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00 年 3 月 4 日,索尼在日本發售了 PS2,如今這位二公主已從容走過了第 20 個年頭。回顧 PS2 時代的遊戲陣容,我們會驚訝地發現眾多耳熟能詳的面孔,它們共同成就了二公主最燦爛的年華,也使它成為至今最成功的主機產品之一。IGN 編輯為大家匯總了 PS2 上最出色的 25 款遊戲,一起來看看是否有你曾經的記憶吧。
不論是硬體配置還是遊戲數量方面,PS2 都堪稱為一代革命性的主機。它催生了許多長盛不衰的遊戲系列,也讓後來的玩家們能夠繼續品味當時的經典。而在 PS2 的近 2000 款遊戲中,還有不少至今仍然能時不時拿出來遊玩的優秀作品。
為了慶祝 PS2 發售 20 周年,我們挑選出了有史以來最棒的 25 款 PS2 遊戲,以下是完整名單。
25.《吉他英雄 2》(Guitar Hero II)
《吉他英雄》或許改變了下個十年中人們對派對遊戲的定義,而《吉他英雄 2》則是該系列中最出色的一部。在它開發的那段時期裡,《吉他英雄》系列的核心理念就是「為玩家提供可在塑料吉他上痛快遊玩的硬核金屬搖滾樂曲」,而不只是「有著吉他元素的娛樂卡拉 OK 音樂」。
同時,《吉他英雄 2》的出現也恰逢其時,它趕在音樂出版商們意識到節奏類音遊有多麼賺錢之前就成功發行,因此開發商 Harmonix 可以隨心所欲地挑選任何歌曲。遊戲中出現的樂隊可謂應有盡有:自殺傾向(Suicidal Tendencies)、麥格戴斯(Megadeth)、但澤(Danzig)、滾石(Rollling Stones)、鐵娘子(Iron Maiden)和丑角合唱團(Iggy and the stooges)…… 簡直是音樂愛好者們的盛宴,這實在太棒了!
24.《狡狐大冒險 2:俠盜幫》(Sly Cooper 2:Band of Thieves)
《狡狐大冒險》巧妙融合了合家歡式的動作場景、風趣的劇情,以及潛行玩法等元素,它們共同成就了遊戲獨一無二的風格。而《狡狐大冒險 2:俠盜幫》則將這些元素髮揚光大。遊戲中,當你在不同世界展開引人入勝的滑稽冒險時,還可以扮演狡狐庫伯的其他同夥,比如強壯的河馬 Murray 和技術狂烏龜 Bentley。在以緊張的潛行玩法為核心的前提下,《俠盜幫》為我們帶來了系列三部曲中最棒的體驗,同時也從索尼第一方的諸多遊戲中脫穎而出。
23.《古堡迷蹤》(ICO)
《古堡迷蹤》幾乎全程只圍繞一個護送任務展開,這讓它在 2001 年面世時招致了不少非議,但最終它還是給人帶來了一趟奇妙無比的旅程。其成功的部分原因在於遊戲中高質量的謎題,另一部分則歸功於兩位主人公之間逐漸建立的真摯情誼。這份動人羈絆並非通過對話來傳達,而是從兩人合力逃脫迷宮古堡這一簡單過程中去體現。《古堡迷蹤》堪稱迄今為止最出色的極簡主義敘事典範之一,也向人們展示了一種只有通過電子遊戲才能達成的敘事壯舉。
22.《街頭籃球 2》(NBA Street, Vol. 2)
《街頭籃球 2》是 PS2 上最棒的街機風籃球遊戲。華麗的畫面加上易於秀出精彩操作的系統,吸引了眾多休閒的體育遊戲玩家,而同時優秀的運球手感和全明星陣容也讓硬核籃球粉絲無法抗拒其魅力。遊戲擁有四種模式,並可解鎖「街頭傳奇球員」和「NBA 傳奇球員」等挑戰。《街頭籃球 2》是一場與眾多球星交鋒,展現多種炫酷灌籃動作的迷人冒險,但說實在的 —— 跟朋友在現實中來一場面對面、硬碰硬的籃球賽的感覺才是最棒的。
21.《王國之心 2》(Kingdom Hearts II)
