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丨白晝最短的一天,思念卻最長

2020-12-23 加多寶涼茶官方帳號

一葉知秋,葉落冬至,冬去春來,又是一年,冬至就這樣踩著歲末的尾巴悄悄來了。

這一天,最短,思念卻最長

從未想過,思念如此真實。「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吃餃子可以保護「耳朵不被凍著」,美好的故事裡蘊藏著人們對自然生命的感悟;「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吃上一碗熱湯圓,歸家之途已然不遠。

待月色如戶,北方人來一碗熱騰騰的餃子,南方人吃著圓滾滾的湯圓,還有一些人鍾愛在冬至這天煮一鍋麻辣火鍋,看著各種食材在紅彤彤的湯裡上下翻騰,再端起加多寶互道一聲「冬至安康」,感受家的滋味,思念著那些你深深愛著、也深深愛著你的遠方人。

晝短情長,思念如影

縱使窗外天寒地凍

加多寶也會陪伴你

思念無限,溫暖如春

相關焦點

  • 冬至丨這一天白晝最短思念最長,5首詩詞寫盡冬至時最動人的心事
    我是,陪你讀最美的詩詞,品最甜的愛情。歡迎關注和轉發一年冬至夜偏長,心中問候常思量。2020年的12月21日18:02:12是今年的冬至時間,它是中國人歷來最重視的一個節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也是「數九」的第一天。冬至來了,春節也就不再遙遠。
  • 冬至,這一天為什麼白晝最短?
    冬至,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這一天預示著進入冬天,氣溫也將會變得很低。一直以來,有一個這樣的說法, 冬至日,白晝最短的一天。為什麼白晝最短呢?從天文地理的角度來說,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太陽高度最低的一天,同時也是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在北極圈以北,這一天太陽整日都位於地平線之下,成為北半球一年中極夜範圍最廣的一天。簡單來說,冬至當天,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將經歷一年中最短的白天和最長的黑夜。
  • 冬至:這一天白天最短,這一天思念最長
    ——《三禮義宗》 冬至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
  • 頭九「冬至」節氣,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的一天,我國迎來數九寒天
    每年到了冬至這天,是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因此冬至也稱「晝短至」或「夜長至」。從冬至開始,我國北方進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至者最也,因為到了冬至,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天氣最冷,故本節氣名為「冬至」。
  • 夜讀丨夏至:想你的晝最長,夢你的夜最短
    即夏至的至,一代表陽氣鼎盛,二代表陰氣萌生,三代表陽光直射到最北的位置。夏至日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從前也叫作「日北至」。這一天,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大體上就是雲南紅河到廣西百色到廣州到臺灣阿里山一線。所以北回歸線,也被人們稱為「太陽轉身的地方」。正午時分,真的是「日在中天」。平常是立竿見影,但這個時候是立竿不見影。
  • 冬至,這一天,白日最短 思念最長,一年一冬至 一世一白頭
    白天最是時光短,卻見金梅競豔開。時光悄然無聲,一路匆匆走過,當我們感受到冬意漸濃的氣息時,即將迎來了2018年最後一個節氣——冬至。這一天,白日最短思念最長無論工作多忙碌回家的路多擁堵都要與家人享受豐盛晚宴暢敘天倫之樂所以,冬至回家團聚變成一個幸福的習俗團聚既溫暖陪伴既幸福諺語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 24節氣冬至丨陽氣初動春又來
    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至」有極致的意思冰益壯,地始坼隆冬時節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穀雨穀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夏至「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達最長,之後就慢慢縮短。
  • 【潤笙學堂】今日冬至:白日最短,思念最長
    ; 三是日行南至, 陽光直射點最南的時候。 圖 | 誰最中國 蚯蚓結丨傳說蚯蚓是陰屈陽伸的生物,冬至時陽氣雖已開始萌動,但陰氣仍然控制大局,土中的蚯蚓感陰氣大盛而仍然蜷縮著身體
  • 這些創意海報讓冬至熱鬧起來!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冬至,也是我們國家24節氣裡面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那今天有什麼創意海報讓冬至更熱鬧呢?
  • 冬至到了,思念長了
    冬至日 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 白晝最短的一天 俗話說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白晝的時光
  • 冬至圖片|冬至的祝福語|冬至吉祥語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太陽南行的極致,這天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冬至是太陽南行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回歸線(23°26′S)向北移動,北半球(我國位於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 地理小知識:冬至這天,是晝最長夜最短,還是晝最短夜最長?
