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武:《北山二連食堂火災親歷記》

2021-02-28 陳年往事的記憶

作者:黃金武

本期文章導讀:

七十年代,北山知青最初下鄉的那幾年多災多難,爆竹車間大爆炸自不必說,食堂的一起火災使知青們陷入了絕境。火燒當日窮,知青們沒有了賴以生存的吃飯的地方。  黃金武是當年的食堂管理員,這把火燒的,使他既無奈又心痛。他的無奈在哪裡?他的心痛又在何方?那是怎樣的一場大火?

北山二連食堂是一幢7間草房,始建於1969年。面積約150平方米。建設當初為戰備點俱樂部,後臨時改為機關食堂。1972年3月20日,大批知青到達北山後,指揮部把機關食堂騰給了二連。

1972年7一8月的一天上午,指揮部在四連(五七幹校)組織籃球比賽。所有的機關幹部,二連大部分留守知青,都去四連看籃球比賽。整個指揮部機關和二連,顯得空空蕩蕩。因為籃球比賽的原因,中午機關食堂吃飯的人比較多。食堂負責做飯的知青王國林來找我,借用二連食堂大鍋蒸饅頭。(二連食堂和指揮部食堂前後毗鄰)

上午10時許,我和知青韓立華、董鳳厚、張寧、趙志華、趙志鳳等人在食堂內摘菜,準備連隊中午飯。趙志華突然一聲驚叫:「快看那咋著了」!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灶坑門上方二層棚上的麥秸,一眨一眨閃著團團火花,正在一點點地燃燒蔓延。我當即意識到要著火了,提醒大家沉著冷靜不要慌,快點往棚上澆水。有拿飯盆的,拿水瓢的,大家開始譁譁地往棚上揚水。

滿滿兩大缸水全用沒了,火勢並沒有控制住。揚上去的水,又返落下來,把我們個個澆的像「落湯雞」。食堂二層棚是一排排小碗口粗的雜木桿。雜木桿上鋪了一層厚厚的麥秸。經過我們一番折騰,可能是產生了空氣對流。二層棚上的小杆、麥秸,開始大面積的燃燒蔓延,並產生了明火。

室內撲救無望,我急忙奔到室外。廚房頂上已多處冒出縷縷青煙,火已經上房了。「大家快出來上房澆水」。二連食堂前有一口水井,我們幾個人輪番打水,紛紛往房上傳遞。王國林和趙志華站在房頂上,譁譁地往煙火處澆水。10幾桶水澆上去了未見效果,濃煙在房頂上開始大面積蔓延。王國林將房頂苫房草扒開一處,裡邊噴出一股股濃煙。火勢己經無法控制,他站在房頂上無奈地擺擺手,意思是沒有救了。

著火的廚房東屋是女寢室,室內已經躥進了濃煙,我組織大家開始往外搶東西。趙志華、張寧等人從前窗戶跳進了女寢室,將室內所有的行李,牆上掛的衣物,桌椅板凳搶出來了。女寢室靠南窗戶有個大面案子,面案子上下存放有20多袋白面、苞米麵、豆油等物品、連同笨重的大面案子,全被我們搶出來了。

廚房裡濃煙滾滾,火勢不斷地燃燒蔓延。正在蒸饅頭的四層大籠屜瞬間被火烤著了。前幾天趙志華、程新亞剛剛製做的木製大廚櫃,在呼啦呼啦地起火燃燒。裡邊成摞子的盤子、飯碗等餐具,被大火燒的噼噼啪啪炸響。門窗上的玻璃,被大火燒的一塊塊爆裂。驚慌失措中,我突然想起倉庫裡還存放有好幾千斤糧食,「大家趕快往出搶糧食呀」!

二連食堂飯廳很大,當時連隊留守知青僅有20一30人,飯廳大部分空間閒置。我帶領食堂人員在飯廳西側,臨時用木板間壁了一個筒易倉庫。用來儲存糧食等生活物資。當時倉庫裡儲存有3000多斤黃豆、3000多斤苞米楂子、玉米面、小米等雜糧。這麼多糧食,可怎麼往出搶啊?董鳳厚非常機靈。水井旁掛有半截小鐵道,是平時食堂開飯敲鐘用的。董鳳厚、韓立華、趙志鳳3人輪番敲鐘,噹噹噹…噹噹噹,這奇怪刺耳的鐘聲,在森林中迴蕩,在山谷中迴響,顯得極其悲壯。

