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異性,要想在長時間的交往中維持住純潔友誼的狀態,他們會需要面臨什麼呢?
異性之間到底有沒有純潔的友誼?這個問題真的被拿出來討論太多次了,而且我們在各個平臺都會發現很多人的另一半最後都是跟所謂的異性好友好上了。那為什麼男女之間維持純潔的友誼就這麼難呢?
首先,同性之間交朋友,一般都是因為共同的愛好,或者是相處的時間長了,知根知底,在一塊呆著舒服。但是異性要想成為朋友,除了天時地利等外部客觀的原因之外,相互吸引才是佔很大程度的。
你有沒有見過這樣的情況:兩個異性好朋友的友誼突然有一天散發出了愛情特有的甜香,他們驚訝之餘開始思考原因,這才發現原來當初作為朋友走在一起時,彼此間就已經存在若有似無的好感和吸引力了。
因為性別魅力,所以男女要想維持友誼,需要不斷抵抗對方對你的吸引力,將它維持在僅能保證友情的範疇,但很多人都會一不小心就「友達以上,戀人未滿」。
同時還要抵抗異性之間天然存在的性張力和性吸引力,沒有人能保證,在某一天你異性朋友的某個散發著性魅力的行為時能夠內心毫無波瀾、無動於衷。
最難的是,還要抵抗自己內心深處想要把友誼摯愛付出的多一點再多一點,或得到的友誼愛多一點再多一點的奢求。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常說的,所謂的「朋友」也不可避免有的佔有欲。
最要命的是,有太多的例子告訴我們:很多人都是在友情的光輝下愛著一個人,但卻在努力地克制這種愛,使它維持成友情的樣子。
我有一個朋友小小,她因為被某酒館的駐唱歌聲吸引,於是進去點了一杯酒水消磨時光,然後認識了張先生,由於聊得很投機,加了聯繫方式,最後在慢慢的聊天中,感覺很投機,成為了好朋友。
張先生的幽默風趣、讓小小覺得緣分真是神奇的東西,她也想珍惜這段緣分,擁有這個惺惺相惜的朋友。不僅如此,她慢慢發現,在作為朋友的那段時光裡,張先生對她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
於是,她控制不住,給遇到問題的張先生安慰和鼓勵,哪怕是張先生在情感問題上的交流,她也盡力給出最大的建議,她深陷在這種「莫名其妙」的付出中無法自拔。
直到有一天,小小特別認真地告訴我「我發現我好像愛上張先生了,我越來越被他吸引,我根本不敢相信這是朋友應該保持的相處狀態,我對他會忍不住過多關心。」
我告訴她:「這就是異性交友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很容易從欣賞、仰慕發展到隱晦的喜歡。但很有可能雙方並沒有在一致的步驟上,所以你要好好考慮是不是張先生也有更進一步交往的想法,如果沒有的話,建議不要繼續這段友情了,因為一旦動了心,就很難做成朋友了」。
後來小小也確實跟張先生表明心意,很幸運,他們都已經產生情愫,走向了愛情。
但,不是所有人,都會如此幸運的。
其實所有的異性好友之間之所以能夠維繫住「友情」,都是因為有這麼一個人在拼命抑制想更愛對方的衝動。比如《我可能不會愛你》裡的李大仁。
李大仁愛程又青愛到不敢開始,愛到太怕失去,愛到寧可用朋友的身份打掩護換一個「友誼地久天長」。試問李大仁是如何維持他與程又青「男女之間的純友誼」?
只要程又青不開口,他準備一輩子不說。
他可以一輩子跟在她的身後。
只要程又青過得快樂,那個人不是自己也沒關係。
李大仁的愛醇厚堅定,消釋了人性裡所有的自私和佔有欲。好朋友這個身份是最正大光明的擋箭牌,擋住他所有急不可待噴湧出的愛意,擋住他不顧一切擁抱她的決心。
人最難的就是反抗自己的本能。懶惰是本能,軟弱是本能,愛一個人也是本能。
你明明喜歡那個人,愛護那個人,甚至讓那個人無所不在的出現在你的生活裡。
但他就是不屬於你。但你就是沒有說「我愛你」的立場。
維持男女之間好朋友的關係可以很簡單,只要彼此能夠理解陪伴。但這件事也很難,你必須用盡力氣隱忍,才能不去愛上這個世界上最適合最懂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