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七月,最美的季節
微風也變得熱烈
綿糯交織暗藏小驚喜
一半燥熱
一半清涼
互相融合
沁人心脾
文人常說:竹有賢德虛心,茶有性潔不汙。竹染茶色,茶借竹幽,相映成趣。吹上一陣山間小風,感受竹林下的微涼和清新,此般快意,大概是非竹不得。如果你來到樓觀,你會看到北方最大的觀賞竹園。百竹園佔地223畝,是我國緯度最高、北方面積最大的觀賞竹園。周至,自古以來就有栽植竹子的歷史,司馬遷在《史記》中就有「渭川千畝竹」的記載。漢魏以來,歷代朝廷都在這一帶設置「司竹」的官職,截止到今天,周至仍然有許多與竹有關的地名。百竹園恰好就在樓觀的核心位置,常言道:十年景觀、百年風景、千年風土,竹子這個元素早已融入了樓觀的角角落落。竹是綠色的,它的綠不同於其它任何的綠。它綠得那樣的明淨,那樣深邃,那樣富於生命力。它身軀似碧玉妝成,葉片如翡翠裁就。它那綠色好像隨時都可能從葉尖上滴落下來,難怪人們常說:"竹下品茶則綠色盈盞,竹下飲酒則翠色滿杯"。竹林不同於松林的肅穆,不同於柳林的輕盈,更不同於桃林的嬌豔,竹林自有它自己的特色--清幽。古人云:竹之為物,非草非本。是的,竹子既不同於凡草,也不同於俗木,它是介乎於草與木之間的一種令人愛慕的獨特的植物。人們愛竹,愛它那灑脫的風姿;愛它那挺拔的氣勢;愛它那虛心勁節的情懷;愛它那節外無枝的操守;愛它那剛柔相濟的品德;更愛它那"依依君子德,無處不相宜"的性格。樓觀之綠同樣誘人,它的竹海風光同樣迷人。樓觀之美,美在竹子,巍巍幾百裡,翠竹浩瀚、山巔崗巒,陡崖石隙,無處不茂。
百竹園的入口處有一條明顯的分界線,竹林外的光線尤為明亮捎帶刺眼,或許是竹林過於濃密的原因,竹林中則有些色彩暗沉,於是在竹林中漫步便多了一絲探索的奧妙。聽著舒緩的音樂,慢慢地,浮躁的心情也就會沉靜下來。
人們常常說風景可以「治癒人的心靈」
當生活裡充斥著各種瑣事
內心總是悶悶不樂的時候
是時候出來走走了
樓觀正是觀竹、賞竹、陶冶心靈的美好所在。
在這裡,還可以親近大山,邁向大自然,品味綠色的竹文化。
趁著陽光正好,微風不燥
來樓觀體驗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