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史》2019年第3期目錄及摘要

2021-02-19 社科期刊網

清華簡《心是謂中》的心論與命論

曹 峰

內容摘要:心論與命論是《心是謂中》的兩大主題,但以心論為主,命論是心論統攝下的命論。作者強調身心關係、君民關係中「心」對「四相」、「君」對「民」予以統帥、主宰的重要性,可能暗含有五行意識。《心是謂中》既突出心君同構又強調認知功能的心論可能對《荀子》、馬王堆帛書《五行》產生了影響,但《心是謂中》的心論並不具備倫理指向,又有強烈的現實政治關懷,因此可能也影響了後世突出君權的黃老道家與法家。《心是謂中》提出每個人都不能把命運完全交給鬼神與天,人也可以操縱自己的死生,這種改變命運的思想傾向與《命訓》較為相近,並影響到《荀子》。此文的撰作時代有可能在戰國前期到戰國中期之間。作為一種沒有特定學派傾向的政治思想,《心是謂中》對於促進戰國中晚期君權的隆升、對於促進個人身心的解放,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關 鍵 詞:心是謂中 心論 身心關係 命論 天命 身命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清華簡《心是謂中》首章心論的內涵與性質

陳民鎮

內容摘要:清華簡《心是謂中》提供了先秦心論與命論的新材料,其中首章對心之地位、功能的闡論與傳世文獻多有牽連。該篇所討論的心並非倫理心性,與思孟學派的側重點不盡相同,但《五行·經》崇尚聖智以及心具有主導性的觀念可能為《心是謂中》提供了直接啟發。該篇的心論與《管子》諸書也有相似之處,然不甚合黃老的思想傾向。從心論和命論兩方面看,該篇與《荀子》的思想可為同調,當為後來的《荀子》提供了思想資源。《心是謂中》總體而言更接近儒家的旨趣,具體來說處於《五行·經》與《荀子》之間,且與稷下之學多有交集,有助於我們重新審視戰國中晚期思想交融過程中的複雜面向。

關 鍵 詞:清華簡 《心是謂中》 心論

作者單位:陝西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

清華簡《邦家之政》所反映的儒墨交融

李均明

內容摘要:戰國中期,儒墨實力相當,抗爭激烈。人們往往注重兩家間的差異,而忽視其間的交融。早期墨者原本就脫胎於儒家,交融是情理中事,清華簡《邦家之政》表現得更為突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為節儉觀,包括宮室、衣用、飲食、禮儀、喪葬之簡樸,尤其節葬觀已脫離儒家正統;二為選賢觀,包括不拘一格降人才、規避讒佞小人等,但沒能擺脫宗法制度的束縛,仍然強調家族弟兄的核心作用;三為民本思想,強調國君與民眾之間關係的和諧,主張平均分配。因此,它所代表的當為根植於民眾、主張簡樸生活與公平分配、與墨家有更多交融的理想主義者,乃儒、墨交融之產物。

關 鍵 詞:清華簡 《邦家之政》 儒家 墨家 交融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

數字卦及其相關概念辨析

丁四新

內容摘要:「數字卦」一名出現在1980年代後期,1999年開始學界展開了對這一概念及其相關概念的反思。本文認為,「筮卦」專指實佔之卦;凡以《三易》為本原,不論何種形式的卦都可稱為「易卦」;「爻畫」從爻形言,「卦畫」從卦形言,凡易卦均有其卦畫。「數字卦」一名突出「數字」之義,凡易卦均由三個或六個數字爻畫組成,故皆可稱為數字卦。「數字卦」等於「數字爻卦」或「數字爻畫卦」的概念,作為一個整體易卦其實不是數字。「數字卦」概念具有當代學術史的意義,但隨著所謂「奇字」之謎的破解、易卦來源於筮數的證實及《周易》卦爻畫之來源問題的解決,以「數字卦」為名義的所謂研究應當走向終結。

關 鍵 詞:數字卦 易卦 卦畫 筮卦 早期易學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

《論語》「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的詮釋意向與視域

劉光潔

內容摘要:《論語·學而》篇「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一句,歷來歧解眾多,但主要表現為「親親」與「親賢」兩種不同的詮釋意向,基本都以孔孟仁學為其根本指向,是對孔孟仁學實踐的具體闡發。隨時代發展其詮釋視域經歷了「人之德行」「人之才能」「人之為學」「人之修行」與「人之交際」「人之擇姻」等由內到外的轉化。「德才學修」視域下的「親親」與「親賢」,主要向內指向仁學的克己修身層面,而「交際擇姻」視域下的「親親」與「親賢」,主要向外指向仁學的愛人親民層面。「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其內涵在時代環境、學術取向和語言事實三者之間的互動制約中逐漸走向了豐富。

