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敗光1個億,卻靠賣旺旺逆襲成首富,背後故事比賭王還精彩!

2020-12-24 正商參閱

這次新冠疫情,湖南的一家醫院在微博上火了。

乍一看是不是很像盜版的,又或者是重名的,其實都不是。它就是旺旺雪餅家的,而且是一家正經三甲醫院。

此次疫情旺旺醫院作為湖南定點醫院之一,接診相關病人。

光有這還不夠,旺旺醫院還派遣了專業醫療團隊前往湖北支援。哈哈哈,這旗子有點萌是怎麼回事?

更萌的還在後邊,運送醫護人員的車輛也是自家醫院的職工大巴,這小小酥配色,一看就知道是旺旺家。

只不過這英文翻譯...貌似沒過四六級啊,誰會想要want hospital啊哈哈哈...

這種為所欲為的可愛體現在各個方面。這次派去支援湖北的隊伍裝備除了小小酥配色的大巴,還有貼上了旺旺醫院的專屬logo的行李箱。

你們是不是很好奇旺旺的創始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他就臺灣首富蔡衍明

首富前半生:7個情人9個娃、隨便敗掉一個億

旺旺老闆蔡衍明的人生歷程,比賭王還要精彩。

據悉先後有7位女性為他生下了9個子女。而如果用一個字形容他的前半生,那就是「浪」。

念書時天天逃課。蔡衍明是富二代出身,學生時代,他曾回憶說:

「以前念書的時候,早上起來,窗戶打開,樓下的人都在排隊等我逃課。因為我口袋零用錢多啊!」

喜歡翹課看電影,最多一天能看上十部,認為「電影和街頭比上學有用」 。

做生意一竅不通。到了高中,因為多次和學長起衝突,蔡衍明乾脆退學,剛好那時候父親從朋友手中接過宜蘭食品廠,不想看著他整天遊手好閒,就打發他去管理這個廠子。

那時,蔡衍明才19歲,書沒讀過多少,關於做生意更是一竅不通,用他自己的話來說:

「我帳也看不懂,人也不認識,我又不敢問。損益表是賺是賠,我也不知道。」

開公司一年賠一個億。1976年,蔡衍明創業,拿著家裡給的本錢,帶著「宜蘭食品廠」加工轉銷售,生產「浪味」魷魚絲,結果一年就賠了一個多億臺幣,那可是70年代的1億!

剛開始創業就落得個敗家子稱號,這樣的標籤大大打擊了他的自尊心。蔡衍明開始思考失敗原因,最終他自己又總結了一個無釐頭的結論:

「浪味」魷魚絲名字取得不好。

因為在閩南話裡,「浪味」與「浪費」諧音,這樣不吉利的名字會把萬貫家財全都「浪費光了」。

創業失敗後,蔡衍明一度患上抑鬱症,想要跳樓自殺。

首富後半生:被一隻狗救了2次,靠旺旺米果發家

是寵物狗黑皮救了處於絕望中的蔡衍明。

黑皮從蔡衍明7歲起就陪著他,雖然個頭小,但鬥志很足,無論多大的狗,它都敢衝上去鬥一鬥。

蔡衍明後來回憶:

「他的雙眼炯炯有神,很自信,也很敢鬥。從小就找比他大的狗相咬,有兩次被咬得送進醫院。但每次從醫院回來,他還是要找大隻的鬥。」連狗都從不放棄,我一個大老爺們,難道失敗一次就認輸?

蔡衍明的鬥志又被燃起,他不甘心自己一輩子能被人記住的,就是那一次失敗。

為挽回自尊,蔡衍明性情大變,他發誓一定要做成點什麼:

「我以前很樂觀、很招搖,拜把子一大堆。從那時候開始就自動收斂,因為一個人成功,你不知道什麼時候還會失敗。」

後來,他發現日本有種用大米製成的點心——米果,很受歡迎。而臺灣稻米資源過剩、價格低廉,把低價的稻米深加工為米果就能大賺一筆。更重要的是,在當時的臺灣,休閒食品尤其是米果,是一種時尚潮流。

