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網課時如何科學用眼防控近視》電子版免費讀(全文)

2020-12-23 澎湃新聞

目錄

1. 為什麼寫這本書?

2. 如何選擇用於長時間網上學習的電子產品?

3. 網課應該設置多長時間比較合適?

4. 上網課時應不應該有家長陪同?

5. 在家上網課,什麼才是正確觀看電子產品的姿勢?

6. 上網課課餘時間,如何讓眼睛得到有效的休息?

7. 在家手機、電腦看多了,眼睛乾澀怎麼辦?

8. 在家學習,如何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

9. 「宅」居家中,如何保證每日近視防控所需的「戶外活動」?

10.疫情期間,怎樣的飲食和睡眠對保護眼睛有好處?

11.哪些是近視發生的先兆表現?如何自測是否近視?

12.抗擊疫情關鍵時期,出現哪些眼部情況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13.眼紅是不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表現?疫情期間,該不該去醫院就診?

14.疫情期間,隱形眼鏡或OK鏡還能不能戴?

15.疫情期間,OK鏡複查時間到了怎麼辦?

16.哪些情況需要停止配戴隱形眼鏡?

17.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途徑有哪些?我們該如何預防?

18.如何做好防護、避免眼睛傳播?平常需要配戴護目鏡嗎?

19.疫期期間在家為什麼要勤洗手?怎樣洗手才正確?

20.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途徑有哪些?我們該如何預防?

21.怎樣才是正確戴口罩的方法?

22.疫情期間,家長如何幫助中小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附錄 標準對數遠視力表(兩用)及使用方法

1.為什麼寫這本書?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非常重要!兒童青少年們停課不停學、網課學習也非常重要!因為只有堅持學習,增長知識,同學們才能成為像鍾南山爺爺、李蘭娟奶奶那樣的共和國脊梁,成為建設我們祖國的棟梁!

根據目前疫情態勢,同學們要繼續暫別熟悉的教室,眼前沒有可親可敬的老師,沒有朝夕相處的同學,並且在家裡整天面對電視、電腦或手機的屏幕,活動的空間小了,戶外體育課更是無法實現。同學們可能很關心:在這樣的環境下,自己的眼睛健康會不會受到影響?近視是不是更容易發生?近視度數會不會更容易加深?……對於這些問題,本書都將給予解答。

同學們在網上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更要學會科學用眼,學會保護視力健康、積極防控近視。和你們的爸爸媽媽一樣,我們也一直在關心呵護著你們的眼睛,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們組織了一些眼科專家,為停課不停學、繼續網上學習的同學們編寫了這本書,希望這本書陪伴你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共度這段特殊的時期,在此期間能努力學習、愛護視力、呵護健康!

2. 如何選擇用於長時間網上學習的電子產品?

目前,網上學習的形式主要是通過讓同學們在家觀看電子產品來實現。常用的電子產品包括投影儀、電視、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等。既然要從教室轉移到家裡,通過長時間觀看電子產品開展網上學習,那麼,什麼樣的電子產品更好?我們該如何選擇?

(1)選擇電子產品時屏幕的大小很重要,有條件的情況下儘量選擇屏幕較大的電子產品。建議的優先順序為投影儀、電視、電腦、平板電腦,最後為手機,最好選擇將課程投影到大屏幕或連結到較大屏幕的電視上,這樣才有可能在大於3米的遠距離處觀看,避免近距離用眼。

(2)儘量選擇屏幕解析度較高的電子產品,減少用眼不適和疲勞。

(3)最好選用帶液晶顯示器的電腦,屏幕亮度調整至看上去舒服的狀態,不要太刺眼。

3. 網課應該設置多長時間比較合適?

長時間觀看電子產品毫無疑問是同學們近視發生和發展的危險因素。因此,減少每次觀看電子產品的時間和控制觀看電子產品的總時長對近視防控非常重要。

觀看電子屏幕的最佳建議用眼習慣是看屏幕20分鐘後,要抬頭眺望6米外(20英尺)遠處至少20秒鐘以上,即常說的「20-20-20」口訣。

因此小學階段的學生們建議每節課20分鐘為宜,每天線上學習的時間應控制在2.5小時以內;中學階段的學生們建議每節課30分鐘為宜,每天線上學習的時間應控制在4小時以內。建議每節課課後休息至少15分鐘,休息期間要讓眼睛眺望遠處的風景或物體(或做眼保健操),從而得到適當的休息。為方便學生們課後回看老師講課的視頻,建議授課形式採用微課或慕課的形式。

另外,為有效控制觀看電子產品的總時間,提醒各位同學,除了每天的網絡上課時間外,儘量不要再增加額外的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如打電子遊戲等。

4. 上網課時應不應該有家長陪同?

特殊時期居家上網課,不僅僅是同學們自己一個人在「戰鬥」,也成為全家人共同的事情。通常上課前父母會幫你精心布置好上網課的環境,配置好電腦,調整好話筒和耳機,等待網課正式開始。這時,由於全家人都在一個屋簷下,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網課時到底應不應該有家長陪同?我們建議:不同年齡層的學生可以有不同的安排。

(1)小學生:年齡小的小學生們在沒有老師的監督和指導,也沒有同學們相伴時,可能很希望有家長陪同,以便為上網課學習做好準備。家長陪同能協助小學生與老師互動溝通,完成學習目標和任務,同時還有助於監督他們的讀寫姿勢。養成科學用眼的好習慣離不開家長的不斷提醒和糾正。

(2)初中生:一般可以獨立完成網上學習的操作,他們通常希望自己有一定的獨立空間,能夠被信任和尊重,因此,可能希望家長能僅在需要的時候出現。家長這時重要的是做好後勤保障工作,指導他們科學用眼,保證學習效果。

(3)高中生:能完全獨立完成網上學習的各種安排,網課學習期間也是培養他們獨立自主安排學習、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好時機。由於高中生的學習時間相對比較長,建議家長監督他們上網學習的時間長度,提醒他們在恰當的時間進行遠眺、閉眼、眼保健操等放鬆活動。

(4)家長:學生在家上網課時,儘量幫助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最好讓他們有一個單獨、純粹的學習空間,旁邊不要放置食品或者其他分散注意力的物品。學生上網課學習期間,家長儘量做到不與孩子講話,不大聲喧譁,儘量保持環境安靜。

5.在家上網課,什麼才是正確觀看電子產品的姿勢?

