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為何拒絕特斯拉,阿法狗如何戰勝李世石?背後的原因是一樣的

2020-12-22 混沌大學

即便是天才也有近乎無限大的未知領域,而且,他並不知道這個領域的存在,這便是「未知的未知」。

一旦對手在這裡與你競爭,你將立於必敗之地。

分享人 | 沈拓 混沌大學創新領教

無論你是從事怎樣的職業,你的職場價值本質上講,都是由你的作品決定的。比如產品經理,是否打造過爆款;營銷工作者,能否做出好的營銷文案;老師,則要看是否有精彩的課程。

那麼,偉大的作品具有怎樣的共性?

偉大來自於「未知的未知」

「偉大的作品都是在未知的未知當中被開創的」。

這個概念來自於一個叫「未知三環」的模型。這個模型告訴我們,在你的知識體系內,存在這樣三個圈:

1. 已知的已知

一些知識是你知道的,而且你也很清楚自己知道。比如我作為講課人的人,我很清楚哪些是我擅長的。

2. 已知的未知

這部分就是那些你不懂,但是你知道自己不懂的部分。還是拿我講課當例子,我很清楚哪些知識是我沒掌握的,我不擅長的。

3. 未知的未知

除了以上兩個部分,還有一個巨大的空間,是我不知道的,但是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這一部分有多大呢?可能有無限大。

為什麼要講這個模型,因為在商業中,很有優秀的乃至偉大的作品都是瞄準了以上的領域2和領域3。叔本華說過一句話「優秀的人能射中別人射不中的靶子,而天才能射中別人看不到的靶子」,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真正的高手對事情的理解遠遠超出一般人的理解範疇,他們進入了未知的未知這裡領域裡了。

有哪些偉大的作品可以認為是處在未知的未知當中?

2016年3月發生一件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阿法狗戰勝了李世石。在對戰的第二局,阿法狗走出了人類不可能走出的一手棋,號稱「天外飛仙」,阿法狗下到第37手棋,壓制了白旗,圍棋術語也叫肩衝。而人類棋手對肩衝的運用對多是四路壓三路,而阿法狗走出了五路壓四路,這一步棋,在人類看來,黑棋(阿法狗)反而大虧,但後來的局勢表明,這一步走的非常精妙。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阿法狗走進了人類的「未知的未知」。

對戰三局過後,李世石全敗,但是按照約定,還要繼續下完第四、五兩局。第四局中,黑棋的阿法狗又是遙遙領先,而此時,李世石走出了一步「神之一手」,這一步,用阿法狗研發者的話說,「超出了阿法狗的搜索範圍」,換句話講,進入了電腦的「未知的未知」,反而讓阿法狗崩潰了,直接認輸。

我們熟悉的SpaceX也是一個「未知的未知」案例。它顛覆了我們人類對航空業的認知:發射的火箭還能收回來。馬斯克認為,要實現100萬地球居民移民火星的目標,降低火箭發射成本是必需的,但是這個大膽的想法確實走入了普通人「未知的未知」當中。

突破未知之牆

什麼叫「未知之牆」?回想我們的未知三環模型,在第二環已知的未知和第三環未知的未知之間,那一道厚重的、難以突破的牆就是未知之牆。不僅我們普通人面臨未知之牆的困境,歷史上的科學家、哲學家一樣有這樣的困境。愛迪生,雖然是偉大的科技、商業天才,但是當特斯拉把作品交給他的時候,兩分鐘內就撕得粉碎。管理學大師德魯克,在去世前最後一次接受採訪時說到,對於無知的管理,如果能夠寫一本著作,大概會成為他的傑作。就連蘇格拉底也說,我和別人最大的不同在於我知道自己有多麼無知。

所以,每個人都存在自己的「未知之牆」。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突破它?

