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手機應用其實也像在中國一樣必不可少。我們有大眾點評,美國就是Yelp,看參觀選菜餚通通搞定。我們用淘寶,美國就用Amazon,有了它幾乎不用每周往市郊的購物商店跑,還有旅行,閱讀,財務都有流行實用的手機App,這些國外生活必備良品紅領巾通通為你奉上。
From 知乎
安卓黨先曬一下手機主頁吧,看圖說話。
音樂:蝦米音樂,36刀用 paypal 買的會員,比 Spotify 和 Pandora都好用
視頻:油管,真的快,真的多。
休閒閱讀:Google Books 和 Google Play Newsstand。第二張圖那套冰與火之歌全集在Google Books上總共花了二三十美元就買了,非常方便,不再需要什麼盜版書應用了。Newsstand 用來訂閱雜誌,我訂了幾個汽車相關的,也很便宜方便。
文檔閱讀:Adobe Reader。其實谷歌自帶的閱讀器也可以用,我只是更習慣 Adobe 的界面。
吃:Yelp 和 Seamless。找飯館用 Yelp,不想出去就用 Seamless(這都是在投行工作落下的病根)。Yelp 跟谷歌地圖的切換很流暢,對於經常開車出去的人很有用。
出行:Uber。除了有些機場以外,我已經完全告別了計程車。剛開始用 Uber 是因為免費乘車的促銷,後來就算高峰期價格狂漲我也願意用,實在比計程車體驗強太多。Lyft 也用過,但是免費乘車券花完之後就換回 Uber 了。
打電話:Google Voice 是谷歌我最喜歡的服務之一。來過美國的人都知道美國的語音信箱系統多麼反人類,而 Google Voice 可以接管你的語音信箱,還會做自動語音識別給你發郵件,工作開會的時候特別管用。另外,很多留學生來了之後為了和國內聯繫都去中國城買廉價電話卡,其實 Google Voice 可以提供低價長途功能,每分鐘一美分,設置了自動從信用卡裡扣錢續費之後我就再也沒為國際長途發愁過。
其他辦公用具:Dropbox,Juicessh,和 Camscanner。第一個不用說了,只要沒有牆的地方都知道 Dropbox 是世界上同步最流暢的存儲。裝 Juice ssh 是因為我上大學的時候給物理系管伺服器,所以即使在外面玩也經常需要遠程登錄。Camscanner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掃描器,自動對照片進行對齊,映射和剪裁,效果就跟掃描儀一樣。
社交網絡:這個沒什麼可說的,來了美國自然就會開始用這些東西。值得一提的是我這沒裝 Facebook,因為在FB實習的時候總讓我裝 Beta 版本,我一怒之下就直接刪除了。不過我留了 FB Messenger,通訊當然夠用。Messenger 最好的一點是支持多點登錄,而且信息全部同步,所以偶爾有個小事情要記住的,或者一個照片想趕快倒到另一個手機,我就用 Messenger。
財務類:我在盈透和 Fidelity 都有開戶,所以他們的 App 自然要裝。除此之外,谷歌財經是一個不怎麼耗內存的輕量應用,只是想隨便看一看市場信息的話比較合適。Bloomberg 用來看財經新聞。管理帳務開銷我使用的是 Billguard,可以連接銀行和信用卡帳戶匯總每一筆開銷,而且遇上可疑的開銷還可以幫你詢問。Wallaby 是一個很好的管理信用卡的 App。大多數人到了美國之後都會辦很多信用卡,而信用卡的獎勵五花八門,Wallaby 可以匯總這些信息,讓你知道什麼地方用什麼卡,你已經積攢了多少獎勵等。Venmo 是一個熟人之間互相打錢用的 App,跟朋友出去玩的時候分帳很方便。值得一提的是 Venmo 打錢的時候會要求你輸個付款備註,假如沒有改隱私設置的話這個信息是所有人可見的,還會同步到 Facebook 上(假如連接了FB帳戶的話),於是我們就會見到各種各樣沒節操的 Venmo 轉帳信息。。。
