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教學實力,僅用3年,讓平民少女變成「鋼琴天才」

2020-12-23 澎湃新聞

前幾天,黃磊女兒的一張照片,讓我為之屏息:

這是一個14歲少女最美好的樣子。

既靈動又俏麗,眉眼之間有著同齡女孩少有的淡定和氣質。

身為父母,不禁好奇她的教育經歷,原來,這個姑娘從5歲到現在,已經練了將近10年鋼琴。

十年如一日與鋼琴相伴,兩耳不聞窗外事地練基本功,在比賽中披荊斬棘,才打磨出了現在這副模樣。

半生學舞、深諳晨操晚練重要性的主持人金星,也為女兒選擇了鋼琴。

女兒不想練琴時,金星只說了一句話:「媽媽不會陪你一輩子,鋼琴是媽媽幫你找的一輩子的朋友。」

演員胡可的兒子安吉,小小年紀已經在鋼琴比賽上獲得金獎。

有一晚,在練了好幾個小時仍然彈不好蕭邦夜曲時,他邊哭邊說:我今天一定要彈好!

鋼琴對兒子的巨大影響讓胡可都出乎意料,在微博上坦言:讓孩子學琴,學對了。

為啥這些有錢有資源的大明星,偏偏在彈鋼琴這事和孩子死磕?

因為鋼琴可以提高智力,約束品行,培養審美。

愛因斯坦說,「自己常常在鋼琴中思考",鋼琴不僅鍛鍊一個人的意志力和專注力,還能提高他的抗打擊能力。

會彈鋼琴的孩子,長大後,無論從事什麼領域,都能做到優秀。

現在資源配置稍好一點的學校,都將鋼琴納入了學期必修課。

在號稱「清華北大輸送機」的北京八中,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藉此特長,一舉考入美國名校。

學鋼琴雖然讓孩子受益良多,但很多家長卻對它愛恨交加。

「自從逼著孩子練琴,家裡就沒過過一天好日子。跟老婆吵完,跟孩子吵,索性放棄算了!」

孩子學琴面臨兩大阻礙,父母不懂音樂;練琴太枯燥,孩子坐不住。

而有一個人,不僅是國內首屈一指的鋼琴大師,還讓學鋼琴變成了快樂有趣的遊戲。讓普通人覺得,學鋼琴原來可以這麼容易。

他是「國際鋼琴大師」,「中國名片」

世界級古典音樂大獎,他拿了個遍!

他就是「鋼琴國手」,郎朗。

英國知名電臺Classic FM曾票選出史上最知名的25位鋼琴家。年紀最輕的郎朗,與蕭邦、貝多芬、莫扎特,同列在冊。

全世界都想一睹這位偉大中國音樂家的風採。

在國外,郎朗是一張杰出的「中國名片」。

在「紀念蕭邦誕辰200周年活動」上,為重現蕭邦的經典作品,波蘭政府找到郎朗,堅持讓他在開幕式演奏。曲畢,波蘭政府集體起立鼓掌。

作為首個在白宮演出的中國鋼琴家,美國兩任總統喬治·布希、歐巴馬分別邀請他在白宮獨奏。歐巴馬聽到他的琴聲,淚流滿面。

英國查爾斯王子曾邀請他演奏《女王鋼琴協奏曲》。聽完他的演奏,查爾斯父子和郎朗結為摯交。

在國內,郎朗的演奏經歷更是被載入史冊的級別。

祖國60周年慶典,在天安門廣場演奏《今天是你的生日》;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進行8分鐘獨奏;上海世博會開幕式演奏《長江之歌》;

