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五年前,北京保利憑藉明代吳彬的作品《十八應真圖卷》(1.6912億元),打破了世界中國繪畫拍賣成交記錄,再加上連續三屆蟬聯內地拍賣公司成交總額冠軍,一舉由一個剛剛成立三年的拍賣公司成為內地拍賣公司成交之首。五年後,同樣的是一個剛剛舉行過兩年拍賣的公司成為香港地區的佼佼者,正如保利拍賣執行董事長趙旭所言,藝術品市場五年一次的小高潮,北京保利能夠在五年前成為內陸行業的領航者,香港保利在2009年之後的2014年是否進入香港地區拍賣行業的第一集團軍,而這一次拍賣正是「前夕之戰」。
香港保利拍賣團隊
「不可否認的是,這兩年保利香港的客戶群體的數量在不斷的增加,保利香港是保利拍賣發展國際市場的重要據點,而保利香港的優勢也正在與擁有海外及大陸眾多買家的支持、上市後雄厚的資金儲備、以及專業的專家資源,這次拍賣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現在標的總估值是全港地區的第三位,預計成交總額講達到20億元,我也希望保利香港在這次拍賣中能夠帶動、引領中國藝術品市場在國際市場上的發展熱潮」,趙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明確的表達出對於香港保利成為第一集團軍的信心。
徐悲鴻 《巴人汲水圖》
明顯的看出來,香港保利和北京保利之間擁有著很好的互動,從全國範圍內的巡展,到北京保利的核心業務人員的加入,香港保利從成立之初就是依託於北京保利強大的品牌效應,用香港保利執行董事長張益修的話來講就是兩家兄弟公司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從香港保利不計成本的進行大陸巡展中也可以很好的說明。
「今年相信大家都看到了,香港保利在北京、上海、廈門、成都等收藏重鎮都做了巡展,這應該是以往香港拍賣公司中所沒有過的;另外在徵集的過程中,也的確是帶給我們很多的資源,尤其是在公開徵集的時候,一同到美國、歐洲聯合徵集,在尊重賣家意願的基礎之上,能夠相對比較充分的進行拍品的調度」,張益修對記者說道,而這樣大力度的支持香港保利,也正是其為這次關鍵一戰的重視。
從中國到亞洲——保利香港的國際視野
正如北京保利在內陸地區的近乎瘋狂的佔據市場份額一樣,香港保利也依託便利的區域優勢,不斷的把視野從亞洲拓展到世界範圍之內。2014年保利香港兩個重要的訊號,一個是其原來的中國現當代藝術部更名為中國及亞洲現當代藝術部,正式的把東南亞等地區的現當代藝術納入到這一部門中;第二個改變在於一個新的專場,稽古—宋代瓷器、銅器、石雕專場,這一專場增加了宋代定窯瓷器,以及青銅器等物件,真正的把香港作為海外高古瓷器的拓展地。
現當代藝術部分一直都是香港地區的重頭戲之一,佔據了這一板塊的市場份額優勢,可以很快的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顯然保利香港也意識到這樣的一個局面,在2014年秋拍之前,聘請了擁有專業知識以及眾多客戶資源的龔若靈擔任中國及亞洲現當代藝術部主管,在這之前,她曾在藝術門(新加坡辦事處)擔任董事以及在佳士得服務共15年,屢次在藝術界呈獻珍貴富歷史價值的私人珍藏,並帶領拍賣專場刷新紀錄。這樣的一個安排無疑說明了香港保利意欲在這一板塊一爭高低。
李山 《胭脂》
「香港一直是一個比較國際的舞臺,常常在拍賣季的時候真的是能夠集合了亞洲、歐美等各地的收藏夾,凡是對亞洲現當代藝術有興趣的收藏家都會看到這個平臺,這是香港目前最大的優勢,當然保利香港也是要在這個優勢上更加進一步的加強自己的優勢,我想從一開始這個部門就是野心蠻大的一個部門,因為作為一個亞洲當代、現當代藝術的確是需要做一個整合,所以我們到現在終於走到了這一個階段,第一次把東南亞優秀的藝術家放進了我們的版塊中,再進一步整合整個亞洲現當代藝術」,龔若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
