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和《二十不惑》這兩部熱播劇都將進入尾聲。不可否認的說兩部都是好劇,展現著不同年齡段女性的成長和變化。很多名場面都讓人回味無窮。
王漫妮,一個滬漂的典型代表,曾經有理想有夢想,想靠著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在大上海漂泊多年,除了精緻窮,一無所獲。她想要靠自己努力留在上海,買房成家。但是現實一次次的打臉,最後雖然嘴上說不認命,內心卻已經脆弱不堪,立場搖擺了。
王漫妮心裡明白,靠著自己的力量站穩上海灘,已經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她的心裡一直盼著一個機會或者直白的說是一個男人,有錢有勢有能力助她脫困,實現願望。所以她既是心甘情願又是順理成章地掉入了「海王」的懷抱。
不是沒有過懷疑,也不是沒有過猶豫。但是都抵不過滿足自己願望的虛榮心。她心裡卻又極其的擰巴,一邊享受著「海王」帶給她的生活的便利,一邊努力儘自己的能力去回報,以期達到一個平衡。以為這樣可以一再的告訴自己,我是愛他的人,不是他的錢。所以,當顧佳赤裸裸地撕開真相:「如果他不是財物自由,你會愛上他嗎?」的時候,王漫妮惱羞成怒。因為,這句話探到了她的敏感區。她遮掩,她憤怒,她彷徨,就是不願意承認,錢比愛更重要。因為她一直是這樣的王漫妮:
1. 王漫妮是自卑的
王漫妮並不自信獲得「海王」一心一意的愛,她帶著賭的成分。既想豁出一切去爭取,又擔心後果。海王追到上海,塞給王漫妮房卡,她不顧一切飛奔而去。那時她的內心是有著飛蛾撲火的壯烈的。但是,事後冷靜下來,她又開始猶疑和擔心,偷偷翻看「海王」的戒痕。說真的,她可以一時衝動的飛蛾撲火,可是她又覺得自己輸不起。所以左右矛盾。這一點源自於她強烈的自卑感,其實,她自己明白在她這個年齡,在這個男人,她似乎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底牌與之抗衡,卻還是忍不住孤注一擲。
2. 拿愛當藉口美化自己的欲望。
就像顧佳揭露的一樣,如果「海王」不是財務自由的華裔。王漫妮會愛上他嗎?顯然不會。在王漫妮心裡一直堅定地有一個擇偶標準,就是可以滿足她物質需求的配偶。所以,她永遠不會把愛情高於物質條件之上。但是同樣的,她追求的也絕不是沒有愛的赤裸金錢關係。不能盲目說她拜金。又想要麵包,又想要愛情,這是每個女人都曾經會有的夢想,只是大多數人不得已屈就了現實,而王漫妮自始至終不肯屈就罷了。
錯就錯在,她不肯直面自己的欲望,害怕背負拜金的名聲,以至於,她一再強調,我愛的是這個人,不是他的錢。
3.不賭光籌碼不肯下賭桌。
王漫妮屢次試探,求證與海王的關係,其實海王的敷衍和應付,她早就心知肚明知道不可靠,但是卻一而再的降低自己的標準來迎合。其根源就是因為她覺得自己還有賭注,哪怕自己底牌已經被對方看光,仍然抱著僥倖心理,不到最後一刻不肯下賭桌。
明知道對方是不婚主義者,卻幻想著哪天他想結婚了,身邊等待的那個人是自己。哪怕海王的正牌女友找上門來,受盡屈辱,她仍然覺得自己還有爭一爭的必要,這時候賭的就是海王是否更愛自己一些。直到,在香港海王的家裡,親眼目睹了對方恩愛有加,直到知道了海王在上海的家就在酒店對面。她才不得不承認自己輸光了所有賭注。輸的連內褲都不剩,尊嚴,和未來一無所有。她不是自願離開賭桌,而是輸光了一切賭的資格。
而梁爽呢?同樣是被小三,王漫妮的糾結,她從來就沒有。
1.梁爽與對方的相處是對等的。
對方是富二代,自己也是美貌小仙女。我沒高攀你,你還得寵著我。從她任性的耍脾氣,不顧後果的吵架就能看出來。在這份關係裡,她自信,獨立。不怕失去,也從來不患得患失。因為打心底裡,她不覺得自己在高攀對方,自己的青春和美貌是對方求之不得的。所以,她心安理得的享受著豪車豪宅,高檔護膚品和衣服。她從來不需要像王漫妮那樣,傾儘自己所有去送一件禮物以求平衡,在她心裡,自己跟對方在一起,就是對他最好的獎賞。
2.梁爽從來不需要賭上一切來維持這份關係。
與富二代之間的相處,純粹出於愛,我愛你就有資格享有你的一切。我也用心的對待你。所以她會為一場因誤會產生的求婚而欣喜若狂。會因為一心一意盼著與對方走入婚姻而悄悄訂製婚紗。這一切都不摻雜其他,就是出於愛。所以,當得知自己被騙,她也會傷心欲絕,會很久都走不出來。但是除了傷心,她沒有任何輸不起。
3.年齡是梁爽最大的籌碼。
也許20歲和30歲,是梁爽和王漫妮之間最大的區別吧。誰沒有過20歲莽撞而衝動呢?因為有大把的時光可以去試錯。可是到了三十歲,我想不管是梁爽或者是王漫妮應該都會少了試錯的勇氣和魄力吧。
所以雖然同樣被小三的兩個人,梁爽和王漫妮的分手場面卻是如此的不同。
王漫妮分手的時候,脫光海王買的衣服來維護自己可憐的尊嚴。因為,直到最後她仍然在用「我愛的是人,不是錢」來騙自己。只有脫光所有與對方有聯繫的物質,才能維護自己從頭到尾的這點信念。可是,看似瀟灑的背後,卻是別人同情和異樣的眼光。是海王一臉不屑和嘲弄的回應。王漫妮的分手,充滿了悲涼和輸了一切的狼狽。
而梁爽卻用鑽戒劃破對方的車,然後瀟灑的說一句:「這下不會後悔了」來告別愛情,她的決絕是對自己所愛非人的一種終止。只關乎愛,與物質無關。所以,她不需要用任何事來證明自己,她留下的是氣急敗壞的富二代,後悔的只可能是對方,不會是自己。
兩部戲追到尾聲,每個角色似乎都有了好的歸宿。王漫妮心知肚明,要不就堂堂正正站著賺錢和自己的尊嚴。否則就躺著舒舒服服,丟棄尊嚴享受物質。她心裡有了明確的方向。認可欲望並不可恥。反而讓她越發清醒的挑戰自我,她是絕對不會讓自己躺下去賺錢的,因為未來,她不再把自己賭在任何人身上。
梁爽還是那個精緻女孩。「麵包我自己可以賺,你只需要給我愛情。」
20歲也好,30歲也罷,哪怕未來的40,50.女人永遠活的清醒而獨立最重要。誰不是第一次做人,誰還不是只做這一世的人。允許自己錯的起。允許自己這一世精彩,為什麼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