火是從東邊廚房間開始燃燒的,一點點地往西部蔓延,為我們搶救糧食,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現場僅有我們7一8個男女知青,大家個個心急如焚,焦急萬分。我和王國林、張寧、趙志華幾名男知青冒著生命危險,鑽進倉庫開始往出搶糧食。160斤重的大麻袋,平時搬運都費勁,緊急時刻不知道咋背上肩的?100多斤的黃豆袋子,扛在肩上,急匆匆一路小跑。有的肩上扛著麻袋,腋下還挾著白面袋。有的肩上扛著麻袋,手裡還挾著一桿大稱。還有的拖拽著沉重的大麻袋,一步步艱難前行。大家都在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與烈火拼搏,與死神較量。幾名女知青在窗外緊急接應,她們迅速將糧食轉移到附近樹林裡。

火勢蔓延的速度迅猛疾快,大飯廳裡瞬間躥進了煙火。刺眼的濃煙,燻熗的眼淚譁譁趟。二層棚上燃燒的雜木桿,拖曳著團團的火焰,劈哩叭啦地往地上墜落,濺起一道道火花。燃燒的麥秸摻雜著恢燼,雨點般地往頭上飛落。大家頭頂著滾滾的烈焰濃煙,在火場裡一趟趟地往復穿梭,一趟趟地往復奔跑。要不惜一切代價,把糧食全部搶出來。

無情的火舌很快封鎖了食堂所有的門窗。大飯廳裡濃煙滾滾,火光沖天。飯廳和倉庫裡再也進不去人了,大部分糧食還未搶出來。關鍵時刻,發電廠的湯寶才師傅、知青顧振忠、曲陸林、程新亞、徐殿臣趕來了。在家沒去看籃球賽的部份知青趕來了。他們是聞聽了噹…噹…噹的鐘聲,從四面八方陸續趕到了火災現場。

我氣喘籲籲向湯師傅報告,倉庫裡還有好不少糧食沒搶出來,趕快想辦法呀!湯師傅堅定地命令我們:「趕快在西大山牆打砸洞口搶糧食」。程新亞飛快地取來了斧頭鋸等工具。湯師傅、顧振忠、曲陸林、程新亞等人輪番作業,大家只用了幾分鐘時間,迅速在食堂西大山牆,扒開一個約有半人高的洞口。我和張寧、趙志華幾名知青迅速鑽進倉庫,把一袋袋糧食拖拽到洞口處。湯師傅指揮眾人在外邊緊急接應,好比接力賽一樣,一袋袋糧食被迅速搶出,迅速被轉移到安全地帶。

濃煙慘雜著火焰,瞬間躥進了倉庫裡。倉庫和大飯廳間的木製隔段,正在起火燃燒。剛剛砸開的洞口開始住外返濃煙。湯師傅在洞口處一遍遍地大聲疾呼,裡邊什麼東西都不要了,你們趕快出來!我用手絹捂著嘴吧,強忍著濃煙的燻熗。確認倉庫裡再沒有什麼貴重物品了,擺手示意所有的人立即出去,我最後一個鑽出了洞口。

熊熊的大火發瘋似的躥上房頂。無情的火舌貪夢般地舔著房簷門窗;吞舔著二層棚上的雜木桿和麥秸;吞舔著柁、檁、椽子和苫房草;吞舔著整個二連食堂。瘋狂的火焰一浪高過一浪。長長的火龍躥有十幾米高。天空中爆閃著團團的火花。烈焰濃煙肆無忌憚地吞噬著一切。房頂被大火燒的噼噼啪啪炸響,發出噝噝的怪叫。食堂瞬間變成了一片火海。現場周圍的樹木被大火烤焦了。大家眼睜睜地目睹這場大火,肆虐的燃燒蔓延。大約2個多小時,房頂燃燼塌落。火勢慢慢地減弱了,明火終於熄滅。

周殿林、杜雨才等領導,把李德芳和我召到指揮部,詳細詢問了火災發生的原因及損失情況,我如實地做了匯報。他們又把王國林和二連食堂幾名知青找來核實,火災發生的原因基本清楚了。周殿林當著大家的面,向縣裡有關部門做了匯報。

這場火災給二連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後經我們統計核實。一口80印大鐵鍋燒漏了。4層嶄新的大籠屜被燒毀。新製做的木製大廚櫃為烣燼。食堂所有的罈罈罐罐,鍋碗瓢盆,廚具餐具,大部分燒毀報廢。食堂女寢室吊棚上,放置幾個大紙盒箱子,裡面裝有她們個人的生活日用品、現金、糧票、手錶等。慌亂中未發現,全部被燒毀。還損失了幾百斤蔬菜,幾十條新麻袋。其它損失已無法統計。非常令人惋惜的是,150平方米的食堂被全部燒毀。