開展網絡授課,中小學生該如何正確觀看電子產品,避免和減少眼部不適、有效防控近視的發生發展呢?

(1)同學們在觀看電腦時,眼睛離電腦屏幕的距離應不少於50cm(約一臂遠),眼睛稍稍向下看,即看電腦的視線微微向下,電腦屏幕的中心位置應該在眼睛視線下方10 cm左右,此時,眼睛注視的視線角度比眼睛的水平線大約低15度左右。

(2)觀看電視時,眼睛距離電視屏幕3米以上或6倍於電視屏幕對角線的長度,屏幕中心點高度同樣略低於學生坐姿時眼睛的高度。

(3)線上學習應在光照充足的房間進行,房間光線不足時應打開房間頂燈和檯燈。使用的電子設備屏幕亮度應與環境亮度相適應,不宜過亮或過暗。如果電腦靠近窗戶,應保持電腦屏幕背向窗戶,避免強光直接照射屏幕,減少屏幕反光。

6. 上網課課餘時間,如何讓眼睛得到有效的休息?

同學們現在在家上網課必須使用電子產品,而電子產品看久了容易產生眼睛疲勞,也容易引發近視。一般學校網上上課20~30分鐘後會休息10~15分鐘,這時我們該怎樣做才能讓眼睛在課間時得到充分有效的休息呢?

(1)課間休息時,眼睛要多看遠處,注意不要再盯著電腦或手機屏幕了。這是因為我們人類的眼睛就像一臺照相機,也像照相機一樣會自動調焦。當看近處的物體時,需要眼睛來調節聚焦,同時眼睛附近的肌肉參與協調這一過程,時間久了就會疲勞。而在看遠處物體時,眼睛是放鬆和舒適的。建議同學們課間去陽臺或自家院中眺望遠處物體,從而使眼睛得到休息。

(2)可以通過做眼保健操的方式讓眼睛得到休息。

(3)課間休息時,同時建議站起來活動一下軀幹和四肢,在不影響鄰居的前提下可在室內、陽臺或院子裡進行跳繩、拍球、踢毽、室內操等空間需求較小的體育鍛鍊,避免因久坐或長時間緊盯電子屏幕出現的頸部及肩背部酸痛不適。我們創建了一套預防近視護眼健身操,幫助同學們居家時在較小的空間裡舒緩、協調和活動全身肢體和關節,同時也結合了對眼睛的活動鍛鍊和放鬆休息。建議在做操之前和之後最好閉目休息20秒鐘,以更好有利於眼睛恢復疲勞。

7.在家手機、電腦看多了,眼睛乾澀怎麼辦?

上網課的時間長了,一些同學可能會出現眼睛乾澀、灼熱,或者有異物感,視力不穩定或是暫時模糊的現象,嚴重或敏感者可能還會覺得睜眼困難、眼球脹痛甚至頭痛。這一系列症狀的出現,在臨床上叫作視頻終端症候群(computer vision syndrome )。

長時間觀看手機、電腦等出現眼睛乾澀的原因主要是當我們的眼睛注視電腦或手機屏幕時,眨眼次數會減少,而眨眼是保證淚膜均勻分布在眼表的重要條件。人眼正常情況下平均每分鐘眨眼20次左右,而使用電腦或手機時,長時間睜眼凝視快速變動的屏幕,眨眼次數明顯減少,每分鐘只有4~5次。

如果自覺眼睛乾澀,我們該怎麼辦呢?以下幾點建議可供同學們參考:

(1)連續盯手機或電腦屏幕的時間不要太長,根據「20-20-20」口訣,建議看屏幕20分鐘後,要抬頭眺望6米外(20英尺)遠處至少20秒鐘以上。

(2)保證室內合適的溫度和溼度。空氣、溫度和溼度不合適也容易引起眼睛不舒服,尤其是室溫較高和溼度較低會更容易導致乾眼和眼疲勞。建議室內溫度最好控制在18~20℃範圍內,並在房間內放置一些水,使空氣內的溼度增大;也可適量擺放一些綠色植物,一方面既能促進空氣品質改善,保持空氣溼潤,另一方面,眼睛在疲勞時注視綠色植物能得到一定的休息。

(3)在使用手機、電腦時,儘量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多眨眼,每分鐘眨眼12~16次,並且要完全閉上再睜開,保證淚液充分溼潤眼睛。

(4)熱敷是緩解眼睛乾澀和疲勞的有效方法。熱敷的方法是把60℃左右的熱毛巾放在閉著的眼睛上。這樣簡單的眼瞼熱敷可以刺激淚腺體分泌,促進眼的血液循環,減少乾眼等不適的發生。

(5)如果是接觸鏡配戴者,建議適時地交替使用框架眼鏡,即接觸鏡與框架眼鏡輪換使用,最好多戴框架眼鏡。

(6)如果幹眼症狀比較嚴重,通過以上方法不能緩解者,可以考慮滴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緩解乾眼症狀。

