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來香港四大天王當高管?造晶片難道靠的是唱功和演技?

2020-10-03 芯智訊

提起「香港四大天王」——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這四位知名巨星,相信大家都並不陌生,他們也曾多次同臺演出過。但是,如果說,「香港四大天王」響應國家號召,一起開了一家集成電路公司,估計鬼都不會信。


泉能研究院集齊了「香港四大天王」?

9月22日消息,昨日,業內一家名為泉能先進集成電路產業研究院(濟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泉能研究院」)突然在很多半導體行業從業者的朋友圈火了,而其引發業內關注的原因則是,其官網(http://www.qnic.com.cn/)介紹當中,其主要的四位高管與「香港四大天王」幾乎同名。

根據泉能研究院官網顯示,其創始人兼CEO為劉德華,三位副總裁分別為郭富城、黎明明、張學友,當然從個人介紹來看,除了同名之外,又與香港四大天王沒什麼關係。

如果說,一家公司的高管當中,有一位或者兩位與「香港四大天王」同名並不奇怪,但是四位高管都幾乎同名,這就完全不可能了。

所以,幾乎可以肯定,泉能研究院的官網被「黑」了,相關信息被篡改了。

這一點,通過官網的「關於我們」也可以看到,裡面寫道「騰訊是全球智能晶片行業的領域的先行者」、「公司創始人、執行長陳天石博士」、「2016年推出騰訊1A處理器」。顯然,這裡泉能研究院的公司介紹被改成了寒武紀公司的介紹了,並且寒武紀的名字,也改成了騰訊。顯然,這是可能一場由「黑客攻擊」造成的鬧劇。

不過,芯智訊並未能聯繫到泉能研究院對此進行進一步確認。而在發稿前,泉能研究院的網站已經無法訪問,應該是發現了網站被黑,所以主動下線了。


泉能研究院是誰?

根據天眼查的資料顯示,泉能研究院成立於2019年8月30日,註冊資金1億元,實繳資本4900萬元,公司法人代表為曹山。泉能研究院是一家智能晶片開發商,致力於打造各類智能多媒體晶片、5G、智能終端以及智慧機器人的核心處理器晶片。

從泉能研究院的股權結構來看,其為海佑集成電路(山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佑集成」)和濟南國資委旗下的濟南高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合資公司(以下簡稱「濟南高新控股」),雙方分別持股51%和49%。海佑集成則是由自然人曹山獨資的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泉能研究院是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濟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南泉芯」)的關聯企業,因為,曹山以及濟南國資委旗下的濟南高新控股也都是這兩家企業的股東。

武漢弘芯、濟南泉芯、泉能研究院背後的人

早在今年6月,芯智訊就率先獨家曝光了號稱千億投資的武漢弘芯恐將「爛尾」的問題(詳情可參看《蔣尚義「萌生退意」的背後:光刻機剛進廠就被抵押,武漢弘芯有多缺錢?》),隨後在8月下旬,武漢市東西湖區政府的一份報告,也正式揭開了弘芯此前一直被捂著的「蓋子」。

近日芯智訊還通過天眼查發現,曾於2019年7月加盟武漢弘芯的蔣尚義當時曾參股武漢弘芯的股份,但是在2020年7月3日就退出了。

近期,濟南泉芯也引發了業內的關注。因為武漢弘芯和濟南泉芯都曾有著一個共同「推手」——曹山。

根據天眼查資料顯示,武漢弘芯的控股股東是北京光量藍圖。而曹山曾是北京光量藍圖的大股東及法人代表,只不過,曹山在2019年1月退出了北京光量藍圖,不再擔任法人代表、執行董事。

而在退出北京光量藍圖之前,曹山就於2018年11月,在珠海成立了由其持股93%的逸芯集成技術(珠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逸芯集成」)。法定代表人正是曹山,總經理是夏勁秋。值得注意的是,夏勁秋曾是跟隨梁孟松加盟三星電子的大將之一。

隨後,在2019年1月底,曹山又通過逸芯集成又聯合濟南國資委旗下的兩家子公司——濟南高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濟南產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及濟南集芯產業發展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共同成立了註冊資本59.5億元的濟南泉芯。

根據資料顯示,泉芯濟南項目總投資高達598億元,計劃建設12英寸12nm/7nm工藝節點的晶圓製造線。項目於2019年第一季度悄悄開工建設,工地位於濟南臨空經濟區,用地面積39公頃。總投資額為590億人民幣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投資230億,建設月產能7000片的12英寸12nm 生產線;二期投資260億元,擴增月產能23000萬片12納米邏輯晶片;第三期投資100億元,增加1萬片的7nm產能。

在股權結構上,曹山控制的逸芯集成目前持有濟南泉芯41.18%的股權。

另外,根據工商資料顯示,濟南泉芯雖然註冊資本高達59.5億元,但是實繳資本卻只有5.1億元。據AI財經社此前報導稱,這5.1億的註冊資金都是由濟南國資委旗下的兩家子公司出資,曹山控制的逸芯集成則一分未出。

怎麼樣,通過上面的介紹,有沒看出,濟南泉芯的路數與武漢弘芯是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造「芯」如戲,全靠演技?

