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原創作品,請規範轉載。
來源:BOSS直聘(ID:bosszhipin)
作者:哥舒
金庸老爺子塑造了無數俠客豪傑,眾多英雄的個性卻都截然不同。
若問「單身汪」們最恨誰,「職場狗」們最羨慕誰,一定非韋爵爺莫屬!
韋小寶的人生,非「成功」二字不能形容。生在妓院,長在妓院,沒學歷也沒背景,大字不認識一個,武功不會幾招,卻能官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鹿鼎公,當上天地會青木堂的堂主,成為神龍島地位僅次於教主夫婦的白龍使。
對於職場小白菜而言,如何才能像韋小寶那樣,在職場上如魚得水呢?
熟悉《鹿鼎記》的人可能會說兩個字——機遇。是的,韋小寶的成功,離不開機遇二字。無論是入宮做假太監、加入天地會、結識皇上,都是機遇使然。但是,機遇並不是韋小寶獨有的,為什麼到最後成功的卻只有他一個?根源就在於,韋小寶能夠把到手的機會牢牢地抓住。
以韋小寶的第一份正式工作為例。工作內容是給大內尚膳監總監海大富做助理兼間諜,當時紫禁城裡的太監沒有一萬也有八千了,雖說皇帝不好見,但也並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為什麼別人沒有和康熙交上朋友,他卻成功了?而且他成功之前,還給皇帝來了個猴子偷桃!這難道不值得思索一下?
其實,職場人也會面對很多的機遇和挑戰,也許,一件事就可以給你職業生涯改變的一次轉機,而這種機會其實每天都有可能出現,關鍵在於你能否抓住它。
韋小寶最大的特點是活學活用,懂得變通。他總是能夠及時把所學知識轉化為人生戰鬥力。比如,在麗春院時,韋小寶發現,姐姐們接客時,總是緊著官大、錢多的客戶來,官場和武林也是一個道理,都要「哄著小的,捧著大的」。憑藉著這一技能,韋小寶幾乎拿下了他的所有領導。另外,在出使雲南時,吳三桂教會了韋小寶欺上瞞下的方法——報喜不報憂。韋小寶一點就透,隨後,在攻打神龍島時,明知道吳三桂謊報了軍情,卻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殺敵越多,他的功勞就越大。
當然,小編並不是鼓勵大家欺上瞞下,而是要學習韋小寶的機智,要懂得把學來的東西迅速完成價值變現。都說知識就像內褲,看不見,但很重要。可怎麼才能證明它們很重要?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它們服務於自己,創造價值。
察言觀色是一切人情往來中操縱自如的基本技術,也是職場生存的必要法門。不會察言觀色,等於不知風向便去轉動舵柄,弄不好還會在小風浪中翻了船。弄清楚領導是高興還是煩心、弄清楚同事是和睦還是不和。這樣你才不至於觸了上司的黴頭,也不會因為讚美或詆毀某個同事,而引起另一個同事的不滿。總之,當你的公司裡,所有人都覺得你是好人的時候,你就做到了完美,也就可以莊閒通吃了。
小寶最厲害的本事之一就是讓每個人都覺得「小寶是自己人」。康熙皇帝覺得韋小寶是真心幫他平定剿滅叛亂,陳近南覺得韋小寶在真心跟他反清復明,九難師太覺得韋小寶是真心孝敬她這個便宜師傅,吳三桂覺得韋小寶真心可以為了錢幫他期滿康熙。可以說,韋小寶很好的詮釋了「見人是人,見鬼是鬼」的理念,這比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要高明得多。
沒有人不喜歡被讚美,不管是皇帝也好,老闆也罷,亦或是同僚、鄰裡,皆是如此。韋小寶深諳讚美之道。縱觀《鹿鼎記》,被韋小寶讚美過的人不計其數,上到康熙皇帝、皇太后、神龍教教主洪安通,下到沐王府劉師兄、平息王子吳應熊、胖頭陀、多隆、甚至就連趙良棟那樣一個小小的帶刀侍衛,都被他大肆的讚美過。
大家都說韋小寶是馬屁精,康熙被他一句「英明神武」拍的合不上嘴,吳應熊被他一句「駙馬爺」拍的找不著北,神龍教教主洪安通被他一句「仙福永享,壽與天齊」拍的直翹二郎腿。但對於混跡職場的小白菜而言,學會像韋小寶一樣「讚美」人卻是十分必要的,每個人都渴望被肯定,被認可。古往今來,不願意聽「逆耳忠言」的領導比比皆是,不願意被「奉承」的老闆還真是少之又少。
爭功是職場人的常見現象,某項業務尚未作出成績便想著怎樣將功勞放在自己的懷裡。韋小寶卻不是這樣,韋小寶每次立功,都不自居,對下說是大夥鼎力相助,功勞是大家的,對上則讚美皇上神機妙算,洪福齊天。
《鹿鼎記》中有一段,清軍打敗叛軍後,索額圖道:「這是皇上的洪福,韋大帥的奇才。」韋小寶卻道:「今日自上到下,人人都有很大的功勞。若不是欽差大人和索大人親臨前敵,奮勇督戰,咱們也不能勝利這麼容易。」欽差和索額圖大喜,感激涕零,要知道,剛剛對陣之時,他倆躲的最遠,哪有半點「親臨前敵」之事,但韋小寶既然這麼說,在報捷的摺子之中,他們也就肯定有一份大功了。
在職場上,小白菜們如果能夠將這一招學會,起碼能夠保證自己不被領導和同事討厭。想想吧,當你的大老闆在你主管面前誇你工作做的好時,你說「這都是我自己能幹」與「這都是主管指導有方」,哪一個更能得到上司們的認可?