8.在家學習,如何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

疫情期間,家成為同學們學習的主要場所。相比學校裡的桌椅配置,在家裡閱讀、書寫的姿勢會更隨意,躺在床上看書、趴在桌子上寫字、眼鏡貼著書本閱讀,各種姿勢讓家長「抓狂」。目前研究表明,不正確的書寫和閱讀姿勢也是近視發生、發展的危險因素。因此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對預防近視非常重要,同學們應注意以下幾點:

(1) 閱讀書寫要注意保持「一寸一拳一尺」的姿勢:握筆手指離筆尖一寸,胸口離桌一拳,書本離眼睛一尺。其次,要保持正確的坐姿,頭擺正,肩放平,身體直,稍前傾,兩腿並排腳放平。看書時,把書拿起來斜放在桌面上。寫字時,拇指和示指捏筆,中指在下託筆,筆桿與桌面成50度角,這樣的書寫姿勢可以保證眼睛能看到筆尖。建議在家學習期間,家長儘量安排高度合適的桌椅供孩子學習時使用,同時指導和督促孩子保持正確的學習姿勢。

(2)連續讀寫時間不宜過長,小學生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中學生最好不要超過40分鐘,讀寫20或40分鐘後要休息10分鐘,休息期間可以通過遠眺,或做眼保健操的方式使眼睛得到休息。

(3)讀書和寫作業時環境和照明也非常重要,光照強度應大於300勒克斯(lx),不要在光線昏暗的環境看書,不要在走路、吃飯時看書,不要躺在床上或趴在床上看書。

(4)儘量選用字體清晰的書本閱讀,除了網課,儘量減少看電子書或電腦的時間。

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對於維持雙眼正常發育具有重要作用。歪頭看書、寫作業往往是造成雙眼視覺發育不均衡的重要原因。為了保證眼睛的健康,請同學們一定要端正坐姿,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9.「宅」居家中,如何保證每日近視防控所需的「戶外活動」?

眾所周知,近視防控最有效的方法是有效的「戶外活動」,就是沐浴陽光,享受來自大自然的恩賜。大家都知道中小學生需要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每周14小時,戶外活動可明顯降低兒童青少年近視發生率。而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到戶外活動已成為「奢侈」,加之宅在家裡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增多,讓很多擔心孩子近視發生和發展的家長很「撓頭」。

其實很多同學和家長可能不太明白,「戶外活動」中對近視預防真正起作用的更多是「戶外」的光照,而不僅是「活動」。戶外陽光可以刺激眼睛的視網膜產生較多的活性物質多巴胺。多巴胺作為一種神經傳導遞質,可調節眼睛鞏膜和視網膜之間的信息傳遞,促進眼球的正常發育,抑制眼軸的增長,從而達到預防或延緩近視發生發展的效果。

因此,疫情期間即使不能出門,我們也應儘可能打開窗戶享受陽光,或在自家的陽臺上、院子內接受自然光照。也正是在這樣的非常時期,才難得有機會一家人圍坐,玩一些有趣的家庭遊戲,既享受了溫馨的家庭時光,也起到預防近視的作用,何樂而不為!

10.疫情期間,怎樣的飲食和睡眠對保護眼睛有好處?

疫情期間,同學們與家長共居家中的時間增多,幫助學生培養合理的飲食和睡眠習慣可能是每位父母不得不去考慮的。那怎樣的飲食和睡眠習慣是比較合理的呢?下面我們來一起梳理一下。

隨著網絡課堂的開展,家長們擔心同學們用眼過度,如何安排飲食能對眼睛有好處,對預防近視有幫助呢?

(1)首先注意不要挑食,均衡營養,多吃水果和蔬菜。

(2)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蔔、白菜、豆芽、豆腐、紅棗、橘子以及牛奶、雞蛋、動物肝臟、瘦肉等食物。在電腦屏幕前工作時間過長,視網膜上的視紫紅質會被消耗掉,而視紫紅質主要由維生素A合成。並且,維生素A可以緩解乾眼和視疲勞症狀。

(3)多食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如動物心臟和肝臟、瘦肉、蛋、乳、多種綠葉蔬菜和水果等。缺乏維生素B2時,眼睛容易出現畏光、流淚、癢、燒灼感,還會出現視覺疲勞,也容易發展為近視。

(4)多吃含鈣的食物,最好的鈣源是乳製品,包括牛奶、酸奶、奶酪等。鈣的缺失會使眼球壁的彈性和鞏膜組織中膠原物質的含量降低,眼軸變長,導致近視。

(5)多吃含鋅的食物,如動物內臟、瘦肉、魚肉,以及牡蠣、紫菜等海產品類。

(6)少吃甜食,甜食會造成血鈣下降,少吃油炸食品,儘量減少零食攝入。

中小學生每天需要保證多久的睡眠時間呢?

小學生應保障每天10個小時睡眠時間,初中生為9個小時,高中生為8個小時。

11. 哪些是近視發生的先兆表現?如何自測是否近視?

疫情期間,同學們宅居家中,觀看電子產品的時間增多,戶外活動時間減少,很多家長會擔心學生會不會因此而近視。非常時期,不方便到醫院就診檢查,如何初步判斷學生是否存在近視呢?先看看近視發生初期有哪些表現。

(1)看遠處的物體較之前模糊。

(2)看遠處物體時眯眼,頻繁揉眼。

在家有沒有能進行視力檢測的方法?

在家可通過家用視力表檢查視力,為了方便在家中簡易測視力,本書(紙質版)最後附有2.5米(或5米)的標準對數遠視力表,可以讓家長幫助學生在家進行簡易視力檢測。視力檢查時注意該視力表的檢查距離是2.5米(或5米),也就是需要站到離視力表2.5米(或5米)的地方進行檢查,檢查時視力表放置高度應以1.0(或對數視力表5.0)行視標與受檢者眼平行的位置,保證足夠的亮度。

特別注意,有時候近視發生可能先出現在一隻眼睛,即單眼近視,因此自測時應交替遮蓋一隻眼睛進行檢查。一般先遮蓋左眼,檢查右眼的視力,然後再遮蓋右眼,檢查左眼的視力。一般中小學生的正常視力標準為1.0。

發現視力低於正常該怎麼辦?

