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蕾』給了我很多幫助,就像黑暗中的一盞明燈,不僅解決了我生活上的困難,還給予了我精神上的幫助,讓我對未來充滿希望。」
林必粉今年19歲,家在黔西南州晴隆縣。在「春蕾計劃」的資助下,2019年9月,她走出大山,如願考上了浙江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應用心理學專業。
小粉告訴記者,將來大學畢業後想回家鄉當一名老師,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去幫助更多和她一樣的孩子,傳遞「春蕾」的力量。
大學校園裡,小粉與同學們在一起。(中間為小粉)
小粉的家,在晴隆縣一個小山村裡。她18歲以前,從來沒出過遠門。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唯一的經濟來源就靠家裡種的茶樹。
小粉家雖條件不好,卻讓人羨慕。在當地,她家是出了名的「學霸」家庭,姐姐在四川師範大學讀研,哥哥在天津工業大學上學,小粉也在去年考上了浙江師範大學。
小粉家獎狀牆,滿滿一面牆貼了56張獎狀。
為湊齊三個孩子的學費,幾年前,小粉的父母離開了寨子,來到海南三亞一個芒果園打工。因為知道孩子用錢的地方還多,夫妻倆沒日沒夜工作,很少回家。
每年春節,趕上三亞芒果上市,正是小粉父母最忙的時候。小粉三兄妹在貴州的家裡,自己買點菜做頓便飯,就算是年夜飯了。
小粉的父親忙著採摘芒果,只為湊齊三個孩子下學期的學費。
在沒有父母寵愛的時光裡,小粉慢慢長大,也比同齡孩子更懂事,更勤奮。從小學到初中,小粉的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2016年,小粉順利進入省級一類示範性高中興義八中就讀。她心疼父母掙錢不容易,一年四季都穿的是校服,在學校也從不買零食。
上高二時,小粉遇到了 「春蕾計劃」。那時「春蕾」資助正好在學校開展,小粉因家庭貧困被班主任推薦申請。
彼時,小粉因為長時間埋頭學習,頸椎出了問題。原本想撐一撐也就過去了,可頸椎引起頭疼的症狀越來越加重,她只得到醫院做檢查。
「那時我身上只有500塊錢,花了300多照CT、開藥,只剩下100多塊,還得撐一個月。」小粉很無助,但又不想告訴遠在他鄉的父母,讓他們擔心。
就在小粉一籌莫展的時候,突然接到學校老師的通知,申請了 「春蕾計劃」的同學可以去領取每學期1200元的資助。「那一刻我心裡既驚喜又感動,那筆資助就像黑暗中的一盞明燈,解決了生活上的困難,帶給我無限希望。」小粉說。
小粉正在領取「春蕾」助學金。
據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項目人員介紹,「春蕾計劃」是在全國婦聯領導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於1989年發起實施的致力於改善貧困家庭女童受教育狀況的兒童公益項目,長期以來項目圍繞女童教育、女童安全、女童健康等,開展了多形式的資助服務,一大批春蕾女童已成長成才。
騰訊公司秉承「科技向善」理念,自2007年開始參與和支持「春蕾計劃」,為傳統公益組織插上了網際網路的「翅膀」。
「春蕾項目得到了騰訊公益的大力支持與信任,獲得流量支持的同時贏得了更多用戶的關注,同樣也進一步推動了我們對項目管理的不斷完善與監管、工作人員專業能力的提升,進而更好地落實項目,實實在在地解決女童更多的實際困難。」項目人員說,騰訊公益為廣大社會組織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網際網路募捐信息平臺,並開發了一系列的捐贈產品,如一起捐、接龍、捐步等,降低公益參與門檻,讓公益融入生活,給項目帶來了更多的用戶關注度。
不僅如此,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也受益於騰訊公益定期組織線上多維度課程培訓、夥伴號圖文分享等,提高了各組織的抗風險能力、執行能力、財務管理能力等等,對機構的培養從另一個角度增加了平臺整體的質量與透明度。
小粉寫給資助人的感謝信。
小粉告訴記者,上高中時學習壓力大,對未來非常迷茫。「春蕾」陪伴一對一活動專門邀請了江蘇的心理學老師到學校講解減壓的方法,這些方法讓她受用至今。
在心理講座上做小遊戲的「春蕾」女童。
「結合春蕾女童成長需求、特點及項目結構,在救助貧困地區女童重返校園、給予固定的經濟支援外,我們更加注重女童身心健康,培育積極的心理品質,開展『春蕾』陪伴一對一活動。」項目人員說。
小粉曾想學醫,一直想擁有一本關於醫學的書。得知她的願望,「春蕾」的工作人員很快寄來一本厚厚的《本草綱目》。
「春蕾」的關心和鼓勵,溫暖著小粉的心,改變也在不知不覺中悄然發生。
在「春蕾」的影響下,小粉在高考填志願時,報考了心理學專業。在小粉眼裡,「春蕾計劃」給予自己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資助,更多的是讓自己學會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人生態度。
如今,小粉也成為了一名「春蕾」志願者,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她告訴記者,將來大學畢業後想回家鄉當一名老師,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去幫助更多和她一樣的孩子,朝著美好的未來前行,把「春蕾」的精神延續下去。
如果您也想幫助「春蕾」女童繼續學業,追逐夢想,可在文章底部點擊閱讀原文了解項目捐款路徑,也可以在騰訊公益平臺上,搜索項目「春蕾計劃」名稱,即可支持你所關注的公益項目。
迴響計劃欄目介紹
貴州都市報和騰訊公益合作推出「迴響計劃」,走訪騰訊公益平臺上的公益項目,通過對這些項目的採訪報導,讓更多愛心捐助者通過最直觀的方式看到公益資金的流向和成果,看到公益組織的成長。推動中國公益行業從感性到理性,從熱情到專業的發展路徑,讓透明、信任和理性的公益力量源遠流長。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看到本期公益報導的公益項目↓
本期公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