按著指揮部領導的要求,李德芳組織二連所有人員清理火場。呈現眼前的是一處處殘垣斷壁,青煙縷縷。早晨還有20一30人在食堂吃飯,瞬間夷為一片廢墟。給人一種悽涼、孤寂,心酸、無奈的感覺。時值中午應該吃飯了,大家又飢又累又渴。突然有人驚喊:『』大家快來看,這裡有大饅頭」,記得好像是程新亞和趙志華在清理殘火時,發現了大鍋裡有饅頭。所有人立刻都圍攏過來,輕輕撥去籠屜上的烣燼殘土,一鍋白花花的大饅頭展現在大家面前。我們光顧救火了,機關食堂蒸的一大鍋饅頭都忘了。大家欣喜若狂,一頓饅頭加涼水,中午飯臨時解決了。

火燒當日窮,寧願竊賊偷不失一把火。一場大火把二連食堂燒的片瓦不留,食堂需要重新選址,大部分廚具餐具需要重新購置配備。短時間內,無法解決20一30人的吃飯問題,經請示指揮部領導批准,二連留守人員全部放假。僅留下我們4一5個人處理善後。

二連食堂發生這場大火,起火原因非常清楚。食堂二層棚上,鋪了一排排小碗口粗的雜木桿。雜木桿上又鋪了一層厚厚的麥秸,(主要是用於冬季防寒)。這些材料都是可易燃物。食堂長年燒火做飯,灶坑口上方煙燻火燎極為乾躁。為日後火災埋下了隱患。

二連食堂燒火做飯,還有一個很不好的陋習……火上澆油。因樺木柈子潮溼,影響食堂正常開飯。食堂工作人員常上發電廠索要廢機油。一大桶廢機油長時間擺放在灶坑門口,一旦做飯菜火上不來時,隨意就往灶坑裡澆上一勺。火上澆油,灶坑打熗噴火,大家習以為常,從未引起重視。那天二連食堂為指揮部烝饅頭,究竟是誰往灶坑裡澆了油?灶坑是什麼時候打熗噴火,引燃了二層棚上的麥秸,至今都是一個迷團。

所幸的是火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這是山區領導和縣裡領導,暨廣大知青家屬最為關注的。令人欣慰的是,火災發生時,大家冒著生命危險,將倉庫裡所有的糧食全部搶出。事後經我們檢斤統計,糧食和帳面基本相符。這場火災教訓深刻,尚要發生在春秋兩季防火期間,造成的後果和損失,將是災難性的。

45年逝去了。每當回憶起那場驚心動魄的火災現場。至今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當年為搶救國家財產,奮戰在濃煙滾滾,烈焰沖天的火災現場上。捨生忘死,臨危不懼的知青戰友們。他(她)們是:王國林、趙志華、張寧、韓立華、董鳳厚、趙志鳳、顧振忠、曲陸林、程新亞、徐殿臣、劉軍、徐魯敏、韓曉東等。謹向他(她)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特別感謝山區發電廠的湯寶才師傅。特別感謝當年所有參加撲救火災的知青戰友們,特別感謝北山各個基層單位的同志們。真誠地道說一聲:……謝謝!

編輯:李鐵慶

      慶安:陳年往事的記憶  相關閱讀請點擊下邊文字

劉福順:北山綜合廠爆炸親歷記(上)

劉福順:北山綜合廠爆炸親歷記(下)

李鐵慶:幕後的兇手

李奉啞:慶安公安~監獄軼事

劉世智:玩遊戲引發的那些故事

王 飛:小時候學琴的日子

劉世智:我的「地道戰」

李奉啞:慶安「地道戰」拾遺

宋淑芹:學生時代的記憶

常洪芹:鐵道線上的娘子軍

大山之子:在縣"五七"幹校的日子

黃金武:北山知青經歷一直感動激勵著我……

賈立軍:慶安西城壕的故事

劉福順:故鄉的小河 少年的快樂

郭洪明:北山經歷鑄人生

劉福寅: 六、七十年代校園往事

宋淑芹:童年趣事

作者簡介

黃金武,男,漢族,1954年1月出生,大專文化,中共黨員。1971年12月慶安一中畢業,同年12月參加工作。197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黑龍江省委黨校法律專業畢業。1971年12月上山下鄉,歷任慶安縣北山二連、三連食堂管理員,出納員、會計。1973年12月參軍入伍,1978年4月復員退伍。1978年8月,歷任鐵力縣水產公司團支部書記,總務組長,水產商店主任。1981年6月,考入鐵力縣公安局,歷任派出所民警,派出所副所長,治安科副科長,法制科副科長,鐵力市公安局科級偵察員,戶政科科長,(科級)一級警督,主任科員。2001年被評為黑龍江省戶政工作先進個人。2014年退休。