近幾年隨著國家對於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視和大力扶持,也推動了地方政府及各路資本針對集成電路產業的投資熱潮。在這過程當中,一些二三線地方政府為了政績,也紛紛大把出錢、出地皮、出政策,而一些投機分子也開始利用這一點,忽悠地方政府盲目上馬了不少投資動輒近千億,看似技術高端、前景廣闊的項目,並從中牟利,最終搞出了不少爛尾項目。

比如,已被申請破產的南京德科碼,以及陷入停滯的江蘇淮安德淮半導體。

南京德科碼成立於2015年12月,法人代表為李睿為。而在公司註冊成立之前幾日,德科碼「CMOS 圖像傳感器晶片(CIS)產業園」項目就已經籤約落戶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下稱「南京開發區」),總投資號稱約25億美元。

2016年6月,南京市政府、南京德科碼以及TowerJazz宣布合作,在南京建設晶圓廠,宣布的總投資額已經達到30億美元。

根據前期規劃,項目將分期建設。一期項目為一座8吋晶圓廠,以電源管理晶片、微機電系統晶片生產為主,預計投產後產能可達4萬片/月;二期項目為8吋晶圓廠1座和12吋晶圓廠1座,預計總投資不低於25億美元,8吋晶圓廠以電源管理晶片、射頻晶片生產為主,投產後產能可達6萬片/月,12吋晶圓廠以自主開發的CMOS圖像傳感器晶片生產為主,投產後產能可達2萬片/月。

不過,由於本身缺乏技術積累,因而走的是技術引進路線,先是從ST手裡買到COMS傳感器的相關工藝授權,然後又從安森美半導體買相關專利和技術授權。之後又在日本成立晶片設計公司,並找來了原來日本東芝CMOS圖像傳感器的設計和研發團隊,此外還需要向合作方TowerJazz支付高昂的技術授權費(為德科碼項目提供專業技術、運營及一體化諮詢)。可以說,德科碼在技術上高度依賴海外技術輸入,本身並不具備太強的技術研發能力。

再加上李睿為本身就沒有資金投入,主要是依靠政府的投資,使得德科碼很快就出現了資金問題。2017年,德科碼就持續被爆出欠薪問題。2019年5月,德科碼發布了等同於破產公告的「全體休假」通知。

今年5月,南京德科碼已被提交強制清算與破產申請。

此外,在當初南京政府還在對南京德科碼的投資搖擺不定的時候,2016年1月,李睿為又通過碼揚(上海)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計劃出資4000萬與江蘇淮安市政府合作,投資成立了淮安德科碼,並於2016年3月開工建設。

但是在淮安德科碼開工之後,李睿為承諾的投資並未到位,最終李睿為退出。但是李睿此後又以公司名侵權為由起訴了淮安德科碼,「雙德」糾紛期間,剛剛開工的項目停滯,直到2017年淮安政府出資賠償,並改名了德淮半導體之後才重新啟動。

而在今年年初,德淮半導體就已停工,並拖欠了近億元的員工工資,還被踢出江蘇省2020年重大項目名單。可以說,德淮半導體目前已陷入「爛尾」。

李睿與南京德科碼和德淮半導體的戲碼,是否與曹山與武漢弘芯和濟南泉芯戲碼很相似?

除此之外,還有已陷入停擺的陝西的坤同半導體(號稱總投資400億元),已被爆出騙取騙取國家優惠土地資源搞房地產的河北昂揚微電子項目等。

真的的是,造「芯」如戲,全靠演技啊!