香港回歸10周年、20周年,郎朗兩次參加慶典演出。

在商界,馬雲是郎朗的「半個知己」。

馬雲曾說,郎朗的鋼琴彈得好,可自己不能完全聽懂,很遺憾,「好像少了一處智慧」。

在學術界,哈佛大學曾邀請他出席「鋼琴大師課」。

如此地位,在國內音樂家中絕無僅有,在國際上也是鳳毛麟角。

星光璀璨的經歷背後,是郎朗不容置喙的專業實力。

3歲學琴,5歲拿到省級比賽第一名,14歲考入柯蒂斯音樂學院。

作為古典音樂家,郎朗把所有世界級古典音樂演奏大獎,都拿了一個遍。

現在年僅9歲的畢燁,已經包攬了9個國家級和國際鋼琴比賽大獎。

被獎盃和掌聲簇擁著的小畢燁,下臺後靦腆地說:「郎朗就是我的偶像。我也想像他一樣,成為世界偉大的鋼琴家。」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天才少女常荇瀋陽郎朗鋼琴廣場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
    常荇在瀋陽郎朗鋼琴廣場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 沈殿成 攝中新網瀋陽7月30日電 (沈殿成)被譽「天才少女鋼琴家」的16歲「00後」實力派鋼琴演奏新星常荇,7月30日下午5時,在瀋陽市郎朗鋼琴廣場舉辦了個人鋼琴獨奏音樂會。
  • 又來了又來了,郎朗又帶著他的魔性鋼琴教學表情包來了
    又來了又來了,郎朗老師魔性教學再次上線了!看完他的「得得得得得得」,全體觀眾表示鋼琴學沒學會不知道,反正我們都很快落。快樂源自有網友上傳了一段郎朗的教學視頻,視頻中的郎朗瞬間化身表情包,結果再次讓廣大吃瓜群眾陷入了郎朗老師的魔性魅力之中…實際上這已經不是郎朗第一次貢獻經典教學表情包了,上一次出圈,是他一邊行雲流水地彈奏,一邊用東北話對著呂思清兒子熱血沸騰地教學說,「你要咣咣咣砸的我腦袋都得掉!」吃瓜群眾表示頭都笑掉了。
  • 14年過去,郎朗還是那個鋼琴天才,滿嘴東北碴子味兒
    我最開始認識郎朗,是在2005年一個下午,CCTV6一檔音樂欄目,主持人正在介紹當天放送的主題和內容,我聽到了「年輕的鋼琴家郎朗」這段詞兒,主持人介紹郎朗的鋼琴啟蒙,是從一部叫做《貓和老鼠》的動畫片開始的……可能是覺得「郎朗」這個名字很好聽,且充滿了神秘感——很有音樂家氣質,我便記住了。
  • 1993年,郎朗被親生父親手「餵」抗生素,如今成鋼琴天才
    愛迪生曾說過:「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是一個天才的成功不僅僅只能靠自己與生俱來的靈感,如果沒有後天的努力,那這個天才註定也會和普通人一樣平平無奇。而如今的著名國際鋼琴王子郎朗就印證的愛迪生的這句話,他不僅擁有出色的鋼琴表演能力,還有著不輸明星的外貌,而且還娶了一位愛他的公主吉娜。可以說現在的郎朗是一位真正的人生贏家,但在這輝煌的背後,郎朗不知付出了多少常人無法想像的艱辛和痛苦。
  • 郎朗將現身福田啟幕國際鋼琴藝術節
    郎朗將現身福田啟幕國際鋼琴藝術節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6日訊 (晶報記者 劉紅豆)12月21日,大型社群類文化教育系列活動「向經典致敬——青少年古典音樂推廣計劃」活動閉幕式暨2021年第四屆「郎朗·深圳福田國際鋼琴藝術節」啟動儀式將在深圳少年宮劇院拉開帷幕。
  • 是什麼讓郎朗決定讓自己成為一名鋼琴演奏家?
