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沙伯醫院一名63歲男子(第7379宗個案)昨(18日)午擅自離開醫院,院方報警。案件被列作「逃避/逃脫進入醫院/收容所/隔離區檢疫所等」,警方正協助追尋,並已通緝該男病人李運強。這名男病人身高約1.6米,中等身材及蓄黑色短頭髮,離院時身穿病人服、深藍色外套及運動鞋,並有佩戴外科口罩。他本身住在花園街198號,據悉他報稱無業。警方一連兩日在其出沒地點及住所搜索,至今未有發現。逃跑的病人身高約1.6米,中等身材及蓄黑色短頭髮,離院時身穿病人服、深藍色外套及運動鞋,並有佩戴外科口罩。這名病人本身住在花園街198號,翻查資料發現,同一座大廈有3人確診,有一人比他早確診,是一名58歲女子;另一人比他遲確診,是一名56歲男子,暫時未知三人是否有關連。「走佬」的是63歲男子(第7379宗個案),他在12月8日出現病徵,12月12日確診,屬於本地有源頭個案,與早前確診者有關連。他住在旺角花園街198號,連同他在內,同一座大廈有3人確診,有一人比他早確診,是一名58歲女子(第6998宗個案);另一人比他遲確診,是一名56歲男子(第7386宗個案),暫時未知三人是否有關連。警方表示,昨午約5時28分接獲伊院一名姓關(55歲)女醫生報案,指一名姓李(63歲)確診新冠肺炎男病人,擅自離開隔離病房後不知所終,要求警方協助。警方將案件列作「逃避/逃脫進入醫院/收容所/隔離區檢疫所等」,正協助相關部門追尋涉案病人下落。今晨約10時,多名警員乘坐警車抵達男病人位於花園街198號的住所,其中三名警員身穿全套高規格的白色生化保護袍上樓尋人,另有兩名警員戴上面罩、口罩及穿上普通藍色保護袍,留在地下看守。三名警員登樓視察近一小時左右,疑未有發現男病人的行蹤,於是落樓乘警車離開現場。警方今日發文表示,高度重視事件,現正通緝該名病人。而根據香港法例《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第599A章第28條,如任何在醫院、老⼈院、殘疾⼈⼠院舍、幼兒中⼼、療養中⼼或相類場所內被檢疫或隔離的⼈逃走,即屬犯罪,
⼀經定罪,可處罰款5,000元及監禁2個⽉。、該名男病人身高約1.6米,中等身材及蓄黑色短頭髮。離院時身穿病人服、深藍色外套及運動鞋,並有佩戴外科口罩。醫院指已向衞生防護中心通報有關事件,並已透過早期事故通報系統向醫院管理局總辦事處匯報。該院又呼籲市民若發現有關病人,請通知警方或致電該院熱線電話3506 8944。據了解,確診者所住的隔離病房會有雙重門,另加上整間大病房亦會再有雙重門,病人需「穿越」4道門才可成功離開,而且雙重門的設計是需先關上一道門,才能打開另一道門。不過,一般醫院病房保安並不嚴密。有消息指,該名病人所住的病房最近門口,未知是否因此較易逃脫。據報導,伊院至少有7間隔離病房,以及一間私人隔離病房,主要集中在10樓。各間隔離病房在「走佬」事件後未見有加強保安,沒有工作人員在病房外戒備,亦甚少人出入;只當有確診患者要轉病房時,才見穿著保護衣的保安員阻止其他人靠近。而樓梯則在兩間病房的中間,估計距離最近一間病房僅不足30步距離。另外,每間隔離病房外貼有多張告示,包括標明「高風險病人區域,謝絕探訪」,以及指為保障病人及公眾健康,嚴禁逗留等。而隔離病房門外則有視像監察系統,並表明如接送病人、送藥等亦須先按門鍾與職員聯絡。隔離病房除了大門外,亦見裡面有多一道門作劃分等候區,再望入門內,則是一道長走廊,看不到病床位置。而走廊上,不時見到有醫護人員走動工作,惟有部份醫護則未有穿上保護衣等防護裝備。無論這次「走佬」事件的發生是什麼原因,希望這位李雲強能儘快返回醫院接受隔離和治療,切勿害人害己!!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認為,當局可要求確診病人配戴電子手環, 離開特定區域便響警鐘。而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在警方找回該病人後,醫院也要提防他再次逃走,建議加強保安,在部份病房設24小時閉路電視,或者安排人手在病房門外看守。
NiuNiu家開啟香港直郵&抱團清關業務,點擊小程序商城可以查看現有上架產品,可直接下單,有未上架產品請加客服微信諮詢,抱團清關都可以買。
如何自己領取100元優惠券,如何邀請好友,得唇膏禮品?操作指欄(NiuNiu全球嚴選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