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兒曾經說過一句名言:「二十歲的容顏承襲於天,三十歲的容顏雕琢於歲月,五十歲的容顏則取決於自己。」這描述的就是一個女性一生不同階段的魅力。
民國時期,改朝換代,自有聖人出世革鼎天下。其中不乏女性人物的傳奇故事,真的是巾幗不讓鬚眉。你是否聽說過蔣英的名字,也許會有些陌生,但是她是民國著名軍事理論家蔣百裡的女兒,是「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妻子,是大詩人徐志摩的表妹,武俠小說大師金庸是她的表弟,這些名諱都是大名鼎鼎,耳熟能詳。
光是這個群英薈萃的家世背景,就足以讓人驚嘆,這是什麼神仙下凡。
但是,蔣英的傳奇一生,並不附庸於外人的光榮,蔣英就是蔣英,她嫁給錢學森,她成就一代音樂大師李雙江,這都是屬於她自己的故事,她的傳奇一生,完全是由她自己打造的。
名門之後,藝術潛將
蔣英,於1919年9月7日在浙江海寧出生。是著名軍事理論家蔣百裡的三女兒,家族聲望在外,也算得上是名望之後。
蔣英從小就對音樂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加之從小經常隨著父親遊歷歐洲、意奧等國,對這些國家產生了好奇和嚮往,便於1937年在德國柏林音樂學院研究和學習音樂。
畢業後還獲得了柏林德國大戲院的聘任,但是當時德歐戰爭的爆發,讓蔣英不得不離開德國前往瑞士繼續學習。
而蔣英在瑞士的音樂求學之路也是十分多姿多彩,在1943年瑞士舉辦的「魯辰」萬國音樂年會上,蔣英參加了由匈牙利高音名師主辦的女高音比賽,蔣英以出色的嗓音和技巧,在各國女高音中脫穎而出,榮獲第一,成為東亞國家中的第一人。
最後於1944年畢業於瑞士路山音樂學院。獨自在外國求學的經歷差不多就告一段落,1946年,蔣英結束了長達十年獨自在歐洲求學的日子,回到祖國。
回國在上海蘭心大劇院的首次演出就轟動了整個上海,當時的媒體稱蔣英:「她卓越的歌唱藝術使人們看到中國一樣有優越的藝術天才,良好的資質和聰穎頭腦。」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蔣英和錢學森可以說是真正的青梅竹馬。當時蔣英的父親蔣百裡和錢學森的父親曾是同窗,兩家是世交。蔣家一共有5個女兒,而錢學森卻是獨子,所以錢學森的父母對活潑可愛的三女兒蔣英可謂是非常喜歡,兩家經常聚會串門。在蔣英三歲那年,蔣家甚至把蔣英過繼到了錢家,蔣英也改名叫錢學英。
但是,儘管關係再好也抵不過親生父母,蔣家父母耐不住思念最後還是把蔣英討了回去,錢學森的母親不願當拆散人家血親的壞人,自然把小蔣英放了回去,但是由於對蔣英的喜愛實在太深,她提出要求,「你們這個老三,長大了,是我乾女兒,將來得給我當兒媳婦。」
就這樣蔣英稱錢學森父母為乾爹乾媽,叫錢學森乾哥。蔣英從此變成了錢家的「童養媳」。
1935年,23歲的錢學森即將出國留學,臨行前一天,蔣英隨父母去餞別,當天晚上,蔣英為錢學森彈奏了一曲莫扎特的D大調奏鳴曲,讓錢學森十分陶醉,此外還送給錢學森一本唐詩,這本詩集後來被錢學森視為最珍貴的禮物一同帶往美國。
後來就這樣,一個去德國學音樂,一個去美國學科學,這對青梅竹馬分隔兩國,漸漸斷了來往。
情義不在朝暮,有緣人終重逢
1947年蔣英回國之後,同年也是錢學森學成歸來的日子。此時的錢學森36歲,卻已經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正教授。那時候,錢學森的父親每周都會來蔣家送些杭州小吃,錢學森也會跟著前來,來探望蔣家的長輩。
但任誰想都知道,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很快錢學森就忍不住問這位久別的青梅竹馬;「你願意跟我去美國嗎?」蔣英一開始有些猶豫,說要先相互了解了解,但是錢學森在蔣英面前日日來來去去就這麼一句,「現在就走。」
