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藏目的地 | 臺中歌劇院 全世界最難蓋的房子之一

2021-02-12 SpiceUp加料

如果將整個世界比喻成一條河流,我想做的建築,是像漩渦般的場所。

—建築師·伊東豐雄


回想近幾年的旅行,依舊想把臺灣臺中市的「臺中大都會歌劇院(Taichung Metropolitan Opera House)",簡稱「臺中歌劇院」,列為首推。這個行程之外的偶然,給我們整個臺灣之行帶來了太多的驚喜。

2005年12月經過了激烈的國際競選,獲普利茲克建築獎的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以「壺中居」的概念設計獲得頭獎,擔任了這座場館的主體建築師。

歌劇院整體*摘自網絡


歌劇院整體*摘自官網

剛到目的地,就被整體外形四四方方,大片窗戶卻曲線鑲嵌的建築體所吸引。

歌劇院外觀*摘自官網

「1 曲牆結構體」

進入場館後,「曲牆」、「無柱」、「無梁」的設計給人以無限的空間。據悉,全院共有58座曲牆,而每個曲牆有1372片小係數,因模板無法量產,每一座牆體必須單獨定製。三維彎曲的牆面,必須用一種shotcrete(用於隧道工作的可噴混凝土)來凝固混凝土內部的鋼筋骨架,澆置形成雙向曲面牆,提供給建築垂直支撐和側面抵抗。

*摘自網絡

一樓,按照牆體延伸出不同的區域,用「紅」、「白」、「藍」的顏色進行隱形分區。

不同區塊,擺放不同的物件。有各式各樣的八音盒小鋪。

靠近外窗的位置,則有各式裝飾品。

因館內沒有垂直的柱體,無法安裝傳統的消防設備,所以針對曲面空間,彈性設計了「水幕消防系統」。噴水孔能噴出170°的水幕,一旦發生緊急情況,將第一時間降下細密的水幕,快速阻絕火熱與煙,同時淨化懸浮微粒。

獨特水幕消防設計*摘自官網

我們走完一樓全區,在一樓售票臺口,抬頭看到了頂部的燈具,回來整理資料時才發現它的淵源。

【關於「當下光影鍾」】

這個唯美的時鐘燈具,是歌劇院邀請董陽孜老師與姜樂靜建築師,設計製作的公共藝術作品:當下光影鍾。劇場是時間的藝術,時間對於劇場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抽象線條之美經由動態的形變後更為豐富,一分鐘一圈之轉速詮釋了秒。

在劇院裡詮釋了「當下」的美好。

沿著樓梯向上走,樓梯邊的裝飾展覽,既彌補了空間,也美化了整體。以為只是簡單的裝飾,沒想到也是劇院的用心。

材質:布輪、棉麻線、藍染、光碟、迴紋針、訂書針、玻璃珠、絲線灰藍色的布輪呼應著歌劇院川流的水道,觀眾是一顆顆的水滴,帶著期待的心從四方匯流至歌劇院,化身一片片布輪,與歌劇院大廳一隅漂浮錯落。(2016/12/31結束展覽)


進入二樓,一側是「大劇院」,可用於表演大型傳統戲劇,也可變身為交響音樂廳。另一側是「中劇院」,可提供表演者與觀眾的親密接觸。

【關於「場地總覽」】

因劇院內部只有演出時才對外開放,所以當時沒有親眼觀賞。現在大家可以通過官網查看演出信息,在選擇觀看演出的同時領略劇院的設計。

大劇院:觀眾席共計2007席(含輪椅席13席),整體以紅色為基底。每個觀眾席座位設計了不同的調節幅度,便於觀眾從不用的角度觀看演出。同時,座位下方設置了空調出口用於調節溫度,大廳出入口安置了雙層隔音門用於保障視聽,真是提供了優質的欣賞空間。

大劇院*摘自官網

中劇院:觀眾席共計794席(含輪椅席8席),整體以深藍色為基底。基礎設施與大劇院相似,而主要區別在於以多形態劇場功能為定位,打造多變靈活的空間,以開放式的舞臺,增強與觀眾的互動。

中劇院*摘自官網

小劇場:位於場館地下二樓,觀眾席最多可設置200席,可依據需求撤除部分座椅。與大劇院和中劇院最大的不同是,小劇場能與戶外劇場舞臺巧妙相連共用,內部與外部的結合,挑戰創新的演出形式。