或許這也解釋了為何,黑客要將濟南泉芯關聯企業——泉能研究院的高管全都改成了「香港四大天王」,這是在諷刺該企業高管的「唱功」和「演技」高?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

相關焦點

  • 請來香港四大天當高管?造晶片難道靠的是唱功和演技?
    」同名並不奇怪,但是四位高管都幾乎同名,這就完全不可能了。造「芯」如戲,全靠演技?近幾年隨著國家對於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視和大力扶持,也推動了地方政府及各路資本針對集成電路產業的投資熱潮。一期項目為一座8吋晶圓廠,以電源管理晶片、微機電系統晶片生產為主,預計投產後產能可達4萬片/月;二期項目為8吋晶圓廠1座和12吋晶圓廠1座,預計總投資不低於25億美元,8吋晶圓廠以電源管理晶片、射頻晶片生產為主,投產後產能可達6萬片/月,12吋晶圓廠以自主開發的CMOS圖像傳感器晶片生產為主,投產後產能可達2萬片/月。
  • 「香港四大天王」助攻?造芯難道靠的是「唱功」和「演技」?
    如果說,一家公司的高管當中,有一位或者兩位與「香港四大天王」同名並不奇怪,但是四位高管都幾乎同名,這就完全不可能了。所以,幾乎可以肯定,泉能研究院的官網被「黑」了,相關信息被篡改了。造「芯」如戲,全靠演技?近幾年隨著國家對於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視和大力扶持,也推動了地方政府及各路資本針對集成電路產業的投資熱潮。
  • 大造晶片運動來了……
    最近,網絡甚至曝出了泉能先進集成電路產業研究院,把劉德華、郭富城、張學友、黎明明列為核心成員的事情……眼下,一場轟轟烈烈的大造晶片運動正在興起,各家企業都在紛紛轉產半導體了。當下全國到底有多少企業在轉產半導體?據媒體報導,2020年前8個月,中國有近萬家企業轉投晶片行業。
  • 造晶片真的很難嗎?-虎嗅網
    今年以來,晶片製造無疑引起了許多人的興趣,更有相當多的人在問:造晶片真的那麼難嗎?造晶片到底是難還是不難?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涉及的因素很多,很難用一兩句話講清楚。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們從技術上了解「造晶片到底是怎麼回事」。
  • 特斯拉Model 3撞塌廁所; 小米回應造車;上汽帶頭造晶片;蔚來100kWh電池升級服務延期預定
    小米回應造車:一直關注,還沒正式立項日前,小米集團發布公告稱,注意到近日若干媒體有關本集團擬進入電動汽車製造行業的報導。小米表示,集團一直關注電動汽車生態的發展,並就相關行業態勢進行持續評估及研究。小米就電動汽車製造業務的研究還沒有到正式立項階段。
  • 香港歌壇:四大天王中誰排第一?
    香港歌壇四大天王排名分先後依次是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首先想反駁的朋友請審題:香港歌壇!不涉及影壇成就與綜合影響力的話,張學友排在四大天王之首應該能得到大部分歌迷的認同。我不偏向於任何一個天王,我只是以過來人的身份解讀四大天王巔峰期及演唱生涯。論唱歌,四大天王中唱功讓普遍歌迷信服的只有張學友一個,你見過有人質疑過歌神學友的唱歌實力的嗎?
  • 任正非直言中國造不出晶片,和美國人沒關係
    美國總是給自己加這麼多戲,我們也都看膩了,但總是有人願意相信他的話,這才是最不可思議的,對華為和中國進行晶片斷供之後,中國人就一直在全力研究自己的晶片,然而在關鍵技術上的突破
  • 民工造晶片騙國家11億!中國晶片產業歷史罪人,不該被忘記
    答案只有一個,即晶片行業,由於美國晶片禁令的影響,晶片成為全中國人最重視的產品,晶片封鎖讓每一個中國人都認識到我國在這一領域的差距,在國家的號召下,越來越多的企業投入到晶片產業當中,根據數據,僅在今年的第三季度,就有1.3萬家企業將自己的業務範圍擴展到了晶片領域。
  • 不用5nm光刻機也能造?石墨烯晶片技術突破,性能超矽基晶片10倍
    文|薰兒不用光刻機能造晶片l 光刻機有什麼用?最近一段時間,晶片的製造成為了一個大熱門,也是一個「風口」行業,未來的房地產、網際網路、半導體都是資本願意進入的領域,網際網路的門檻是最低的,房地產的門檻千萬級別的,半導體行業是千億級別的。
  • 小米晶片大躍進:除了自己造芯,3年投資了20多家晶片企業
    眾所周知,在2017年小米發布旗下首款手機Soc澎湃S1之時,雷軍表示「晶片是手機科技的制高點。」這意味著其實小米對於晶片是相當相當的重視。而在小米研發晶片之時,小米對於晶片方面,其實還有另外的一個大布局,那就是瘋狂投資晶片企業。最早投資晶片就認是小米旗下順為投資,投資了南芯半導體,這算是小米第一次投資晶片企業。
