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後浪」主戰場,子彈已上膛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近年來,金融科技吸引了投資者最熾熱的目光,A股有市值千億元的恒生電子,為長期投資者帶來了高達百倍的回報。港股主板上市的索信達,也在短短一年內為投資人帶來了近4倍的回報。

投資者對賽道的一致看好,背後往往蘊藏了新趨勢的巨大勢能。數以萬計的熱錢湧入,指向一個從未解釋清楚的問題,金融科技的未來,會去向何方?

從項目制到產品化的探索

早在2018年,就有機構統計,中國金融科技市場規模300億元,潛在市場規模高達1100億元,同年畢馬威預測的中國金融科技相關市場規模為12萬億。金融科技是一個存在無限可能的市場。

金融科技發展的背後,是科技行業的改革浪潮,科技公司發展經過了三代浪潮。第一代代表企業是硬體銷售思維的IBM,第二代代表企業是軟體銷售思維的資料庫龍頭Oracle,第三代代表企業是服務銷售思維(即後來所說的SaaS)的先驅者Salesforce。

沿著同樣的軌跡,金融科技巨頭的成長路徑也逐漸清晰。

毋庸置疑的是,中國金融業的科技化起點更高。得益於海外金融業電子化的探索和國內基礎設施的完善,中國證券交易所跳過了艱難的紙質階段,上交所、深交所成立之初就直接採用電子化交易系統。中國銀行業也在改革開放以後,自主研發了聯行業務處理系統,逐步進入信息化和數位化階段。

但即使擁有了高起點,國內金融業仍然要面臨重重問題。

以證券市場為例,股票市場牛熊輪轉,交易量峰值被不斷推高,哪怕1毫秒的交易時延都可能對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這對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交易所的系統承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證券業對外不斷接受著市場峰值考驗,對內也有業務創新和政策適應的需要。押注證券相關產業軟體投入的增長風口,恒生電子圍繞「交易管理」,打造出面向證券業、基金業的後臺交易、結算、投資等核心系統,讓交易更加高效、精準地進行。

2006年,恒生電子首次引入內存資料庫作為證券交易系統的緩存,幫助券商和交易所應對更大的市場容量。2012年,恒生電子打造證券極速交易系統,使業務處理時間被縮短到50微秒,後來逐步縮短至10微秒以內。

恒生電子對產品的不斷探索,也甩開了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如今,恒生電子佔據了一半以上的證券集中交易系統市場,在基金、保險、信託、交易所等市場也有極具優勢的市場佔有率,是國內金融科技市場的絕對龍頭。

再以銀行業為例,銀行處在利率整體下行大趨勢中,息差業務利潤不斷被壓縮,銀行不得不提升其他增值業務的服務能力。銀行業擁有海量用戶,但很多客戶都屬於沉睡客戶,碎片化的數據無法支持營銷決策,使得銀行的營銷推廣基本靠「試」和「猜」。

銀行營銷的低效,同樣激發了索信達等聚焦解決銀行領域痛點的企業。自2004年成立以來,索信達已服務超過70%的頭部銀行客戶,經歷了海量數據洗禮後,索信達摸索出一套用戶的「臉譜」。

經過索信達對用戶「臉譜」化的分析,同樣是三十歲出頭的客戶,TA擁有多重身份。TA可能是職場精英、企業高管或小微客戶。職場精英最大的痛點是資金閒置,有更多投資需求。企業高管則更多關注企業結算和工資管理,有更多融資需求。而小微客戶更關注確保進貨的現金流,只能接受流動性更高的理財產品。根據三種不同需求,疊加用戶過往的行為數據,索信達幫助銀行實現精準營銷,為用戶匹配最適合的服務,顯著提升轉化率。

索信達將過往數據經驗凝聚成了整合智能營銷平臺靈犀,靈犀一面連接了近百個用戶畫像體系,把不同客群的細微差異「臉譜化」,並且打通銀行方內部數據孤島,各部門在靈犀幫助下「協同作戰」,真正精準觸達客戶,提升成交率。在靈犀的算法體系中,客群與渠道的無數種組合被分割為四大類營銷,在不同場景下有的放矢。

從定製化到產品化的發展,如同恒生電子改變了券商業,索信達等企業也改變了銀行業。在科技發展浪潮中,這些企業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市場前景最為廣闊的金融,伴隨著一個又一個項目的學習和深耕,形成了自己的獨門絕技,笑傲江湖。

從產品化到平臺化的徵途

數據和技術的無限延展性,決定了金融科技不會止步於獨門絕技,而是繼續自我拷問——同樣的分析經驗能否用於其他場景?同樣的產品能否用於其他行業?