疫情期間,如果在家自測發現視力低於正常水平,若不伴有眼紅、眼痛等不適,可先不必驚慌。重要的是做好眼睛的保護,儘量減少近距離用眼和觀看電子產品的時間,避免視力進一步下降。不要盲目相信網上一些關於治療近視的方法,待疫情過後,再去醫院進行詳細和正規的檢查。

12.抗擊疫情關鍵時期,出現哪些眼部情況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都說要「宅在家裡不出門」,那是不是所有的眼睛問題都要等到疫情好轉才能去看醫生呢?不是的,我們需要按照下面的情況分別處理。

(1)幾個小時內視力突然明顯變差, 眼前有黑影並逐漸變大,或眼前有明顯的被黑影擋住的感覺(如下圖),並一直無好轉,即使戴上平常矯正的眼鏡也沒有好轉的話,就需要去找醫生治療了。如果這時候有眼睛紅、疼痛,可能是虹膜炎、角膜炎等眼病;如果沒有眼睛紅、眼睛痛,則可能是視網膜脫離或眼底出血等眼病。

正常視野 視網膜脫離遮擋感

(2)剛發生的眼部開放性的創傷:如放煙花、車禍等造成的開放性眼外傷,也需要立即尋求醫生的幫助。

(3)24小時內發生的眼部急性化學損傷,如石灰、鹽酸、氨水等不小心濺入眼,應馬上用大量的生理鹽水或水衝洗眼睛,之後馬上去醫院處理,從而儘可能減少對眼睛的傷害。

(4)眼睛進了異物,並一直有怕光、流淚、疼痛等,需要尋求醫生的幫助。

注意:就診前,一定要記得做好個人防護,避免病毒的交叉感染。

13.眼紅是不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表現?疫情期間,該不該去醫院就診?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病人中,發現有些人同時又伴有結膜炎,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紅眼,因此,一部分眼睛發紅的同學就很緊張,不知在這個特殊時期,該不該去醫院就診?我們來為大家解答一下:

(1)如果眼睛發紅同時還有發燒、咳嗽、全身沒力、胸部疼痛等,或者有和新型冠狀病毒病人接觸的經歷,那麼一定要先做好自我防護,再到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就診。

(2) 如果眼睛發紅無發燒咳嗽,但視力明顯下降、眼睛劇烈疼痛、有大量黃白色眼屎等,那麼先做好個人防護,再到醫院眼科尋求醫生的幫助。

(3) 如果僅有眼睛發紅,沒有其他不舒服,如為結膜下出血(如下圖)引起的,或在休息後不舒服明顯好轉,則可以再繼續觀察一下,或者通過線上問診向醫生諮詢。

結膜下出血

(4) 有配戴隱形眼鏡或OK鏡出現眼紅的同學,首先應該停戴隱形眼鏡或OK鏡,改為配戴框架眼鏡,停戴期間如不舒服的情況好轉,可先繼續觀察,如果不舒服逐漸加重,需要做好自我防護併到醫院眼科急診尋求醫生的幫助。如果配戴的是軟性隱形眼鏡,好轉後需要換成新鏡片;如果是硬性隱形眼鏡或OK鏡,建議進行嚴格護理,待眼睛恢復正常後繼續使用。

14.疫情期間,隱形眼鏡或OK鏡還能不能戴?

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通過結膜傳播,那麼,在疫情期間還能不能繼續配戴隱形眼鏡呢?

如果有發燒、咳嗽、全身沒力並有新型冠狀病毒病人接觸的經歷,建議先停戴隱形眼鏡或OK鏡,做好自我防護後到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就診。不管是不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在身體不舒服徹底好轉之前,需要先配戴框架眼鏡替代隱形眼鏡或OK鏡,保證眼睛安全。

如果身體健康,那就可以繼續配戴隱形眼鏡或OK鏡,但必須注意以下事項:

(1)如果戴的是軟性隱形眼鏡,建議使用日拋型鏡片,減少鏡片汙染的概率;如果配戴的是硬性隱形眼鏡,包括OK鏡,那就一定要加強鏡片、鏡盒的每日護理:

1)每天取下鏡片後,用多功能護理液揉搓鏡片(如下圖),並將鏡片浸泡在有殺菌作用的多功能護理液或雙氧水護理液中,不能用生理鹽水代替護理液浸泡鏡片。

2)每天戴鏡前,要認真地用護理液揉搓鏡片,並用多功能護理液或生理鹽水衝洗鏡片(切記:不可以用自來水或涼白開衝洗鏡片)。

3)每周對鏡片進行強效消毒和除蛋白護理(可有效殺死細菌、病毒,防止細菌病毒感染)。

4)要定期地清洗鏡盒,一個月更換一個新鏡盒。

特別注意:護理液、潤眼液瓶子,眼鏡盒外表面都有可能沾染了細菌病毒,在戴鏡的過程中,接觸鏡片的手指一定不要觸碰瓶子。

(2)做好手清潔,包括做好七步洗手法,洗手後晾乾雙手或用乾淨紙巾擦乾雙手才能接觸鏡片和護理產品。平時建議不要用手揉搓眼睛和鼻子,減少接觸感染的概率。

15.疫情期間,OK鏡複查時間到了怎麼辦?

