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吉隆坡11月17日電 專訪:亞太地區應繼續推動貿易自由化和可持續發展——訪馬來西亞專家哈茲裡
新華社記者 林昊 鬱瑋
馬來西亞戰略與國際研究所執行長赫裡扎爾·哈茲裡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面對新冠疫情衝擊,亞太地區各經濟體應加強抗疫合作推動經濟復甦,並繼續推動貿易自由化和可持續發展,以提升亞太地區經濟發展的韌性和可持續性。
「疫情給所有人帶來不同程度的衝擊,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應密切合作,共同抗疫。」哈茲裡說,「各經濟體間必須展開合作與協作,才能更有效地應對危機。」
他表示,為應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亞太地區應繼續推動貿易自由化與經濟一體化建設,包括努力降低非關稅貿易壁壘。
哈茲裡敦促亞太地區經濟體藉助最新籤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的勢頭,推動亞太自貿區早日實現。他認為,RCEP在促進東協國家和中國等成員國之間貿易往來的同時,有望進一步促進中國對馬來西亞等東協國家的投資。
「這對東南亞國家,尤其是馬來西亞極為有益。我們希望增強數字經濟,並通過獲得適當的基礎設施和技能參與到工業革命4.0中。」他說。
馬來西亞將於20日以視頻方式舉辦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本次會議預計將啟動2020年後合作願景,以代替將於今年年底到期的「茂物目標」。1994年在印度尼西亞茂物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確立了發達經濟體成員、發展中經濟體成員分別在2010年、2020年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茂物目標」。
哈茲裡表示,在力求實現疫後經濟復甦的同時,亞太經合組織應轉向低碳經濟,注重更加平衡和包容性發展。
「現在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需要將貿易改革的重點放在實現人口和環境的平衡和可持續發展上。」哈茲裡說,「新冠疫情給了我們一種緊迫感,我們現在做的事情應有助於今後創造更有韌性和可持續的經濟。」
馬來西亞戰略與國際研究所執行長赫裡扎爾·哈茲裡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面對新冠疫情衝擊,亞太地區各經濟體應加強抗疫合作推動經濟復甦,並繼續推動貿易自由化和可持續發展,以提升亞太地區經濟發展的韌性和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