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胸,是女性離不開的私密朋友。1882年,巴黎一家內衣店的老闆嘉杜娜,將對稱花邊胸衣改良成了現代化的文胸,從此,文胸內衣就成了全球婦女一日不可或缺的貼身良伴。文胸由發明、改良,到幾度冷落,又不斷復活……這百年一頁的歷史,充分反映了女性審美的變化,以及女性社會角色的改變。
說起來,文胸作為現代女性內衣的重要組成部分,距今僅有100年多一點兒的歷史。而在文胸短暫的發展史中,曾經出現過一次十分有趣的試驗性產品——粘貼式文胸。
真是無肩帶文胸的鼻祖!
1945年,查爾斯·朗斯(Charles L, Langs)看見自己的妻子正在擺弄比基尼的肩帶,希望讓太陽曬得更均勻,他湧現出一個想法: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能設計出粘貼式的,完全不需要肩帶的文胸呢?
於是,朗斯找了一位工程師合作,開發出了可粘貼文胸。 可惜現實很骨感。
這款文胸面市後,女性顧客們紛紛抱怨文胸做工太差、尺寸不合適、使用者可能對粘膠過敏等等一系列麻煩,該產品的流行周期也迅速變短。
其實,文胸雖然不起眼,但一點也不妨礙它成為人類歷史上偉大的發明之一。
在文胸出現之前,女性主要穿束胸內衣。
古羅馬時期就已經有了束胸衣,而長及腰帶的束胸內衣,於13世紀中期成為服裝時尚。
感覺穿個內衣要用盡洪荒之力!心疼我的女神,感覺會被勒成女神經……
沒辦法,內衣還沒正式發明的年代,想擁有前凸後翹的魔鬼身材,基本靠勒。
真正意義上的緊身內衣出現在16世紀上半葉。
是西班牙人創造的,一種背心式樣、附著鐵環、絲質的帶有短裙的緊身內衣,而且,男女都可以穿。書上這樣描述束胸內衣:「質料為暗黑色絲綢,內有細棉襯裡,設計複雜,針腳細密,用了20根鯨骨,140條系帶線。」這樣的內衣,可以勒出當時人眼中完美的「小妖精」。
我以為只有「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沒想到歐洲人為了細腰,有被勒死的風險。
據記載,歐洲著名的細腰女神、法國王妃凱薩琳·梅迪奇,她的腰圍只有38釐米,
就全憑緊身衣的「奇效」。這位尊貴的女士如是說:
「為了擁有西班牙式的苗條身材,女人什麼苦不能忍?」
束胸內衣深得宮廷貴婦的喜愛,但這種設計複雜的衣服,不僅穿戴起來頗費力氣,而且很不利於身體健康。如果每天穿在身上,會使肌肉鬆弛,內臟器官變形。因此,到了18世紀中期,歐洲出現了一股由醫生發起的反束胸內衣運動。女性開始信奉這樣的觀念:「我存在,首要的角色不是妻子,也不是母親,而是女人,新時代的女性有權穿得自強、舒服與快樂。」
1907年,法國服裝設計師保羅·波烈提出了新女性的著裝觀念,
他以V領外衣取代了緊口領子,同時也發明了最早的文胸,
希望以此實現在服裝領域女性的解放。同年,
美國《時尚》雜誌刊登了一則文胸廣告,第一次使用了「brassiere」這個詞,也就是後來簡稱bra的由來。更健康的文胸一出現,就意味著傳統的束胸內衣必然退出歷史。
美國人認為,現代胸罩是一名叫做瑪麗·雅各布的紐約姑娘發明的,這源於一次偶然。
當時年僅19歲的瑪麗,正準備參加一場舞會。在女僕的幫助下,她用兩條手帕加粉紅絲帶結成一件類似胸罩的內衣,沒想到,這引起了舞會上其他人的羨豔,以及商家的濃厚興趣,
1914年,瑪麗申請了「無背文胸」專利,
隨後以1.5萬美元將專利賣給了「華納兄弟束胸公司」。後來的幾年內,華納公司從文胸的銷售中獲利1500多萬美元。
20世紀30年代,華納公司引進了A、B、C、D四種罩杯體系,直到今天,華納公司仍是胸罩的主要生產廠家。社會在發展,怎麼穿文胸,也成為了婦女運動和審美變遷的標誌。20世紀50年代,以瑪麗蓮·夢露、
索菲亞·羅蘭等影星為代表,豐滿勻稱的體型引領了那個時代的美,胸罩的設計開始重點突出女性豐滿的胸部。
60年代,叛逆的大眾厭倦了豐滿,中性化的女性形象風靡世界,不少女性都主張拋棄文胸內衣。進入80年代後,以豐滿為美的審美又受到人們的熱捧,這引發了內衣消費的大增長。到21世紀,胸罩的銷售數量在不斷刷新。美國最大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曾經創下年營業額近28億美元的神話,即每分鐘銷售量達600件,內衣已不再是奢侈品,而成了每位女性的必需品。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人們健康理念的提升,女性對文胸的要求不僅僅再停留在美觀、時尚上,她們需要內衣既能展現女性魅力,又能舒展自如。「如果內衣不能帶來舒適與健康,那我們要它做什麼?」其實豈止是文胸,我們生活中的那些必需品,不都應該給我們帶來健康、舒適與自由嗎?否則的話,要它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