沒幾個來回,蔣英就繳械投降了。於是,就在兩人重逢的一個禮拜之後,便在上海舉行了婚禮,喜結良緣啊,因為這毫無疑問是一場藝術與科學的碰撞和結合。
兩人這麼長時間沒見,但是一見面就可以如此迅速的進入婚姻,蔣英說她當時對錢學森是非常崇拜的,她認為像錢學森這樣有學問的人,就是好人。
相濡以沫,互相扶持
蔣英和錢學森結婚後,就隨著錢學森一起來到了美國。初到美國的蔣英英語並不過關,錢學森就耐心的教她,時常還用英語說幾句「俏皮話」逗趣蔣英。
結了婚的錢學森不僅是一代科學大家,還是一個優秀的廚師,惹得蔣英總是對朋友說錢學森是大師傅,自己只能打打下手,每當這時,錢學森就會開玩笑的回應,「蔣英是我家的童養媳。」 甚至錢學森的恩師馮·卡門也曾經說:「蔣英的到來,讓錢學森就像換了一個人一般,不再沉悶了。」
愛情就是這樣,即使再無趣的理工男,也會變得有趣可愛。同時,在美國的這段時間裡,在蔣英這個優秀的勤內助的支持下,錢學森在美國取得了很多偉大的成就,為美國的航空和火箭技術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本是功勞,但是正是因為美國十分重視人才資源,這讓之後錢學森打算回國的道路受盡了磨難。1950年當錢學森準備回國時,美國打往司法部的一通電話,「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錢學森回國,他太有價值了!」。成了攔路虎。
一通電話,開始了錢學森和蔣英在美國長達5年時間的軟禁生活。無法回國加之生活各個方面都被監視,任誰都無法接受。
但是正是因為有蔣英的陪伴,在這段沒有自由的太陽的時光裡,錢學森吹笛,蔣英彈吉他,兩個人用了一種最優雅的方式來紓解內心的憤懣和孤寂。
在這段最灰暗的日子裡,蔣英卻信心十足的對錢學森說,「你的決定是正確的,我永遠伴隨在你的身邊。」後來經過各種輾轉,在周總理的親自交涉下,這對夫妻才終於踏上回祖國的路。
婚姻不是終點,音樂之魂永存
錢學森回國之後就被譽為了中國的「航天之父」,並且獲得了我國唯一的「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的稱號。並且繼續投身到祖國偉大的建設事業當中。
生活逐漸回歸正軌,蔣英曾經被暫時擱淺的音樂夢又重新被點燃了,她回國初期在中央歌劇院開展工作,經常去外地巡迴演出,收到了很多群眾的喜愛和支持。
但是後來由於錢學森工作的特殊性,在周總理的建議下,蔣英心甘情願的把自己事業的重心放在了文教上,出任了中央音樂學院的權威教授,成為了中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家。
但是蔣英骨子裡的音樂魂始終沒有斷,她還是一樣熱愛著音樂,還總是邀請錢學森這位科學迷偶爾走出研究所的大門,進入音樂的藝術殿堂同她遨遊一會。
桃李滿天下,成就一代大師李雙江
蔣英後來做了教授之後,就盡心盡力的培養音樂人才,在中央音樂學院任教了45年之久的蔣英,一對一的教導出了26個學生。
其中很多人都曾經在國際音樂舞臺上發光發亮,其中有名的姜詠、傅海靜、祝愛蘭等人,還成就了那個唱著《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這首耳熟能詳的歌的李雙江,曾經拜師於蔣英門下的李雙江如今是中國男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還是國家一級演員。
說是蔣英的悉心教誨成就了他也不為過啊。蔣英的一個學生談起自己過去的老師說道:「蔣老師不止教我們歌唱,也教我們做人,讓我們一輩子都能受用。」
小結:
一代傳奇去世,但依然活在人們心中。2012年2月5日上午,蔣英於北京逝世,享年93歲。這位誕生於民國的傳奇女子就這樣安詳的離開了,許是去和先一步去天國的丈夫錢學森團聚了。
雖然形體消失了,但這個奇女子瀟灑的一生,其對音樂的執著,都深深的留在了世人的心中,可以說,她一直活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