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男不大三,女不大四」,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

2021-01-13 民俗大文化

俗語「男不大三,女不大四」,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

說起結婚,我們映入腦海的就是古代的婚嫁的場景,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古代人更講究門當戶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的時候很早就定下一門婚事,無論喜不喜歡有沒有情感,到了結婚的那一天也還是要加到別人家,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叫做「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給什麼樣的人就要跟隨別人一輩子,更要不離不棄。而在當今的社會,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現代化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價值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有些傳下來的一些關於昏嫁的思想,沒有改變。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說下今天的俗語「男不大三,女不大四」,看看這句俗語想表達什麼?且聽小編為大家分析。

「男不大三,女不大四」,這句話表面意思是說男女雙方結婚,男方的年齡不能超過女人三歲,而女方的年齡不能大於男方四歲。這是什麼說法?其實這是在古代雙方婚配的過程當中所傳的一些講究,雙方認為如果「男不大三,女不大四」,如果出現這種年齡差值,會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更應該選擇避開這個年齡段的人結婚。

男為什麼不能大三呢?其實主要原因是因為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而且婚後一般男方都佔據主導地位,往往成年之後,男人的心理年齡要比女人的心理年齡要大,這樣也更加容易產生問題,而如果女方年齡大於三歲小於四歲,可以說是非常的絕配,古人都說「女大三,抱金磚」,這是因為,女方在這個年齡段,心裡更加的成熟,也更知道該怎麼樣處理問題。如果男的比女的大三歲,那麼會更加容易發生爭吵,農村還有一種說法叫做「男大三,鬧翻天」的說法。可想而知,男大三是不行的。

「女不大四」,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男女雙方結婚,有一點會比較計較,那就是年齡,而作為女方太大的年齡差,會讓人認為身體上可能老的比較快,不能很好的扶持自己的丈夫到老。而且「四」在古人的眼裡,還是一個不吉利的數字,四的諧音是「死」,這也是一方面原因。

以上是小編對於這句俗語的理解,但是小編要告訴大家的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變得更加開放和包容,對於婚姻來說,年齡的大小根本不是問題,身高也不是問題,只要兩個人在一起能夠相互扶持、互尊互敬、互相理解、能夠孝敬雙方父母、遇到困難能夠一起努力,這樣才能算是找到一個好的歸屬。

