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不到兩周時間,2016年高考就將拉開帷幕。作為「作弊入刑」後的首次高考,不少地區都出臺具體舉措,提升考場作弊防控系統。啟動「人臉識別+指紋驗證」、增加監考力量、嚴禁帶手錶入考場……多地出招保障高考考場紀律。
「刑九」施行後首個高考,考場紀律「史上最嚴」
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確,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將入刑定罪,最高可處七年有期徒刑。作為「作弊入刑」後的首次高考,不少媒體都將今年的考場紀律稱為「史上最嚴」。
教育部今年3月發布的《關於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就已明確,各地要綜合治理考試環境,繼續開展淨化涉考網絡環境、打擊銷售作弊器材、淨化考點周邊環境、打擊替考作弊等專項行動。
此外,教育部還印發了《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考務工作規定》,對今年高考試卷的印製、運送與保管、考試的實施、評卷等流程都進行了明確。
該規定提出,試卷運送車輛須加裝視頻監控設備或使用GPS、GPRS、RFID等技術手段,確保教育考試機構實時監控到試卷運送全過程。試卷整理、保管、分發場所須安裝2個以上攝像頭,進行全程全方位、無死角監控錄像。
此外規定還強調,考試期間,每個考場內配備2名以上監考員,考場外設若干流動監考員。監考員由考點主考或考區相關負責人聘任,不得由本考區高三任課教師或班主任擔任。
考場引入高科技:多地施行「人臉識別+指紋驗證」
今年高考期間,不少地區還將把高科技引入了考場,用於提升考場作弊防控系統。
此前教育部下發的通知中特別明確,要結合各地實際,採用二代身份證現場報名確認、現場採集照片和指紋或指靜脈等生物特徵、及時進行信息比對等措施嚴防替考。
而各地目前也分別升級作弊防控系統,其中不少地方採取了「人臉識別+指紋驗證」的入場「雙保險」措施。
嚴查隨身物品:多地嚴禁帶手錶入考場
去年高考期間,福建、湖北、安徽等省份紛紛明確,禁止佩戴手錶入場,考點統一配置掛鍾。
今年高考,不少地區依然對手錶下了「禁令」。如,湖北方面表示,將繼續實行考生入場安檢,為所有考場配備無聲掛鍾,禁止考生攜帶手錶等計時器入場。
海南今年也首次明確要求考生不得攜帶鐘錶(含手錶)、文具盒等物品進入考場。同時,為防止考生在考試過程中借上廁所的機會作弊,該省考試局明確要求,各考點要安排專人對洗手間進行手機、書籍等物品的清理。
海南還要求,在考試過程中,如有考生如廁後返回考場,監考員應在視頻監控下用手柄式金屬探測器(聲音設置為震動報警模式)對考生重新進行安檢,確認無違禁物品後,考生方可進場繼續考試。
加大監考力度:有地區增加監考老師專查作弊
除了引入高科技來保障考場紀律,在人力配備上不少地區也做出了調整。
例如,廈門做出規定,今年高考,每間考場的監考老師增加一名,達到三名。而增加的監考老師主要負責考生身份驗證、防範通信工具作弊等工作。
另外,廈門還明確,除了增加監考人員,試卷整理、保管和分發場所必須進行全程、全方位、無死角的監控錄像;同時,必須確保1個攝像頭能夠覆蓋保密室大門和進出通道,並且能夠清晰地拍攝到進入保密室人員的頭像。
鄭州市今年則要求,每考場至少配一女監考員。據悉該市的高考將首次實現「無聲入場」,即考生入場檢查時,以金屬探測器不發出報警聲為合格,因此每個考場的三名監考員中,至少配備一名女監考員,主要負責「無聲入場」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