  • OPPO制定造晶片計劃,建立技術委員會,並提出三大計劃
    今天的小齊快訊當中,為你整理了值得你關注的4條頭條OPPO制定造晶片計劃,建立技術委員會,並提出三大計劃商湯科技推出AI基礎教育在線教育服務義烏支持復工復產:專車專人接送,新員工每人補助1000元國家電網:3月15日前除湖北省外全面復工01OPPO制定造晶片計劃,建立技術委員會,並提出三大計劃
  • 曾有望躋身香港四大天王 粵語歌唱實力封神張學友都自嘆不如
    根據層層選撥,最終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成為了香港四大天王。從此以後香港娛樂圈便正式進入了四大天王的時代。事實證明香港媒體這次造星運動很成功,香港四大天王最火的時候,在內地大部分家庭牆壁上都會貼有四大天王的海報。而劉德華和張學友們都成為香港四大天王造星運動最大受益者,也是人氣爆棚賺錢賺到手軟。
  • 華為郭平:手機晶片每年消耗幾億支 願意幫供應鏈增強晶片製造能力
    9月23日,在今天舉辦的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等高管接受了媒體採訪。對於華為存儲的晶片能支撐多久的問題,郭平表示,美國的加大制裁,第三次修改法律制裁確實給我們的生產、運營帶來了很大困難,但是具體到每一個晶片是九月十五日才把儲備入庫,所以具體數據還在評估過程中。
  • 香港女歌手唱功排行榜
    C:鄧麗欣 薛凱琪 twins(阿sa略好)傅穎B-:(現場勉強不車禍)盧巧音 李彩樺 鍾嘉欣(唱功一直在進步,會有希望到B) 周慧敏(年輕B+,退化嚴重)B(現場有點小瑕疵):吳雨霏(氣息一般,高音較差)吳若希(1992,目前唱功一般,氣息音準有待磨練)麥家瑜(80後,音色不錯,現場較穩定,偶爾小瑕疵,唱功還會提高)鄭融(1984)(音色好,
  • 中國晶片首富賣電子元器件起家,靠併購一年身家漲超300億元
    僅僅一年時間,韋爾股份和虞仁榮卻已經逆襲為晶片上市公司中最大的「黑馬」。(圖源:韋爾股份官方微信公眾號——豪威集團)01 靠賣電子元器件發家,公司上市身家暴漲在半導體領域,清華大學無線電系85級是個特殊的存在。
  • 臺灣供應商高管:蘋果汽車將於明年發布
    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有不願公開身份的供應鏈廠商高管透露,傳言已久的Apple Car將提前至少2年發布,最早有望於2021年第三季度與大家見面(該媒體曾準確預測蘋果將在2020年發布新款iPhone SE以及11英寸iPad Pro,具有一定可信度)。
  • 風華絕代的張國榮,唱功和演技究竟哪一個更勝一籌?
    「張國榮的演技是相當高的,演什麼像什麼,以至於後來的角色都說是他的本色出演,在那個時代,一個導演拿到劇本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張國榮,他是一個有品味的人,他走紅後籤了新藝寶,自主權多了,他的品味越來越流露了出來,所以他的歌非常受歡迎,因為他的演繹實在是很好。"
  • 挖人、建廠、造芯,蘋果造車想要直剛特斯拉?
    最早在2015年年初,蘋果就從特斯拉挖走了5名高管,而後特斯拉與蘋果的「人才角逐」賽持續了整整五年。欲造「汽車芯」大多數造車新勢力誕生之初都聲稱要做「汽車界蘋果」,如今蘋果再續「汽車夢」,要做「蘋果牌汽車」。12月初,有媒體透露蘋果正在與汽車電子供應商進行初步談判,蘋果的晶片製造合作夥伴臺積電正在與蘋果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晶片」。
  • 臺灣供應商高管透露:蘋果汽車將於明年發布!
    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有不願公開身份的供應鏈廠商高管透露,傳言已久的Apple Car將提前至少2年發布,最早有望於2021年第三季度與大家見面(該媒體曾準確預測蘋果將在2020年發布新款iPhone SE以及11英寸iPad Pro,具有一定可信度)。
  • 從唱功舞蹈演技綜藝來分析一下
    少時的成功和九位成員的努力分不開,這次就來分析一下她們的定位和實力等等,不喜歡看的請勿噴哦。金泰妍,首先是唱功,泰妍的唱功沒的說,基本上是女愛豆裡面總統山的地位,不敢說是第一,但是她說自己第二,還真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然後舞蹈,泰妍的舞蹈水平一般,及格線以上吧,也只能這樣評價了。演技,這個就不行了,也就是出演一下自己的MV的水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