大家對於這句話有怎麼樣的理解呢?下方評論說出你們的想法,我們大家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女不祭灶,男不拜月」,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以前在農村,人們交流時經常會用到俗語老話,這些俗語老話是人們從生活經歷中所得的經驗,包括一些風俗講究也會用一句俗語來概括。其中有一句叫做:「女不祭灶,男不拜月」,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裡面有著什麼風俗,有著什麼講究?咱們一起來看看!
  •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俗話說:「林子大了,啥鳥都會有的」,同理,「而人多了,什麼樣的面相也是有的」,而這一點並不奇怪。我們走在大街的時候,也常常會看到各種形態的人,有的人長得慈眉善目,有的人長得則是尖嘴猴腮,有的人有一對招風耳,還有的人鼻子露著天。
  • 農村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新生兒的出生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男不三,女不四」什麼意思?過生日為何有這樣的講究?
    文/王不留行農村俗語「男不三,女不四」什麼意思?過生日為何有這樣的講究?在過去的時候,由於當時的科技水平不發達,一些現代科學能解釋的事,在過去就成了未解之謎,只有依靠鬼神力量才能解釋得通。所以過去的人往往十分迷信,他們認為舉頭三尺有神明,在事事都要小心,稍加不慎就會觸怒鬼神,給自己招來禍患。所以過去的講究非常多,有許多講究,到今天還在使用。這些講究有道理嗎?不一定。但是家中老人信,身為子女,沒必要為了這一點小事而與老人較真,他們的世界觀已經定型了為了讓老人開心,按老人說的辦有什麼關係呢。
  • 農村俗語:男不露肚臍,女不露皮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男不露肚臍,女不露皮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眾所周知,農村的俗語是非常多的,這些俗語有的對農民來說是非常的重要,比如說關於教育或者是天氣的俗語,也有的俗語就是封建迷信,所以大家在看到俗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區分,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個俗語,看看你們在以前的時候有沒有聽過這些俗語。
  • 俗語:「女怕三撩,男怕三挑」是什麼意思?都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
    俗語:「女怕三撩,男怕三挑」是什麼意思?都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俗語是一種我們中華民族特殊的文化種類,就像是歇後語一樣,是我們的前人在經歷了很多的事情之後總結出來的道理。同時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之中,感情是一種非常需要的東西,而在俗語之中有一句對「男女之事」的俗語,這句俗語就是「女怕三撩,男怕三挑」。其中包含的道理那都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而我們這一期說的也就是這句俗語了。女怕三撩女怕三撩的意思其實很明顯,從字面上來說是女的害怕被撩三次,當然實際上遠遠不止三次了,而是頻繁的,多次的去撩才能夠奏效。
  • 俗語:「男做上怕三,女過滿怕午」,啥意思?你們這樣講究嗎?
    小時候在爺爺家生活的時候,爺爺經常給我講一些歷史故事,還教我一些諺語和俗語,說長大了會用到。我記得很清楚的一句俗語就是:「男做上怕三,女過滿怕午」,看字面意思可能看不出來,但這句俗語講的其實是關於生日的一些講究和忌諱。
  • 古代俗語「男怕摸頭,女怕摸腰」有什麼深意?背後的道理很講究!
    在古代,人們為了傳遞自己的一些經驗或者閱歷,往往會編出許多俗語,這樣不僅容易理解,而且非常順口,便於傳播。這些俗語多來自於古人的親身經歷和多年見聞,非常講究,也含有許多發人深思的道理,至今仍對我們有啟示意義。比如,古人就留下這樣一句俗語,上半部分是「男怕摸頭」,下半部分是「女怕摸腰」。
  • 農村俗語「三不豪四不富,五不娶六不嫁」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則俗語,「三不豪四不富,五不蓋六不種」啥意思?有沒有道理?「三不豪」,這裡的豪指的是「豪爽,豪邁,豪放,氣度寬廣、直爽痛快,不拘小節」的意思。整句的意思就是說,三十歲的人,身上一定要具備這樣的氣質。那麼為何這樣說呢?人們常說三十而立,三十歲對於一個男人來說,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妥妥的黃金年齡,人生的分水嶺。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的進步,大家早已經不再需要這些俗語當作參考了。但仍有很多朗朗上口的話流傳下來在人們口中傳頌,就好比今天這句「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咱們一起來看看這句話什麼意思。第一,男凹的意思是說,在家裡面男人的性格非常的懦弱,經常會被自家的女人牽著鼻子走,在家裡面沒有什麼地位,女凸的意思正好是與之相反,說的是女人的性格比較張揚,比較強勢,俗語總結出的男凹女凸,不寡就孤,表面的意思是說,如果家裡面女人的性格太強,什麼事情都要自己說了算,對老公的管制也是非常嚴格和苛刻,這時候夫妻之間遇到問題就沒辦法很要好的協商解決,就很容易發生夫妻矛盾甚至是走向離婚的境地,另外