因此,蔡衍明決心進入米果領域,而且他不做進口,一心要自創品牌,因為當時臺灣人吃的都是日本零食,並沒有本土品牌。

為了保證自身產品的質量,蔡衍明專程去日本,找到日本三大米果廠之一的巖冢制尋求合作,希望能夠引進技術,但每次都被拒絕。

蔡衍明並沒有放棄,連續兩年時間,他每周給對方寫信,每月去一次日本拜訪。當時的社長楨計禁不住蔡衍明的軟磨硬泡,提供給了他米果的製造技術。

但這時,他想起了第一次的失敗經歷,心裡還是有點慌,就跑到了十八王公廟祭拜。看到廟堂門口的一隻巨犬銅像,蔡衍明腦海裡忽然撞入幾聲狗叫「汪汪」。

心血來潮,蔡衍明當即敲定,這個產品改名為「旺旺仙貝」。旺旺代表旺丁旺財,仙貝就是神仙的寶貝。

這名字較之前的「浪味」比起來,確實吉利多了。

於是,就有了現在我們熟知的「旺旺仙貝」和「旺旺雪餅」,此後這倆產品也如他們的名字一樣在臺灣米果市場發展的很「旺」。至今,蔡衍明都將楨計作稱為"旺旺之父",在總部豎立銅像。

進軍大陸,爆發價格戰

到了90年代,蔡衍明嫌中國臺灣市場局限性太大,「不夠刺激」,他把目光投向了大陸。

在大陸,蔡衍明採取了廣告轟炸的方式:

「我到一個地方,先打廣告,誰先給我錢,我就先給誰賣。那個時候很少人打廣告,廣告一打,錢就來,接著就是排隊拿貨了。」

之後,留下了很多大家熟知的洗腦廣告,像那句「你旺我旺大家旺」,旺旺在投產當年就創收2.5億元人民幣;

還有「再看,再看就把你喝掉」;「我要o泡,我要o泡,o泡果奶要要要」;

「我將來一定比你聰明,比你強!」

雖然長大後感覺這廣告無釐頭,但「旺旺」的記憶在你腦海裡已經根深蒂固了,在當年它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網紅。就這樣,蔡衍明混的風生水起。

眼見旺旺大賺特賺,康師傅等臺企眼紅,紛紛開廠,到了1994年,有200多家廠商加入"仙貝大戰"。

在激烈的競爭中,蔡衍明一邊推出低端品牌,使米果從最初的1公斤50元,驟降到1公斤5元;一邊給各地政府寫信讓其蓋廠房,旺旺租下這些廠房擴建生產線,加大產量,降低成本。

價格戰非常奏效,對手腳跟未穩就被旺旺踢出局。

瘋狂投資各個領域

此後的旺旺開始布局各個產業鏈,除了咋們文章開頭部分提到的醫院,還有家更浮誇的酒店,酒店通體是金色的,連內部大堂也是金光閃閃,一副看起來住不起的樣子。

比旺旺上海總部大廈還氣派。

一般酒店的門口都會立一座獅子或者麒麟的雕塑震店。但旺旺就不一樣了,直接讓自己家的吉祥物蹲在酒店門口,通體金黃的旺仔感覺比財神爺更能招財一點。

更搞笑的是酒店的名字,叫做神旺大酒店,跟酒店外觀一樣簡單粗暴、豪中帶土。你再看下方的英文翻譯,中英文夾雜「神旺=san want」,哈哈哈

沒有任何意外的,酒店內隨處可見印著可愛旺仔形象的物品,仿佛進了一家旺旺主題酒店。

房間內部房卡、浴袍、浴巾、枕巾上統統印滿了旺旺,不過這都不是我等吃貨最在意的點。

旺酒店,房間內的旺旺小零食可以隨便吃。

除了進軍食品界、醫療界,旺旺還涉足了時尚圈,與潮牌推出合作款。你別說,還有點怪好看的。

他們員工自己也有穿哦~穿上瞬間感覺自己萌萌噠。

不只有這種休閒服飾,就連正裝裡的領帶跟腰帶都是旺仔的圖案,一股濃濃的中二風裡透露著些許可愛。

不要以為這只是周邊員工不會穿,旺旺的老闆蔡衍明老爺子出席活動時就繫著這根萌萌噠腰帶。

想想也是,畢竟是能把自己私人飛機改造成旺仔碎冰冰的奇人,有什麼可愛的事是他做不出來的呢?