答案在於四個字:本質思考。

究竟什麼是本質思考?從需求的角度來看,根據未知三環模型,我們可以把需求分類,第一種是我們自己知道需求是什麼,而且已經被很好的滿足了;第二種是我們知道有需求存在,但是沒有被很好的滿足;第三種是我們自己沒有意識到的需求,叫未知的需求。

對於第一種,那些已經被滿足的很好的需求,如果你要做,只能通過一般的創新來做的更好,也就是錦上添花。比如買菜,無非是更多的種類,更健康的蔬菜,更快的送達,都是要「better and better」。

對於第二種,已經但是沒有被很好滿足的需求,我們要尋找替代品和新的替代方式。舉例來說,大家認為當前的教育水平不夠,所以催生出了很多的創新教育產品,從新東方到好未來,從51talk到英語流利說,英語教育這個賽道,不斷湧現出更好的替代品來滿足那些未被滿足的需求。出行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滴滴、Uber成為了打車難的替代方案。

對於第三種,面向消費者未知的需求,這樣的創新往往是開創式甚至革命性的。

以上這三種需求的滿足,放在一起看,面向第一種的創新往往是連續性創新,難度小,收益小,這是絕大多數商業的常態:別人怎麼做我也怎麼做,我會做一些小的改良。而面向第二類的往往是非連續性創新,這類創新難度大,收益大,近幾年的網際網路行業湧現出了很多這樣的創新,比如滴滴打車、抖音和快手、自媒體等等。面向第三種的創新是革命性的創新,它需要突破「未知之牆」。

如何才能做到?

我們首先要改變自己思考的維度。當直線式思考無法走通的時候,嘗試別的路徑。我們經常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今天的種種需求,古人沒有嗎?換句話說,需求是不變的,變得只是表達形式。混沌大學有一門課,馬東講述奇葩說為什麼能火。他說到,觀眾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需求,你通過一種文化載體表達出來,這個東西就會火。

著名喜劇表演家陳佩斯,打造過很多的爆款作品,他曾經回答過一個精彩的提問,「人為什麼會笑」?陳佩斯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洞見的觀點:笑源自優越感。以下是陳佩斯戲劇理論中的一段原文:

笑聲起源於人類開始進行大範圍的社交和合作的時候,弱勢的一方就會把優越感給予對方,以表達合作、服從的意圖,強使一方為了合作必須要將優越感表達出來,表示自己接受合作這個表達就是笑。

這是一種深刻的洞察,一種本質的思考。要讓人笑,就要給他優越感,所以「笑」這件事,本質上是不平等的,一定是一方受損的,它具有「悲」的內核。回想春晚的小品,你為什麼笑?因為你看到了「笨」、「傻」,演員營造了和觀眾之間的「優越感差」,所以觀眾就笑了。

為什麼要說這樣一個和商業看似無關的例子?因為本質是相通的,只有你對用戶需求的本質研究到了這樣的深度,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你就可以充分運用它,突破自己的「未知之牆」。

另一個例子,人為什麼要看影視劇?這是一種怎樣的需求?如果深入研究一下,你會發現人有一種天性,從原始人開始就存在了,叫做「深度沉浸」,比如祭祀、看戲曲、看畫,這個過程中,人類獲得的是安全感與庇護。到了現代,我們沉浸的事舞臺劇、電影,甚至VR,看到了這一點,我們來做一個大膽的推演。舞臺表演和眼睛的距離大概一百米,電影屏幕可能二十米,電視屏幕不過三米,手機屏幕只有幾十釐米,VR可以做到零距離接觸處,那下一步呢?很有可能是腦機接口,如果人類追求極致的沉浸式體驗,這種猜想是完全有可能的。

總結一下這幾個例子,我們在分析一件事的時候,必須要刨根問底,一層層的挖掘事情的本質。通過本質的理解,就可以看到未來的需求,甚至這個需求用戶自己都沒意識到。「本質思考」和混沌大學的另一個知識點——第一性原理是密切相連的。道德經有一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第一性原理告訴我們,做一件事情你要懂得它根本的道理,當參透之後,有了那個「一」,就可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要想學會本質思考和第一性原理的能力,我們要經歷熔爐。

熔爐就是認知自己,認知自己的錯誤。自己有怎樣的偏好?怎樣的厭惡?比如我自己,我一度認為自己是一個勤奮的人,現在感覺貌似沒有那麼勤奮,這就是一個模糊的自我。日本著名設計師山本耀司說過,有些東西是看不到的,只有你撞到別的什麼東西,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撞上的是什麼呢?可能是失敗、挫折、競爭對手、高水平的老師,甚至這次疫情的考驗。有的企業直接被打回原形,有的企業還能過得很好,為什麼?這需要反思。