用產品解決問題之後,恒生電子和索信達,以及這條路上的無數先驅,不約而同地走向了平臺化的徵途。他們逐漸將業務觸角延伸到其他領域,進化成服務多元的平臺型企業。

為金融業提供CRM服務的Salesforce,率先開闢出了一條從服務提供者進化成為應用平臺提供商的道路。2005年,Salesforce公司推出了Force.com和AppExchange兩個平臺,提供基礎架構和運營,允許第三方基於現有產品研發新的應用,並在平臺上發布這些應用供他人付費使用。

平臺化是Salesforce從成立至今最關鍵的一次轉型,既豐富了Salesforce的產品庫,也創造了跨界的新產品。自平臺化以來,Salesforce股價已經上漲170倍,總市值超過兩千億美元。

在海外科技企業踐行平臺化發展並創造市值神話之時,中國金融科技也開始了平臺化的探索。

恒生電子與當年Salesforce的做法如出一轍。2016年,恒生電子提出六縱六橫的平臺化戰略,依託過往經驗積累,形成數據、業務、技術支持的大中臺,服務於零售、資管、交易所與銀行四大行業。2020年,恒生電子打造開放技術平臺LIGHT,向第三方開發者開放其核心產品的API接口,或將對行業產生巨大變革。

由於證券業的保密和合規要求,目前市面上並未流出平臺使用的案例,但從恒生電子四年增長三倍的股價和穩定在約95%的毛利率,我們仍然得以一窺平臺化的光明前景。

如同Salesforce和恒生電子的平臺化轉型,服務於銀行業的索信達也對平臺化發展作出了長線布局和安排。12月9日,索信達發布公告,收購深圳銀興智能數據有限公司56%權益,該公司是Cloudera在華南、華北及西南地區最大的業務合作夥伴及技術服務提供商。Cloudera則是全球分布式文件系統Hadoop的鼻祖,用戶可以在不了解底層細節的情況,在其中開發分布式程序,這或將成為索信達在平臺布局中的關鍵一環。

恒生電子、索信達等企業專注服務細分市場的場景,對通用業務流程和場景化特殊需求了如指掌,能夠在產品的通用性和定製性之間收放自如。產業知識被這些企業轉化為平臺上的軟體模型,在服務項目中多次復用、積累和改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業軟體標準,既能確保市場佔有率的穩步增長,又能確保大規模生產時保持較低的邊際成本。

外界看來,平臺化似乎只是為技術共享打造了底層架構,實際上,一旦平臺得到推廣,發起方極有可能成為行業標準的制定者。

AI新技術帶來的巨變

平臺化的基礎上,科技公司提供的工具也愈發多樣化。以當下的市場環境來看,我們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金融科技時代。大數據、區塊鏈、5G、IOT、量子計算,每一項新技術的應用,都意味著更加廣袤的市場。

如果金融科技上半場的增長來自於經濟發展帶來的增量市場,那麼下半場的巨變則更多來自於技術創新帶來的增量。

企業會如何選擇,取決於管理層對產業終局的思考,正如一些機構會嘗試向中小企業者提供貸款,也有一些機構會選擇利用槓桿優勢擴充消費貸。

索信達則相信市場還有很多增量市場。在一項千人千面營銷諮詢項目中,索信達的精準營銷平臺為銀行新增了2.27萬客戶,成功轉化交易金額103億,產生收益940.95萬元,並提升了高校客戶的交易筆數和金額,實現長期的收益轉化。

精準營銷平臺,正是用到了人工智慧技術。正如阿爾法狗挑戰人類智慧之巔圍棋一樣,人工智慧對人力的超越也在金融科技中得到了驗證。

某銀行原本與四大諮詢公司的其中之一合作,效果不及預期,該諮詢公司能夠指出問題所在,但並不擅長解決問題。無奈之下,這家銀行找到了索信達,採用數學建模、機器學習等技術進行管理,營銷等效果有了明顯提升。這家銀行此前的服務商作為全球最大的諮詢公司之一,集結了最優秀的一批會計師、審計師,依然在這一案例上敗給了人工智慧。

為了保持領先於同行的技術優勢,索信達設立了金融人工智慧實驗室,專注於神經網絡及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及處理技術三大領域的研發。在這一方實驗室裡,科學家們推崇可解釋機器學習技術,並且已經在金融場景下進行試煉,這項技術開啟了AI與人類溝通的可能性。

機器學習的可解釋並非畫蛇添足,在AI與人類共存的社會中,理解AI變得十分重要。李開復曾提及過機器學習的弊端,作為一項「黑盒」技術,其決策的過程和原因都無法被知曉。為什麼在星期三取得貸款的借款人往往能更快還清貸款?人工智慧可能有自己的算法,但要人類從業者和用戶能夠認同機器學習的結論,還需要邏輯和常識。索信達在機器學習領域中做出了一次超前的嘗試。

