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全球化智庫(CCG)學術委員會專家,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2021年總體上講經濟形勢可能看起來不錯,8%甚至於8%以上的增長速度,因為2020年的增長速度比較低,所以2021年按照6%的強度去增長,表現出來的增長速度可能是8%。
在這個形勢下,我們一定要頭腦清醒,一定要非常非常明確,雙循環這個新格局的根本是什麼?根本就是一定要打造中國經濟內在的增長動力。
中國經濟內在增長動力在什麼地方?這個問題千萬不能夠有任何的閃失,必須要清晰地認識,中國經濟內在的增長動力來自於我們最終需求的上升,坦率地講不是來自於我們供給側質量的提高,供給離不開需求的提高,離不開潛在需求的釋放,再高質量的供給也不能夠帶來增長。
中國現在是14億人口,還有10億人口沒有進入到中等發展水平,解決這10億人口的問題是我們提升內需的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我們經濟增長最主要的來源。
怎麼辦?怎麼樣釋放這10億人口最終的需求?關鍵之關鍵就是一條——城鎮化。重要的事說三遍「城鎮化,城鎮化,城鎮化」,城鎮化是最重要的抓手。
城鎮化這個問題我希望大家能夠統一認識,學術界、政策界保持密切的溝通,我個人的觀點非常明確,一定要按照經濟發展、經濟地理的格局演變的客觀規律去從事我們的工作,去釋放內需。
我講一個基本的道理,我們過去40多年的增長,我們的經濟至少翻了三番,歷史上平均200年才翻一番。過去我們是翻了三番,相當於2000年我們經濟的變化。
你想想看,回顧歷史,中國經濟在改革開放之前,從秦朝統一,到改革開放初年,這2000年我們的經濟地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最開始的經濟中心在西安,在陝西,在甘肅,秦朝是從甘肅起源的,後來又延續到了河南,後來又延續到了河北、北京這一帶,後來又延續到了南方,南方指的是江南,還不是廣東。這是2000年的變化。
設想一下,過去我們40多年的發展,相當於過去2000年的經濟發展的力度,它對我們人口布局的影響當然應該是2000年的尺度的。
如果按這個尺度算,2000年的尺度有什麼基本的規律?基本的規律是我們人類技術進步,衛生條件改進了以後,我們人類是從過去習慣於在寒帶和溫帶生活,會轉向習慣於在熱帶生活。
為什麼呢?因為在過去歷史上醫學不夠發達,我們那個時候最擔心的是傳染病,傳染病夏天最容易通過蚊子、通過髒的水傳播,所以南方、熱帶地區,德國一位歷史學家講過熱帶沒有現代文明,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中國成功的朝代的首都都是在北方,這是有基本的經濟、社會、技術的原因的。但是時代變遷了,我們醫療的技術飛速的發展,我們有了抗生素,我們有各種各樣應對大規模的傳染病的醫療衛生技術,包括瘧疾,包括腦膜炎都能夠應對。
所以,自然而然到了這個時刻,人類的生活要重新擇居,重新變遷,總體來講是從天氣冷的地方往天氣暖和的地方走,這種時候我們的經濟發展應該順應它的發展。只要北方以及西部保持一定的經濟規模,不要出現國防、軍事等等的隱患。
在這種前提下,我們的發展目標應該是以人為本,保證留在北方的和西部的百姓生活水平能夠提高,他的人均生活水平能夠跟南方的人同樣提高就行了,就不一定非要追求全國各個地區一二三齊步走,總體經濟規模保持一致。
要從追求總體規模大致保持一致轉向追求各個地區人均的發展規模、人均生活水平、人均的發展指數要保持一致,這是以人為本,符合現代經濟發展、社會發展規律的一個發展道路。
我在此呼籲,在城鎮化問題上要研究新的社會發展的規律,因為我們的尺度,要用上千年的尺度來看未來的城鎮化的發展。
所以,在這個方面我也呼籲,在很多資源上,比如節能減排,比如說耕地使用、建設用地使用、產能等等,要允許跨地區進行交易、進行調配,而不要說在每一個地區解決自己的問題。
如果把每一個地區都圈定好,你這個地方一定要按某個速度發展,那很可能是什麼局面呢?發達地區建設用地不夠,節能減排的指標沒有,他必須減量發展。經濟不發達地區,北方地區有指標,但是找不到投資,這就是造成了我們內部的浪費。
文章選自正和島,2021年1月11日
CCG 縱覽
⊙ CCG新年賀信 | 告別不平凡的2020 凝聚希冀 開放前行
⊙ 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啟動!
⊙ 六十國代表出席CCG大使圓桌
⊙ 2020 第五屆中國全球智庫創新年會舉辦
⊙
2020第六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成功舉辦⊙
「國際人才組織聯合會(AGTO)」在第三屆巴黎和平論壇上發起成立⊙
社會智庫協同網絡發起 加強社會智庫合作 發揮更大作用⊙
CCG主任王輝耀在雅典民主論壇上接受紐約時報專訪⊙
CCG主任王輝耀與25國駐華大使談疫情後的中國經濟⊙
中國服貿會擴大開放暨企業全球化論壇成功舉辦⊙ 【完整視頻】紀念聯合國憲章籤署75周年線上專題論壇舉行
⊙
三次亮相,為何這個舞臺的辯論和對話如此重要⊙
CCG30餘場線上研討集中展示⊙
【ITV採訪】王輝耀:究竟誰是「別人」?不應該有「別人」⊙
賓大《全球智庫報告2019》發布 ,CCG在全球頂級智庫百強榜單中大幅提升18位⊙
全球化智庫(CCG)報告/期刊在線閱讀⊙
百位官產學精英集聚 解析大變局下的企業 「引進來」與「走出去」⊙CCG十年磨一劍,只爭世界100強
⊙
CCG訪美「民間外交」開展二十餘場活動:關鍵時點發出智庫聲音原標題:《李稻葵:2021年經濟可能有8%甚至8%以上的增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