《王國之心 2》是一個證明續作如何超越前作的優秀典範,當然為了體驗完整劇情我們還是建議先遊玩第一部再玩第二部。更值得一提的是,《王國之心 2》有著該系列中最出色的戰鬥系統,而這是魔法、標誌性的鍵刃以及主角索拉的不同形態等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此作對於神話傳說的探索,也為第一部中出現的劇情線索和角色提供了更多深度。雖然遊戲的開篇部分略顯冗長,且對於從未接觸過《王國之心》系列的玩家來說,《王國之心 2》也許不算是最好的起點,但綜合來看,無論是遊戲世界和故事情節的設計,還是戰鬥系統的提升,《王國之心 2》都是一個上佳之選,也是眾多迪士尼和《最終幻想》粉愛上這一系列的最初原因。
20.《託尼霍克:地下滑板》(Tony Hawk's Underground)
《託尼霍克:地下滑板》是一部博取該系列之所長並青出於藍的集大成之作。遊戲的劇情幽默又有趣,配樂也十分豐富,收錄了 70 餘首授權曲目,而自定義滑板者/滑板公園/滑板招式的功能使用起來不但非常方便,還不乏深度(另外,你甚至可以解鎖鋼鐵俠來玩滑板!)
雖然對於遊戲那似乎受《蠢蛋搞怪秀(Jackass)》啟發而創作的劇情模式,玩家社區有著褒貶不一的看法,但《地下滑板》無疑是《託尼霍克職業滑板》系列中最棒的一部作品。如果在未來,這一系列還打算繼續推出新作的話,那麼我們會很希望《地下滑板》中首次出現的特性能繼續沿用到新作中。
19.《魔界戰記》(Disgaea:Hour of Darkness)
自從《魔界戰記》首次發布以來,它就一直都是 PS2 世代中最具代表性的遊戲之一。遍布敵人的等距視角(isometric)戰場、擁有不同技能的眾多角色,以及種類繁多的武器,都吸引著玩家去跟隨著惡魔王子拉哈爾一起,踏上一場考驗戰術的跨越魔界冒險。雖然有時遊戲流程會略顯重複,但瑕不掩瑜,《魔界戰記》依然大放異彩。它那華麗的哥德式場景、漫畫風角色、棘手又不失樂趣的戰鬥,都使其成為了一款永恆的經典,玩家隨時都可以坐下來重新回味。
18.《瑞奇與叮噹 3》(Ratchet & Clank:Up Your Arsenal)
《瑞奇與叮噹》系列從一開始就與眾不同,它不僅有可愛的人物角色、橫跨銀河系的冒險,還有一大堆稀奇古怪的武器。而《瑞奇與叮噹 3》是該系列規模最大的一部,擁有海量的新道具和迷你遊戲,以及在當時主機平臺上極具野心的線上模式。畢竟有什麼遊戲能讓你用一支吸盤槍就把敵人變成螺栓呢?這是一種搞怪而純粹的樂趣。
17.《超越善惡》(Beyond Good & Evil)
作為 PS2 上最出類拔萃的經典作品之一,《超越善惡》融合了動作、探索以及獨特世界觀等元素,還有著一系列性格迥異,卻又幽默迷人的角色。這個世界中有著充滿可怕怪物的地下酒吧、熱愛雷鬼(Reggae)音樂的氣墊船修理店店主,以及諸多等待你揭開的傳說和秘密。《超越善惡》的遊戲體驗是獨一無二的,而它的粉絲們也對續作期待已久了。
16.《火爆狂飆:復仇》(Burnout Revenge)
無論是在街道上狂飆,在車流中穿梭,還是在破壞模式裡盡情摧毀一切,《火爆狂飆:復仇》只有一個宗旨:速度。隨著被你摧毀的車輛數量越來越多,你的加速能量也會逐漸上漲,但有時破壞心切也會導致你浪費不少時間,進而與金牌失之交臂。
衝撞(Takedown)系統的加入讓競速更加刺激,使得這部作品成為了系列最佳,但遺憾的是,這也是最後一部加入破壞模式的《火爆狂飆》遊戲。更讓人失望的是,自此之後玩家們就不曾在其他遊戲中體會到這一模式所帶來的魔力,破壞模式的成功是無法複製的。