       慶安:陳年往事的記憶 徵稿啟事

講慶安老「話兒」,聊慶安「老事兒」,慶安「陳年往事的記憶」公眾號誠邀五、六、七零後閒聊慶安,一道回憶、撰寫伴我們一起勞動、生活的家鄉的「老人兒」、「老事兒」。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您的勞作有大家的分享,才是其樂無窮!

「陳年往事的記憶」公眾平臺,由慶安廣播電視臺媒體人李鐵慶義務主辦編輯,發布家鄉的文學寫實回憶作品,同時發布老照片、視頻、微電影,以及奇聞軼事等等健康向上作品,力求在網上為慶安人義務奉上豐盛的精神文化食糧!

   結交新老文友,共享快樂時光!

   歡迎新老朋友捧場、投稿、瀏覽、相互轉告!

   關注「陳年往事的記憶」微信公眾號,慶安的陳年往事都能瀏覽到!

   投稿電子郵箱:

   466687597@qq.com

   投稿微信號:

   qar466687597

相關焦點

  • 【寧品讀】愚園路1018號:施蟄存的「北山樓」
    愚園路1018號,是著名作家施蟄存先生的舊居,他的書齋「北山樓」位於小樓的二樓。當年,施蟄存不僅以「北山」為書齋名,還常以「北山」為筆名,寫下大量珍貴的文字。學校位於在風景秀麗的北山腳下,先生在此備課寫作,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也就在這個時候,他將自己的書齋命名為「北山樓」,並沿用至逝世。施蟄存一生曾用過多個書齋名,唯有「北山樓」陪伴他到最後。他曾說過:「雖然我離開了那裡(長汀),回到上海,不管什麼處境,書齋名稱卻從未更易。」
  • 一個電臺兵的對越作戰親歷記
    一個電臺兵的對越作戰親歷記——紀念中越邊境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勝利41周年
  • 難忘的北山棧道
    但北山對從小城走出的人,卻再熟悉不過。2018年,伴隨著舊城拆遷。北山的美化也拉開了序幕。棧道:(辭條)在懸崖絕壁上,鑿孔架木開成的窄路。又稱閣道。第一次聽到棧道一詞,是高中語文課本中的《蜀道難》一文。「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以及「梁州秦嶺西,棧道與雲齊」的詩句 。棧道千裡,通於蜀漢。
  • 「知青歲月」遙望北山
    自我下鄉的第一天開始,我就知道村子北面通往公路的這條大路,路兩邊的耕地和這個公路站點,當地的老鄉統稱叫做「北山」。北山的這條路到底有多長?我至今不知它確切的距離。記憶中覺得很長很長……!但有時候覺得它會隨著心境和環境的不同而變化著在我心中的長度。比如,夏天從村口遙望北山,一望無垠的麥田或是滿目的黃豆苗,一片蔥綠。微風習習,令人無比陶醉,此時的北山,藍綠相間,沒有邊際!
  • 巖頭鎮「曲折源」森林火災肇事者被提請批准逮捕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9月30日巖頭鎮「曲折源」山失火了近日火災的始作俑者龍某終於被抓到了而引起火災的原因令人意想不到今年9月30日,縣巖頭鎮「曲折源」山突發山火。經多部門近8小時的合力撲救,山火最終得到控制。
  • 火災發生時到底有多可怕?聽聽親歷者怎麼說
    6月27日晚,一場突如其來的火災讓銅陵一戶人家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這場火災中,一家三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受傷,其中女主人受傷嚴重。火災中受傷者的女兒親筆寫了一封求助信,在這封信中,她用第一視角為我們講述了火災發生時的那種恐怖與無助。我們節選了這封信的一些內容,從專業的角度教大家在面對真正的火災時應該怎樣逃生。
  • 今早杭州西湖邊一知名咖啡廳發生火災,店員被嚇壞:還好沒燒到那幾...
    發生火災的是環城西路和北山街路口的西湖音樂港。10點30分,快報記者趕到這裡,看到兩輛消防車正準備離開,一輛微型消防車還停在北山街路邊。西湖景區的保安說:「火已經滅了,沒什麼事。」西湖音樂港是一家咖啡廳和酒吧,位於少年宮對面的六公園,緊鄰西湖。
  • 金鷹獎趙麗穎有望二連,趙麗穎王一博遙遙領先,《有翡》要爆啊