龔若靈也得益於自己多年在行業內的經驗,讓現當代藝術部分成為幫助香港保利開拓國際視野的重要部門,敏銳的龔若琳也是察覺到了收藏家趣味以及收藏心理的變化,從一個學者的角度出發,別出心裁的設計出一條主線,幫助收藏家進行梳理。在龔若靈看來,如果從歷史的客觀環境來講,很多亞洲國家其實都曾經是殖民地,雖然看起來各地的藝術家都在各自的進行藝術創作,但是其中有很多的共同之處,這其實一直都是學者們在探討的,同樣的,在拍賣這個平臺上,保利香港也可以幫藏家更加清楚的梳理這一個共同點,而這樣就會相對比較容易的建立起亞洲買家的聚集。
而在談及對於東南亞等海外客戶的聚攏上,龔若靈表示,這重要的一步已經跨出去了,首先要讓客人知道保利香港有這一個板塊,比如春拍的時候第一次上拍村上隆的作品,就是所謂的亞洲當代,就要每一季有這樣的一些拍品,打造這樣的一個概念。「今年我們做了一個中國當代藝術的部分,我們做了一個調整,當然我們不再只是側重於中國當代的部分,我們會更廣泛地看整個亞洲藝術,包括東南亞藝術,包括日本藝術,包括韓國藝術,包括臺灣藝術,在這一部分我們做了一些融合,我們希望藉由整個亞洲的力量,讓西方關注到整個亞洲藝術市場的成長」,在談及到這樣的一次調整時,張益修如此表示。
高古器物專場——樹立亞洲地區的板塊優勢
同樣的,對於本次首次推出的稽古專場,香港保利也是在佳士得和蘇富比的競爭中找到的一條險勝之路。
「佳士得和蘇富比並沒有把高古放在亞洲做推廣,這是它們的亞洲策略。我們談論到宋瓷、青銅、或者石雕,基本上都會想到倫敦或者紐約的拍賣。在亞洲,當保利來到香港以後,我們希望基於中國文化底蘊,將這一部分更完善、更豐富地呈現給亞洲客人、外國客人,而不是片面式的呈現,這是保利在香港的優勢。」張益修表示。稽古——青銅器、石雕、宋瓷專場中,涵蓋高古銅器、玉器、瓷器,為眾多藏家提供更多的選擇。
對於這樣的一個全新的嘗試,該專場的負責人慕文泊表示,客人來到展場的時候,看到這一個新的專場,尤其是在高古器物的部分,是開啟了一個新的收藏的關注點,收藏是一個不斷積累和沉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之外,收藏家一定會更加關注到具有深邃的文化內涵、歷史意義的藏品,而在這個脈絡中,青銅器、石雕、宋瓷無疑是最能代表的。
北宋定窯刻花蓮池雙鳧紋盤
一直以來,瓷器收藏市場上最引人關注的都是明清瓷器,近兩年在傳統的明清官窯瓷器缺乏亮點和市場激情的情況下,高古瓷器反而吸引了眾多眼球。雖然高古瓷尤其是宋瓷近兩年來頗受海外市場的關注,但是由於我國的法律不允許拍賣文物,高古瓷器大多都是出土的文物,因此市場上可拍的器物少,流通能弱。另一方面,鑑定是個很大的問題。目前,高古器物還是西方及日本的審美取向。所以目前高古瓷器在我國大陸市場不大可能有很快的發展,跟國際市場更是不可同日而語。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香港保利把香港這一地區的優勢不斷的放大,再加上佳士得和蘇富比把高估器物標的多放置在倫敦、紐約等西方地區,相信香港保利此舉也是明智之選。
而在慕文泊的觀察下,對於這一專場的設置,一方面是因為大陸《文物法》的法規限制,但是從古器物來講,石雕、瓷器、青銅器是三類最能代表中國古代文明的物件,並且這三大類也將會創造出一個新的收藏熱點。
