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濟南9月13日電(陳琳琳)「見賢思齊 鳳凰來儀」。12日,第十七屆齊文化節在山東淄博臨淄啟幕。金秋時節,巍巍齊山,湯湯淄水,勁吹泱泱齊風。
作為傳承歷史文脈、促進文化發展興盛的重要節日,齊文化節的每次舉行都力求在「守」與「變」的平衡中尋找突破點,今年也不例外。本屆齊文化節將歷史元素融合時尚文化,營造出傳統與現代對話、古樸與時尚握手、技術與藝術相融、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並重的文化發展氛圍,推進齊文化國際化發展,豐富現代內涵,讓更多人了解淄博,推動淄博文旅融合深度發展。
姜太公誕辰3159周年祭禮現場。 (徐建彬 攝)
致敬歷史,彰顯底蘊,祭姜大典是齊文化節必不可少的儀式。三千年前,姜太公輔周滅商受封建國在淄博這片土地上,臨淄作為齊國故都歷時八百餘年。而今適逢姜太公誕辰3159周年,來自中國各地的姜氏、呂氏、丘(邱)氏、崔氏等280餘位姜太公後裔宗親代表12日齊聚齊國故都,尋根問祖、祭奠先人。「太公尚父,東海上人,胸懷天下,心繫民生……」從振聾發聵的鐘鳴鼓樂,到《太公賦》的聲聲敬頌,再到姜太公後裔宗親代表的整裝肅容、鞠躬行禮,莊重的儀式不僅表達著後人們對先祖的敬意,更蘊含著儀禮的傳承和文化的認同。
以「文」會友,群賢畢至。和齊文化節一同開幕的,還有「2020齊文化與稷下學高峰論壇」。論壇上,專家學者圍繞「齊文化與中華文明」的時代主題開展深入探討和交流,為大家奉獻一場具有鮮明地域特色、鮮活城市形象、鮮亮文化特點的高峰論壇和頭腦風暴。回望歷史,稷下學宮以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包容精神,為世界文化史留下了最為輝煌的一抹亮色;感知變化,開辦5年的齊文化與稷下學高峰論壇又在開拓與創新中為齊文化溯古鑑今、發揚光大平添諸多光彩。
第十七屆齊文化節開幕式現場。(徐建彬 攝)
淄博市委書記江敦濤的開幕致辭說出了齊文化節的意義所在:深入挖掘研究闡釋,努力讓齊文化「新」起來;持續提煉開發升華,努力讓齊文化「興」起來;不斷擴大傳播交流,努力讓齊文化「火」起來。著眼「新」「興」「火」,本屆齊文化節可謂下足了功夫。
齊文化節的10大板塊內容,其中有5項是今年首次策劃開展的,包括2020首屆淄博青島啤酒節、淄博麥田音樂節、2020首屆淄博體育旅遊節、魯中電子競技大賽暨淄博動漫文化時尚展、「樂遊淄博」文旅嘉年華等活動。這些活動都著眼時尚與活力,緊貼時代脈搏,提升年輕指數,將會對齊文化傳承發展和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
「蹴鞠小子」宣傳海報。
尤為亮眼的是,由臨淄區政府與功夫動漫聯手打造的臨淄城市超級IP《蹴鞠小子》作為臨淄城市代表走進齊文化節,廣泛應用於第十七屆齊文化節的各種應用場景當中,在打造創新型動漫體驗空間的同時,還為齊文化節注入時尚、科技、動感、活力的元素。其中,呆萌可愛的蹴鞠精靈元素也出現在城市「C位」,不管是酒店、公路口,還是動車站,臨淄區街道的大大小小戶外場景中都能夠看到蹴鞠精靈的身影,代表臨淄齊文化恭迎廣大賓客,也讓整座城市感受臨淄齊文化的特色。二次元文化與蹴鞠發源地的活力碰撞,彰顯著淄博的城市發展智慧,也讓泱泱齊風繪聲繪形,分外有趣。
「炫酷新潮」不止於此。在本屆盛會中,「小戲骨們」將走進齊文化節,構建兒童經典影視戲劇體驗空間,共同打造《齊國人物系列·齊國成語系列》,學經典演經典,以孩子影響孩子,在齊文化與兒童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與齊文化博物院聯合籌辦的「齊文化文創產品創意設計大賽」圓滿落幕,時尚潮流的大賽在大膽創意創新中為犧尊、瓦當、稷下學宮等齊文化主題元素賦予新的生命力;《王者榮耀》2020年全國大賽山東賽區熱血加盟,「稷下星之隊」將在齊文化的故鄉、百家爭鳴的起源地一鳴驚人;會跳舞、會寫毛筆字、還曾登上過春晚舞臺的協作機器人精彩亮相,讓盛會科技感爆棚……
第十七屆齊文化節開幕式上的文藝演出。(徐建彬 攝)
形式創新的背後,是淄博市對齊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抓住用好齊文化傳承創新示範區建設機遇,深化與高水平專業化團隊合作,策劃實施一批文化產業和文旅融合發展重大項目,大力發展創意設計、動漫、影視拍攝製作等文化產業,打造齊文化研學遊基地,更好地釋放齊文化的文化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江敦濤說。
當然,泱泱齊風,貴在惠澤民眾。以文化惠民為宗旨的系列文旅主題活動仍是本屆盛會的「保留節目」。在多項市級主題活動外, 各區縣圍繞節會主題,聯動策劃了「齊國故都」金秋逍遙遊、玉黛湖「金秋燈會」、淄川區「熱土歡歌」大賽、淄博(博山)紅葉節、周村旗袍文化節、桓臺縣文化旅遊節、黃河文化旅遊大會、中國(沂源)七夕情侶節等40項豐富多彩的文旅惠民活動,這些深入淺出、接地氣兒的活動讓齊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
有傳承,更有發展;體現頂層設計,也呼應民生期待。本屆齊文化節是淄博市文化賦能行動的一個縮影,也為產業賦能行動提供了平臺和機遇。在文化這一「激勵器」的強勢作用下,淄博必將磁場愈強,發展愈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