答案是沒有!無論是飛機還是遊艇。

還是班車。

甚至連生產廠那條路都必須是旺旺的。是不是做夢也想不到竟然真的會有一條路以「旺旺」來命名,這未免也太豪了一點叭~

至於旺旺的家業到底有多大,如果這麼一條一條詳細的說下去怕是要說到明天,我就言簡意賅的把各行業的旺旺給你們列一下好了!

醫療行業:湖南旺旺醫院

酒店行業:神旺大酒店(上海、淮安、西寧、臺北)

金融保險行業:旺旺友聯、中國旺基金會

房地產行業:旺旺家緣、旺旺大廈

電解水行業:水神

養老行業:愛志旺

文化產業:黑皮文化

餡料產業:友神

鮮食產業:旺洋食品

2008年,旺旺以中國旺旺控股有限公司的名義,在香港上市,市值最高達到1700億港元。

同年11月,蔡衍明以個人名義出資收購了中國臺灣中時媒體集團旗下的《中國時報》、《工商時報》、《時報周刊》和中時電子報、中天電視臺、中國電視公司,一年後就實現了中時集團扭虧為盈。

可以不誇張的說,我們當年追過的《康熙來了》就是旺旺家的。

2015年,根據胡潤全球富豪榜的資料顯示,旺旺集團蔡衍明坐擁610億元人民幣的總資產。

創業30載後定下家規 孩子年滿18歲便不再升學

蔡衍明,在江湖上摸爬滾打,積累了渾身的「功夫」和經驗。他由此斷定,「街頭智慧」是最棒的教育方式,遂將之灌輸給自己的子女——讀書不宜過多、實踐方出真知。

因此,蔡衍明立下一條家規:孩子年滿18歲便不再升學,直接進入企業學習經營。

對於念書,他有自己獨到的哲學。

首先,他是一個「務實主義者」,認為「街頭一年,更勝讀書三年」,而小孩跟在他身邊學習經營管理肯定勝過念什麼商學院。

其次,他認為必須給小孩留下一定的缺憾,他們才能「確實地認識自己」,才不會自滿。

蔡衍明認為:「學歷高的人定性不夠,都不夠了解自己,要求的待遇比別人高,卻不懂得要求自己;反而是學歷低的人,比較有耐心,知道自己的不足,工作起來比學歷高的人更努力。」

於是,儘管其長子蔡紹中學習成績優異,但仍於2001年高中畢業後即告學業中止,轉而進入旺旺集團開始漫長的「見習之旅」。

在之後的八年時間重,被蔡衍明施以「魔鬼式訓練」。

第一階段為頭3年的「見習生」時期——到旺旺的諸多部門輪崗見習。「我沒有名片,因為沒什麼頭銜,我的名牌(工作證)上只有我的『蔡紹中』3個字,」蔡紹中說。

第二個階段是接下來3年,蔡衍明安排蔡紹中為自己作「特別助理」。主要意圖一來便於提早俯瞰大局,二來磨其性子。蔡衍明對數字非常敏感,他要求兒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對企業的收入、利潤、成本等數字要瞭然於胸,對商業模式和經營管理各細節的解釋要條理清晰。「每周一次的familyday(家庭日),父親都會追問各項事情的進度和執行細節,他甚至不放過吃飯時間,」蔡紹中說。

第三個階段是2007年開始,蔡紹中開始在管理層被委以要職:旺旺公司執行董事、友聯產物保險董事等。直至2009年的兩年間,他的管理技能得到了極大的考驗與提升,特別在旺旺赴港上市期間,蔡紹中幾乎成為了喜歡問「為什麼」的蔡衍明的「答案提取器」。