  • 農村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農村的很多老話俗語都是和人的一些習慣有關係的,通過這些習慣,會根據經驗總結出擁有這類習慣人的一些脾氣習性,雖然說不能是百分百的準確,但很多時候還真的是很管用很靈驗的,這也是多年的經驗累積所留下來的智慧。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句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看看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好女三六九,好男二五八」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語「好女三六九,好男二五八」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如今在農村裡,普遍都是一些留守老人和小孩子,而在不忙的時候,老人們就會聚在一起聊聊天,一天也就很快過去了。農村老人聊天時的內容涵蓋的面也是比較廣的,但是多數還是農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
  • 農村俗語:「男不娶5,女不嫁6」是什麼意思?蘊含了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是什麼意思?蘊含了什麼道理?對於農村俗語大家都知道是祖祖輩輩總結的經驗,或者是切身體驗,或者是時間長的觀察出現的頻率高總結的一些現象。農村俗語對後人來說的確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至少能警告後人少走彎路,有提示的作用。
  • 俗語:「男對凸,女對凹」什麼講究?網友:說的太對了!
    生活有了俗語的存在,讓交流變得更加方便,不便於表達的事情可以用一句詼諧幽默的俗語來代替,所以俗語的魅力也大致於此了吧,簡練而又形象,深刻而有趣。說到男女之間的關係這方面,俗語也涉及很多,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流傳的那些關於男女之間情感方面的俗語。這樣的俗語有很多,要說男女之間的談婚論嫁有俗語說到:銅對銅,鐵對鐵,同到毛白牙齒缺。還有說男女之間性情的差異:男對凸,女對凹。
  • 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是什麼原因?古人的禮儀講究
    導語: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是什麼原因?古人的禮儀講究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講究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所以對於禮儀是是十分看重的。上到朝會,下到待客都有自己的一套禮儀規範,要是不按照規矩來,就會失了禮儀,被人們笑話。
  •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什麼講究?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會知道,在以前科技信息不發達,人們物質生活還比較匱乏的年代,農村老人們更喜歡用自己的語言和智慧,對一些人情事物做出自己的總結,這也是咱們所說的俗語,在沒有更多獲取信息渠道的時候,一些俗語還被當作重要參考,給人們的待人接物起著指導作用,可見當時大家對於俗語的重視程度,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 「好女三六九,好男五二八」什麼意思?原來投胎月份還有講究?
    俗語就是其中一種。俗語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當眾蘊含著人生百態。比如我們常說的「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就是一句俗語。可見,俗語和詩歌、對聯也有相似之處,只是俗語更加容易理解,並且朗朗上口。古人做事,有自己的一套「規矩」,一言一行中都蘊含著他們的智慧。
  • 農村俗語「冷棺入村敗到底」,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記得小時候,常依偎在爺爺的懷中,聽他講故事,說俗語,如「出不露白,露白要丟財」,讓我記憶猶新!其實,俗語廣泛的在農村流傳,在於其通俗性,以及趣味性,今天我整理了幾則農村不常見到的俗語,大家一起交流學習!一、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主受罪在農村,房屋建造時是有很多講究的,如東廂房高叫「紫氣東來」!
  • 農村俗語「女怕摸腰,男怕摸頭」是什麼意思?如果摸了會怎樣?
    「女怕摸腰,男怕摸頭」在農村像這些俗語比比皆是,這些俗語都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可以說這些也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習俗的象徵。「女怕摸腰」從字面上看不難理解,它的意思就是女人怕別人來摸她的腰,說的是以前是非常傳統的也是比較封建的,別說摸到腰了就是用手碰到她的手可能都會有以身相許的可能,這就意味著女人的腰是比較神聖的是不可侵犯的,表示純潔的意思。「男怕摸頭」以前男人的頭表示這是男人的權力的象徵,他就是男人至高無上的地位,不可亂摸,摸了的話就好像是你已經觸犯到一個男人的權力地位一般。
  • 俗語:「壽宴不送煙,喪事不後補」啥意思?有什麼講究?
    以前的農村人情味是非常重的,鄰居有什麼困難都會一起幫忙,誰家有什麼喜事都會一起熱鬧,無關錢財。但現在隨著經濟條件的發展,人們的腰包慢慢鼓起來了,關於人情往來的事也開始隨禮了,比如結婚、生日宴席以及喪事等等。不僅各種事都要隨禮,隨禮的講究還特別多,有一句俗語說的就是隨禮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