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浩太激動了。
邢晗銘奪冠的一瞬間,鏡頭切到李榮浩,他站在椅子上,一邊喊叫,一邊舉著手為邢晗銘鼓掌,華少採訪邢晗銘的感受,她說「這一刻太不真實」,但我看李榮浩,是太過真實。
最後乾脆和整個戰隊的成員轉起了圈圈,闊愛。
李榮浩當初成為好聲音的導師,其實是有質疑的聲音,說他又不是殿堂級歌手,憑什麼,李榮浩開玩笑說,「我不是殿堂級,我是一年級」,但就是這個一年級,在金秋十月,收穫果實和榮耀。
尤其讓我感動的是李榮浩這位老師對邢晗銘說,「就算整個樂壇不接受你,我接受你」。
這句話對邢晗銘來說力量太大了。
邢晗銘一路走來,備受爭議,奇怪的唱腔,另類的個性,執拗,自我,讓她像一座沒人理解的孤島,但李榮浩就是打破了偏見和標籤,試著去聽邢晗銘想要說的話,表達的態度,然後打開她。
因為一座孤島,只有表達和歌唱,才能去碰撞另外一座孤島。
好聲音的舞臺就是這樣,放下傲慢和偏見,包容多元的可能性。
就像之前的吳莫愁,說她張牙舞爪,眼神可怕,就像之前的周深,說他,「沒有陽剛之氣」,但現在,時間證明了真香,吳莫愁像是魔鬼中的天使,而周深,是一隻飛過藍天的百靈鳥。
所以,好聲音的舞臺有顏色,但沒有標準答案。
我們形容過,好聲音就像是羅琳筆下的霍格沃茨魔法學校,每年都有一隻貓頭鷹,在麻瓜世界飛過,將那些擁有唱歌天賦的人,從麻瓜世界接走,來到這個神奇的學校,學習和成長。
然而今年的學校裡,也有許多令人難忘的閃光點和記憶點。
忘不了張天予,愣頭小子,唱歌的時候脖子上的青筋都能看到,他直抒胸臆,真誠又寶貴。
忘不了李芷婷,鋼牙小妹,聲音乾淨,但是又有奶兇的氣質,熱搜說她,「李芷婷的現場太穩了」,但比起唱歌,我更愛她的鮮活,生動,倘開心扉,這種率真是真的很有感染力。
忘不了崔佳瑩,人氣歌手,也是盲選的四轉歌手,是小朋友的老師,但從不忘記自己的夢想。
忘不了屈楊,一個小胖子,一首《父親寫的散文詩》直接唱哭了王力宏,厚重,低沉,飽滿深情,沒有太多花哨的技巧,像在講故事一般,一點一點唱到人的心坎上,李健的版本是往事如煙,屈楊是重重一筆。
也忘不了楊一歌,被那英譽為「小王菲」,溫柔典雅,氣質裡藏著江南古道,落雨紛紛。
忘不了的鏡頭太多太多,因為有他們的聲音,才讓好聲音的舞臺五顏六色,又繽紛多彩。
然而,這些好聲音都源於節目對人才的挖掘和堅持。
我們討論過一個現象,就是現在井噴式的音樂節目,其實已經把現有的音樂資源給消耗殆盡了,選秀節目太多,人才不夠用了,雖然有的音樂類型不同,但參與的人都是熟悉的面孔。
耳帝也說過,「選秀一年接一年,人才已經非常稀缺了」。
人才稀缺怎麼辦,就只有重新去挖掘和探尋。
我佩服好聲音的一點就是,不偷懶,不停止,不敷衍,一直以嚴格的高標準保證準入門檻,篩選,甄別,再打磨,真正能進盲選的人,其實已經是大海撈針出來的優秀人才了。
但,這就是好聲音的初衷和使命。
一個「現象級」的綜藝,不僅要好聽好看,而且要有存在的價值,往小了說,好聲音為草根搭建了一個逐夢舞臺,往大了說,好聲音不斷地向樂壇輸送新鮮血液,一直在更迭和優化著市場。
好聲音第八年,沒有疲憊感,反而是歷久彌新,周周上熱搜。
「爽」,依然原汁原味。
看好聲音永遠有一種看魏瓔珞宮鬥的感覺,看起來相貌平平的素人,一張口就成了武林高手。
但這不是最爽的,最爽的是導師轉身的時候,尤其是當選手快唱完而導師沒有轉身的時候,心想肯定沒戲了,結果最後一刻一轉,瞬間,有一種被壓到最下面騰空而起的感覺,爽。
黑馬陳其楠,其實今年只有一轉,結果沒想到,小人物也可以逆襲,終於站上了鳥巢。
「真」,越來越打動人。
真,是真實,也是真誠。
好聲音最吸引人的地方,其實是「做你自己」,在這裡,不需要偽裝,不需要你有多高的顏值,不需要你有多少粉絲量,需要的就是真實的聲音,可以在歌聲裡肆無忌憚的表達。
而真誠在於對這個舞臺的尊重和珍惜。
每次看到選手拼命訓練的時候,每次看到他們淚灑現場的時候,就覺得這些孩子是真的投入和熱愛,似乎這個這個舞臺有一種力量和感召,牽引著他們向前,讓他們找到歸宿和方向。
「趣」,是煥新和改變。
多少人說,「周杰倫走了我就不看了」,結果李榮浩和王力宏一上,王力宏好帥啊,李榮浩好好笑啊。
王力宏不止帥,也是氣氛擔當,我想叫他捧場王,轉身次數最多的導師,自己轉過去還不行,跑下來把另外三個人的按鈕給按了,那英滿臉問號,王力宏是真的皮,但他也是真的惜才。
給了許多的陽光和鼓勵。
李榮浩呢,段子手。
學員說,「我老家是安徽合肥的」,李榮浩說,「我們是老鄉」,本來以為是很近的那種,結果,「我到你家大概騎車也只要幾十個小時」,哈哈哈哈哈???你咋不說你蛙跳到他家只要三天呢。
李榮浩就是自帶幽默屬性,小小的眼睛,藏著大大的包袱。
最有意思的是,今年在轉椅上多了一個「閉麥」裝置,搶人環節,如果你覺得哪位導師對你有威脅,就可以對那位導師進行閉麥,不僅是椅子會自動轉過去,而且話筒也瞬間失聲。
在你準備火力全開的時候,啪,沒聲了,氣不氣,簡直是又氣又好笑。
然後怎麼辦,五花八門的方式就出現了,寫紙條的寫紙條,比手語的比手語,上樂器的上樂器,然後整個舞臺瞬間就動態了起來,好笑,好玩,好看,津津有味,又活色生香。
知乎有一個問題,說為什麼這麼多季好聲音出不了偶像,熱評第一的答案是,好聲音選得是歌手,而不是明星。
歌手和明星最大的區別在於,歌手更強調業務能力,更加專注於自己的領域,好聲音一直堅持於聲音的探索和挖掘,而且要把這件事做到極致,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好聲音能一直走下去的原因。
它永遠像一棵大樹,春生秋收,迎來送往。
重點是,好聲音證明了,就算在浮躁碎片的年代裡,聲音依然有充滿力量,依然可以打動人。
編輯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