2009年則是蔡紹中的第四個階段的開始,也是蔡衍明一邊心懷家業永續的念想、一邊與兒子分疆而治的開始。

來源:財經人物第一線、新氧、金錯刀

相關焦點

  • 19歲敗光1個億,如今變身首富身價600億,康師傅都不是他的對手
    超越這位大名鼎鼎製造商的人,是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 並且這是他自2015年,蟬聯兩次獲得臺灣首富。 而在幾十年前,他還是個不學無術的小混混,叛逆退學,19歲賠掉一個億,被人稱為「敗家子」;23歲他成功找到出路,人稱「米果大王」;35歲生意轉戰內地,要做臺灣的「默克多」。失敗過,也抑鬱過,但最終,他用事實證明了自己。
  • 富士康,康師傅都敗了!19歲花光1個億,他從街頭混混變身身家610億的「臺灣首富」.
    從小街頭稱霸,卻憑藉街頭哲學,成為眾所周知的米果大王;19歲當老總賠一個億,壓力大到想自殺,卻依靠「雖千萬人吾具往矣」的精神,從臺灣發跡,再到新加坡上市,打敗了同樣發跡於臺灣的康師傅!19歲敗光1個億成為家族「敗家子」蔡衍明出生於臺北市一個富貴家庭,在家排行老么,深受父親的寵愛。
  • 19歲時敗光1億,3年逆襲狂賺54億美元,擠掉郭臺銘成臺灣首富
    19歲時,蔡衍明的父親從朋友那裡接下了宜蘭食品廠。但是父親沒有時間經營,蔡衍明便主動請戰去廠裡當起了總經理。沒有文化,也沒有任何經營和管理食品廠的知識和經驗卻還操心食品廠的戰略轉型。結果一年下來,賠掉一個多億(臺幣),不僅把廠裡原有的資本全賠光了,最後還要動用家族資產來補貼。由此落下了一個「敗家子」的稱號。交了1個多億的學費,為了證明不是別人眼中的敗家子,蔡衍明決心認真做一番。3年後,一直尋求東山再起的蔡衍明發現了商機,他觀察到臺灣稻米資源過剩,便盤算著做米果生意。於是,他找到米果大廠之一巖冢制尋求合作。兩年後獲得米果製造的技術輸出。
  • 旺旺,不旺了!從負債1億到身價610億的臺灣首富,也旺不起來了!
    縱然旺旺已經不那麼好賣了,但旺旺掌門人蔡衍明的財富傳奇依然精彩:他不愛讀書,卻是身價超610億的臺灣首富;他不愛營銷,卻創造了循環洗腦的魔性廣告。作為臺商,蔡衍明霸氣十足,又十足低調,19歲接手家業當老總賠一個億,卻依靠「雖千萬人吾俱往矣」的精神一手將公司打造成為全球最大米果製造商,並成為中國休閒食品大王、臺灣首富。可如今,已過花甲之年的蔡衍明精力已大不如前,旺旺仿佛也旺不起來了...
  • 米果大王:從負債1億到身價610億的臺灣首富,旺不起來的旺旺!
    縱然旺旺已經不那麼好賣了,但旺旺掌門人蔡衍明的財富傳奇依然精彩:他不愛讀書,卻是身價超610億的臺灣首富;他不愛營銷,卻創造了循環洗腦的魔性廣告。同時,旺旺集團版圖不斷擴張,不但開了大陸第一家臺資醫院,更積極建構橫跨兩岸的連鎖飯店體系,將公司市值帶到高達1440多億港元,蔡衍明也因此多次問鼎中國臺灣首富。值得一提的是,這位高中文化的臺商,19歲就開始經營生意,擁有私人飛機,7個女人,九個孩子。
  • 19歲敗光家裡1個億,曾公開怒罵臺獨,今旗下疫情醫院成「先鋒」
    就在近期,一家賣雪餅的公司火了,一直以來都一位旺旺只賣仙貝和雪餅,沒想到旗下竟然還有醫院?這一次旺旺醫院還成為了疫情先鋒醫院,著實是靠實力「火了」一把。猝不及防的「炫富」公告來了,旺旺集團旗下的疫情定點醫院「火了」,一直以來旺旺在大家的心目中就是童年的回憶,公司出售的雪餅、仙貝以及OO糖這些小零食成為大眾心目中的童年記憶,誰曾想,人家財大氣粗竟然還開醫院!
  • 19歲敗掉1個億,如今蟬聯臺灣首富,竟立家規不讓子女上大學
