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歆小迪
3月30日,香港富豪霍啟剛分享了和7歲兒子一起在廚房烹飪咖喱蝦的圖片,照片中霍啟剛與兒子女兒在廚房,霍啟剛圍著白色圍裙,在認真地處理蝦線,兒子霍中曦在一旁拿著小剪刀學著爸爸的模樣,儼然一副小大人模樣。
果然,郭晶晶家不是一般富豪家庭,他們並沒有因為家庭富有而對孩子過分寵溺,反而早早教孩子自立。
霍啟剛曾曬出一組照片,照片中女兒和兒子為賺獎勵而為自己擦車,他配文稱:"要讓他知道買東西背後的代價和付出,不能說見到喜歡的就要。"霍啟剛雖然家財萬貫,卻不嬌養孩子。他從小就讓孩子知道喜歡的東西要用錢買,想要獲得金錢,需要用勞動換取,讓他們明白金錢來之不易,要珍惜。
現在我們的生活太精緻了,這會導致適應力和生命力變得脆弱。父母替孩子做的太多,便會導致孩子的生存能力、心理應激能力和決策能力缺失,這是面對未來最大的危險。
其實,對於孩子最重要的事,只是這三樣:第一是自立能力,第二是正確的金錢觀,第三是有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孩子擁有這三項能力,不優秀都難。
那麼,為什麼這三項能力如此重要呢?
1、培養孩子自立能力
每年到了小學新生入學的報名時間,很多家長都忙著給孩子找家教送學習班。但一項調查顯示,孩子從幼兒園向小學過渡期間,遇到的最大困難不是學不會知識,而是不適應學校的生活。
大約有70%的孩子因為自理能力、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和表達能力不行,影響了他們的學習。
所以,在孩子上學以前,家長們應該先幫孩子做好自理能力上的培養,知識的儲備倒是次要的。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自我服務性勞動的能力,簡單的說就是自我服務,自己照顧自己。它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提出「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但現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於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境。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不僅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培養獨立性和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
一個人想獨立成長,必須生理獨立,這是獨立成長的必要條件。
除了生理獨立外,還必須能夠適應環境,擁有發展生命的能力,也就是心理上的獨立。這是獨立成長的主要目標
一個孩子在長大後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具備獨立性,要具備能夠獨立思考、選擇、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以這些為基礎,才能應對各種生活的挑戰,否則是很難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學業這麼重,就不要他幹家務了,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生活上的懶惰、依賴如果不及時調整,就會像一種傳染病蔓延到孩子的各個方面,生活上、學習上,乃至以後的工作中。所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要從小開始。重視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自立,才可能促使孩子學習上的獨立自主。
所以,在生活上父母要逐漸放手,讓孩子自己來。父母的放手不僅不會讓孩子失去控制,甚至會讓孩子覺得生命是自己的,要時刻對自己的生命負責,為自己的生命去奮鬥。
孩子的獨立性是在實踐當中培養起來的。凡是自己能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做,不要代替他,這是一個教育原則。培養孩子逐步思考的能力,就是勤動腦,不僅要孩子自己獨立動手去做事,還要孩子獨立的動腦去想問題。
陳鶴琴先生說,「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就應該讓他自己去想。」
2、幫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一個人對金錢的態度,會影響其一生的幸福感。
金錢與家庭關係研究者Scott Palmer曾經說過,不懂合理消費的人會焦慮,還會滋生家庭矛盾。當孩子養成了「有錢時奢侈,沒錢時挨餓」的壞消費習慣,會嚴重影響孩子未來的生活滿意度和幸福度。
其實,我們提倡給孩子做金錢價值的教育,並不是希望他以後能成為富豪,而是希望孩子能夠明白,付出與收穫的意義,學會善於使用金錢,培養對待金錢的態度,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將來能夠讓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變得更加幸福。
所謂金錢觀,是指人對金錢的根本看法和態度,與人生觀緊密相連,對於孩子來說,只有從小學會正確對待財富,在未來才能更好的創造財富。
《窮爸爸富爸爸》一書中講道:「」沒有節制消費意識,需求排序意識,投資意識,危險意識,理不清金錢和生活的關係,孩子可能會煩惱不斷,嚴重的可能會毀了自己和他人的一生。」
不過中國人恥於談錢,覺得一談錢就俗就功利,所以大多數中國父母,從不教給孩子關於金錢的知識。殊不知,孩子金錢觀的形成中離不開父母的指導,父母教會了孩子怎麼賺錢,怎麼花錢,怎麼管錢,才能讓孩子學會在金錢上獨立。這些教育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日常點滴中積累形成的。在未來面對各種問題時,孩子才會有獨立思考和做出判斷的能力,才不會迷失自我、隨波逐流。
只有從小樹立正確的金錢觀,長大成人後,才不會被物慾吊著走,敢於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公。
這些年,常有學生陷入網絡貸而無法償還的新聞,這背後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因為過度虛榮導致,家長小時候對孩子金錢的縱容,可能會害了孩子。
教育家默克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智商、財商、情商是影響一個人生活幸福的三大指標,其中的財商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金錢教育的實質是幸福教育,金錢教育的實質是人格教育,一個人的金錢觀,會影響他一生的幸福。
所以,一定要儘早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
3、培養孩子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
為什麼孩子早晨起來磨磨蹭蹭,半個小時過去了也沒有刷牙洗臉?為什麼孩子從七點就開始寫作業,到了晚上十點鐘還寫不完?
這都是孩子不會管理時間造成的。不會管理時間的孩子都喜歡磨蹭、做事拖拉。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大多數孩子時間觀念都不強、時間意識淡薄,因此導致做事效率不高、凡事喜歡拖拉。
時間管理,是自我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隨著孩子年級的增高,學習壓力逐漸加大,課業負擔慢慢加重,時間管理越來越重要,甚至是孩子是否成績好的一個重要指標。
因為,進入高年級,即使學習效率比較高的孩子,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所需時間少則半小時,多則一到兩個小時。如果孩子喜歡磨蹭,每天完成作業所需時間就會更多,甚至影響睡眠時間。
怎樣安排時間,才能學得好,玩得好,是每個孩子都要面對的問題。學會時間管理,孩子可以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規律的生活給予孩子掌握自己生活的權力,讓他們有安全感,進一步幫助他們發展自律的性格。
時間管理,要從小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