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不分男女、老少,時不時感到眩暈的市民越來越多。雖然,眩暈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但病因眾多、部分預後不良。一旦發作往往伴隨著極度不適,短至幾個小時,長至幾天、幾周。
那麼,什麼樣的眩暈需要去醫院就診呢?又該怎麼治療呢?今天,請聽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歐陽侃全面解析。
起床時暈得「天旋地轉」還噁心,
原因不在頸椎病發作,而是……
近日,江阿姨(化名)早晨起床突然感覺「天旋地轉」。她不僅遲遲無法起身,還伴隨著一陣陣噁心感。
過了一會兒,江阿姨感覺頭暈就好多了,照常活動也沒有問題。但當她一躺下休息,頭暈又發生了。
莫不是自己的頸椎病又犯了?江阿姨趕緊去找熟悉的按摩師。當時,按摩師信心滿滿地跟她保證,按摩幾次就會好的。可幾次頸椎按摩之後,江阿姨眩暈的情況沒有得到任何改善。
不堪其擾的江阿姨,最終來到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歐陽侃處就診。歐陽侃耐心詢問了江阿姨的病史,進行了體格檢查,判斷是耳石症搞的鬼,連忙安慰她:「待會兒幫您做幾個翻身動作,頭暈就會緩解了。」果不其然,翻身動作做完,江阿姨起身就感覺不再頭暈。
實際由頸椎病、腦供血不足導致的眩暈並不多,
眩暈分三大類,一起學辨別!
歐陽侃解釋道,發生眩暈後大家往往會歸結為梅尼埃病、頸椎病、腦供血不足等等。
實際上頸椎病、腦供血不足導致的眩暈並不多,而江阿姨這樣的耳石症卻是臨床比較常見而又容易被患者以及部分醫務人員所忽視的。引起眩暈的疾病眾多,不同疾病引起的眩暈症狀也不同,為便於大家辨別,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前庭周圍性眩暈
眩暈感嚴重,持續時間短。可自然緩解或恢復,但常常反覆發作,可伴隨有耳鳴、聽力下降以及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等自主神經症狀。
發病可由前庭感受器、前庭神經顱外段病變引起眩暈,發病率高低排列為: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經元炎。
江阿姨患上的耳石症就是前庭周圍性眩暈中最常見的一種。頭顱外傷、感染、內耳疾病、老年性退行性疾病等均可能導致耳石從囊斑脫落。此時,頭位改變引起了耳石運動,對神經結構產生異常的刺激,從而導致異常的平衡感受,出現眩暈。
前庭中樞性眩暈
眩暈感可能較輕,但持續時間長,可達數十天至數月。常見有腦幹梗死、腦出血、顱內腫瘤、顱內感染、癲癇、外傷性眩暈及前庭性偏頭痛等,可能伴有視物模糊、共濟失調、肢體無力和麻木、言語不清、意識喪失等症狀。所以,前庭中樞性眩暈發作後一般會引起急症。
非前庭性眩暈
往往表現為直立性眩暈、視物動搖感、飄浮感、不安感、頭暈眼花、站立不穩,通常無外界環境或自身旋轉感或搖擺感,很少有噁心、嘔吐。
可能的疾病包括:眼性眩暈(眼外肌麻痺、屈光不正、先天性視力障礙),頸性眩暈(頸椎疾病),循環系統疾病(高血壓、低血壓、心律不齊、心衰),內分泌系統疾病(低血糖、糖尿病、尿毒症),精神性眩暈,貧血等等,這些病症造成的眩暈,往往危及生命,不容忽視。
周圍前庭病變的眩暈雖然發作症狀明顯,較多容易反覆發作,但治療效果較好。相對來說,導致前庭中樞性眩暈和非前庭性眩暈的部分病因則不容易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甚至可能會危及生命,不容忽視。
歐陽侃總結:「一旦有眩暈,都應去醫院接受病因檢查及對症治療。尤其是出現以下症狀的患者,需要立即就診:
首次發作的眩暈。
突然發生的劇烈的眩暈。
眩暈伴有意識障礙,並感手腳無力麻木感、言語含糊、飲食嗆咳、頭痛等症狀。
伴有持續性平衡失調。
急性眩暈伴有耳聾,又有心腦血管病基礎。
短時間內緩解又復發的眩暈。
如何預防眩暈症?
急性發作時應該怎麼做?
如何預防眩暈症?
歐陽侃建議廣大市民:第一要飲食節制,起居有常。保持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儘量不要熬夜。第二要適當鍛鍊,增強體質,勞逸結合。適當進行一些輕中度的有氧運動,增強抵抗力,防治外感。第三要保持心情舒暢,忌暴怒、驚恐等刺激。肝主情志疏洩,應防止肝氣鬱結,肝火上從頭部,誘發眩暈。第四要避免突發、強烈的頭部運動:中老年眩暈易發作,需要淡定精神,避免突然、強烈的運動,少做或者慢做旋轉、彎腰動作。
那麼,當眩暈急性發作時應該怎麼做?
1.當出現眩暈時,應儘快臥床,減少頭位變化以免加重症狀,安靜休息,避免聲光刺激,並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2.應儘快至醫院做相關檢查,查出病因,及時進行對症治療。
3.注意心理疏導。眩暈的發作與精神心理因素具有一定相關性,患者心平氣和有助於病情的好轉。家人及醫生應安慰患者,減輕患者的緊張、焦慮心理。
專家介紹
歐陽侃,副主任中醫師,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神經內科、腦病中心副主任,浙江省醫師協會神經內科分會委員,浙江省卒中學會預防與質控分會委員及神經內科分會委員、浙江省中醫藥學會腦病分會委員,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腦心同治專委會委員、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醫聯體神內專科聯盟常務委員、浙江省醫學鑑定專家庫成員,杭州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內科分會副主任委員、杭州市醫學會院前急救分會委員、杭州市醫學鑑定專家庫成員。
從事臨床醫學20餘年,擅長心腦血管疾病、眩暈病、帕金森病及危急重症的診治及中西醫結合的治療,精通腦卒中靜脈溶栓術,全腦血管造影術。在核心期刊發表論著多篇。
專家門診:周一上午
【來源:健康杭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