關 鍵 詞:有子 因不失其親 親親 親賢 仁

作者單位:重慶大學國際學院

《管子》的「中正」之道

黃一洲

內容摘要:「中」的觀念在中國思想史上非常重要。「中」肇源於西周,內在於德禮傳統,經由儒家繼承發展,闡揚出了「中庸」的理論。《管子》的「中正」之道,顯示出了思想史上另外一條線索。《管子》的「中正」是隨著「法」的觀念與精神的滋長發展而來的,並在黃老學的闡釋下賦予了更豐富的意涵。在道法脈絡下的「中正」之道,與德禮傳統的「中庸」相映成趣,既反映了齊魯文化之間的差異,也體現出儒、道(含黃老)兩家思想的分野。

關 鍵 詞:中 中正 道法 心術 管子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哲學系

建構長生之理:從老子到葛洪

馬思勱(Thomas Michael)

內容摘要:從養生之法到煉丹之術,葛洪的道教煉養實踐與他的道教教義理論形成一套完整的實踐、理論體系。本文分析了其理論的形成過程:藉助《道德經》中的「有/無」話語結構,葛洪進一步闡發其對「玄」的理解,最終落實到對「形」與「神」的討論,從而實現將「長生不死」這一理念合理化的目的。

關 鍵 詞:葛洪 「有/無」話語 「玄」 形/神」

作者單位: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本文譯者郭鼎瑋,柏林自由大學漢學系博士生。

闢佛、反本與開新:二程「生之謂性」新解

 張連偉  李 晗

內容摘要:「生之謂性」是先秦告子提出的命題,二程進行了新的闡發,將儒家的心性論哲學提高到新的高度。二程引入「氣」的概念,以「生之謂性」詮釋「性即氣」,以「天命之謂性」詮釋「性即理」,折衷告子與孟子之間的歧異,打通生命實存與德性超越之間的隔閡,用以對抗佛教空無寂靜之性,解除佛教對儒家心性哲學的威脅。二程又通過生、性、氣、理的溝通,不僅使「生」上升為本體概念,也使「理」不再是一個懸置的抽象本體,而是內蘊於生生不息、永無止境的宇宙大化之中,進而打通了人與自然萬物之間的隔閡,以「生意」作為天地萬物一體之仁的顯現,並落實到人的生存境域,成為其工夫修養的本體論基礎。

關 鍵 詞:二程 生之謂性 生態

作者單位: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張栻的察養工夫及其意義

吳亞楠

內容摘要:張栻的工夫論曾經有過前後期的變化,由此對於胡宏的工夫體系做出了調整,這已經成為學界的共識;但是如何理解這種調整的意義,現有研究則頗見分歧。本文認為,張栻後期的工夫主要包含兩種不同的意涵,即察識端倪而涵養本心,以及涵養習心以顯發和體認本心;兩者之間相互交織。而他與胡宏的不同則可以歸納為兩點:一者,通過涵養為端倪之發和察識端倪奠定基礎;二者,在胡宏之外,補充靜中用功和涵養習心的必要性。張栻並無背棄師說,從工夫分類上來看二人同歸「逆覺體證」中的「漸教」工夫,但張栻較胡宏之說則更加完備、無偏。這是張栻調整師說的真正意義所在,也是他對於湖湘學的重要推進。

關 鍵 詞:察識 涵養 頓漸 逆覺體證

作者單位:南開大學哲學院

論朱子思想中人「心」之定位

張錦枝

內容摘要:朱子明確規定為形而上/下的概念只有太極、理、道、道義、性/氣、陰陽、器,簡言之,就是理與氣。這些概念都可以在純粹形而上/下的層面上探討,本文稱之為元概念。其他概念都是人生而靜以下的概念,可以通過元概念作為基本元素構成或在元概念基礎上推衍,本文稱之為二級概念。朱子思想系統中二級概念不能以純粹形而上/下加以界定或在純粹形而上/下層面上加以探討。對二級概念的討論必須遵循「即理即氣」的討論原則。朱子思想中的人「心」概念即屬於二級概念的範疇,不能純粹歸於理或者歸於氣。