目前,可解釋機器學習技術已經有了應用場景,其中之一便是中高端客戶的挽回。通過模型流失預警,向行方解釋為什麼用戶會流失的具體原因,進行更加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某銀行擁有60萬中高端客戶,每季度會出現20%的自然流失,但採用了可解釋機器學習技術調整了挽回策略後,流失率降低至10%。相比開發一位新客戶,挽留老客戶只需要銀行花費拉新成本的三分之一。這一技術的應用,間接為該銀行帶來了每季度6000萬、每年2.4億元的利潤。

金融科技的下半場,技術創新的新徵程開啟,每一步都會是新的起點。

相關焦點

  • 朋友,你的子彈上膛了嗎?
    古時候,有一個獵人在打獵前,妻子勸他把子彈裝好,他卻大為惱火,認為妻子的話純屬多餘,妻子純屬頭髮長見識短,衝著妻子嚷嚷:「囉嗦死了,離打獵的地方還遠著呢,有的是時間裝子彈,就是裝一百發子彈也來得及。」他沒有及時裝上子彈。
  • 劉猛經典作品推薦,《子彈上膛》最受讀者歡迎
    2003年,創作個人第一部軍旅題材小說《最後一顆子彈留給我》,同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2006年,出版公安題材小說《刺客》。2008年,導演根據自己小說《刺客》改編的電視劇《狙擊生死線》。2010年,執導軍旅勵志劇《我是特種兵》,獲得第28屆飛天獎一等獎。2016年拍攝軍警題材電視劇《利刃出擊》(又名《武警特戰》)。
  • 找到子彈上膛的感覺
    我笑著說:「『面向三軍,服務打贏』,讓我找到了子彈上膛的感覺!」
  • 劉猛導演最經典的作品:《子彈上膛》排第2 第一才是最厲害的
    第二《子彈上膛》我是特種兵,原名《子彈上膛》,導演劉猛。主演谷智鑫、徐佳、劉曉潔、傅程鵬、侯勇、任天野、楊爍、何達 、任柯諾、郎峰等人主演。主要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陸軍特種部隊王牌"孤狼六人組"展開一系列故事情節。全景式表現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最精銳部隊——狼牙特種大隊,殘酷悲壯、鐵血精誠的訓練和生活的長篇畫卷。如果祖國需要,他們就是一顆上膛的子彈,時刻準備著!
  • 浪奔,浪流!我們在外灘預見金融科技未來丨南方論壇特別策劃
    是「浪奔浪流,萬裡濤濤,江水永不休」的英雄豪情?還是「一路繁華,十裡洋場,百年滄桑」的城市傳奇?如今,全球高級別金融科技大會已宣布永久落戶上海外灘,又為這座海納百川的城市添加了新的註腳,南方基金也有幸成為了「科技讓未來更普惠」的參與者和踐行者。
  • 益弘商學院股友交流群:金融科技的「後浪」
    數以萬計的熱錢湧入,指向一個從未解釋分明的問題,金融科技的將來,會去向何方?從項目制到產品化的探究早在2018年,就有機構統計,中國金融科技市場範圍300億元,潛在市場範圍高達1100億元,同年畢馬威預測的中國金融科技相關市場範圍為12萬億。金融科技是一個存在無限可能的市場。金融科技開展的背後,是科技行業的變革浪潮,科技公司開展經過了三代浪潮。
  • 槍,已上膛!
    槍已上膛! 看!!! 不要眨眼!」; 口頭警告後,利用催淚噴射器,單手或雙手分別對2米處目標的2個目標頭部進行噴射。
  • 子彈會拐彎!還真的被美國人發明出來了!
    主角的子彈射出後可以轉向、後退,還可以繞過障礙物精準地擊中其背後的目標,甚至能達到以己之身擋住其他子彈的射擊,猶如長了眼睛。但你造嗎?這些橋段在之前還尚屬「藝術效果」,而今藝術效果已成為現實!美國知名的軍火公司洛克希德對於能跟蹤人的超級子彈的研究已持續了很久,並在此前公布了自己的實驗成果——雷射子彈。
  • 花好月圓祈盼大年 疫情肆虐「子彈上膛」
    回到家已接近晚上11:00了。兩人通過手機視頻商量決定:此項工作「人命關天」,必須「子彈上膛」!迅速達成了「兩個必須」的高度一致:    在這場迎戰疫魔的惡戰中,承留鎮必須在全示範區做到行動最早!必須做到「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嚴防死守,鐵腕防疫」,不得有半點閃失!
  • 銀行金融科技能力接受戰「疫」實踐檢驗
    在抗疫主戰場武漢,招商銀行將非接觸式金融服務融入到信貸工作中,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行「遠程放款」已相繼支持遠大醫藥、國藥控股、華潤塞力斯等抗疫醫療物資保障企業投放達1.4億元。據招商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遠程放款模式是該行的金融科技創新項目。
  • 2020中國金融科技產業峰會|金融科技企業搶灘金融科技盛會