平常,醫生經常叮囑配戴OK鏡的同學,戴鏡後1天、1周、1個月、以後每3個月一定要複查,直至一年更換鏡片。但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為了減少人員聚集,很多人的出行和交通都受到限制,使一部分配戴OK鏡的同學無法準時複查,那該怎麼辦呢?我們給出幾條建議:

(1)如果配戴OK鏡未滿一個月,建議先停戴,等疫情好轉後再繼續配戴和複查。因為,在初戴OK鏡的一個月內,角膜的形狀變化較大,度數改變也比較快,容易產生角膜損傷、鏡片偏位等問題,因此建議等疫情好轉後重新開始配戴並按規定複查。

(2)如果配戴OK鏡已經超過1個月,並且看東西清楚、眼睛沒有任何不舒服,可以適當延長複查的時間,但不建議延期1個月以上,以避免眼部不良事件的發生。

(3)如果配戴OK鏡超過一個月,但配戴時出現視力模糊、視力時好時差,或伴有眼睛紅、痛、癢、眼屎增多等不適症狀,建議先停戴OK鏡換戴框架眼鏡,如不適症狀仍無好轉,做好個人防護後,去醫院就診。

(4)如果配戴的OK鏡已滿一年需要更換,建議先停戴OK鏡換戴框架眼鏡,待疫情好轉後再到醫院更換OK鏡。

註:如有異常情況,也可藉助醫院的線上諮詢尋求醫生的幫助。

16.哪些情況需要停止配戴隱形眼鏡?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哪些情況下我們需要停止配戴隱形眼鏡呢?讓我們也來了解一下:

(1)如果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需要治療或近期有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的接觸史,需要隔離觀察的,都需要停戴隱形眼鏡,等待完全康復或解除隔離後,才可繼續配戴隱形眼鏡。

(2)如果有發熱或明顯的卡他症狀(如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建議先停戴隱形眼鏡,在症狀徹底好轉之前,需要以框架眼鏡代替隱形眼鏡。

(3)配戴隱形眼鏡出現視物模糊、視力時好時差,或伴有眼睛紅、痛、癢、眼屎增多等不適症狀,建議先停戴隱形眼鏡,如不適仍無好轉,做好個人防護,到醫院就診。

(4)配戴隱形眼鏡期間,由於交通受限或不便,無法購買到護理液等用品,為保證鏡片的安全使用,建議暫時停戴隱形眼鏡直到買到護理用品才能繼續使用。

(5)配戴隱形眼鏡期間,鏡片破損且無備用鏡片時,在拿到訂購鏡片之前需暫時停戴隱形眼鏡。

17.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途徑有哪些?我們該如何預防?

新型冠狀病毒非常 「狡猾」,而且特別 「欺軟怕硬」。對人群普遍易感,特別是一些「弱者」更容易感染,如老年人及有基礎疾病者感染後病情較重,兒童與嬰兒也有發病。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主要通過三個傳播途徑:

(1)呼吸道飛沫傳播:病人咳嗽、打噴嚏、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都容易近距離接觸後直接吸入,可導致感染。可能直接進入眼睛接觸結膜,導致感染。

(2)密切接觸傳播:飛沫沉積在物體表面,通過接觸汙染手,再通過手接觸口腔、鼻腔和眼睛等處的黏膜進行傳播。

(3)氣溶膠傳播:飛沫混合在空氣裡,形成氣溶膠,高濃度氣溶膠吸入後可能導致感染,多通風有助於驅散病毒,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怎樣才能預防感染呢?下面的好辦法嚴格做起來,就能起到保護自己、打敗病毒的作用。

(1)強自身:增強自身的抵抗力,保持有規律的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多參加運動,鍛鍊身體。

(2)隔距離:儘量避免接觸有可能有病毒傳染的環境,應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3)戴口罩:做好自身的防護,當出門到人多的地方去時,帶好合適的口罩。

(4)多通風:即使在家中時,也建議儘可能多通風。

(5)勤洗手:應該保持手衛生,通常的接觸傳播往往通過手傳播,要按照規範的七步洗手法勤洗手。

(6)早發現:在家自測體溫,密切關注咳嗽症狀和體溫升高情況,發現可疑症狀時需要及時就診。

18.如何做好防護、避免眼睛傳播?平常需要配戴護目鏡嗎?

從事研究的科學家發現新冠狀病毒很容易感染人體的黏膜組織,像鼻黏膜、呼吸道黏膜,還有眼睛的黏膜(結膜)。有發現新冠狀病毒感染的病人以眼科症狀為首發表現:如結膜炎。眼部傳染途徑雖不明確,但仍存在飛濺物(如血液飛濺物、插管時飛濺物等)和飛沫傳播(噴嚏或者咳嗽),以及接觸傳播(例如手擦眼睛)、糞-眼傳播、鼻-眼傳播、口-眼傳播(通過汙染的手或者物體)以及眼部分泌物和淚液傳播等的可能性。

因此眼睛可能是容易感染的部位,同學們可以通過培養以下的好習慣進行防護:

(1)避免用手揉眼:揉眼不是個好習慣,病毒會通過接觸進行傳播,如果手不小心接觸到病毒,揉眼睛可能會造成感染。

(2)不隨意丟棄眼部分泌物或者淚液的擦拭物。

(3)以下情況停止配戴隱形眼鏡:出現發熱或明顯的卡他症狀(打噴嚏,流鼻涕,鼻塞流淚等);出現眼部不適、眼紅、刺痛、流淚怕光等症狀;近期與新冠肺炎患者有接觸需要醫學觀察或為新冠肺炎疑似或確診患者。

(4)出現眼睛紅的現象,可以諮詢或就診眼科醫生,根據醫生的交代進行針對性處理。

(5)在一些醫療行為中,如進行吸痰、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等操作的高危人員需戴正壓防護面罩,包括護目鏡。

可見,一般情況下不需要戴護目鏡,在醫護人員在護理和診治患者的過程中,有可能發生飛濺的體液、近距離氣溶膠、近距離飛沫進入眼睛時需要全程使用護目鏡。

19.疫情期間在家為什麼要勤洗手?怎樣洗手才正確?

