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184字,閱讀約需2分鐘。#大秦賦#對《大秦賦》的評價,終於不再兩極分化。
簡單點說,觀眾終於對《大秦賦》達成共識:大IP、大成本、大製作、一堆好演員,
卻活生生託出來一塊爛坯,一部爛劇。也很像一個笑話!
最有力的證據,就是網上那一片片極為一致的罵聲,還有某瓣6.5的評分。
更不幸的是,從8.9的高分一路狂跌到現在,
6.5分極有可能還不是《大秦賦》的最低得分。
剛開播時,《大秦賦》方面可能還在以口碑兩極分化來遮羞。
如今,坊間口碑、評價已然達成一致,
而當一部78集的「宏篇巨製」都放出來40集了,風評依然是如此地不堪,
後邊再談逆襲、挽尊,恐怕都是為時已晚。
那麼,《大秦賦》到底是怎麼從大秦帝國掉隊,跌到爛劇行列中去的呢?
套用託爾斯泰那句「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造句,
許多人可能會說:好片都是相似的,爛片各有各的爛法。
至於《大秦賦》的爛法,恐怕關鍵在於製作方缺乏誠意,
明眼人都看得出,上映的《大秦賦》壓根算不得大秦帝國的篇章之一,
充其量只能算是打著大秦帝國系列旗號的一個贗品而已。
從劇情上看,編劇不是不會編劇,也不是水平太次,而是太會編,也太敢編,
他們壓根就沒想認真講好大秦如何一統天下的故事,
而是打著大秦帝國的幌子在耍花腔,努力販賣宮鬥戲、偶像劇的那一套,
否則,又怎麼會用40多集的篇幅胡編亂造那一套嫪毐傳、趙姬傳?
觀眾想看的是大秦,是七國紛爭、天下一統,而這部劇端出來的,
活生生一部香豔無比、百般糾結的宮闈內亂,
觀眾想看的是贏政的英雄氣概、帝王氣象,而這部劇所要重點展示的,
只是嫪毐這個太監、趙姬這個私通太監的猖婦,
否則,40多集都編出來了,竟然還處理不了一個在司馬遷筆下僅有小兄弟「專車」那點特長的太監?
一部雲集眾多明星、投資數額巨大的《大秦賦》,為什麼會變戲法一樣成了《太監賦》《蕩婦賦》?
恐怕,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出品方在資本、流量等場外因素裹挾下,
私心雜念太多,夾帶了太多私貨。
說白了,一邊想著承繼大秦帝國系列的熱度、話題,
一邊還要借著這個大IP捧新人、推明星、造聲勢,
不然,趙姬的戲能人為拉長到40多集?
從趙姬一個角色來說,《大秦賦》倒真不如叫《趙姬賦》,
或者,乾脆就叫《朱珠賦》算了。
而且,資本永無饜足,後續劇情中,如果不出意外,朱珠扮演的趙姬,
恐怕仍然會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不停地出來為難贏政,不停地拋頭露臉,
不停地出來作妖。說白了,不管是朱珠的詭異加戲,
還是嫪毐的費盡周折遲遲不死,都是製作方夾帶私貨的證據。
坦白說,如果明星專業水平高,能力強,借著大戲捧一捧旦角,也不是不可以。
可在《大秦賦》中,這樣的吃相未免過於難看!
而這種胡編亂造、濫竽充數的爛劇,能好看才怪呢!
有些人覺得,隨著嫪毐車裂、私生子被摔死、趙姬關禁閉,《大秦賦》會充分展開統一六國的劇情,口碑可能迎來逆襲,你認為還有可能嗎?
留言說說你的看法吧,期待看到你的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