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去過寺院的人應該都知道,「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在寺院裡處處可見,就連信眾、僧眾之間稱呼也常稱「阿彌陀佛」,可能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要念這句佛號,它有什麼意義?「阿彌陀佛」又是誰?甚至絕大部分人連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讀音都讀錯,也鬧了不少笑話。本篇文章,小編就來為大家普及這個常識,大家若有疑問,可留言評論。
首先,先給大家糾正一下讀音,這裡「南無阿彌陀佛」中「南無」是梵文音譯,我們不要按照漢語拼音的讀法,這裡讀作「na mo」,都是第二聲,它的意思是表示對佛菩薩的恭敬,用在諸佛菩薩名號前,表歸命、頂禮,是佛教專用語。比如,我們稱念「觀世音菩薩」,會在其前加上「南無」二字,表對觀音菩薩的無限虔誠。故而,我們在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前也加上「南無」二字,更加如法。
而「阿彌陀佛」,許多人雖然常念,但如果到寺院裡辨認佛像,估計很多人都分辨不出來。阿彌陀佛與其他佛菩薩最大的區別在於手勢上。因為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旨在接引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他的手勢大多都是呈向上託起的「接引狀」,使人一看就能感受到阿彌陀佛的無量慈悲,欲要解救眾生脫離苦海的大願力。而阿彌陀佛的左手持蓮花,是佛教裡的佛花,清淨吉祥。
一些大型的寺院應該都專門設有「西方三聖殿」,所說的「西方三聖」指的就是阿彌陀佛和他的左右兩位脅侍「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他們與其他諸佛菩薩,同在西方淨土世界教化,接引眾生得往生。有些人應該見過佛教裡繪製的「萬佛接引圖」,無比殊勝光明。很多人誤將「阿彌陀佛」視為佛祖「釋迦牟尼佛」,這是錯誤的。釋迦牟尼佛是佛教創始人,是中央娑婆世界最大的佛,而阿彌陀佛主導的是西方淨土。
「阿彌陀佛」,這裡的「阿」讀作「a」或者「e 」都行,「阿」的意思是「無」,「彌陀」是「量」,「佛」即覺者、大覺悟者,代表光明、壽命與智慧。所以阿彌陀佛也被稱為「無量光佛」、「無量壽佛」。「南無阿彌陀佛」合起來,指皈依世間大覺悟者。這句佛號,也被淨土宗稱為「六字大洪名」,專念常念此佛號,臨命終得往生。
「阿彌陀佛」在過去無量劫前修行的時候,看到苦海眾生輪轉受苦,就發下大願,要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廣度無邊受苦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被譽為「世間大慈悲父」。
佛教著名的《贊佛偈》這樣盛讚其功德: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鹹令登彼岸。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殊勝光明,一念清淨、極樂現前。
據經典記載,阿彌陀佛所在的西方極樂世界距離我們當下所生活的這個娑婆世界有十萬億國土之遠,雖遙遠,但一念即可到達。極樂世界,沒有任何苦惱,都是喜樂。我們天天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是說我們念佛號遍數越多,功德就越大,不是聲音越大,阿彌陀佛才會聽到,關鍵不是形式,而是要用心,心真清淨、不散亂,才能積攢到功德。
很多人平時看似很用功,精進修行,但其實是「口念彌陀心散亂」,一邊念佛號,一邊心中妄想雜念不斷,這樣念佛,自欺欺人罷了。一心不亂、不打妄想,心無掛礙,才能真正入境淨心,得大自在、大解脫。
「若人心散亂,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一切唯心造,拜佛誦經也好,持咒念佛也好,一定要觀照內心、自己的念頭,心不妄動,才是生路。心淨,當下就是極樂淨土;心亂,當下即是地獄火坑。
除了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許多人也會誦讀與阿彌陀佛有關的經典,如《佛說阿彌陀經》、《佛說無量壽經》等等,都值得隨喜讚嘆。
敬請常念專念「南無阿彌陀佛」,消除業障,添福增壽。願大眾樹立正知正見,覺悟人生、離苦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