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總有那麼幾個歌手,一發新專輯,朋友圈就好像過年了一般。大家紛紛share出自己最喜歡的那一首,然後很開心地討論歌詞和旋律。
徐佳瑩就是其中之一。上一張同樣刷爆朋友圈的《尋人啟事》之後,經歷了n首電影電視劇廣告主題曲之後,這張《心裡學》終於來了,讓大家等待了足足3年。幾乎一首包辦全碟詞曲,一向很努力的拉拉真的沒讓人失望。
這三年似乎過得並不漫長,參加《我是歌手》,《是日救星》巡迴,她好像個一直努力燃燒的小太陽。不過這次新專輯給我的感覺,就和名字《心裡學》一樣,更私密,更貼近內心。
不再像從前那樣,為別人的感情故事譜寫一首一首朗朗上口的情歌;這一次,拉拉選擇剖析自己面對生活最真實的態度。有大膽的坦白,有更殘酷的戳穿,當然也還是有,拉拉一向最擅長的,最溫暖的撫慰。
封面圖片 from 《灰色》MV
專輯中先行發布的兩首歌,如果給《言不由衷》打70分,那《灰色》我應該會打90分。(剩下那10分,給副歌不知所云的8句「白色」= =)
拉拉每張專輯中幾乎都有一首,曲風特別大氣遼闊的作品,像是《耳邊風》、《極限》等等,這張《心裡學》中的應該算是《灰色》。仔細聽起來,編曲中管弦樂的音色和其他歌並不一樣。弦樂的綿密厚重,管樂的莊重低沉,交相輝映,帶出一幅帶有縱深感的畫面。最後部分的電子搖滾讓人意外,卻沒什麼違和感。整個編曲恢弘大氣又流暢,是讓耳朵超級享受的一件藝術品。
其實我很愛這首歌的歌詞,只是覺得副歌略顯草率。以「白色」和「黑色」為主題所提煉出的意象,每一件都唯美又浪漫。
所以這個世界,真的可以簡單到非黑即白嗎?
在求證的過程中,我們才會發現,絕大多數事情並沒有明確的對錯之分。白色與黑色重疊的灰色地帶,才是我們努力生活、努力奮鬥的主陣地。灰色可以被拿來頂替曖昧不明的事實,但從另一個角度理解,灰色也是無限度的包容。眼睛看得見潔白無瑕,也能勇敢面對黑暗的恐懼,才能看見更多色彩。
從前奏開始就很「徐佳瑩」的一首歌。整體冷色調的和弦走向,加上編曲中冷靜的鋼琴和金屬感很重的電吉他,和《你敢不敢》、《我沒時間討厭你》算是相似的風格。
這首歌給我的感覺,是第一次不怎麼突出,之後越聽越喜歡的那種。第一段主歌結束後就立刻很大膽地切入澎湃的鼓點和電吉他,之後的氣氛激烈節節攀升;到了後半段,一段精彩淋漓的電吉他solo之後,很意外地出現一段純鋼琴的安靜伴奏,加上與旋律十分服帖的貝斯,和隱約閃現的電吉他音色,非常抓耳。
也許是三拍子的關係,這首歌第一次聽有種先入為主的好感。歌詞裡太多熟悉的意象,「海洋」、「太陽」、「流浪」、「自由」…… 編曲中使用了層次豐富的弦樂,加上最後的電吉他,大概是……陳綺貞的感覺?(一個走題)
普普通通的流行抒情,因為拉拉的聲線演繹這樣的風格駕輕就熟,所以整首歌聽上去一氣呵成,流暢之中也有跌宕起伏。唯一的瑕疵是,感覺主歌與副歌之間的聯結略顯生硬。從前奏到主歌的部分,是陰鬱悲傷的氣氛;到副歌立刻轉為一片光明溫暖,中間似乎少了過渡。
「只是當我因善良而快活
你的善良 不應該讓人難過」
最近常被「善良」這個詞反覆困擾。有時候真的不知道,保持生而為人的那份善良,在成全了自己無愧於心的同時,會不會也同時害了自己。
畢竟這個世界上很多人,其實是大多數人,在自己和他人的利益發生不可抗的衝突時,會不由自主地把「善良」拋在腦後。
音樂的確是種精神上的救贖良藥,卻也真的很難改變現實吧。
專輯裡快歌中我最愛的一首,從編曲到歌詞到旋律都好喜歡。跟《布穀》和《翻滾吧!我的寶貝》一樣,是讓人聽了不知不覺心情會變好的那種歌。拉拉唱這樣類型的歌時,好像聲音裡裝了一根怎麼彈跳都不會崩斷的彩色皮筋,滿滿的活力。
從開頭輕快的鋼琴,背景裡調皮的響指和掌聲,到副歌洋溢著歡愉氣氛的合成電音和參差交錯的鼓點,每一顆音符的旋轉跳躍之間都在微笑。身體裡住著的那個小嬰兒,好像就這樣被喚醒了。
歌詞是初看超可愛,仔細閱讀卻會讓人感動到熱淚盈眶。
「最後一次 抱怨生活的苦
然後得準備夠多快樂讓你揮霍
人生再矛盾再累 也輪不到我掙扎
你熟睡的臉 總是能解答」
人生閱歷不夠豐富的我們,可能還沒辦法理解一個新降落世間的生命,可以給人帶去多大的勇氣和決心。
大約世間舉凡「新」的事物,都被定義為聖潔、純粹、不含雜念。越是經歷過,從混沌汙濁之中掙扎抽身的人,就越珍惜那些「新」的事物,越想要用盡全部力量去呵護那些,還不曾被世俗浸染的天真無邪。他們讓人不再悲觀,不再抱怨,因為沒有更多時間,來不及要把世間最光明最樂觀的一面,統統呈現到他們面前。
這首歌,是拉拉寫給她的經紀人即將出生的孩子的。我覺得它在專輯中承擔了一個「反轉」的角色:世界的確已經很喪很糟糕了,但面對新降臨的生命,我們依然要努力樂觀相信,任何一種美好發生的可能。
這苦辣酸甜、寬容又嚴苛的生活啊,我們所能做的,不過就是
「倒黴恩典 柴米油鹽
全都可以打包紀念」
昨晚和一個朋友聊這張專輯,她說,很喜歡這首歌的鋼琴,編曲是誰?