    在中國,說到鋼琴,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郎朗。郎朗:國際著名鋼琴家。被數家美國權威媒體稱作「當今這個時代最天才、最閃亮的偶像明星」,他是受聘於世界頂級的柏林愛樂樂團和美國五大交響樂團的第一位中國鋼琴家。曾被《人物》雜誌稱為「將改變世界的20名青年」之一。
  • 鋼琴教學無貴賤
    面對鋼琴演奏中出現的各種技術問題,朱老師總能很快地找到琴童彈奏問題的癥結,並用非常生動形象的比喻來幫助琴童掌握技術難點。  業餘教育比專業教育更急迫  上世紀五十年代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的朱雅芬,1978年在瀋陽音樂學院鋼琴系任教,這位曾經擔任該院鋼琴系主任的高齡教授,近幾年「走基層」深入各地區,對初級鋼琴教學盡心盡力。
  • 國際鋼琴大師郎朗,娶混血老婆,如今為何頻上綜藝?
    我猜很多人會想到郎朗。01從小天才成長為國際大師郎朗1982年出生於遼寧瀋陽。郎朗和音樂結緣和他的父親有很大的淵源。2歲時,郎朗看到動畫片《貓和老鼠》中的Tom演奏《匈牙利第二號狂想曲》。僅聽了一遍的他,在家中的鋼琴上彈出了這首曲子的旋律。他從3歲開始學琴,每天要練七八個小時。
  • 你不知道的郎朗:真正的時間管理大師,左手綜藝,右手鋼琴
    這樣的「平民」藝術家,讓人不喜歡也難!自從結婚後,觀眾也經常能看到兩口子上綜藝。但不管是參加什麼綜藝節目,總是少不了秀恩愛,雖然很多人覺得他倆的感情實在太高甜,但還喜歡看他們之間甜蜜的互動。也因為近段時間參加的綜藝節目實在太多,朗朗被網友質疑他不務正業,明明是一個鋼琴家,卻偏要把自己變成一個綜藝咖。
  • 李雲迪與郎朗,一樣的天才不一樣的結局?
    雖然都是鋼琴領域,但兩人的風格、路線都不同,因此對比不會有定論。郎朗3歲學琴,5歲獲獎,9歲考入中央音樂學院,17歲時在芝加哥拉文尼亞音樂節明星演奏會上,緊急代替身體突然不適的安德魯·瓦茲演奏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由此在世界樂壇名聲大震。2002年郎朗成為首位獲得伯恩斯坦藝術成就大獎的藝術家,該獎項是為職業藝術家而設立,而郎朗是世界第一位享此殊榮的職業藝術家。
  • VIP陪練雲端音樂會現場:郎朗傾囊相授「天才小琴童」
    此次直播採用賽事活動加音樂會的形式別出心裁,邀請國際鋼琴大師,同時也是VIP陪練的品牌音樂大使郎朗,賦予活動高規格的強力氣場,為每一位關注此次活動的小琴童們,打造一個夢幻聯動的超級舞臺。觀眾們既能夠享受郎朗現場帶來的精彩表演,又能夠與國際鋼琴大師彈幕互動,隔空學習彈琴技巧、感受音樂的美好。
  • 郎朗「明日之子」導師首秀點亮舞臺,個性化教學釋放專業魅力
    擔任器樂教授的郎朗,將從器樂演奏的角度,助力喜歡音樂的年輕人找尋志同道合的樂團夥伴,組建一支有態度、有實力的五人樂團,護航音樂榜樣新生力量。 將古典音樂與流行元素結合,讓更多人感受到音樂的活力,郎朗不斷跨界演繹精彩。在教師團的合體首秀中,郎朗與歐陽娜娜合作,帶來《有一群夥伴比啥都浪漫》變奏曲,為觀眾呈現視聽雙重享受。
  • 郎朗和李雲迪,一樣的天才不一樣的命運?
    郎朗3歲學琴,5歲獲獎,9歲考入中央音樂學院,17歲時在芝加哥拉文尼亞音樂節明星演奏會上,緊急代替身體突然不適的安德魯·瓦茲演奏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由此在世界樂壇名聲大震。2002年郎朗成為首位獲得伯恩斯坦藝術成就大獎的藝術家,該獎項是為職業藝術家而設立,而郎朗是世界第一位享此殊榮的職業藝術家。
  • 2020中央音樂學院郎朗鋼琴大師課紀實