15.《腦航員》(Psychonauts)
《腦航員》講述的是一名即將成年的夏令營男孩與一群擁有精神能力的秘密特工的故事,而遊戲神奇地將這兩者結合在了一起。這是一款很有挑戰性,並且時常會讓你捧腹大笑的平臺動作遊戲,而它在呈現精彩紛呈的故事的同時,還將帶領你體驗一個個難以置信的關卡 —— 每一關你都需要潛入別人的腦海,喚醒扭曲失控的心靈。
不論是視覺還是玩法,《腦航員》都充滿了驚奇的設計和令人難忘的瞬間,時至今日都讓人記憶猶新。
14.《鬼泣 3》(Devil May Cry 3)
在動作遊戲領域,《鬼泣 3》不僅有著難以比肩的巨大影響力,更堪稱是有史以來最棒的動作遊戲之一。即使是在最基礎的關卡中,也充滿了挑戰性與成就感兼具的戰鬥,扭曲而精彩的家族故事,以及一些十分經典有趣的過場動畫,即使與當今的遊戲相比也毫不遜色。如果繼續深入對比,你會發現很難再找到一款像《鬼泣 3》這樣,操作上限如此之高,又如此具有創造力的作品。
13.《塊魂》(Katamari Damacy)
《塊魂》是一款無釐頭與瘋狂並存的作品,它有著堪稱最簡單的玩法:那就是用「Katamari 塊」去收集各種東西,然後把這個「雪球」越滾越大,但是你可以為它加上最瘋狂的腦洞,比如將沿途的少女、奶牛、自行車、森林、建築、魚群 ...... 各種稀奇古怪的物體統統滾入其中!
這種停不下來的荒謬場景,加上滑稽搞笑的外形,為玩家帶來了許多歡樂,不僅僅是因為它們看起來十分蠢萌,還因為整個過程都蘊含著無窮無盡的樂觀精神。雖然滾雪球這個核心玩法十分簡單,但確實樂趣非凡,以至於《塊魂》在面世之初就廣受玩家喜愛,即便是十多年後的今天也讓人愛不釋手!
12.《傑克 2》(Jak II)
作為《傑克與達斯特(Jak and Daxter)》的續作,《傑克 2》不僅充分保留了前作的優點,比如細膩豐富的場景、活潑生動的角色和出彩的動作射擊要素,還在此基礎上更上一層樓。這部續作將兩名活寶主人公從多彩的 Sandover 村帶到了烏煙瘴氣的 Haven 市。隨之而來的是全新的戰鬥、探險,以及比之前更錯綜複雜、充滿反轉的故事劇情。
雖然《傑克 2》新增了槍戰和搶車(以及懸浮滑板)的玩法,但近身肉搏仍佔據著重要地位。此外,遊戲還加入了變身系統,傑克可化身為強大的「暗黑傑克」,充分滿足玩家的力量幻想。總體而言,《傑克 2》帶來了一趟讓人心滿意足的刺激冒險,並因此在其經典三部曲中脫穎而出。
11.《惡霸魯尼》(Bully)
被吊銷了律師執照的傑克·湯普森(Jack Thompson)算是遊戲行業的一大反派,他將一生奉獻給了抵制暴力電子遊戲。而他肯定會試圖說服你《惡霸魯尼》是一部毫無價值的作品,是對公眾的滋擾,純粹的「霸凌模擬器」。
註:Jack Thompson 是一名堅決的「遊戲有害論」倡導者,他曾大肆抨擊《GTA》與《真人快打》系列,並將多起校園槍擊事件歸咎於電子遊戲,稱兇手「一定是遊戲玩家」。
但事實上,Rockstar 開發的《惡霸魯尼》卻完全不是一款宣揚霸凌主題的遊戲。相反,它讓你勇敢回擊霸凌事件,聯繫各種孤立群體來打造社會人際網絡,而且你甚至會因為逃課而受到懲罰。
這款遊戲講述了一個精彩的校園故事,並運用現代化元素對經典主題進行了包裝(但沒有變成電影《青春年少(Rushmore)》那種套路)。《惡霸魯尼》成功展現了 Rockstar 幽默諷刺的一貫風格,並提供了簡約的角色成長系統,以及讓人滿意的緊湊戰鬥,同時還為開發商的後續作品設立了更高的品質標準。
10.《戰神》(God of War)
