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子不出門?因為出了門就變『門外漢』。」
在臺灣綜藝節目主持圈裡,康康算得上是個異類:沒有哪個主持人像他一樣,話講得那麼慢,但是一開口,卻能讓你捧腹大笑。
日前,康康到廈門為自己投資的酒店做宣傳,也與導報記者聊起了臺灣娛樂圈的那些好玩事兒。
最愛是音樂 「吳宗憲喝醉才把我籤下」
許多人看康康是位天生的諧星,他卻自詡是個永遠的音樂人。
31歲入行,出道18年,康康算得上「大器晚成」。出道前的11年,曾做過音控、小弟、園藝工人、木匠、歌手和服裝商販,也一直在樂團擔任主唱,進入演藝圈,也不是因為口才好會說話,而是因為參加上華唱片舉辦的「1997 PUB英雄會」比賽,從全臺106隊中奪得總冠軍,才獲得的機會。
只是,就算進入了演藝圈,康康卻因為「長相不佳」,被淹沒在了茫茫人海中,直到遇到亦師亦友的綜藝天王吳宗憲。「剛入行時,有個記者看到我,說你怎麼這麼像吳宗憲,就帶我去給憲哥看。憲哥看到就把那記者趕出去,說:『我哪有那麼醜』!」康康說,後來機緣巧合之下,跟著吳宗憲一路做節目,吳宗憲覺得兩人理念合拍,又都喜歡唱歌,他便加入吳宗憲的經紀公司,成為阿爾發家族(憲憲家族)的一員。
「我跟憲哥說我想出專輯,他說不可能,你長這樣子。直到有一天去喝酒,林曉培的樂隊在表演,我上去唱了一首。憲哥聽後,願意給我出專輯了。」頓了一下,康康接著「放了一槍」:「但事後他解釋,當時他喝醉了,現在很後悔。可大哥說的話,總不能收回去。後來就進他的公司,籤了7年。」
再後來,他和吳宗憲、高凌風組成的「三大難高音」,唱歌穿插搞笑,倒也在唱片界,意外闖出了一片天。康康告訴記者,明年7月左右,他還將在廈漳泉地區舉辦演唱會。
最想拍電影 「先拍我最擅長的幽默」
在娛樂圈呆久了,難免想轉換跑道。除了投資酒店之外,康康的另一項副業,居然是「拍電影」,「目前拍好了正在談發行,希望能在賀歲檔上與大家碰面」。
更讓人大吃一驚的是,第一部電影,康康就來了一個「自編自導自演」,但他卻一點也不擔心,「當然有壓力,但就像馮小剛,他拍了很多很搞笑的小品之後,才有了《唐山大地震》。我的電影是關於詐騙的黑色喜劇,正是我最擅長的,所以我有信心」。
康康的自信,正是他「源自生活的幽默」。「當初朋友介紹我去杭州,那邊有個古董拍賣會,我就跟著人家買古董名畫,正好我朋友跟我推薦一個印尼的畫家。他的畫都是跟厚紙板有關係的,我就買了兩幅,每幅大概50萬新臺幣。」5年之後,康康懷著期待的心情問朋友畫漲價了沒有,朋友告訴他,等畫家去世之後,大概就漲價了,「我就問畫家幾歲?他說20多歲,可是我今年已經40多歲了」。
康康說著就笑了起來,「所以說,現在社會上很多東西,行業、包包都可以是假的,我的劇本,就是從這裡來的」。
為了這部電影,康康也找來了娛樂圈的不少好朋友,包括吳孟達、吳宗憲、NONO、黃嘉千、納豆、歐弟、王彩樺、王夢麟等,「希望能有好的成績」。
走紅靠搞笑 「我的笑話都是累積的」
雖然熱愛唱歌,但康康被觀眾所熟知,卻是別人比不了的搞笑功力:一次偶然的安排下,康康受到綜藝大哥大張菲的賞識,成為當時的《龍兄虎弟》的固定班底,從而開始毫無保留的搞笑行動。
因為講話慢,康康在節目中,常常屬於被嘲笑、被調侃的對象,但他工作的勤奮和刻苦努力是非常有口碑的。「我隨身有一個本子,想到什麼好笑的就記下來,現在就記在手機裡。」康康拿出手機備忘錄,裡面密密麻麻的,都是「笑話密碼」,「這些你們看不懂,但是我自己一看就知道,也會背得滾瓜爛熟,上節目時就能隨時拿出來用」。
康康的冷笑話時間
臺灣的搞笑藝人,如澎恰恰、許效舜、陳漢典,記者採訪過不少,他們都是電視上搞笑,私底下卻比平常人都嚴肅得多,但康康卻不是這樣,不管是說話、動作,無時無刻不在搞笑。
「我們在籌劃三大難高音的時候,有一天高大哥堅持要讓寶弟上場,說著說著就哭了,憲哥就叫我過去安慰他。我過去就說:高大哥,你不要難過,搞不好寶弟不是你的小孩。結果憲哥就一個側飛踢,說:你這個畜生,怎麼可以把實話說出來。高大哥一下子就笑了,這個哏後來我們就一直用下去。」
「有一天,董志成投資的蛋撻店不知道得罪了誰被砸,大嫂雖然沒有被襲擊卻驚嚇過度把腳給扭骨折了。我很著急就衝到醫院去,開門看到大嫂就問:醫生怎麼說?!結果教英語的嫂子眼皮都不眨回了句『doctor』。」
「有一次我去拜訪趙本山老師,他寫了一幅字送給我:不招人嫉是庸才。憲哥在旁邊我覺得不好意思,就叫趙老師也寫一幅送給憲哥,只是要把人去掉,變成 『不招妓是庸才』,結果憲哥在旁邊就說,餵~~」(海峽導報記者 許巧娜 李學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