地下二樓小劇場*摘自官網

雖然看不到獨立劇院內部,但外部的通道也是讓人欣喜。外觀牆面的淺藍色圓孔,被稱為「會呼吸的氣孔」。白天,外部的自然光透過氣孔為場館內部提供溫潤的光亮;夜晚,館內燈光亮起,館外光線穿透,形成明亮不一的立體光效。

「4 智慧型冷輻射地板 」

為了降低能源耗損,館內採用獨特的氣流調節器與散熱技術。花崗石地磚下埋著一層冰水管線,管線彎彎曲曲佔滿了整個場館,通過地面上的圓形冷氣排風孔調節室內溫度。


地面排氣孔*摘自官網

地下的水管*摘自官網

白天館內,隨著參觀人數及空間狀態,用智慧運算出最舒適的溫度,氣體由地面往上循環流動。到了夜間,自然換氣調節整體溫度,讓空間氣體不斷流動。

局部圖片*摘自網絡

「5 伊東豐雄說:好的建築是要讓人在裡面感覺是輕鬆自在的 」

我們當時正巧看到「《伊東豐雄的劇場夢》——觀念建築展」。進入「Tutu廳」後,整個空間就像一個巨大的純白洞穴,觀眾可自由選擇喜歡的巨型懶骨頭沙發窩坐。展覽通過投影,用影像360°得呈現出線條、細胞、花朵等不同形式變化,給人以全新的體驗。觀展的舒適、放鬆、自由,就如劇場給人的感受一般。

「Tutu廳」是將劇院的曲牆造型展示得最為透徹的展館,所有牆面被刷成白色,置身其中好像進入了一個雪白天地。微微的光線投入,讓整體的弧線更為和諧自然。同時,完美的圓弧空間也是給策展人一種新的挑戰。

Tutu廳*摘自官網

從外部看來,紅毯迴旋梯是整個場館最直接的構造。每層連接的樓梯都有所不同,不是單一的層層向上,而是一環套著一環,讓人視野收縮之後,再走幾步又開闊了。

一個非專業出身的人,為什麼一直對這個建築如此情有獨鍾,我想一部分是旅行的意外之喜,還有一部分則是驚嘆於建築整體,從內到外都體現著獨具匠心。從城市建築到與自然融合,一點一滴藏在這個空間裡。它像森林,有種迷失森林的恍惚感;它又像水流,讓人只要跟隨,就能找到出路。

「基本信息」

臺中大都會歌劇院(Taichung Metropolitan Opera House),臺中歌劇院。

網址:http://www.npac-ntt.org/index
地址: 臺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