寫在最後

2020年剛剛開始,而且以這樣的方式開場。我認為未來的十年可能都是黑天鵝的時代,不確定性非常多。

最後再次用藤澤秀行老人的話和大家共勉:運用本質思考,以強烈的努力,穿越未知之牆(完)

特別提示

在經歷2014~2016年的蓬勃發展、捱過2017~2018年的強監管和泡沫,有評論家認為文娛行業從2019年已經回歸理性、未來可期,比如《流浪地球》異軍突起,以網紅李子柒為代表的線上直播引爆MCN產業等;也有人認為經歷了重新洗牌的文娛行業仍面臨嚴冬,有數據顯示,2019年文娛行業有1884家影視公司倒閉,而此次疫情更是給春節假期的整體影視帶來災難性打擊。現象背後究竟有什麼樣的規律在作用?這些給職場人士的成長又有著怎樣的啟示?

今晚8:00,文娛行業面臨嚴酷冬天?海泉帶你一起破界思考

主講老師:胡海泉 海泉基金董事長,混沌大學創投營四期學員

快來掃碼預約吧!

*本文根據相關直播課程內容整理而成,僅為完整課程內容1/5。轉載請聯繫授權。撰稿:Michael Liu 版式:JY.Yang

相關焦點

  • 愛迪生與特斯拉
    愛迪生改進了印刷術,賣了幾萬美金,這個是他第一桶金,用這個錢,他開了一家電氣公司,公司改進了非常多電氣方面的技術,逐漸的壟斷了紐約直流輸電系統,他當時採用的是直流輸電,當時的技術本身的問題,必須很短距離就造一個發電站,因為時代的原因,後來形成了相當於現在的電力寡頭公司,不可否認的是,愛迪生及其公司,對電力的應用有很大很大的貢獻,他的絕大部的專利都是這個時候申請的,逐漸的
  • 《電力之戰》的背後,愛迪生與特斯拉的相愛相殺!
    然而這個請求,也被我們的霸道總裁愛迪生爽快地拒絕了。如果說不給漲工資只是兩人矛盾的開始,那接下來出現的交流電和直流電的分歧,則讓兩人的對立直接白熱化了。一個電流類型的差別,真的至於鬧到這個地步麼?早在1879年的時候,愛迪生研製出了白熾燈,隨著電燈的普及,愛迪生不僅收穫了巨大的聲望,還賺了一個盆滿缽滿。可是在他巨大成功的背後,其實一直隱藏著一個問題,那就是當時的電燈是用直流電驅動的,直流電在通過電線傳輸時,會出現衰減和電路發熱等問題。
  • 百年謎團:特斯拉真的被愛迪生坑了?
    愛迪生並沒有阻止特斯拉發明雷達  Oatmeal漫畫中最離奇的言論恐怕就是特斯拉研究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雷達的構想,但是卻被邪惡的託馬斯·愛迪生給挫敗了。事實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託馬斯·愛迪生確實主持著海軍諮詢委員會,特斯拉也確實提出了使用無線電波跟蹤目標的方法,這和預期的雷達類似,最後海軍諮詢委員會也確實拒絕了特斯拉的想法。  但你知道嗎?
  • 特斯拉:與偶像愛迪生的電流戰爭
    愛迪生原本坐擁行業大佬地位,堅信直流電才是未來的選擇,最後卻在商業戰鬥中失去了自己的公司;特斯拉則曾視愛迪生為偶像,卻被偶像欺騙傷透了心,繼而又有貴人威斯汀豪斯相助,終於戰勝曾經的偶像贏得勝利。雙方憑藉著各自背後龐大的電力帝國相互對峙,最終依靠囚犯的死亡才將戰火逐漸停息。這是一場行業標準的戰役,一個有關創造力、陰謀詭計、商業模式的故事。
  • 阿法狗贏了李世石,贏得了棋王王一生嗎?
    韓國職業九段選手李世乭對陣阿法狗1:4的敗績,宣告了人類終歸丟掉了圍棋的陣地。
  • 特斯拉和愛迪生,到底誰贏了?(上)
    眾所周知,特斯拉和愛迪生的電流大戰中,愛迪生在事業上暫時戰勝了特斯拉,卻在技術上最終失敗,交流電成為了電力系統的絕對霸主。現在小朋友都知道家裡用的是交流電,那為什麼愛迪生卻偏要選擇直流電呢?以特斯拉為代表的交流供電系統又是如何擊敗直流電的呢?再進一步,既然交流輸電更有優勢,為什麼當今我們國家要大力發展特高壓直流輸電,還不小心成了世界第一?
