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作為世界家禽產業大國,不但家禽養殖歷史源遠流長,並且產業量高,大大滿足了我國民眾對肉蛋家禽類產品的需求,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是建設現代化農業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改革部分。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的物質需求發生變化,家禽產業也面臨了更多新的挑戰。能否順應時代潮流,跟隨時代變化而變化,在越來越激烈的時代浪潮裡激流勇進再創新高,是我國家禽業必須去探索的問題。
禽肉市場份額穩居第二
在畜牧業肉類產品中,中國的畜種結構與世界畜種結構基本一致,按照比重從高到低排序都是豬肉、禽肉、牛肉、羊肉。但是,在中國肉類總產量中豬肉產量佔有50%以上的比重,遠高於其他畜種的比重。世界食草家畜牛肉和羊肉產量的比重約為29%,而中國的比重還不到15%。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畜禽產品中,豬肉市場份額穩居第一,佔比為54.8%;禽類緊隨其後,佔比為28.9%;牛肉和羊肉仍佔比較低,市場份額分別為8.6%和6.3%。
禽肉供需持續提升
提供禽肉的家禽主要是雞、鴨以及鵝。在農村,我們經常可以見到家禽,也就是雞、鴨、鵝之類的。禽肉營養豐富。禽肉富含蛋白質,同時也含有豐富的磷和其他礦物質,以及大量的複合維他命B。與多數牛肉和豬肉相比,禽肉的肉脂肪更低,同時禽肉的肝富含維他命A。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4-2019年中國禽肉產量持續增長,2018年中國禽肉產量為1994萬噸,同比增長5.1%;2019年中國禽肉產量為2239萬噸,同比增長12.3%。
禽肉作為我國肉類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肉類消費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據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我國禽肉消費量呈現震蕩上行發展態勢。
2017-2019年中國禽肉需求量逐年增加,2018年中國禽肉需求量為1993萬噸,同比增長5.35%;2019年中國禽肉需求量為2267萬噸,同比增長13.79%。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居民人均禽肉消費量呈現平穩增長態勢。2017-2019年中國禽肉人均需求量逐年增加,2018年中國禽肉人均需求量為14.3千克,同比增長4.95%;2019年中國禽肉人均需求量為16.2千克,同比增長13.41%。
未來發展穩中向好
根據對雞、鴨、鵝等禽產品的分析可預測,未來幾年內,我國禽肉產品的生產規模將進一步擴大,禽肉供應規模繼續穩步擴張,其中以雞、鴨為主要產品。在未來5年不發生重大疫情的情況下,我們預計,到2025年,我國禽肉產量將達到3000萬噸。
由於長期的消費習慣,我國對雞、鴨的消費偏好較穩定,隨著我國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對以雞、鴨為主的禽肉產品需求將持續增加。預計到2025年,我國禽肉消費量將達到2952萬噸。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畜禽養殖業發展前景預測與商業模式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