我說,你用頭髮絲想想看。
還沒等我輸入那三個字,她就回我,陳建騏。
哈哈哈哈~
鋼琴真的滿滿是建騏老師的風格(後來看介紹發現是建騏老師親自彈的),六八拍的小步舞曲,瑰麗靈動,也有歌劇配樂版的浪漫古典氣息,間奏的一段尤其驚豔。而鋼琴和弦樂也總是一對默契的伴侶,怎麼搭配都成立。
建騏老師的編曲永遠是帶著畫面和色彩的。可以是獨自一人在空曠的房間裡跳芭蕾的少女;可以是細雨中的傘沿上旋轉滑落的水滴;或是秋風裡飄滿銀杏葉的樹林……
想像總是很遙遠,而音樂所能達到的,常常比想像更遠。
之前聽孟慧圓唱這首拉拉寫的歌,就很期待能聽她自己親自演繹。沒想到真的拿回來收錄進自己的專輯,並且重新編曲唱出另一種味道。
這首歌的評論裡,很多人都不約而同提到一個關鍵字,人生的本質就是「喪」。對於這種人性裡的生來悲觀,與難免間歇發作的自暴自棄,孟慧圓唱的是一種類似反諷的無奈,而拉拉唱的,更像是一種感同身受的撫慰:我也知道人生的喪,但是請放心,我會一直陪在你身旁。
孟慧圓的版本我也很喜歡,她有點沙啞有點滄桑的聲線把這首歌演繹得很深刻,編曲中厚重的弦樂更是點睛之筆。而拉拉這個版本的編曲,來自我很喜歡的臺灣吉他詩人,董運昌老師。他在微博常常會po一些吉他改編的流行歌曲,我時常很詫異,他是如何用一把簡單的吉他,創造出那麼奇妙而動聽的和弦指法。
搭配拉拉溫柔細膩的聲線,編曲十分別出心裁地使用了音色厚重緩和的法國號,搭配簡單流暢的木吉他。我上一次聽到流行歌曲的編曲中使用到法國號,還是蘇打綠《冬 未了》中《回車諾比的夢》。上一次是清冷肅穆,這一次則是溫暖圓融。
如果說,生活本質的「喪」是拉拉這張專輯的主題之一,那這首《是日救星》和上一首《人啊》都是寫相同的道理,但情緒上卻是兩個對立面。標題裡「喪得理直氣壯」就是送給這首歌了。
「請留意你快失控的正面思考
沒有什麼大不了 卻也小不了
已接種 負能量疫苗」
世界上不是所有事情都要用很積極正面的態度去思考啊。神級大條一點,就當是抵抗負能量的來襲。對現實的無解無謂,有時並不一定代表消極厭世,而是給自己的生活留白,空出更多餘地來鍛鍊灑脫。又喪又熱烈,有時候就是生活的真實寫照。
這首歌的編曲,應該不用再多贅述了。入圍今年金曲獎最佳編曲、最佳單曲製作人兩個獎項,並摘下最佳單曲製作人獎,真的實至名歸,第一次聽就覺得編曲棒呆了。作為演唱會的opening很合適,以時鐘走動引出奇妙氣氛揭幕,緊接充滿澎湃張力的民謠搖滾,吉他、鼓、弦樂層層攀升,依次將情緒推向至高點,木吉他完全彈出了電吉他的氣勢。
剩下幾首歌沒寫,因為我自己不是很喜歡……哈哈哈哈,真的很任性了
如果你覺得哪首特別好聽,記得留言給我,我再去聽聽看。
順便,附上之前寫過的一篇徐佳瑩,如果你喜歡的話可以點開看看>>>
徐佳瑩:收留你的秘密,把心事哼成歌。
這應該是2017年最後一篇推文啦,就借個位置,提前祝你們新年快樂吧。今年下半年工作太忙,沒怎麼來得及好好經營這方小天地,所以才更想要感謝你沒有搬去別的地方。2018年,有時間的話,我會努力繼續寫的:)
新的一年,自由自在,平安順遂。
放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