    今天,一位小夥伴過來「請教」了我一個問題,因為她在跟人爭論冬至是晝最長夜最短還是晝最短夜最長……作為地理老師,有必要趁著冬至這一天好好科普一下「冬至」這個地理常識。何為冬至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說白了,冬至就是太陽直射點在地球上照在最南點的時候,這個最南點就是南回歸線。冬至這一天,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相反的,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
  • 冬至|眉目舒展 順問冬安
    Winter Times冬冬至來臨2020/12/21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今天18時02分冬至「數九寒天」的開始。冬至北半球全年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北方有吃餃子、餛飩等習俗;南方則吃米糰、長線面。
  • 2020冬至是哪一天的什麼時候?冬至有固定的日期嗎 冬至的來歷習俗
    冬至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在冬至的時候,人們會吃餃子或者是湯圓,那麼今年冬至是幾月幾日呢?冬至每年時間是固定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冬至具體時間的相關信息,敬請觀看。  開始時間: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結束時間:2021年1月5日 星期二  冬至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 冬至海報合集,收穫2020最後一個節氣的好創意!
    6、360安全衛士#冬至#北半球迎來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不過有我在,不怕「夜長夢多」27、加多寶#冬至#地域有邊,思念無界,冬至這天,即使沒有與家人一起吃頓餃子或湯圓,也要記得與思念的人互道一聲「冬至快樂」。冬至大如年,加多寶伴你思念如影。
  • 冬至節|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節手抄報大全|今日冬至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節手抄報大全 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冬至日的白晝雖短,但是冬至日的溫度並不是最低;冬至之前不會很冷,因地表尚有"積熱",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後;由於我國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這天文意義上的氣候特點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時至冬至,標誌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民諺:「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
  •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哪一天 今年冬至日期農曆時間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不僅僅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而每年冬至的時間也有所不同,那麼2020年冬至是哪一天農曆?下面小編介紹今年冬至的具體時間。  2020年冬至節氣日期時間:2020年12月21日,星期一,農曆十一月初七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拜冬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 冬至祝福語句句吉祥暖心,加上精美冬至圖片,給朋友美好的祝福
    在冬至這一天,白晝的時間達到最短,黑夜的時間達到最長。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國人的重要傳統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自古就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冬至朋友圈圖片冬至時節,我以雪花為音符,以思念為樂章,以祝福為伴奏,以真情為點播,為你唱出幸福之歌,伴你人生輝煌之路,祝你在這個冬季紅紅火火,興旺發達,榮耀四方!
  • 冬至日遊客赴「中國最北」體驗最長黑夜
    遊客品嘗「冬至餃子」。 王景陽 攝中新網漠河12月21日電(王景陽 記者姜輝)21日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北半球迎來了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位於中國最北端、緯度最高的黑龍江省漠河市當天迎來了大批遊客,前來體驗將近17個小時的最長黑夜。遊客欣賞漠河當地特產。 王景陽 攝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數九過寒冬」。21日一大早,漠河市初心廣場上鑼鼓喧天,人頭攢動,漠河冬至文化節在這裡拉開帷幕。
  • 2020冬至是什麼時候哪一天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
    冬至時,太陽黃經為270°。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我們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天文學上規定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開始。而冬至以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漸長了,諺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冬至三侯  蚯蚓結: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麇角解:糜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