    19歲當老闆賠掉一個多億(臺幣),不得不找家裡貼錢補救,落下個「敗家子」的稱號;從小街頭稱霸,卻憑藉街頭哲學,成為眾所周知的米果大王,打敗了同樣發跡於臺灣的康師傅。19歲敗光1個億成為家族「敗家子」蔡衍明出生於臺北市一個富貴家庭,在家排行老么,深受父親的寵愛。
  • 19歲敗光一個億,如今卻因為一條狗狂賺400億,成為臺灣首富!
    近日,《彭博社》公布2018年全球500大富豪排行,這次臺灣前5大富豪起了變化,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以5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7億)資產,擠下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成為臺灣首富。郭臺銘因為蘋果光不亮,公司去年股價下跌近4成,身價也跟著蒸發16億美元,排名第三。
  • 19歲當敗家子虧1億,靠雪餅成臺灣首富,今旺旺醫院又成戰疫先鋒
    提到敗家子,很多人可能會想到曾經的山西首富李兆會,他在22歲時就接管了家族企業,在接班時他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不會讓家族企業在自己手裡倒閉,可事實上並非如此,在2008年成為山西首富後,他為此得意洋洋,還高調娶了女明星車曉,但婚姻沒多久還是走到了盡頭,之後他又重金娶了一個女藝人,可在事業上卻一年比一年糟糕
  • 敗光1億後, 逆襲成首富、米果大王!他家的產品你肯定吃過
    從小街頭稱霸,卻憑藉街頭哲學,成為眾所周知的米果大王;19歲當老總賠一個億,壓力大到想自殺,卻依靠「雖千萬人吾具往矣」的精神,從臺灣發跡,再到新加坡上市
  • 旺旺米果賽過做蘋果的,擠下郭臺銘,一個街頭稱霸的混混如何逆襲臺灣首富?
    靠食品業起家的蔡衍明再次成為臺灣新首富。 日前,《彭博社》公布2018年全球500大富豪排行榜,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以54億美元資產,擠下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成為臺灣首富。鴻海董事長郭臺銘 相比之下,多年以來,鴻海掌門人郭臺銘一直力圖轉型,擺脫「成也蘋果,敗也蘋果」的命運。
  • 旺旺董事長的「魔性」帝國:敗光一億翻身做首富,辦醫院、建酒店跨界
    果真如此的話,旺旺公子也算是很好地繼承了他爹蔡衍明「耐撕」這一特質。不懟天不懟地專懟臺獨,傳媒、醫院、酒店……跨界跨得不亦樂乎,63歲前「臺灣首富」親身說明,魔性旺仔,非一日玩成。富N代與首富的距離有多遠?一筆1億多的「學費」吧去臺灣富豪榜數一數,蔡姓實屬第一大熱。
  • 旺旺董事長和他的「魔性」帝國:敗光一億翻身做首富,辦醫院、建...
    果真如此的話,旺旺公子也算是很好地繼承了他爹蔡衍明「耐撕」這一特質。不懟天不懟地專懟臺獨,傳媒、醫院、酒店……跨界跨得不亦樂乎,63歲前「臺灣首富」親身說明,魔性旺仔,非一日玩成。  富N代與首富的距離有多遠?一筆1億多的「學費」吧  去臺灣富豪榜數一數,蔡姓實屬第一大熱。
  • 旺旺掌門人成臺灣新首富!標準富二代,被稱為臺灣版王思聰?