    (金鷹獎趙麗穎有望二連,趙麗穎王一博遙遙領先,《有翡》要爆啊!)(金鷹獎趙麗穎有望二連,趙麗穎王一博遙遙領先,《有翡》要爆啊!)(金鷹獎趙麗穎有望二連,趙麗穎王一博遙遙領先,《有翡》要爆啊!)今年最受觀中喜愛的男演員王一博的觀眾喜愛票數也是遙遙領先,今年要是按這個投票結果看,王一博獲獎也是十分有望的,畢竟這個票數可不是做假的(金鷹獎趙麗穎有望二連
  • 侵華日軍海拉爾要塞北山遺址,一座用勞工血淚和生命築成的要塞
    侵華日軍海拉爾要塞北山遺址,一座用勞工血淚和生命築成的要塞[2014年12月27日(周六 陰)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圖文/玉文葉子雙行記侵華日軍海拉爾要塞北山遺址,位於海拉爾城區北部的敖包山下,也稱海拉爾築壘地域,是日本關東軍為進攻蘇聯,在中國東北邊境設立的
  • 閩東日報記者9·16東門兜火災現場親歷,為閩東兒女的血性點讚!
    閩東日報記者9·16東門兜火災現場親歷,為閩東兒女的血性點讚!
  • 古代幹部食堂小記
    不過自從食堂誕生之後,這一世界級難題被一舉攻破,最起碼它能讓選擇範圍無限縮小。而對於古代「公務員」來說,食堂的重要性更不言而喻,畢竟在沒有外賣的年代裡,工作餐是填飽肚子的唯一寄託。吃不完還能兜著走最早開辦「集體食堂」的,可能要屬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嘗君。
  • LOL皇子EQ二連 雷柏VT950滑鼠宏定義驅動設置
    EQ二連  而對於每一個喜愛皇子的玩家都知道,EQ極速二連是皇子的基本功,熟練掌握方能提高玩家的勝率,具體操作筆者將為大家做簡單的描述。  熟悉皇子的基本玩法之後,下面就為大家講解如何通過雷柏VT950一鍵玩皇子EQ二連。
  • 火災猛於虎,防範於未「燃」!湖南這所學院舉行實戰化消防演練
    火災猛於虎 防範是基礎 演練是關鍵——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冬季消防演練實戰化(參加消防演練的食堂、宿舍管理、行政工作人員和學生代表。)學生代表、食堂工作人員、宿舍管理員、實驗員、義務消防員、行政人員和院領導200餘人參加演練。 (學院保衛處消防專員講解滅火器、消防水帶、防毒面具的使用方法。) 在演練前,保衛處負責同志和消防專幹作消防知識講解,講解了有關防火、滅火、逃生的專業知識,介紹了不同火種的滅火方法、滅火器、消防栓、防毒面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 臺灣錢櫃KTV發生火災造成5人死亡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 山西一景區火災13人遇難,遊客逃出描述危險一刻,事故原因...
    山西太原景區火災13人遇難,親歷者驚魂未定 2020年,對旅遊行業來說,遭受的衝擊不小,眼看著十一加中秋雙節來臨,所有的景區都摩拳擦掌,打算大賺一筆。在商言商,無可厚非,但是輕視生命絕對不被允許。 將金錢利益放在人的生命安全之上,掙多少錢,最後都得搭進去。
  • 中國第二大懸空寺,北山煙雨土樓觀
    北山更是以奇制勝。西寧北山,又名土樓山。土樓山上曾建土樓山神祠,在神祠的舊址又修建寺廟,舊稱北禪寺,也叫永興寺。因北山山崖層疊,遠眺似土臺樓閣高高矗立,北禪寺也因此又叫土樓觀。北禪寺,早先為佛教寺廟,是青海境內最早的宗教建築,初建於北魏明帝時期(公元506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以後由於道教盛行而成為道教寺廟。
  • 平時訓練最刻苦的二連卻敗給了三連
    二連連長應維冰人稱「猛張飛」,抓訓練風風火火,把連隊帶得生龍活虎。三連連長尹航個人軍事素質並不拔尖,抓訓練雖有章法,但總讓人感覺「缺乏一股子狠勁」。可比武結果出人意料:三連力壓二連,拔得頭籌。程營長陷入思索:「為什麼平時練得最刻苦的二連,反而輸給了三連?訓練這塊『田』,如何才能實現高產量?」
  • 山西一景區火災13人遇難,遊客逃出描述危險一刻,事故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