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小夥伴喜歡在夜晚用手機去記錄美好的景象,可能是街邊微微亮起的霓虹燈,可能是川流不息的車輛,也可能是萬家燈火的建築群.
但你拍的夜景作品,是否總覺得畫面過暗或者太「糊」,成片根本不理想?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用手機拍出質量上乘的夜景作品,教你輕鬆成為朋友圈照片的點讚收割機!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容易觸摸到手機的鏡頭部位,留下汗漬、指紋等等汙漬。
如果拍照之前沒有對鏡頭進行擦拭,很容易讓照片看上去有一股說不出的朦朧感,
成像不清晰。老機型與新機型,時間雖然只有兩三年的差距,但是CMOS傳感器尺寸大小就已經有了很大差別,相機功能算法也不相同。
以前的手機只有面積小的傳感器,因此感光面積更小,只能通過調整手機ISO來提升照片整體的亮度,畫面噪點增多,所以照片看上去很「糊」。當按下快門,手機會連續拍攝多張照片,最後合成為一張,算法會優化照片色彩和噪點,增強細節。
但如果你在拍攝當中出現抖動,手機系統就無法很好的對畫面進行定位對齊,
合成後的照片自然就是「糊」的。除了特殊模式和特殊拍攝對象(車軌延時、光繪塗鴉等題材)之外,我們的拍攝對象應該也儘量保持靜止。
在了解了夜景拍攝會出現的問題之後,又該怎麼拍攝一張十分具有美感的夜景照片呢?
我們不論在什麼環境下,都應該養成擦拭鏡頭的習慣,在拍攝的照片更加清晰。
拍攝夜景會遇到光線過暗等問題,需要
延長拍攝時間來獲得足夠的畫面曝光,手持很難長時間保持穩定。使用八爪魚三腳架可以將手機固定在任何位置,當然,借用其他的物體來支撐手機也是可以的。
當拍攝主體光線亮度過強,光線在鏡頭模組內發生多次折射與反射,會產生「鬼影」
照片效果如下圖:
很多手機在拍攝強光源時都會產生這樣的問題,光源強度越高,「鬼影」現象就越明顯。所以在拍攝夜景時,要巧妙的
避開強光源,一方面避免「鬼影」現象,另一方面
避免強光帶來的光線溢出,畫面變得朦朧、不清晰雖然現在的手機的許多模式已經包辦了幾乎所有參數設置,但還是為攝影愛好者留下了一定的操作空間。
如果拍攝的夜景照片太暗或者太亮,可以手動選擇測光點來獲得正確的曝光。
手動測光的畫面
手機自動測光的畫面
點擊畫面最亮的位置,告訴系統此時我想要拍攝的主體過亮,系統會自動降低整體曝光度,獲得正確的曝光。在選擇好測光點後,我們可以上下拉動畫面中的「小太陽」圖標來進行曝光補償,獲得更加精確的畫面曝光。
選擇測光點後
上下滑動「小太陽」獲得更精確的曝光
手機的夜景模式不是萬能的,雖然手機強大的算法會讓夜景模式拍攝的照片有更多的細節,但是在提升了亮度之後,畫面缺少了屬於夜晚的朦朧美。
我們可以嘗試使用專業模式拍攝夜景,來獲得更有意境的夜景大片
華為手機專業模式功能
拍夜景過程中發現畫面很暗,會選擇將感光度調高(ISO)來獲得較亮的畫面
ISO參數調高 畫面噪點增多
噪點
所以在使用專業模式拍攝夜景時,首先要選擇
降低ISO來保證畫面的純淨,再通過調節快門速度來調整畫面亮度。快門速度就是手機快門打開到關閉的時間,一般為1/4000S到1/30S,數值越大,
快門速度越慢,進光量越多,畫面越亮。使用專業模式拍夜景, 通常將快門速度調得慢 ,如果沒把握可以先預設一個快門速度來嘗試拍攝幾張。
拍攝廣闊的城市夜景風光已經太常見,嘗試用獨特的視角拍攝夜晚的細節,夜景照片更加生動和貼近生活。
通過路邊積水拍攝燈的倒影,讓畫面色彩更加柔和,既有趣味
畫面層次感也更豐富。攝影愛好者最喜歡掃街,是因為總能在不經意間發現城市裡容易被忽略的景色和故。
黑夜中,城市不同的光源能交織出十分驚豔的色彩風格,也許會讓你的照片變得更加迷離、浪漫。
點右下方「在看」分享給同樣熱愛攝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