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01
婆媳關係自古以來就很複雜,很多家庭都沒能好好處理這種關係,甚至有些婚姻會因為婆婆的介入而導致破裂,造成世間不少或重或輕的悲劇。在婆媳關係中,最難做人的便是兒媳婦。為什麼呢?就拿和不和婆婆一起住這個問題來說吧。
前幾年有一則這樣的新聞:妻子以死相逼不與婆婆同住,男子租房藏母養九年。
這個新聞評論下,很多人都說兒媳婦不孝,以後會遭報應;或罵丈夫太懦弱應該和妻子離婚!
可事實並非如此,新聞中的男子是上門女婿,而他母親有三子一女,他是老三。
身為上門女婿的老三為了照顧母親,把母親接到身邊,但母親與他妻子處得不好,是因為在母親的觀念中,自己作為長輩具有絕對的主持「家政」的權威,因此,兒子家裡大小事,她都要管。
而在媳婦看來,婆媳平等,加上婆婆是一個外來人,不應幹涉家政。於是媳婦才會以死相逼。
你兒子是上門女婿啊!嫁出去的兒子,潑出去的水啊。接你過來住是表達孝義,而作為婆婆還要擺譜,媳婦當然會受不了啊。
且不論這些,男子的母親還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呢?他們人呢?
按男女平權的理論和相關法律,三個兒子五個女兒都應養老,二兒子掌握的財產最多,應為養老主力,其它人應該出錢出力共同贍養自己的父母,婆婆沒人養老從法律上說跟兒媳婦沒關係。
只是呢,世人都會一個勁地說兒媳婦壞話,因為這個社會並不平等,傳統的家庭觀念並沒有消亡,世人的道德觀念還是有陳舊,尤其是在婆媳關係這方面。
所以說,兒媳婦很難做人!不和婆婆住要忍受不孝順的非議,住在一起不是自己受委屈,就是反抗成別人眼裡的不孝兒媳。總之,左右都不是人。
02
吳欣結婚前,老公常磊出了一部分錢,他父母出了一部分錢,給親戚借了大部分錢,以他爸爸名義買了一套房子,婚後由他倆的共同還了這套房子的大部分借款。
還清這套房後,他倆在共同努力奮鬥下,又買了屬於自己的房子。
房子裝修好,吳欣建議是分開住,因為住一起各種矛盾。常磊一推再推,期間吳欣也當著公婆面說分開住,公婆其實不怎麼願意,說分開住可以,但要求把那套老房,子本來可以租出去的價錢,每個月給他們。
過年前他們搬進新房,公婆也跟他們住在新房,那邊的房子也空著。有一天吳欣突然發現公婆竟然把自己的四張照片放得很大,直接用膠布貼在新房裡面(他們住的那一間房子裡)。
新房掛畫都是左選右選,而且用正規的釘子掛畫,公婆竟然直接用幾個膠布貼了吳欣照片在牆上,也沒有給他們任何人說過。吳欣覺得自己好不容易裝好的房子,就這樣把牆面毀了(一撕就會掉皮,也會有印子)。給常磊說之後,竟然被罵矯情。
常磊以各種理由不分開住。住在一起家庭矛盾多,分開住利於家庭和諧,吳欣就不清楚明明有房子,為什麼偏要擠在一起。常磊對父母特別孝順,比如婆婆有一個不好的習慣,每次刷牙後不洗杯子 ,泡沫順著杯子流,久了杯子上全是泡沫印子。
一開始吳欣還給她洗了幾次,但是發現她每天這樣,就喊常磊給婆婆說一下,每天漱口後洗一下,客人來了看見也不好,那麼髒,常磊一直不敢說,一年都沒有敢說,後來直接把那個杯子扔了重新買了一個回來。
03
公婆特別吝嗇,來個客人,還沒有來之前就說少弄點菜,不要炒多了。吳欣父母很少來,每次來他們都要唱一齣戲。
他們們結婚前,吳欣嫂子有事來家住了幾天 ,因為要出遠門打工,帶著她弟弟來的。吳欣媽來看病,住了幾天,他們一家人就跟吳欣媽吵架,還說來就算了,之前還把嫂子帶了,還把嫂子兄弟帶來。
這些年,吳欣真的很無語。哪個家庭還沒有一個親戚嗎?後悔當初自己走錯這一步,關鍵在於常磊覺得他父母對的。
跟公婆住一起,吳欣親戚都沒有辦法來了,父母都是七八年才來一次,來了也是冷冰冰,公婆自己親戚來了就熱情跳起來。主要是吳欣自己也是掙錢的,不是吃家裡閒飯的人。吳欣父母近年來看病,因為農村條件有限來了。
婆婆每天吃了飯就直接回房間睡覺,也不會給吳欣父母說話。吳欣父母來剛好公公過生日,吳欣在醫院就打電話讓他們早點出來商場吃飯,說今天公公過生日,結果多次電話才來。來了婆婆直接當著吳欣父母面說,反正你媽吃不了多少,回去吃吧 太貴了。
吳欣父母在給吳欣哥帶孩子,現在準備接她爸或者她媽過來看孩子。父母不是這樣的人,父母不希望他們吵架鬧矛盾導致離婚,每次受了再大的委屈也不會在她面前說公婆的不是,總是私下勸她想開點。
去年冬天吳欣媽媽來看病,洗腳的時候暈了,暈倒在洗臉盆,婆婆就很不高興,說:姐姐,你怎麼用洗臉盆在洗腳。吳欣媽特別不好意思,一直小心翼翼不停道歉說,我剛才都記著呢,倒水前就記住的,怎麼就忘了呢。
吳欣說她媽,沒多大事,等會我重新去買一個就是了。婆婆一直站在客廳楞楞地看著吳欣媽,一句話都沒有說。吳欣馬上下樓重新買了一個盆。
04
婆媳關係,兒子或老公的立場很重要。
我在家裡屬於說一不二的。家裡有什麼矛盾,要麼我搞定媳婦,要麼我搞定老媽,必須以我的意見為主。所以現在家裡面我是反面教材,媳婦和老媽合起來對付我。
還有什麼讓婆媳有共同敵人更好的方法呢?男人就得犧牲點,讓自己的母親和媳婦同仇敵愾來對付自己,她們的關係才會和睦、融洽。
而她們對付你的方法,不外乎就是管著你而已。所以此文並不贊同那些一味幫媳婦的看法,也不贊同那些一味幫母親的看法,而是贊同男人站出來說話。
男人,站出來,哪怕成為反面教材,哪怕以後被母親和媳婦聯合攻打,也總比家庭不和睦要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