    2017年中央音樂學院郎朗大師課的熱烈情景至今歷歷在目,3年後的今天,中央音樂學院再次迎來了校友郎朗回母校舉辦大師課。2020年11月15日晚,歌劇音樂廳座無虛席,觀眾熱情高漲,現場的師生們及網絡收看直播的全國觀眾翹首以盼,共同期待著郎朗帶來一場富有激情、生動精彩的鋼琴大師課。本場活動由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副主任韋丹文教授主持。
  • 李雲迪和郎朗,一樣的天才不一樣的結局
    雖然都是鋼琴領域,但兩人的風格、路線都不同,因此對比不會有定論。郎朗3歲學琴,5歲獲獎,9歲考入中央音樂學院,17歲時在芝加哥拉文尼亞音樂節明星演奏會上,緊急代替身體突然不適的安德魯·瓦茲演奏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由此在世界樂壇名聲大震。
  • 上郎朗的鋼琴課,杭州小琴童卻更喜歡吉娜老師,因為……
    不過,郎朗與吉娜都在運河畔做了大師課的講授,這也是二人第一次向杭州的琴童們授課。郎朗說,大師課本身的意義就是希望通過科學的教學,激發杭州的孩子們對音樂的想像與熱愛。而此次的大師課相當於是時隔三個月後的一次「回課」。當天下午3點,當郎朗和吉娜走進教室時,現場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兩人走進教室,和孩子們一一擊掌。
  • 李雲迪與郎朗:一樣的天才不同的結局
    2010年是蕭邦誕辰200周年,蕭邦的祖國波蘭決定,把最高藝術獎授予一位中國鋼琴天才,他就是以善彈蕭邦聞名全球、被稱為「浪漫派鋼琴大師接班人」的李雲迪。提到李雲迪,我們很自然地會聯想起另一位同樣被西方推崇的東方鋼琴天才少年郎朗。同樣都是中國人,都是1982年出生,都在國際鋼琴大賽上摘得過桂冠,都與唱片業巨頭德意志唱片公司(DG)籤約。
  • 看了「郎朗大師班」的教學視頻,才知道孩子學鋼琴的重點竟是這個
    文 | 齊麗娟國內學鋼琴有一個趨勢,就是學生低齡化。5歲學鋼琴已經不算早了,很多小孩子從3歲就開始學習,然後是走精英式學琴路線。孩子們才學了沒幾年,就開始在國內外參加鋼琴比賽,學習氛圍很濃,彈奏水平也不低,可是孩子們的琴聲聽上去總是硬邦邦的,沒有那種優美的感覺。
  • 天籟回歸:第四屆郎朗鋼琴廣場演出季首場音樂會,明天見
    教學至今培養出大量優秀學生,曾榮獲:「第五屆長江杯」亞洲青少年音樂比賽優秀指導教師獎;「第四屆全國高等院校民族聲樂大賽」優秀藝術指導獎;「第八屆施坦威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優秀指導教師獎等「第二、三、四屆香港國際音樂節優秀指導教師獎」;2018年理察克萊德曼琴童選拔瀋陽賽區評委;第一屆「和平之音」鋼琴聲樂大賽評審;郎朗鋼琴廣場優秀志願者傑出代表;2019年榮獲「蕭邦鋼琴公開賽優秀指導教師」。
  • 搶了天價鋼琴班飯碗的,不是郎朗,而是高科技
    從兩歲接觸鋼琴,到11歲獲得第一個國際獎項,再到出國求學,再到一路走來的今天。練琴的過程是辛苦的。後來,當郎朗回憶起那些經歷,他說:「我更享受在這個過程中鋼琴和音樂給我帶來的幸福感和愉悅感,也正是因為這種無法取代的美妙體驗,才讓我在學琴路上堅持了這麼多年。」長大之後,卻對「學一門樂器」,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和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