關 鍵 詞:朱子 人「心」 形而上 形而下 即理即氣

作者單位: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四書章句集注》徵引姓氏考

申淑華

內容摘要:《四書章句集注》徵引諸家之言,對於諸家所指,通過上述原文的考證,可知程子、張子、範氏、呂氏、謝氏、遊氏、楊氏、侯氏、尹氏、周氏分別指程顥或程頤、張載、範祖禹、呂大臨、謝良佐、遊酢、楊時、侯仲良、尹焞、周孚先;趙氏、鄭氏、馬氏、董子、陸氏、許氏分別指趙岐、鄭玄、馬融、董仲舒、陸德明、許慎;何氏、邢氏、丁氏、韓子、周子、邵子分別指何晏、邢昺、丁公著、韓愈、周敦頤、邵雍。通過對其他資料的考證,可知曾氏、黃氏、晁氏、李氏、林氏、洪氏為曾幾、黃祖舜、晁說之、李鬱、林之奇、洪興祖;徐氏、張氏、鄒氏、陳氏、豐氏為徐度、張琥、鄒浩、陳暘、豐稷;師指李侗,王氏指王安石或王雱;此外,孔氏、吳氏、胡氏在《論語集注》中分別指孔安國、吳棫、胡寅,在《孟子集注》中分別指孔武仲、吳安詩、胡安國和胡宏。

關 鍵 詞:四書章句集注 朱熹 徵引 姓氏

作者單位:渤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明代朱子學的羽翼、修正與轉向

——以呂柟《四書因問》為中心

李敬峰

內容摘要:朱子學在明代中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其一統天下的地位面臨聳動的危險。以朱子學為依歸、與陽明「中分其盛」、與湛若水共主講席的呂柟,藉由《四書》的詮釋,以重構理氣關係、歸宗古典仁學、慎獨統領工夫、力闢知行合一為學術進路,從理氣關係到心性仁學,再到涵養工夫,既羽翼和修正朱子學,更推動朱子學在明代中期轉向渾淪、籠統,開闢出回到張載、辯難陽明以補救朱子學的新路徑,為明末由陽明心學返歸朱子學學術思潮的到來埋下伏筆,亦在一定程度上有發明陽明心學之功,成為探究明代中期朱子學與陽明學競合、消長的一個具體而鮮活的個案。

關 鍵 詞:呂柟 《四書因問》 朱子學 陽明心學 轉向

作者單位:陝西師範大學哲學系

王陽明「良能」概念的理論意義

陳清春

內容摘要:王陽明晚年的良知學在「知行」問題上區分開了「良知」和「良能」兩個概念,並通過「知行本體」的內涵變化賦予「良能」概念以「好惡」的新含義,這一含義在其心學思想的理論建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在本體論上,「良能」的「好惡」含義:一是闡明良知的愛敬感受與是非善惡的道德認識之間意識關係的橋梁,二是蘊含著並昭示出天理的全體內涵,三是解決「無善無惡」問題的一個重要的理論依據。在工夫論上,「良能」的「好惡」含義不僅是道德認識的先天根據而且也是道德行動的先天根據,因而成為道德實踐的價值方向和內在動力的共同基礎。可見「良能」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其哲學闡釋力甚至不亞於「良知」概念。

關 鍵 詞:良能 好惡 知行本體 知行合一

作者單位: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學院

劉蕺山對王陽明「無善無惡」思想的發展

武文超

內容摘要:心學發展到明代晚期已產生諸多流弊,致良知的實踐工夫不能落實到實處。劉蕺山批評王陽明「四句教」與王畿「四無說」,並提出自己的「四句教」,強調心體只是個「有善而無惡」。然而在其晚年重要著作《人譜》中卻明確地提出並詳細地闡發了心體「無善無惡」的思想,作為其心性理論的基礎,此與陽明「四句教」之首句「無善無噁心之體」之提法無異。故本文從「無善無惡」之本體、工夫與境界的層面來解析蕺山對於陽明「無善無惡」思想的發展。蕺山學說在思想史上做出了承先啟後的重大貢獻,對明清實學的產生有重要的影響。