「從古器物來講,中國文明中商周文明是代表我們文明源頭的一段歷程,這種文明的軌跡,我們只有通過物質文化,比如在考古的過程中遺留下來的青銅器銘文去追溯,或者是我們魏晉之風,在世界雕塑的視野下中國佛教的石雕,是極具藝術性的;再有不可避免的肯定就是宋代文化,尤其是以宋瓷為代表,以最簡潔的線條和最優雅的色彩概括了一個文人的情懷與品位。這三個門類在古董器物中是最精華的三個方面,我們在香港這樣一個世界的舞臺上,來設置這個專場最合適的,因為首先要做的是對於中國古代文化的推廣,讓全世界更加關注我們古代中國的文明,或者說離我們目前關注點更加遙遠的一些門類。」慕文泊在談及這一專場的學術意義時說道。
佣金提至18%——從參與到制定佣金遊戲規則
雖然香港保利在其拍品呈現上是一種來勢洶洶的態度,但張益修同時表示,保利來香港,並不是想說立馬就拍100億元,或者要趕超佳士得和蘇富比,只是要藉助這樣的一個平臺更加完善北京保利的海外體系,但是對於北京保利而言,尤其是在香港保利成立之初,就打造了一支專業的香港團隊,並且從佣金的角度而言,不同於香港佳士得和蘇富比,而是保持了一個固定的佣金額度,但是從2014年秋季拍賣開始,佣金卻提高了3%,而這是否會對於客戶的競買帶來一定的影響,這在張益修看來,並不存在這樣的顧慮,因為多出的佣金就意味著有更多的成本投入到客戶服務中去。
「其實佣金的提高對於藝術品市場是有一個正面的意義在的,尤其是對於拍賣行業來講,高的佣金意味著我們會提供更好和更加完善的服務,比如今天你會看到我們在系統上以及細節上的提升,比如,我們會詳細的安排專門的人員去記錄每個客戶的喜愛,並且建立一個追蹤的系統,能夠掌握到這些客人的將來的喜愛,這樣就可以更加高效和有目的的完成圖錄的派送。」張益修對記者說道。
香港保利預展現場
而這樣的佣金改變很容易讓人想到之前的香港佳士得和蘇富比的佣金提升所引發的一些討論,在香港,佳士得和蘇富比一向被認為是拍賣市場的規則制定者,兩家佣金的價格也是不斷的上漲之中,而到香港競買的藏家也必須要遵守這一遊戲規則。而在內陸的拍賣公司中,佣金也往往成為一個和買賣雙方進行協調的重要籌碼,基準為15%的佣金收取,實際的收取最低甚至為零,但這樣的情況在香港佳士得和蘇富比則是嚴格控制的。香港保利此次作出的佣金調整的決定,也並沒有嚴格按照佳士得和蘇富比兩家公司的分段式收取的方式,而是和內陸拍賣公司一樣,固定收取一樣佣金比率,這樣的一個率先改變佣金的方式,一方面是因為香港拍賣成本的增加,另外一方面也是能看出是香港保利慢慢的參與到了香港拍賣市場的規則制定中。
正如香港保利首次拍賣之後,在面對香港蘇富比和佳士得佣金調整的情況時,趙旭表示,香港保利與北京的佣金比例是一樣的,都是15%,在香港是盈利的,但是香港保利這一次暫時不會上調佣金,因為保利到香港國際市場一定要尊重佳士得和蘇富比這兩個拍賣巨頭,要以佣金的優勢與這兩家拍賣公司進行競爭,因為拍品的品質各有千秋。時隔一年,香港保利的佣金也上調了3%個點,這樣的調整所釋放出的信號不禁讓人多了更多的猜測,這也是內陸的拍賣公司第一次在香港作出佣金調整的情況。
如果真如趙旭所言,藝術品市場遵循五年一個調整的規律,那這次香港保利拍賣無疑是歷次拍賣的重中之重,從6.45億(港幣)到9.89億(港幣),再到2014年春天的11.36億(港幣),以及這個秋天的預期20億(港幣)的成交總額,香港保利到第一集團軍的距離越來越近,而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步的建立起其在香港拍賣市場中的優勢板塊,並且藉助香港的優勢,把保利拍賣推到世界的舞臺上,這是香港保利和北京保利這兩家兄弟公司在香港共同合力的結果,這樣的結果我們也拭目而待。
今日精彩看點
對話秋拍 | 李豔鋒:擴大香港嘉德在二十世紀中國油畫板塊的優勢地位
對話秋拍 | 郭彤:古代書畫——給香港藝術品市場提供一個新面貌
回復「看點」即可得到今日精彩看點
回復「小花」即可得到本期小花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