《戰神》是款盡善盡美的遊戲,它用出色的技術為玩家展現了幾場極具視覺衝擊力的 Boss 戰場景。此外,這部作品還巧妙融合了戰鬥、解謎和富有挑戰性的平臺要素,與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相得益彰。恰如它那總是怒火衝天,無畏弒神的主角奎託斯,初代《戰神》也成為了令人難忘的一代經典,是動作遊戲領域的絕佳典範。
9.《大神》(Okami)
在這款遊戲的背後,官方其實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你扮演白狼形態的天照大神,通過一支神奇的畫筆讓自己畫出的圖案轉化成遊戲中的功能。雖然聽起來有些古怪,但這個畫筆系統卻設計得十分成功和巧妙。此外,《大神》更是一款精美的藝術品,其獨特的水墨畫風格讓人百看不厭,更不必提那迷人的故事、富有創意的謎題和有趣的動作戰鬥要素了。眾多出彩的設計和機制也讓《大神》成為了 PS2 和現代主機上必玩的遊戲之一。
8.《最終幻想 10》(Final Fantasy X)
雖然每代《最終幻想》都在推陳出新,力圖給玩家帶來新鮮感,但《最終幻想 10》卻做出了有史以來最重大的改變。本作採用了全新的晶球盤成長系統,並移除了 ATB 槽(Active Time Battle,動態時間戰鬥)的機制,讓遊戲變得更易上手。而且多虧了 PS2 強大的性能,它的畫質有了飛躍般的提升。這麼多年以來,過場動畫的角色終於第一次看起來更像真人了。當然,這款遊戲最終給玩家留下了不少梗圖,但整體的劇情設計得不錯,且易於理解,至今仍讓許多人津津樂道。此外,它還提出了遊戲史上最尖銳的一個問題:「水鬥球到底好玩嗎?」
7.《寂靜嶺 2》(Silent Hill 2)
《寂靜嶺 2》猶如一場讓人彷徨無措的噩夢,只要玩過這款遊戲,那股驚悚感會令你多年以後也難以忘懷。《寂靜嶺 2》比前作設計得更出彩,對人的心靈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探索與拷問。噩夢般的小鎮其實象徵著主角的精神狀態,讓玩家充分體驗了各種似幻似真的敘事,多種結局以及現實與恐怖交錯的二元世界。尤其是那個經典的選項「跳下洞中?」,總能讓玩家緊張不已。
當然了,除了認命接受以外,你根本別無選擇。
6.《潛龍諜影 2:自由之子》(Metal Gear Solid 2:Sons of Liberty)
作為有史以來爭議最大,卻也最精彩的遊戲之一,《潛龍諜影 2:自由之子》總是能打破玩家的預期,讓他們有時以為理解了這一遊戲,卻在下一刻變得不確定起來。
《潛龍諜影 2:自由之子》就像一場勾心鬥角的諜戰,不論敵人或盟友,角色們的身份與動機總在反轉變化,用充當煙霧彈的假信息彼此試探。就連遊戲的營銷也巧妙利用了這種手法,讓玩家被假信息撩撥得雲裡霧裡,卻又不由地嘆服。這款遊戲的主題立意與機制設計都超前於它的時代,儘管它剛面世時,就因為將主角從斯內克替換成了雷電而讓不少粉絲與評論家失去了興趣,但在多年以後,它卻如一瓶美酒般越陳越香,至今仍被許多人視為是最棒的潛行遊戲之一。
5.《俠盜獵車手:罪惡都市》(Grand Theft Auto:Vice City)
憑藉 3D 第三人稱視角,《俠盜獵車手 3》可能重新定義了開放世界動作遊戲,但直到它 2002 年的續作《俠盜獵車手:罪惡都市》,才算真正完善了這整個概念。《罪惡都市》在幾乎所有層面上都超越了前作,它運用了巧妙的敘事手法,處處流露著對其 80 年代靈感來源的辛辣諷嘲,而角色則經由好萊塢專業演員(包括 Ray Liotta、Dennis Hopper、甚至 Burt Reynolds)的配音而顯得鮮活生動,更不必提各種遊戲機制與玩法的優化改進,以及那最棒的背景音樂了。到了今天,《俠盜獵車手:罪惡都市》被移植到 PC、掌機乃至移動端平臺之後,它的光彩已經不再局限於過去的 PS2 時代了,而是成了任何時代都值得一試的盛宴。