購物:Amazon。由於不常在手機上購物(買機票買電影票倒是挺多),所以並沒有放在首頁。
旅行:航空公司自己的 App。來美國之後最好選一家自己比較喜歡的航空公司,買機票儘量買這家的,方便積攢裡程。選了之後就應該裝上該公司的 App,能省很多事。App 做得最好的當屬 Delta,界面美觀,從訂機票、電子登機牌,到管理裡程設計都很人性化。
多圖,手機黨慎點,作為Apple Fanboy,一個願意花dollar買app的人,我來介紹自己在iOS上挖掘的好用app。這些app陪伴我在美國的生活,是嚴格甄選出來的(蛋疼的AT&T 16g iPhone讓我的app一直都很精簡,回國就換手機用了),非常個人化,非常注重配合mac版本,所以並不指望大家都能用的上/喜歡。
平時常用
先來張主頁。主頁裡的Things只能在牆外才可以和Mac版聯網,熟悉GTD的都知道Things,比一般的Get Things Done要heavy些,比OmniFocus要輕些,便宜些。Hours用來track天天都幹嘛了,也算鼓勵自己不要浪費時間。Drafts最好的text input應用,沒有之一。不用本地的Mail,平時個人工作兩個信箱,所以用兩款app分別管理。YNAB配合Dropbox是最強大的跨Device,記帳工具。Feedworthy用來刷Reddit。NextDraft和ifttt驅動給了我一天需要的新聞閱讀量,閱讀當然要用Instapaper。
工具類
用Mac的朋友,這裡向你們推薦一下Alfred。不論是PC還是Mac,只要裝了Chrome,Chrome Remote就可以控制。Camping有很多好用工具,Hooks能自訂製通知,通知個當地的天氣預報,上映了IMDB8.0以上的電影啥的,綽綽有餘。
出門
購物,訂票之類的一般都不在手機上弄,所以沒有留那些app,Travel裡面Waze是美國最好用的導航軟體,google旗下的,不要在傻傻去買個導航儀了,浪費錢,Waze完全免費,只需聯網。
Spothero在我們這邊比較好用,有的時候進城找不到停車的地方得靠它。
提高效率
Dropbox 不能用是在牆內最大的悲哀。用Simplenote是為了配合我在mac上的Notational Velocity,NV上搭建自己的note wiki,棒棒嗒。Pushbullet方便我跨Device傳文字/link/文件。。
帳戶管理
BilGuard是比較不用腦可以監控支出的好app,Authy藉助two factor authentication幫我加密網上login。
消費/支付
Ibotta作為一個全能cashback的app,配合我愛逛的超市Meijer自家的app,可以讓我在買茶米油鹽的時候擼cashback,用coupon打折,省出來的錢換giftcard拿去starbucks消費,本人所在的大學學區有很多商家用moocho做支付手段,也有不少優惠活動。然後Passbook嘛,Apple Pay你們都懂得。
投資
除了自己主要的券商(optionshouse),我還開通了定存投資etf組合的Acorns和完全免手續費的Robinhood,後者簡直是個大bug(不過有蛋疼的T+3)。股票這些東西開美國戶口需要SSN。就像我之前說的,這些是我自己覺得好用的app,有濃重的個人色彩(配合mac使用/所在當地的消費),因為畢竟app好不好,是不是必不可少,得因人而異。所以大家要配合自己的習慣,發掘在當地好用的app。
文章來自知乎
轉載自INSIGHT CHINA
紅領巾爆料郵箱:honglingjinau@hotmail.com
關注澳洲紅領巾
這是我們留學生自己發聲的媒體,我們深入剖析國際留學圈、關愛留學生的成長、發布客觀優質內容,一個只要來澳洲都必須關注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