    富士康作為蘋果手機全球最大的代工廠,隨著蘋果手機的銷量下滑,富士康所接受的訂單也是不斷減產,據悉富士康的市值下跌近4成,郭臺銘一下從臺灣的首富跌倒了第三的位置。根據近日《彭博社》公布的《2018年全球500大富豪排行》顯示,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他以54億美元(約367億元)的資產榮登臺灣富豪榜首的位置。
  • 旺旺蔡衍明:19歲成敗家子,有7個女人9個孩子, 自比:敢鬥,敢拼!
    這位高中文化的臺商,19歲開始經營生意,擁有私人飛機,7個女人,九個孩子。蔡衍明2008年引人關注,只因為他在旺旺上市過程中,出人意料地來了一個漂亮的大迴環。他2007年將旺旺從新加坡退市,就在大家以為他準備回歸私有化之時,他又突然帶領旺旺奔赴港交所,不僅完成了一個200天退市上市的傳奇,還將旺旺的市值從35億美元提至51億美元。蔡衍明對狗情有獨鍾,在中國旺旺的主頁上公司文化部分為數不多的幾則企業故事裡,兩則都與「狗」有關,其中蔡衍明與寵物小狗「黑皮」的故事更被擺在突出位置。
  • 旺旺董事長和他的「魔性」帝國:敗光一億翻身做首富,辦醫院、建酒店瘋狂跨界
    也就是說,這次開撕很有可能是旺旺公子本尊親自下場。這就讓火藥味更濃了起來。果真如此的話,旺旺公子也算是很好地繼承了他爹蔡衍明「耐撕」這一特質。不懟天不懟地專懟臺獨,傳媒、醫院、酒店……跨界跨得不亦樂乎,63歲前「臺灣首富」親身說明,魔性旺仔,非一日玩成。富N代與首富的距離有多遠?
  • 蔡衍明:從敗家子到中國臺灣首富
    從「敗家子」到「首富」他如何逆襲成功?蔡衍明的一生才是更傳奇的一生:他是個富二代,19歲就敗掉1億一度一蹶不振但是靠著「勇於拼」「敢於闖」的精神如今身家367億,成為臺灣首富!旺旺2018年中期業績報告根據旺旺最新發布的2018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2018年4月1日——9月30日半年間,旺旺淨利潤為13.64億元,同比增長7.1%。如果說,在抖音上最火的食品是什麼?
  • 旺旺蔡衍明:7個女人,9個孩子!因愛國被「封殺」,被一條狗拯救...
    他就是中天新聞背後的老闆蔡衍明。或許你不認識他,但你一定知道「旺旺」。沒錯,就是旺旺仙貝,旺旺雪餅,旺仔牛奶的那個旺旺。蔡衍明就是旺旺的創始人!寫了那麼多人物,蔡衍明真是一個讓我感嘆很「神奇」的人。19歲敗光1億,卻因為一隻狗逆襲。7個女人,和諧共處。9個孩子,卻立家規不讓孩子讀書?
  • 19歲與何鴻章一見鍾情,晚年痛失30億,賭王親妹的人生比小說精彩
    提起賭王的情事,男人羨慕、女人憤慨。而賭王何鴻燊親妹的愛情故事則是一出足以令人淚流滿面的文藝電影,這裡面包含家族秘聞、一見傾心、親脈血緣還有以億計量的金錢。一、被棒打的情緣—與堂弟不可不說的故事何婉琪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伯公何東靠做買賣成為港區首富,傳到她的父親何世光這一脈,雖比不上從前,但也無需擔憂生計問題。她的童年快樂富足,父親待她如掌上明珠,兄弟姐妹格外疼惜這個最小的妹妹,其中包括何鴻燊。
  • 旺旺集團創始人蔡衍明:19歲當老總賠掉一個億
    ◆◆◆◆◆◆19歲當老總賠掉一個億今年59歲的蔡衍明出身在臺北一個富貴家庭,在家排行老么,深受父親的寵愛,不愛讀書,卻愛當老大,大部分的知識都從街頭和電影院獲取。在父親開設的中央戲院裡,他一天能看上十部的電影。高中時,由於兩次和學長的衝突,處於叛逆期的他索性退學,進入父親的製冰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