從小我們就知道一個道理:「病從口入。」實際上,在「病從口入」的過程中,兩隻手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一般地說,我們的一隻手上黏附有40多萬個病菌,大部分病菌是經過手直接送進口中去的,也可以說是「病經手入」。

病毒容易感染人體的黏膜組織,如鼻黏膜、眼睛的結膜、呼吸道的黏膜。而有些同學會有一些不好的習慣,如用手摳鼻子、揉眼睛,可能造成鼻子、眼睛黏膜的破損,使呼吸道中的病菌、手上的病菌乘虛而入,致使健康的身體受到侵襲。

病毒和細菌都非常小,肉眼根本看不見和發現不了它們,不能滿足於「眼不見為淨」,以下情況需要洗手:翻看書本前後、在咳嗽或打噴嚏後、吃飯前、上廁所後、手髒時、接觸他人後、接觸過動物後、外出回來。

不僅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正確的洗手方法也很重要,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也是有助於同學們健康成長的好習慣。

(1)要使用流動的水,打開水龍頭衝洗手,而不是在臉盆裡。

(2)雙手要充分淋溼,取適量皂液均勻塗抹至整個手掌,按七步洗手法徹底揉搓,衝淨雙手。

(3)按照七步法洗手法,徹底清潔(步驟不分先後,每步至少5個來回)。

(4)口訣是:「內外夾弓大立腕」。

第一步:【內】手心是手的內側,掌心相對,手指併攏,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手背是外側,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

第三步:【夾】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夾住,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彎曲手指,手背弓起來,使指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第五步:【大】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第六步:【立】將五個手指尖併攏立起來,放在另一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第七步:【腕】右手握住左手腕部揉搓,交換進行。

(5)可以用一次性紙巾擦乾,非感應性水龍頭可使用一次性紙巾開關水龍頭,烘手機烘乾也是很好的方法。

20.如何選擇合適的口罩?

在這次疫情中,相信同學們都已養成戴口罩的習慣了。戴口罩是防護病菌的重要手段,但是口罩的種類很多,不合適的口罩起不到防護作用。不同場合和不同人群需要根據不同的使用目的選擇不同的口罩,不同的口罩有不同的作用,如阻擋灰塵或塵土等較大顆粒進入、阻擋如PM2.5小顆粒進入、阻擋飛沫攜帶的病毒、細菌進入和咳嗽者防止飛沫擴散等。

(1)一般人,如普通民眾、公共運輸司乘人員、計程車司機、環衛工人、公共場所服務人員等在崗期間戴口罩,有條件且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戴醫用防護口罩。

(2)特殊人群,可能接觸疑似或確診病例的高危人群,原則上建議戴醫用防護口罩(N95/KN95及以上級別)。

(3)某些心肺系統疾病患者,戴前應向專業醫師諮詢,並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選擇合適的口罩。

(4)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建議,兒童在家推薦不戴口罩或戴普通口罩,集中學習的場合推薦一次性醫用口罩,居家隔離者及其他家人推薦戴醫用外科口罩。

(5)選擇正規渠道購買合格口罩,比如藥店。

(6)根據下面圖示,按防護的目的選擇合適的口罩類型。

21.怎樣才是正確戴口罩的方法?

同學們都養成了合適場合戴口罩的好習慣,但不是戴上口罩就行了,要戴正確才能發揮口罩的防護作用。要知道戴口罩的常識:如常用的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醫用防護口罩,連續戴4小時就需要更換,汙染或潮溼後也應該更換,不能用水洗了反覆使用。

介紹一下正確戴外科口罩的小本領:

(1)要將口罩把鼻子、嘴巴及下巴都罩住才行,口罩下方帶繫於脖子後.上方帶繫於頭頂中部。

(2)要將雙手指尖放在鼻夾上,從中間位置開始,用手指向內按壓,並逐步向兩側移動,根據鼻梁形狀塑造鼻夾,保持相對的「不漏氣」。

(3)調整系帶的鬆緊度,保持「不漏氣」又不會太緊。

戴醫用防護口罩的小本領:

(1)用一隻手託住防護口罩,把有鼻夾的一面朝向外面。

(2)將防護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夾部位向上緊貼面部。

(3)用另一隻手將下方系帶拉過頭頂,放在頸後雙耳下。

(4)再將上方系帶拉至頭頂中部。

(5)將雙手指尖放在金屬鼻夾上,從中間位置開始,用手指向內按鼻夾,並分別向兩側移動和按壓,根據鼻梁的形狀塑造鼻夾。

摘口罩的正確方法:

(1)千萬不要用手接觸口罩的外面部分(汙染面)。

(2)可以用手解開下面的系帶,再解開上面的系帶。

(3)用手僅捏住口罩的系帶,丟至垃圾袋內。

22.疫情期間,家長如何幫助中小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心情上會出現緊張和擔憂的情緒,還有居家的不自由感。長期宅在家中不能出門,學生們容易產生煩躁易怒的心理。學校「停學不停課」的開展,還要在家上網課學習,各種不曾經歷過的小困難和小挫折都容易引起他們的消極情緒。下面的一些小建議,有助於家長和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一起度過這段有些艱苦、卻很難得的親子相處時間。

(1)正能量相互傳遞,恐慌和緊張情緒其實和「新冠病毒」一樣,也有「傳染性」,家長要做榜樣,先調節好自己的情緒,不讓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鼓勵孩子也以正能量情緒影響身邊的人,讓孩子理解這次疫情,以及居家隔離的重要性,學會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問題,提高養成勤洗手、出門戴口罩等好習慣的意識。

