉勁、常藝文、於妍等領銜主演。
劇照。省話劇院供圖
近幾年,廣東省話劇院推出不少反映現實題材的力作,從《信仰》、《花好月圓》到《深海》,劇院領導一直鼓勵主創者勇於投身到時代洪流中,保持一顆與祖國、人民、時代同呼吸共命運的心,努力讓每次的創作都找到新的突破,完成自我的藝術歷練與提升。
《突圍》的創作,導演朱雲鋒認為「有別於以往的反腐破案故事,更多是對人性救贖的刻畫。」該院院長楊春榮表示,這部作品的閃光之處在於藝術與水準教育功能高度統一,作品在困境中推動人性的刻畫,在成就藝術作品情感張力的同時,弘揚光榮的革命傳統,倡導清正廉潔的政治生態,劇中人塑造得有血有肉、真實可感,從而贏得觀眾的信任,讓臺上的思考延展到臺下,給人以多方面的啟迪。
劇照。省話劇院供圖
事實證明,觀眾與創作團隊產生了巨大的共鳴。一位觀眾談到:「主人公龍騰是一個很真實的形象,他是一個矛盾的人,他在權力和金錢的誘惑下變質,又因反腐形勢壓力和對家人、弱者的柔情等主客觀兩方面原因而迷途知返。這樣的人物很立體很鮮活,所以我更加理解這個故事。」
龍崗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話劇《突圍》的成功演出,進一步豐富了廉政教育的內涵,大大提升了廉政教育生命力和感染力,是基層不斷探索實踐一體推進「三不」機制的實踐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