交通:搭乘BRT,新光三越站下車,沿著惠來路往百貨公司後方直行約300米

永峻工程顧問有限公司:http://www.egc.com.tw/

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全球最難蓋的房子:臺中歌劇院
    臺中歌劇院的三大特點: (1)「曲牆」建築工法(2)「水幕防火」設計(3)地下空調 & 椅墊下空調臺中歌劇院是一座曲牆、無柱臺中歌劇院被選為「全球最難蓋的房子」設計之初的效果圖,由於是洞窟建築設計,被形容為「全球最難蓋的房子」
  • 建築結構丨全球最難蓋的房子:臺中歌劇院
    臺中歌劇院被選為「全球最難蓋的房子」設計之初的效果圖,由於是洞窟建築設計,被形容為「全球最難蓋的房子」臺中歌劇院,最難做的曲牆部分,就是洞口向外的五樓部分。臺中歌劇院最特殊的就是「沒有空調」,大家地上踩的花崗石地磚下,埋了一層水輻射水管,水管彎彎曲曲佔滿每個地方,室內並沒有開冷氣,而是靠地底下的涼度保持舒適度,不管你走到哪一個地方,不會因空調吹不到而感到悶熱。
  • 帶你走進全球最難蓋的房子:臺中歌劇院
    加拿大的夢露大樓、西班牙的國際博覽會場橋樑、墨西哥的蜂巢大樓、法國的新龐畢度中心、法國的路易威登創作基金會以及臺灣的臺中國家歌劇院。這種工藝被稱為曲牆建築工法,因為其獨特的設計,美國探索頻道特別製作了"建築奇觀:臺中歌劇院"紀錄片,以超過5年時間記錄這項偉大的工程同時還運用了水幕防火設計,這兩種工法都獲得了世界專利。
  • 【工業建築·技術】帶你走進全球最難蓋的房子:臺中歌劇院
    臺中歌劇院佔地面積5.7公頃,總建築面積51149平方米,總建設費用43.6億元新臺幣,歷時5年才建成。這種工藝被稱為曲牆建築工法,因為其獨特的設計,美國探索頻道特別製作了"建築奇觀:臺中歌劇院"紀錄片,以超過5年時間記錄這項偉大的工程同時還運用了水幕防火設計,這兩種工法都獲得了世界專利。
  • 臺中歌劇院採用獨創「曲牆建築工法」成「全球最難蓋的幕牆建築」
    「全球最難蓋的房子」的壯觀氣魄。該項目——「聲音涵洞」獲得首獎,該項目也成為了臺灣戰後首座真正的前衛建築,臺中國家歌劇院最大的特色在於回歸最原始自然的洞窟環境,並不執著於原有的線性或曲面建築,而是超越原來幾何學的模式,大量採用輕薄的鋁合金、玻璃做為建築構件
  • 耗資43億的臺中歌劇院漏水 臺民眾:質量不如我家房子
    臺中歌劇院斥資43億(新臺幣,下同)打造,號稱世界級建築,沒想到竟不敵連日大雨。近日,不少民眾前往歌劇院參觀時,發現停車場、一樓大廳和五樓餐廳等處的窗戶旁、天花板燈罩等都在漏水。花了八年時間精雕細琢,結果只換來這樣的歌劇院,讓民眾看後紛紛感嘆:「花這麼多錢,蓋得竟然比我家房子質量還差!」臺中歌劇院自2009年12月18日動工,2016年9月正式營業,共花費43億元,由日本著名建築師伊東豐雄設計,臺灣當地建築公司「麗明營造」耗時8年建造完成。美國國家地理雜誌頻道(Discovery)還曾為其拍攝建造過程的紀錄片。
  • 臺中國家歌劇院全新品牌形象設計
    臺中國家歌劇院是位於臺灣地區臺中市西屯區七期重劃區裡的大型公有展演空間,為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Toyo Ito)所設計,佔地57,685平方米。8月26日,全面開館啟用的臺中國家歌劇院,邀請臺灣旅英新銳服裝設計師黃薇(Jamie Wei Huang)打造前臺服務人員制服,由內而外都品味十足。設計公司的設計團隊透過設計,將臺中國家歌劇院所要帶給人的理念以及國際的定位「世界的地標,驚豔的建築」所表現出來。
  • 專欄 ‖ 臺中國家歌劇院
    我喜歡音樂會,因此但凡有新的歌劇院設計一定會特別注意了解,如果完工了,就會想方設法去那聽音樂會,藉機看建築設計。2011年在臺灣看到一個歌劇院的設計模型,是日本建築家伊東豐雄(Ito Toyo, 1941-)設計的臺中國家歌劇院,很是精彩。本來說是2012年可以完工的,不過最後推遲到了後一年才完工。
  • 臺中被CNN譽為「臺灣最適合居住的城市」