  • 「電流大戰」背後的商業黑幕——愛迪生大戰特斯拉
    預告中,愛迪生聯合英薩爾率先發起進攻,他們提供的電力系統迅速搶佔了市場,令世界大為驚嘆,局勢急轉直下;特斯拉則選擇與威斯汀豪斯的電力公司結盟,他堵上全部身家發明的發動機,能否扭轉未來?究竟誰的電力系統將衝破黑暗,點亮世界光明?令人拭目以待。電是人類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尤其是最近依靠手機和wifi生活的疫情生活。
  • 特斯拉是愛迪生的死敵?
    父親是神父,外公也是神父,這可能是造就特斯拉這位未來先知的原因之一。之所以稱他為先知,是因為他不僅準確預測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始時間、發生地點,也預言了鐵達尼號的沉沒,並阻止了當時全球經濟的主導人物——摩根(J.Pierpont Morgan)登上這艘命運之輪,從而避免了一場金融浩劫。據說,特斯拉母親去世前,也曾和他「打過招呼」。
  • [微利說]阿法狗zero:主觀交易者是多餘的?
    近日,谷歌旗下的DeepMind團隊公布了最強版的AlphaGo,代號為「AlphaGo Zero」的成績單:阿法狗我們發現,人類其實把曾經的阿法狗(AlphaGo Master)教壞了!新一代的(AlphaGo Zero), 完全從零開始,不需要任何歷史棋譜的指引,更不需要參考人類任何的先驗知識,完全靠自己一個人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和參悟,  棋藝增長遠超當年的阿法狗,百戰百勝。
  • 特斯拉和愛迪生 到底誰贏了?
    曾經,愛迪生作為課本中那個最偉大的發明家,一直是廣大中小學生作文中的常客。而特斯拉則總是面目模糊,到了高中,才會在物理課上接觸到以他名字命名的單位。但隨著網絡的傳播,愛迪生卻日益市儈化,而特斯拉則成為了不少人心目中與愛因斯坦比肩的神秘科學家。他們的恩怨也成為了街頭巷尾的談資。
  • 從10個愛迪生與特斯拉的故事扒一扒真實的愛迪生
    儘管特斯拉年輕時曾和愛迪生一起工作,也因為愛迪生的資助他才得以年少得志;但愛迪生卻常批評和嘲笑特斯拉的許多想法是「不切實際的」,並同時又在暗中盜取特斯拉的專利,從而逐漸成就了自己的商業帝國。而和那些臣服於愛迪生的科學家不同的是,特斯拉不僅竭力脫離愛迪生的控制,而且他的發明也更專注於給人類社會帶來價值,也因此特斯拉一生都是窮困潦倒的。
  • 愛迪生的一生之敵——特斯拉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有一個改變世界的發明,我一定用「特斯拉」命名。」----埃隆·馬斯克 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被稱人為現實版鋼鐵俠,他完成了少年時的諾言。讓「特斯拉」這個幾乎要被世界遺忘的名字,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當中,只是很少有人了解這三個字背後代表的是如何天才的一個人。
  • 特斯拉汽車背後的男人:創造出二十世紀,和愛迪生相愛相殺一生
    父親遲疑了一下對他說:「那只是電而已,就像我們在天空中看到的閃電一樣。「從這之後,特斯拉就一直惦記著那些小火花了。特斯拉說:「雖然我不能誇大那個晚上發生的事情,但就是從那之後,我一直在問自己一個問題 『電是什麼』,我不知道答案。八十年過去了,我始終在問自己同樣的問題,但直到現在我也回答不出來。」
  • 愛迪生迫害過發明家特斯拉?子虛烏有的事情