(2)善於發現和理解負面情緒,加以正確引導,通過相處的小事和細節發現的煩躁、抱怨、恐懼、沉默、懷疑等負面情緒在特殊時期都是可能存在的,但不要持續累積和積壓,需要及時正面疏導和緩解。如引導學生用專門時間進行簡單的放鬆活動,如「腹式呼吸」「肌肉放鬆法」、小運動、音樂和閱讀來幫助減壓,保持積極心態。

(3)制訂全家規律有序的作息表,規律有序的生活有助於構建內在穩定的心理。包括全家一日的生活、休息、學習、娛樂和健身活動安排,不僅是個人的,也要有全家一起參與的手工、畫畫、親子遊戲、室內運動、一起做美食、澆花等活動。

(4)居家也要有相對的獨處時間,多一些理解和信任。相處時間多了,免不了出現矛盾和衝突,可以給予一定的獨處空間。尊重獨立和獨處的需求,多些商量和鼓勵,少些管制和嘮叨。碰到爭吵,可以主動暫停一下,等情緒穩定後再溝通。

(5)做網絡的主人,培養自我管理的能力。隨著網絡使用時間的延長,家長也擔心孩子沉迷網絡,目前情況下不需要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機和上網,但要與孩子確定好雙方都認可使用的規則,明確時間、內容和方式,並要認真遵守,保護好視力和身體健康。家長也要以身作則,控制好自己使用手機和網絡的時間,發揮好榜樣的作用。

附錄 標準對數遠視力表(兩用)及使用方法

紙質版附贈標準對數遠視力表(兩用)

本視力表可採用兩種距離(2.5米或5米)進行檢查,可根據家中實際情況選用。

1.檢查距離:2.5米(或5米),也就是需要站到離視力表2.5米(或5米)的地方進行檢查。視標放置高度應以1.0(或對數視力表5.0)行視標與受檢者眼平行的位置。