4. 《生化危機 4》(Resident Evil 4)
《生化危機 4》是對該系列大刀闊斧的一次改變,它拋棄了過去夜探鬼屋驚魂的設計套路,轉而將重心放在越肩視角的射擊體驗上,並讓你步入一個龐大的西班牙村落,與感染了寄生蟲的瘋狂村民火拼。雖然這一作更強調動作元素,但這並沒有讓恐怖感消失,相反,層出不窮的 Los Illuminados 邪教徒、再生者、以及揮舞電鋸的村民,還是能讓你感到心有餘悸。唯一能讓你感到古怪又放鬆的時刻,大概只有紅眼睛奸商的那一句「你要買點啥?(What’re ya buying?)」了,而這也成為這一作中的經典名句。
3.《旺達與巨像》(Shadow of the Colossus)
《旺達與巨像》更像是隱藏在巨型 BOSS 戰表象下的一個解謎遊戲,讓你即使在通關遊戲,製作人員名單開始滾動後,仍然陷在一種出神的驚嘆之中。看似為拯救愛人而殺死巨獸的英雄之舉,最後卻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迎來了反轉,並因此造就了一段感人至深,讓人難以忘懷的經歷,這是我們以前玩過的任何遊戲都無法帶來的感受。《旺達與巨像》中荒涼的世界、精巧的謎題、克制的敘事、生動的音樂,還有那些形態各異的巨大石像,至今依舊昂然挺立著,讓尋常遊戲難以比肩。
2. 《潛龍諜影 3:食蛇者》(Metal Gear Solid 3:Snake Eater)
與前作《潛龍諜影 2》不同,《潛龍諜影 3》不再玩弄各種高大上的科技概念,而是採用了更易於理解的故事結構,也由此為我們帶來了該系列中被公認為最佳的一作。《潛龍諜影 3》將前作引入的所有新系統再次進行了改進升級,並添加了飢餓值與偽裝度(camouflage)等生存要素,除此之外,它還為我們帶來了最巧妙燒腦的幾場 BOSS 戰。
後來,遊戲以完全版《潛龍諜影 3:生存(Metal Gear Solid 3:Subsistence)》的形式重新發售,進一步更新了更多功能,包括自由移動的 3D 相機和其他新元素。但自始自終,《潛龍諜影 3》最精華的要素莫過於其劇情:它講述了一個關於榮耀、責任、愛國,讓人百感交集的複雜故事,它的影響甚至超越了自身,串聯起了整個《潛龍諜影》系列的劇情,讓人們以新的目光去審視整個系列。
1. 《俠盜獵車手:聖安地列斯》(Grand Theft Auto:San Andreas)
儘管 Rockstar 總能以各種新方式去拔高開放世界遊戲的製作標準,但 2004 年的《俠盜獵車手:聖安地列斯》是我們前所未見的一步巨大飛躍。遊戲中那龐大、充滿活力的聖安地列斯州,與其中以洛杉磯、舊金山、拉斯維加斯為原型創作的三大都市,成為了玩家們扮演 CJ、帶領其幫派黑吃黑、警匪追逐戰、搶劫火拼、駕駛各種車輛飆馳的完美遊樂場,
《聖安地列斯》也是該系列第一次引入 RPG 和生存要素,比如 CJ 會根據吃的食物和鍛鍊量而產生體型上的變化,能力也會因此相應調整。儘管每一部《俠盜獵車手》都是經典中的經典,但《聖安地列斯》是最為鮮活、也最令人難忘的開放世界遊戲之一,這足以讓它屹立於 PS2 時代遊戲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