混跡職場的秘訣之一是「學會分享,多交朋友」。但無論怎麼小心,終究還是會出現與你不對付的人。而對待這些對手,想要穩妥的將他們打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知己知彼」。
韋小寶每次與人動手之前,都會先摸清敵我形勢。只有勝算大時,他才會出手,否則寧願一直裝孫子。剿滅神龍島和吳三桂時,都是這樣。再如,韋小寶和茅十八上京城去營救入獄的雙兒,由於出師不利,倆人憋了一肚子氣,在一家酒樓與人發生了爭執。韋小寶問,四位爺,你們的親戚裡面有當官的麼?聽到對方說沒有。韋小寶又問:你們再想想,遠房也沒有麼?對方聽話地又想了想,還是搖頭。確定對方不是惹不起的角色,韋小寶立即對茅十八說:「往死裡削他們!」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戰場上這樣,職場也是這樣啊。
做好事到底留不留名?雷峰叔叔已經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了,可以不留,但要寫在日記本上,讓人知道!韋小寶做了好事,從來不憋在心裡,他總是能夠在不經意間讓人知道,他在這件事上是出了力的,而且,出了很大的力氣,很不容易。
比如,韋小寶答應雙兒殺掉狗官吳之榮,這事兒本來不難,但韋小寶卻要顯得十分為難,因為只有這樣,雙兒才會大大的看見他的情誼。再如,皇帝因為多隆辦事不利,跟韋小寶抱怨了幾句,而韋小寶呢,也只是說了句「多大人也盡力了」。然而,到了多隆面前,韋小寶便將康熙如何如何暴怒,描素的淋漓盡致,讓多隆對他的「求情」行為感激涕零。
職場中,類似的情況也有很多,有些時候,你明明在某件事情上出了很大的力。但你不去說,領導沒有看見,同時沒發現,便不會有人知道。所以,通過一些必要的小手段,讓大家知道你的功勞和苦勞,也是十分必要的。
你覺得韋小寶是個學渣?其實你錯了!韋小寶不僅不是學渣,而且還是個學霸。看他賭錢,幾乎想贏就贏,想輸就輸,豈是僅憑運氣就能做到的?另外,看一看韋小寶走入職場後所拜的老師,海大富教會了韋小寶做奴才的成功要訣,陳近南教會了他做人要上進,九難師太教會了他保命絕學 「神行百變」逃跑術。
韋小寶只要拜師,必能從師父那裡得到幫助,學到知識。而在當下的職場中,不知道受到哪種錯誤價值觀的引導,年輕人竟然恥於拜師,覺得拜師學藝是件很丟臉的事兒。人家《論語》裡都說了: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一個人持續進步的重要方法。每一個人都有值得你去學習的地方。就拿太監來說,看一看中國歷史上那些牛炸天的太監吧。貢獻了「造紙術」的蔡倫,七下西洋的鄭和,還有寫出《史記》的司馬遷,拓邊西北、經略幽燕的童貫,都是閹黨。你敢說自己比他們還厲害?
當然,韋小寶的職場秘技還有很多,比如,手腳勤快,眼力勁足;和老闆做朋友;重承諾;會搞關係等等,這些也都是小白菜們快速獲得職場成功的關鍵要素。總而言之,職場如戰場,競爭固然殘酷,但只要遵循相應的遊戲規則,小人物一樣能活得滋潤,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