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歐洲的情結中重要一個心結就是看大風車,當然那是荷蘭的大風車,沒想到這次在西班牙居然給了了。
那還是我很小時候的願望,沒想到後來我居然幹了風電,在山頭到處立風機,看慣了各種大場面的風機運行場景,自然對看風車也逐漸變得興趣索然。
其實去孔蘇埃格拉的風車小鎮純屬偶然,我們當天的行程重點是託雷多,沒想到包車居然還有「買一送一服務」,意外多了風車小鎮項目(其實是包含在行程中的,只是當時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託雷多而忽略了它而已)。
孔蘇埃格拉(CONSUEGRA)是西班牙著名的風車小鎮,是塞萬提斯筆下堂吉訶德大戰風車的真實場景地。
也是西班牙最受歡迎的風車小鎮,重要的是這裡風車景觀免費開放,既然行程已包含我們也就當仁不讓地順道停車遊覽了一個小時。
拍照還是很漂亮的,雲淡風不輕,俯瞰整個小鎮,很美。
強調下,其實這些風車是當年人們用風作動力用來加工糧食的磨坊。
辛特拉、羅卡角基本是去裡斯本必去的地方,經典的一日遊行程是辛特拉、羅卡角、卡斯凱什,但由於我們在裡斯本市區時沒能去貝倫區,所以行程改為:辛特拉、羅卡角和貝倫區。
為了節省時間,同託雷多一樣,包車,免除了各種麻煩,主要節省時間,且舒適感更強。
辛特拉就是葡萄牙的童話村,而且這個村還是世界遺產文化村。
網上的推薦指數:1、辛特拉宮PalacioNacionaldeSintra(推薦指數:)2、蕾加萊拉莊園QuintaDaregalaeira(推薦指數:)3、佩納宮PalaciodePena(推薦指數:)4、摩爾人城堡CastelodosMouros(推薦指數:)跳過1、2、3,先直奔4——摩爾人城堡。
某天,跟滄滄聊起他5歲時去北京經歷,感慨當時時間太趕,居然沒去過長城。
滄滄馬上反駁:不對啊,我去過長城啊,你忘了在葡萄牙的長城了嗎?我驚訝於他居然還記得摩爾人的「長城」。
是的,摩爾人風格的城堡,遠看就像我們的長城。
景點不大,精力充沛的我們還是爬遍了所有的長城。
摩爾人城堡是歐洲唯一的摩爾人風格的城堡,與佩納宮隔岸相望。
特別在網上搜了一段城堡的歷史,是個蠻打動人的故事:很久之前,那時自北非侵入伊比利亞半島的摩爾人覺得辛特拉土地肥沃,景致極好,於是建起了貴族棲息之地。
伴隨而來的,自然是保衛這片沃土的要塞城堡。
城堡坐落在辛特拉山海拔最高的山頂,由數百米長的牆壘圍繞而成。
但作為軍事要塞,這座獨立山頭的城堡可以說是失敗的,它沒能抵擋住200年後從海上攻入的挪威基督徒。
當時信奉伊斯蘭教的摩爾人不願歸附基督教,於是城堡淪陷,全軍陣亡。
然而僅僅過了幾十年,奪回了這片土地的摩爾人在又一次面對基督教的時候,他們的態度和方式發生了明顯變化。
當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一世決心收回辛特拉時,摩爾人選擇了投降,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從而得以在此共存。
從摩爾人城堡出來,佩納宮就在隔壁,好在有車,直接到皇宮售票處,再坐幾分鐘景區巴士,走幾分鐘林蔭道,這座皇宮就躍然於眼前,這是遊覽佩納宮的最省力方式,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走路去。
佩納宮,在中世紀時期僅僅是一個聖母小堂。
1493年,若昂二世夫婦來此朝聖,繼任者曼努埃爾一世修建了修道院,1755年在裡斯本大地震中修道院被夷為平地,1842-1854年,花大力氣興建了王室的夏宮,最終完工於1885年。
這裡不僅是葡萄牙國家古蹟,也是葡萄牙七大奇蹟之一。
佩納宮,建築師為德國人馮埃施韋格南爵。
你能想像這座童話般的皇宮居然出自一位德國建築師之手嗎?印象中的德國人,拘謹且古板,但佩納宮的色彩應用卻如此的大膽而浪漫。
當你欣賞著這童話般的宮殿,走到宮殿的背後,再俯瞰整座城市,遠眺大西洋的時候,這就是最美時刻。
淡季出遊,最大好處就是人不多,沒有遇到洶湧的人群,且天氣晴好,藍天白雲,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的美好。
從佩納宮窗口可以一覽摩爾人城堡和辛特拉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