    追求各種生活風格的設計型人,這裡則有安藤忠雄設計的亞洲現代美術館、伊藤豐雄操刀的臺中歌劇院,以及全亞洲最大的國立臺灣美術館供你選擇。你的下一次臺灣之行,不妨好好的考慮一下臺中。蔦屋書店 TSUTAYA BOOKSTORE地址:臺中市西屯區市政北二路 18 之 1 號電話:04-2253-3636結束了全球最美書店的行程之後,讓我們接著到鄰近,且有著全球最難蓋建築之稱的臺中國家歌劇院。
  • 搶先體驗伊東豐雄「美聲涵洞」——近距離觀察臺中歌劇院
    」項目(預計2016年底完工),中區再另蓋場館似無可能。2013年12月,施工中的臺中歌劇院其實,臺中歌劇院早就「落成啟用」過一回了!2014年底,臺灣各縣市長暨議員改選,時任臺中市長的胡志強為求連任、力顯政績,要求歌劇院儘早完工開放。
  • 【看建築62期】- 臺中歌劇院
    東張西望-看建築62期臺中歌劇院(英文:Taichuang Metropolitan
  • 臺中 · 走進藝術殿堂「國家歌劇院」夏日寫生記
    寫生時間結束後,我們牽著孩子和爸爸媽媽前往臺中國家歌劇院裡面聽導覽。在進入這洞穴設計裡,無不發出一聲讚嘆:「哇!好柔美的建築和外觀看起來好不一樣。」臺灣首座落成的國家級表演場地,除了建築與自然空間的有機特性鮮明之外,具有獨特的「壺中居」外觀、「美聲涵洞」、「獨創曲牆結構系統」的自然系仿生建築,臺中歌劇院的商店及餐飲特色及家數,也是亞洲其他劇院少有的,堪稱「最好玩好逛的表演殿堂」!
  • 臺中歌劇院上月風光開幕 內部距"完工"還有一段距離
    臺中歌劇院被譽為「世界9大新地標」,但內部距「完工」還有一段距離。(資料照片)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中歌劇院上個月風光開幕,但究竟何時正式開館?臺「文化部代理部長」洪孟啟昨天首度赴臺「立法院教委會」備詢時表示,明年1月1日起,「文化部」將成立臺中歌劇院營推小組,3月起到6月,「文化部」將展開點交及驗收,9月納入臺灣表演藝術中心掛牌,順利的話,10月將正式運作。
  • 臺中歌劇院購票系統詐騙成新手法
    華夏經緯網10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中歌劇院上月底才落成啟用售票,本月就傳出有歹徒假冒歌劇院工作人員名義,向大學生詐騙,黃姓大學生被騙走新臺幣5千多元;「刑事警察局」指出,詐騙名目花樣百出還隨時更新,但以歌劇院為名詐騙是全臺首例,呼籲提高警覺。
  • 擠下高雄成為臺灣第二名城市 臺中到底有什麼魅力呢
    臺中屬於臺灣中部的都市,中部文化、政治、經濟中心,在這裡可以欣賞到各式各樣的建築形式,熱愛古蹟者,大甲鎮瀾宮、臺中舊火車站、臺中州廳,都是很好的選擇,前者可欣賞傳統工匠的技藝,後者可以親近中西建築融合的藝術。
  • 上海大歌劇院設計方案公布,超美!
    文章來源│建日新聞上海大歌劇院被譽為十三五計劃期間上海最重要的文化地標之一,這將是強化上海文化和其全球影響力的重要倡議,也是將上海打造成全球卓越城市的重要步伐
  • 臺灣房產建設 「最美」在臺中?
    /臺中街景/1房產不景氣,倒逼房子越蓋越好有「藝文之都」美譽的臺中,產出很多「臺灣之光」,比如珍珠奶茶和汽車旅館。其建築設計也堪稱全臺指標,很多國際知名建築師都在這裡留下代表作。不只是像臺灣歌劇院、臺灣美術館等公共建築,一些酒店和住宅都是品質之選,不少大陸建築商和開發商赴臺交流時,都指定前往參訪、借鑑。
  • 案例賞析:中國臺中歌劇院導向標識
    中國臺中歌劇院導向標識【案例簡介】臺中歌劇院被譽為世界九大新地標,
  • 臺中,恰到好處的宜居
    旅行中最動人的時刻,莫過於暗暗浮起「搬到這裡來生活」的念頭。時隔七年,再返臺中,它散發著一種「正在進行時」的活力。隨著臺中國家歌劇院的開放,這座城市以一棟「世界最難蓋」建築收穫了眾多目光。這裡不再只有逢甲夜市和彩虹眷村,嶄新而不密集的高樓塑造著臺灣第三大城市的輪廓。在臺中晃蕩,總有地方可以去,但又沒有任何一處讓人產生「必須打卡」的緊迫感。
  • 臺灣美育之旅Day1|彩虹眷村 叉子餐廳 臺中歌劇院
    飛機落地之後,我們在機場B2的美食廣場吃了點東西就開車出發到臺中。從桃園到臺中大概2個半小時的路程,如果坐高鐵差不多45分鐘,也是很好的選擇。在我們到達臺中大概下午3點,看見天漸漸陰下來了,收拾了一下就趕快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