關 鍵 詞:劉蕺山 王陽明 心體 無善無惡

作者單位:上海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宋元學案》的編撰與濂溪學的新詮

——從劉宗周到黃宗羲、黃百家父子

張天傑

內容摘要:劉宗周《五子連珠》《聖學宗要》的案語,後被黃宗羲、黃百家父子收錄於《宋元學案》並作了補充論證。《濂溪學案》不收朱子的兩種「解」並對朱子多有批評,提出《通書》以「誠」翻新《中庸》道理、強調《通書》之顏子學為周、程授受張本,劉、黃等人對濂溪學的重新詮釋與定位,走出了朱子學的影響並帶有和會朱陸的色彩。

關 鍵 詞:《宋元學案》 濂溪學 周敦頤 劉宗周 黃宗羲 黃百家

作者單位:杭州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國學院

越南儒者對《孝經》的詮釋

——以《孝經立本》為中心

張 捷

內容摘要:《孝經》在向東亞傳播的過程中對同處於漢字文化圈的越南亦產生了巨大影響。《孝經立本》即為阮朝皇子阮綿寯所作的關於《孝經》較為深入的詮釋著作。阮綿寯認為,孝在種族存續等自然屬性方面具有獨特意義。另一方面,在社會屬性中,孝心來源於對父尊子卑身份等差的意識與認同。移孝作忠能夠實現的前提是身份等級同構。阮綿寯作為阮朝皇子,認為個人修身與政治實踐不可分開對立。孝通過身處高位的君子言行從最高階層經由上下尊卑的縱向關係逐層推及至庶民階層。

關 鍵 詞:《孝經立本》 自然屬性 父尊子卑 縱向社會關係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現代新心學的開端

——以梁漱溟、熊十力、賀麟為中心

陳 鵬  黃義華

內容摘要:現代新心學的開端主要是以哲學的範式,以分析論證、思議言說的學術形態,吸收東西方哲學資源,致力於儒家心學傳統的創造性轉化,以回應西方式理智化、物化的文化生命。梁漱溟、熊十力和賀麟均在不同程度上,從不同角度來完成這一使命。最具代表性和完整性的貢獻當數熊十力哲學,它完成了心本體哲學的現代重建,同時蘊涵著對西方哲學文化進行根源性回應的思想意圖,即通過重建一個圓滿的本體論來論證中國文化生命在本原上是自足的,從而為現代新心學下一階段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關 鍵 詞:現代新心學 梁漱溟 熊十力 賀麟 心體的重建

