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巫師到史官—— 中國古代最早的詩人
清代大詩人趙翼說: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絕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中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白
然而,隨著網絡寫作的繁榮 詩歌這種文學體裁越來越被邊緣化,曾幾何時,一提起中國,無論是我們自己還是外國友人印刻在腦海中的最鮮明的印象就是「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而今,尋遍中國大江南北,竟然也找不到一個以詩人之名著稱於世的文學作者。
與當代詩歌的落漠不同,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一直以來都是十分的繁榮,正像上文詩中所說是「江山代有才人出」。
中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杜甫
那麼筆者不禁要問了,在中國古代眾多著名詩人中,第一個寫作詩歌的人是誰呢,或者第一個詩歌創作群體又是什麼人呢?
詩歌是人類創造的最古老的文學體裁和樣式之一。一般認為,成書於春秋中期的《詩經》 和興起於戰國中後期的詩歌「楚辭」一起匯成了中國古典詩歌的源頭。
屈原 漫畫
我們都知道,《詩經》作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第一部詩歌總集,是由孔子刪定的。它收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500餘年間的300餘篇詩歌,這些詩歌並不是一個時期的一個詩人所作,他們或者是由集體創作,或者經過後人加工潤色。其中大部分是的創作年代和寫作者都難以確定指實。
而「楚辭」這一種詩歌樣式是楚國文學家屈原根據華夏南部地區流行的民間樂曲改造創寫的一種新的文學體裁。屈原也是我國目前已知最早的大力創作詩歌的第一人,在《楚辭·九章·惜誦》中他自己說:「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在《抽思》一詩中又說:「道師作誦,聊以自救兮」。漢代的文學評論家王逸說屈原「依《詩》取興,連類譬喻」,換句話說,屈原的詩歌是以《詩經》為藍本,在揉和具有鮮明楚國特色的民風、民俗以及民間曲調的基礎上創作的。
中國古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屈原
《詩經》和《楚辭》奠定了中國古典詩歌以風騷為基礎的寫作典範,由此可知,在孔子刪《詩》,屈原作《騷》之前,中國上古時期的詩歌已經趨向於成熟。因為任何一個事物都是由不成熟趨於成熟的,所以在已經相對成熟的《詩經》和《楚辭》之前,中國古典詩歌肯定已經有所發端!
早在文字產生以前,隨著原始語言的產生,華夏先民們就已經開始用口耳相傳的語言來敘述自己的生活,經過一個十分漫長的時期,文字產生,先民們口耳相傳的交流開始被記錄下來,比如這首記載於後世史書《吳越春秋》的《彈歌》:
斷竹,續竹,飛土,逐宍(肉)
遠古先民
反映的是原始社會時期的華夏先民製造彈弓和獵取野獸的過程,語言雖然極其簡單,但是已經讀起來頗有韻律感,很顯然,這是一首十分古老的上古歌謠,然而無論是從字數,還是其他方面來看,與古典詩歌還相去甚遠。
我國現在已知最古老的文字是刻在龜甲上和青銅器上的甲骨文和青銅銘文。現在的研究成果表明,以甲骨文為主的商代中晚期文字,已經是一個體系相當完備的文字系統。目前所存的甲骨文字,多是用來禱告上天,佔卜求神的卦辭,而這些卦辭絕大多數應該是由當時的大祭司或者宮廷巫師篆刻的。
遠古 圖畫文字
在我國夏商時代以及西周初期,原始社會那種濃厚的自然宗教色彩仍然籠罩著國家生活的各個層面,當時的文化仍然是以原始的宗教文化為主,而宗教文化的主導者正是負責溝通天地人神的大祭司或者宮廷巫師,據傳說流傳於炎帝神農氏時期的《臘辭》就是一首華夏先民祈禱上天保佑風調雨順、農業豐收禱告之辭。
《禮記·表記》記載說:「殷人尊神,率民尊神,先鬼而後禮」。
炎帝廟
這樣一種尊神敬鬼的文化氛圍必然會使得祭祀和巫師的地位顯得相當重要,承擔著為人們驅除禍患,祈求天福的他們肯定要撰寫許多咒語歌謠和禱詞。這些句法簡單,偶爾頗具韻律感的言語,就是中國早期詩歌創作的最初萌芽。比如:
其自西來雨?其自東來雨?其自北來雨?其自北來雨?
這幾句甲骨卜辭應該是當時的祭祀或者巫師向上蒼祁雨時所說的話,連起來讀就很有後來民歌的色彩,我們試看一首後世創作的樂府民歌:《江南》: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江南的蓮花
煙柳
上古時期的文學作品大多出自於巫師和祭祀之手,他們不僅擅長文字創作而且對於歌舞音樂也有著極高的造詣 但是由於時間太過久遠,他們的作品大多失落亡佚,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想見,在上古三代由於祭祀上天和祖先而創作的咒語和禱告之詞是當時最主要的文學作品,這一點無論是在《詩經》和還是《楚辭》中都有所反映,比如《詩經》裡面的《頌》詩絕大多數篇章和《雅》詩的部分篇章都是統治者在廟堂祭祀祖先的禱祝祭詞,如《商頌·玄鳥》: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後,奄有九有。商之先後,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龍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裡,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來假,來假祁祁。景員維河。殷受命鹹宜,百祿是何。
遠古壁畫 西漢
《大雅·生民》:
厥初生民,時維姜嫄。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誕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釋之叟叟,烝之浮浮。載謀載惟,取蕭祭脂。取羝以軷,載燔載烈,以興嗣歲。昂盛於豆,於豆於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時。后稷肇祀,庶無罪悔,以迄於今。
當代 土著巫師
上古時代,巫師和史官不分,史官最初的職務也是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的。《左傳》說:「祝史祭祀,陳言不愧」。商代中晚期以及西周初期的史官除了從事宗教活動,還負責掌管冊命,記錄歷史等政治活動。
後來隨著鬼神地位的下降史官逐漸從原始宗教中脫離出來,專門掌管文化的蓄存和史實的記錄。他們掌握了知識文化,隨之進行文學創作。
漢字的創造者
紮根在華夏大地文化土壤中的中國文學就這樣逐漸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