    FBI也從來沒有承認他們對特斯拉予以「特殊關照」,再說既然是「最高機密」,外人又是如何得知?2,特斯拉研究的「死光」,其實就是雷射,這個概念並非他最早提出。3,沒有證據證明特斯拉研究過核子物理,該學科需要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理論水平,而特斯拉恰恰最缺乏這方面的基礎知識。4,美國專利局的檔案證明特斯拉的專利為30項左右,而非坊間傳聞的1000多項。
  • 極品技術宅科學家,盤點特斯拉與愛迪生的愛恨情仇
    同時,特斯拉還是現代電子工程的先驅,直接帶動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他在科學和工程學領域取得了大約一千項發明:交流電、收音機、X光的背後都有著特斯拉的影子,他的很多研究項目都遠遠超前於時代,以至於在他的有生之年都未能實現。正因如此,很多人甚至認為他是神的兒子,因為他的成就是無數普通人一生都難以企及的。
  • 特斯拉和愛迪生的恩怨情仇
    今天在網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是關於特斯拉和愛迪生的。底下的評論大多數是支持特斯拉的,而愛迪生就沒那麼幸運,都說是他剽竊了特斯拉的智慧。愛迪生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小偷。愛迪生是輸的一敗塗地,交流電也因此聞名天下。但你以為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嗎?天才特斯拉是不可能停下他的腳步,專心去研究更好地應用交流電的,圍繞著交流電有一堆的用電元件。特斯拉根本就看不上,他轉身去研究無線輸電上去了。特斯拉的後半輩子就死在無線輸電這一塊上。他一直沒能突破,最後孤獨終老。
  • 李世石雖敗仍受讚譽 圍棋運動成人機戰大贏家
    法制晚報訊(記者 張驁 張珺)圍棋九段李世石輸給了人工智慧機器人,但這並不是人類圍棋的潰敗,反而圍棋成為了最終的贏家。  昨天,備受矚目的阿爾法圍棋對戰韓國棋手李世石的最後一盤較量落下帷幕,李世石執黑小負,最終以1比4的總比分不敵阿爾法。雖然在本次較量中,人類代表李世石以「慘敗」收場,但是圍棋、科技以及眾多職業棋手都借著人機大戰的東風火了一把。
  • 特斯拉和愛迪生,相愛相殺的一生
    這樣的角色設置與同時期另一對天才對手——兩位偉大的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和託馬斯販愛迪生的故事,不謀而合。實際上,導演也在電影中暗暗鋪設了特斯拉和愛迪生競爭的副線。影片中,魔術師之一安吉爾遠赴美國科羅拉多泉市找到了特斯拉,希望他能利用交流電為自己打造戰勝對手的武器。
  • 特斯拉與愛迪生的「電力大戰」
    圖左為愛迪生,圖右是特斯拉而愛迪生絕大多數時間都在尋找可以帶來財富的發明,並不擇手段將這些發明收入囊中,誠如特斯拉在一次接受《紐約時報》的採訪時對愛迪生評價道:「他不學習,也看不起書本裡的知識由於特斯拉的許多想法都是天馬行空的,在當時也難以得到人們的理解,所以愛迪生便經常在公開場合嘲諷特斯拉,稱他是在「痴人說夢」。但無論怎樣,特斯拉一生都在努力實現他的想法,並常常熬夜工作,也因此特斯拉不僅終生未娶,而且也沒有任何後代;
  • 愛迪生與特斯拉的《電力之戰》
    對於愛迪生從一開始對愛迪生的熱切等候以及商戰結束兩人的和睦交流、工程師波普的意外離世也是傷感地紀念、對特斯拉的照顧與慷慨。作為資本持有者並沒只顧壓榨而是懂得欣賞有才華的人,並給予相應的幫助。威斯汀豪斯另一個特質是和那些天才們有相同的近乎病態的敏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