作者單位: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系

相關焦點

  • 馮友蘭版中國哲學史目錄及連結
    名家 第九章 道家第二階段:老子 第十章 道家第三階段:莊子 第十一章 後期墨家 第十二章 陰陽家和先秦的宇宙發生論 第十三章 儒家的現實主義派:荀子 第十四章 韓非和法家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上學 第十六章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學 第十七章 將漢帝國理論化的哲學家;董仲舒
  • 《戲劇》2019年第3期目錄
    本刊試行《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作者來稿須標明以下幾點:1.作者簡介: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學位。    2.基金項目(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    3.中文摘要:直接摘錄文章中核心語句寫成,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篇幅為150-200字。
  • 期刊速遞|《中華文化論壇》2020年第3期目錄和重點文章摘要
    .com(文化視野)聯繫方式:地址:成都市一環路西一段155號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科研樓A605室《中華文化論壇》編輯部電話:028-613559892020年第3期目錄br/>2020年第3期重點文章摘要說「海棗」:有關絲綢之路的傳說和史實
  • 新刊 | 《中國校園文學》2019年第3期青春號目錄
    《中國校園文學》2019年第3期
  • 《中國文藝評論》2020年第12期目錄與篇目摘要
    關鍵詞:新媒體文藝批評 批評渠道 百度貼吧 貼吧批評■淺談當代中國小提琴音樂的發展脈絡與文化特徵/賈曉程內容摘要:哪種文化基因,追根溯源都紮根於「人」,中國傳統文化也是如此。主要學術成果有:《劉魁立民俗學論集》《中國節典——四大傳統節日》《民間敘事的生命樹》;主編:《中國民間文化叢書》(14部)、《中國民俗文化叢書》(70部)、《世界文學史》中文版(8卷16冊);譯作:《列寧年譜》(第一、二卷)、《科拉•迪•裡恩齊》(《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一卷)、《序幕》等。朱以撒,1953年8月出生於福建泉州。
  • 【學術期刊】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2018年第3期目錄摘要
    原刊和作者: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2018年第3期原刊和作者: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2018年第3期    Pages: 635-662
  • 《戲劇》2019年第4期目錄
    本刊試行《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作者來稿須標明以下幾點:1.作者簡介: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學位。    2.基金項目(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    3.中文摘要:直接摘錄文章中核心語句寫成,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篇幅為150-200字。
  • 《中國演員》雜誌2020年第十一期目錄
    《中國演員》雜誌是中國戲曲表演學會會刊,2008年創刊。
  •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6期目錄和摘要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6期歷史的詮釋:共和國成長的獨特邏輯與基本經驗
  • 鐵道2014 : 2020年第八期中國鐵路建設債券募集說明書摘要
    鐵道2014 : 2020年第八期中國鐵路建設債券募集說明書摘要 時間:2020年11月17日 17:26:23&nbsp中財網 原標題:鐵道2014 : 2020年第八期中國鐵路建設債券募集說明書摘要
  • 《黃鐘》2018年第3期目錄及摘要
    寰宇鳴鐘  千秋律動——曾侯乙編鐘研究與文化建設10 年(2008—2018)回眸李幼平摘   要:2008—2018 年,是曾侯乙編鐘出土後的第四個10 年。年間發表的學術論文為例,對編校工作中存在於標題、摘要、關鍵詞、序言、正文、注釋與參考文獻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
  • 法刊輯要(2017155):臺灣《中原財經法學》(第37期) (2016年12月) |目錄與摘要
    中原大學法學院財經法律學系(簡稱:財法系)於84年出版「中原財經法學」第一期,第四期(87年12月出刊)起建立稿件外審審查制度,第七期(90年12月)起,改為「半年刊」,自第十七期起「中原財經法學」經多年努力,終獲肯定,經99年10月8日臺灣國科會人文處期刊評審委員會聯席會議決議,自99年起收錄於TSSCI資料庫期刊名單,96至98年(第18至23期)出版之期刊論文亦將回溯建置於資料庫(依99年11月1日臺灣
  • 《耶魯法律評論》2019年第2期內容摘要【政治憲法學第514期】
    公法國際前沿 《耶魯法律評論》 2019年第2期論文摘要 Yale Law Journal (volume128, number 4, FEBRUARY 2019)
  • [年報]大東海A:2019年年度報告摘要
    [年報]大東海A:2019年年度報告摘要 時間:2020年03月20日 18:06:15&nbsp中財網 原標題:大東海A:2019年年度報告摘要2019年年度報告摘要 披露日期:2020 年 03月 21日 海南大東海旅遊中心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年度報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劃,投資者應當到證監會指定媒體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
  •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20年1-11期公報案例裁判摘要彙編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20年1-11期公報案例裁判摘要彙編(總第279期-總第289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公布的案例是最高人民法院正式選編的適用法律和司法解釋審理各類案件的典型裁判範例,2020年已發布11期(總第279期-289期),共33例。
  • [年報]昂利康:2019年年度報告摘要
    [年報]昂利康:2019年年度報告摘要 時間:2020年04月02日 21:26:01&nbsp中財網 原標題:昂利康:2019年年度報告摘要證券代碼:002940 證券簡稱:昂利康 公告編號:2020-012 浙江昂利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年度報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
  • 《清史研究》2020年6期目錄及摘要
    ——對19世紀初期長江三角洲與尼德蘭的比較李伯重 範·贊登著 周琳 張天虹譯摘要:本文基於 19 世紀 20 年代的數據,對當時尼德蘭和長江三角洲的 GDP(國內生產總值)結構和水平進行了細緻的比較,並對學界近期發表的有關中國和歐洲長期經濟發展的比較研究成果進行了檢視和討論
  • 《美術研究》丨2020年第6期目錄
    《美術研究》丨2020年第6期目錄 2020-12-19 1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作品》2021年第3期目錄
    或許是,到了2011年,魏微才借著時間的濾鏡看清了2004年的自己,竟享用著寫作女神那樣的眷顧。這裡面,竟有一言難盡的感覺。2020滯留美國實錄(三)(非虛構)/唐一惟究竟誰會成為新一任的美國總統,相信每一個美國人自己的期望。
  •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年第41卷第2期目錄
    [結果]結果表明:長江流域油菜花期主要集中在2—4月初,開花時間呈現出自西南到東北逐漸延後開放的趨勢;長江流域油菜盛放觀賞時間較長,自西南地區2月底到東部地區安徽江蘇一帶3月下旬到4月初會陸續迎來油菜盛放期。長江流域油菜在抽薹和開花時段中從抽薹始期到開花盛期階段所需的累積積溫最高,開花始期到開花普遍期階段所需的累積積溫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