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是治理汙染,改善環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資源永續利用的重要措施,該行業最為常見的商業形態就是廢品回收站點,目前全市再生資源回收行業是否真正做到了資源永續利用,起到了改善環境的作用,來看記者的問政調查。
在東營區西三路以西,黃河路以南的部分廢品回收站,記者看到這些回收站點大多位於城中村中。經營者將廢紙箱、塑料瓶等各種廢品在院內露天堆放,且多為易燃物品,使原本並不寬闊的院落更加擁擠,部分經營者將滅火器隨意擺放在這些易燃品一旁,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
在中南世紀錦城以北,這裡有一處廢品回收站,距離該小區近50米,不僅嚴重汙染城區環境,產生噪音、異味也影響了居民生活。
小區居民說,「那邊確實是堆放雜物挺多的,有的時候就是有點亂,投訴噪音比較多的那種,影響休息之類的。」
《山東省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第十二條規定:從事再生資源回收活動,不得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
《山東省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第十六條規定: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和個體經營者,不得回收下列物品:
(一) 井蓋、井箅等城市公用設施;
(二) 無合法來源證明的電力等專用設施;
而在墾利區中興路附近的一處廢品回收站,記者諮詢是否收購工廠的大宗電纜、城市市政鑄鐵井蓋時,這位經營者竟然毫不掩飾地告訴記者。
墾利區中興路廢品回收站經營者說,「工廠裡這些電線也要,單位上能往外賣,只要你敢賣我就敢買。」
隨後,經營者就上述物品的回家價格與記者進行了討價還價。
墾利區中興路廢品回收站經營者,「井蓋那就是生鐵,那樣的回收價就是一塊錢一斤。」
來源:黃河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