    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以及其他新興顛覆性技術與金融業務的深度融合,在新興與傳統的「碰撞」之下,為金融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  早在2018年,蘇州市就已發布《蘇州市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18~2022)》,推動編制蘇州金融科技產業生態圖譜,整合金融資源,培育新金融業態,致力於打造長三角面向企業端的金融科技節點城市。
  • 用這把玩具槍射出的子彈會拐彎!
    主角的子彈射出後可以轉向、後退,還可以繞過障礙物精準地擊中其背後的目標,甚至能達到以己之身擋住其他子彈的射擊,猶如長了眼睛。但你造嗎?這些橋段在之前還尚屬「藝術效果」,而今藝術效果已成為現實!美國知名的軍火公司洛克希德對於能跟蹤人的超級子彈的研究已持續了很久,並在此前公布了自己的實驗成果——雷射子彈。
  • 金融科技:科技向左,金融向右
    2018年京東金融品牌升級為京東數字科技。 短期的原因是估值,市場對金融類公司和科技類公司的估值差異懸殊,從全球範圍看,金融危機後銀行業市淨率P/B很少超過1.5倍,五年來中國上市銀行整體市淨率一直在0.8倍左右徘徊,而科技類公司市淨率動輒10倍、20倍或更高,以科技類公司概念提高估值是必然的選擇。
  • 毒販手槍已上膛 民警徒手攀爬上四樓抓獲嫌疑人
    當晚23時許,在南充某高速路口收費站,一男子駕車緩慢駛向收費站臺,車內的男子正是民警等待已久的趙某。此時,埋伏在周圍的民警迅速衝出,將趙某控制,並從其駕駛的車輛內查獲毒品疑似物兩包,共計100克。據趙某到案後交代,其與一名叫「三哥」的南充男子搭夥,自己負責分銷,而毒品則由「三哥」負責購買。至於「三哥」叫什麼名字,找何人購買的毒品,趙某聲稱並不知情。
  • WeLab入圍艾瑞諮詢中國金融科技50強企業榜單
    近日,業內知名諮詢公司艾瑞發布了《2020年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包含行業及細分領域研究與中國金融科技50強企業評選兩部分。亞洲領先的金融科技集團WeLab憑藉在消費金融與(小微)企業融資科技創新領域的卓越表現,與螞蟻集團、蘇寧金融、騰訊金融科技、微眾銀行等共同入圍中國金融科技50強企業。
  • 金融科技、數字普惠金融與國家金融競爭力
    2017 年在世界銀行 Global Findex(全球金融包容性指數) 中共有 671 個普惠金融指標,其中中國排在世界前 10%、前 20%、前30%、前 40% 和前 50% 的指標分別有 21 個、76 個、172 個、314 個和 393 個;排在 50% 以後的指標有278 個,其中排在後 20% 和後 10% 的指標分別有 92 個和 39 個。
  • 科技金融新時代投資「新寵」滿星雲的MSD已在市場轟動引爆
    在金融科技時代不斷變化之中,永恆不變的是對於投資回報的追求,對於超額收益的追逐。滿星雲科技金融新時代的新星MSD項目,強勢上線,精研推出高級的晉級版!在面世的短短3天內,已突破高達300萬MSD STO持有量,第一期聚寶財更是高達572,448,可想而知市場的反響有多激烈!
  • 香港投資推廣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香港金融科技方興未艾 發展大...
    日前,香港金融科技周2020成功舉辦,全球金融科技領袖、投資者和監管機構在「雲端」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在後疫情時代,如何透過「金融科技人性化」重燃經濟增長、互建信任,並為社會和商業提供金融推動力。監管健全 地利人和2016年,首屆香港金融科技周舉辦,標誌著金融科技業在香港展開新的歷程。2020年,走過五年的金融科技周,正加速呈現香港如何在金融科技領域成就未來。「2017年,市民對金融科技的採用程度只有32%。2019年,採用程度已達67%。」
  • 百度許冬亮:風控成智能金融主戰場 百度首推「般若」系統
    中新網11月17日電 人工智慧時代,「智能金融」正在加速升級金融行業,給未來金融生活帶來無限想像空間。  11月16日,在2017百度世界大會智能金融分論壇上,百度金融技術負責人許冬亮發表《科技構建共贏生態,AI踐行普惠夢想》主題演講。
  • 黃奇帆:金融科技應該舉什麼旗?走什麼路? ——5G背景下金融科技的...
    產業網際網路的這些特點,正是金融科技下一步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傳統金融數位化轉型的基本方向。可以這麼說,消費網際網路金融只是科技金融發展的初級階段,基於產業網際網路金融才是科技金融的高級階段主戰場。二、金融科技發展的主體是產業網際網路金融什麼是產業網際網路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