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車輛改裝,估計大家第一時間可能想到的就是美國的《速度與激情》系列了,電影裡無論是NOS氮氣加速系統還是渦輪增壓系統,都會扣人心弦激情澎湃。
又或者是法國的《的士速遞》系列,通過將飆車+喜劇元素相融合這種風格,成為該領域的先驅和佼佼者。
上面這兩個系列涉及的改裝無非都是以快為最終目的,而今天要跟大家聊的這部法國電影,則是在快的基礎上又添加了新的需求——「耐操」。
電影《罪證子彈》,該片由奧爾本·勒努瓦主演,可能有些人對於男主不太熟悉。不過喜歡看電影的人,應該還會記得去年的一部電影《幹預》。其中那場一聲令下,6槍齊發的解救人質場面,一直讓人津津樂道。而其中發號施令的隊長就是本片的男主。
影片一開始,奧爾本·勒努瓦飾演的男主為了幫弟弟儘快籌到一萬塊,打算飛車搶珠寶店。但是弟弟不同意,覺得太冒險。
男主秉著「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聽我的就好」原則,一腳油門下去,就聽到「嘣……嘣……嘣……嘣……」四聲巨響,不但衝擊了珠寶店,還直接幹穿四堵牆衝到了另外一條街道。
最終結果就是驚動了警察,車子報廢自己沒法逃跑,被帶走吃牢飯了。不過不幸中的萬幸的是,關鍵時刻讓弟弟及時脫身,也為後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筆。在服刑期間,男主被緝毒特別執法部門的主管相中了,並對上級誇下海口,只要把人交給他,就可以將毒販一網打盡。
原來,這個主管手下有個反飛車黨的緝毒隊,但是因為現有的警車既不快也不耐用,導致每次任務都失敗。所以他需要藉助男主的技能天賦來幫助自己完成任務,畢竟他可是個開普通車就能幹穿四堵牆卻毫髮無傷的人。
在有了男主的技能點加持後,緝毒隊那真是如虎添翼。什麼飛車黨的都不在話下,就算是硬碰硬槓上,那也是送對方上西天的居多。
但好景不長,在最近破獲的販毒車輛中,發現了跟男主犯事當晚一樣的改裝設備,而懂得這樣改裝的,除了他,就只有另外一個人,就是他的弟弟。
於是,兩人就來到疑似的改車廠尋找相關線索。在找到男主的弟弟,並打算將一干人等帶回去審訊時,聞訊趕到的同伴阿列斯基卻一槍結束了主管的性命。原來這貨竟然跟毒販內外勾結,幫助他們避開搜捕,從而自己獲利。
男主被眼前的這一幕驚呆了,本來眼看自己的人生就要觸底反彈了,結果碰上這麼檔子事兒。怎麼辦?當然先溜為盡啦。不過男主也不是不講義氣的人,逃出來後就立刻打電話報警。結果去到警局出現在他面前的竟然就是那個殺人兇手。而且厚顏無恥地幫男主編好了口供,要求幫自己開脫,否則就要把一切栽贓嫁禍給男主。
男主能答應嗎?這種人警察都能殺,保不齊你幫他做了偽證之後他能幹出點啥來。所以,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男主最終憑著自己過硬的機械維修基本功,從警察局裡衝出了一條血路。
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男主偷跑去給警隊的另外一名女警(也是他交往的對象)解釋真相。結果事情沒解釋清楚,卻發現了另外一個秘密,拖回來被殺主管的車不是原來的那輛車。
於是,男主就踏上了漫漫尋車路,因為能夠證明自己清白的唯一證據,就是在失蹤汽車裡藏著的那枚殺人的子彈。而同時,黑白兩道都對他展開了圍捕。
那麼,男主最終能在改車廠找到車子,沉冤得雪嗎?這裡我就不往下劇透了,喜歡的小夥伴可以去找資源了。
該片劇情線索雖然比較單一,但節奏還算明快。故事不以場面和特效取勝,全靠情節和情緒來推動,整體一氣呵成,比較紮實。個人覺得應該算這兩年法國片子中質量還不錯的動作片。
影片中,動作場面略顯粗糙,但貴在真實。中間在警察局1V多卻逃出生天的那段,有點幼兒園老鷹捉小雞的感覺,是不是有點黑過頭了,話說這導演是有多不喜歡警察呀?
而片中最燃的部分當屬最後飆車部分了。
用改裝後帶勾子的防撞梁直接幹掉警車後輪:
推著警車當盾牌闖路障:
一路的飆著著火的車衝進警局:
要說唯一的遺憾就是片中關於飆車的相關情節略短,腎上腺素飆得還不太過癮。不過從片子最後的情節來看,不排除有拍個續集的可能,
所以大家可以先趁著端午假期,一睹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