2.一般遮蓋左眼,先檢查右眼的視力,然後再遮蓋右眼,檢查左眼的視力。

3.檢查時,受檢者從上至下指出「E」字形視標開口的方向,記錄所能看清的最小一行視力讀數,即為該眼的視力。一般中小學生的正常視力標準為1.0。

特別注意,有時候近視發生可能先出現在一隻眼睛,即單眼近視,因此自測時應交替閉上一隻眼睛進行檢查。

來 源 | 人衛眼科

原標題:《《學習網課時如何科學用眼防控近視》電子版免費讀(全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近視防控要「光合作用」?6900萬條數據揭秘中國青少年用眼...
    8月29日召開的「第二屆國民視覺健康高峰論壇」上,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與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聯合發布《2020中國青少年近視防控大數據報告》,對2020年青少年用眼行為、視覺環境及近視認知情況等首度做了翔實發布。
  • 「宅家」一個月,近視一百度?專家支招學習網課如何科學護眼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約2億兒童青年少面臨延期開學、居家自主學習。如何在長時間、大規模的「宅家」行動中落實近視防控指導,保護兒童青少年眼健康,科學推進「停課不停學」,成為一項艱巨挑戰。針對「停課不停學」期間學生電子產品的使用,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專家宣講團充分發揮專業和平臺優勢,組織專家編寫《學習網課時如何科學護眼、防控近視》,提出了一系列有指導價值的防控措施。「宅家」學習該怎麼保護眼睛呢?怎麼選擇上網課用的電子產品?
  • 近視防控的又一可靠選擇,蝶適DISC亮相COOC2020
    蝶適DISC攜香港理工18年專利研發技術——蝶適DISC多焦軟鏡精彩亮相本次展會,向人們展現青少年近視防控領域的又一可靠選擇。大會上眾多國內外知名眼科專家學者、視光大咖雲集,共同關注國內外前沿的眼科學和視覺科學研究成果。
  • 關愛兒童眼健康|各地各校抓實近視防控教育
    《寧夏0-6歲兒童視力健康電子檔案實施方案》和《寧夏6-18歲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實施方案》發布後,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迅速行動起來,積極開展近視防控教育,共同守護孩子眼健康。與此同時,學校還分別對班主任和家長進行專項培訓,分析每個年齡段學生的用眼特點和每個年級學生近視的高危因素,指導班主任進行正確幹預,對家長們提出孩子居家近視防控工作的具體要求,力求家校合力,共同為孩子們的視力健康保駕護航。預防為主,常抓不懈!
  • 愛爾眼科護眼秘笈——個性化科學防控近視,讓孩子度數增長"急剎車"
    近視不容忽視,但唯有樹立正確的近視防控觀念,建立科學的近視防控體系,才能真正為孩子的眼健康保駕護航!7歲娃"近視恢復"訓練6個月,成150度真性近視小怡今年7歲,去年發現看黑板有點模糊、眼睛容易疲勞。孩子還這麼小,就已經近視,如何讓近視度數不要增長那麼快,避免成為高度近視,成為黃女士的一大心病。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近視眼戶外理論創始人之一Ian Morgan教授曾指出,兒童持續近距離用眼和戶外暴露時長不足等行為因素是造成近視的決定性因素。
  • 老師,您如何引導學生做好近視防控?| 每周一問
    原標題:老師,您如何引導學生做好近視防控?| 每周一問近年來,中小學生健康問題基本都集中在近視、超重和肥胖以及齲齒三個方面。課堂上「小眼鏡」的增加,不僅讓家長擔憂,也讓老師心痛:防範近視刻不容緩!文化課要學習,校園活動要參加,課後作業要完成,我們該用什麼方法來挽救孩子的視力?上周的【每周一問】中,許多老師與我們分享了自己引導學生做好近視防控的經驗和做法,快來看看吧!
  • 網課時長 憂娃近視 醫生開講 別掉誤區
    對於青少年學生而言,疫情期間,戶外活動的減少,停課不停學,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的高粘性使用,增大了近視的發生機率和近視進展的風險,使得青少年用眼、護眼問題更為家長們所關注。有關部門對於疫情期間青少年近視的防控,專門召開了新聞發布會,提出問題嚴重性,並請眼科專家給出一些指引。
  • 孩子眯斜著眼、歪頭看東西,或是近視眼不請自來
    自2016年起,國家連續多年將「愛眼日」的主題聚焦在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分別從養成愛眼習慣、堅持適度戶外活動、科學防控近視、呵護孩子眼睛等方面開展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今年的活動主題是「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
  • 依視路呼籲共建近視防控生態圈
    全國首部3D愛眼科普讀物亮相進博會在依視路中國的支持下,由教育部智庫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相關專家牽頭編著的首部兒童愛眼護眼科普立體書《我們的眼睛》在進博會上正式發布。該3D立體書旨在通過生動活潑、互動有趣的表現方式,讓兒童自主探索眼睛的秘密、了解近視的成因和危害、學會愛眼護眼知識,養成科學用眼的好習慣。
  • 【眼健康管理】近視度數增長快慢的「計算器」,近視兒童家庭必備!
    針對這一問題,澳大利亞Brien Holden視覺研究所開發了一款近視進展和防控效果預測「神器」——近視計算器(Myopia Calculator)。只需輸入小朋友的年齡、近視度數和現在使用的防控方法,就可以預測小朋友到17歲時的近視度數。還可以模擬使用不同種類的近視防控手段,預測不同防治手段帶來的控制效果。是近視兒童家庭必備「神器」。重點是:有中文版,免費!
  • 人工智慧 近視眼防控可穿戴設備「雲夾」
    近日,網絡上一首《下個路口不見》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一時間朋友圈等社交網站也都被這首關於近視的神曲給刷屏了,這也引起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下個路口不見》這首歌之所以走紅,重點是因為唱出了很多人的心聲。「當不戴眼鏡的另一個你,明亮雙眸和溫暖的笑意,目光流轉,DIDIDA,快點把那眼鏡丟掉吧……」。
  • 視力納入中考成績:近視防控到底是誰的責任?
    一則,視力受多重因素影響,既有先天遺傳因素,又與意外傷害、科學用眼情況等密切相關,將視力、體重納入中考分值,有違公平。雖然政策也考慮了先天性近視、意外事故導致視力受損等情況,但仍不夠細化,實際上很難覆蓋更複雜的原因。
  • 再談家長在近視防控工作中的定位與角色
    小學期間是近視的高發階段;初中期間,仍然會有一部分尚未近視孩子會發生近視,已經發生近視的孩子的近視度數也有可能不斷加深;高中期間,孩子的學習壓力增加,開始大量的近距離閱讀學習,戶外活動時間減少,因此是近視發生發展的「重災區」。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儘量避免或延緩孩子近視的發生。
  • 國家發布《兒童青少年防控近視手冊》,原來這麼多重點都被我們忽視了
    在暖暖近視之前,我從來沒想過認真的去研究過跟視力保護相關的科學措施。總是抱著幻想: 「我們年紀還小,應該不會近視吧?」 「我們也不是那種每天看書學習的雞娃黨,應該不會近視吧?」 「偶爾一兩次,應該沒那麼容易近視吧?」
  • 如何看待某寶上賣的治近視的眼貼?是智商稅嗎?
    某寶上賣的治近視的眼貼,是真的有用還是智商稅?近視是常見的眼科疾病,在醫學上早已明確規定,這種眼睛疾病不可治癒,只能防控。所以說,近視不可治癒!近視不可治癒!近視不可治癒!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給你洗一下腦,以防你下次再被那些宣稱可治近視的方法騙。任何宣傳有治療近視的方法都沒有科學依據,千萬不要盲目相信。好的眼貼不能治療近視,但是具有防控近視發生,或者防止近視度數進一步加深的作用。
  • 近視防控注意事項來了!
    「近視的發生發展過程是怎樣的?如何判斷自己的近視屬於哪種類型?一旦確診為近視,還能不能恢復?高中生多長時間做一次視力檢查合適?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後,眼睛疲勞該怎麼辦?近視眼手術的時機是何時......」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兒童青少年防控近視系列手冊》(初中生篇)(高中生篇),一起戳大圖了解↓↓↓初中生篇高中生篇各位團員青年每周「青年大學習」可別忘啦!
  • 全國愛眼日丨近視低齡化日益明顯 防控近視從娃娃抓起!
    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報告顯示,我國近視患者超過6億,青少年近視率高居不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是近些年我國一直發力的重點。最近,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逐漸好轉,北京同仁醫院眼科門診的量逐漸攀升,記者發現,其中不少都是家長帶著孩子來測視力的。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教育疫情防控期間免費提供教材電子版的通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教育疫情防控期間免費提供教材電子版的通知 2020-09-11 | 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教育學院 https
  • 滴眼藥水能治癒近視?科學護眼 這些謠言不可信
    滴眼藥水能治癒近視?科學護眼 這些謠言不可信 原標題:   做了幾十年的眼保健操都是瞎耽誤工夫? 戴眼鏡加深近視程度? 網紅眼藥水「療效顯著」可長期使用?
  • @河北家長 防控近視系列手冊發布,這樣保護孩子視力!
    近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問題呈現高發、低齡化趨勢,國家衛健委疾控局近日發布了《兒童青少年防控近視系列手冊》,其中分別針對學齡前幼兒、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量身定製了不同版本的個性化「防控近視手冊」,將深奧的眼科知識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圖文並茂地呈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