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課》|職場人,你應該從「拼命三娘」轉變成「緩釋膠囊」

2020-12-23 瀟湘妍讀

對於大多數職場中的人來說,努力工作,拼搏奮鬥,精益求精,是我們不懈的追求。讓自己時刻處在忙碌的狀態中,形象地活成「拼命三娘」。

但往往你會發現,有時事事爭做最好,事事都幫同事,把自己忙得像陀螺一樣,並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反而會因為你太能幹,給大家的印象就是你不能出錯、你都得幫做。偶爾出錯一次就會得到嚴厲的批評,偶爾拒絕幫忙同事就會受到非議。

暢銷書作家李筱懿在《生活課》中尖銳地指出:

職業是超長待機,得掌握好節湊,應該從「拼命三娘」轉變成「緩釋膠囊」。

因此,找出一個自己能夠長期堅持的強度,讓自己在開局脫穎而出的同時不做「拼命三娘」,而是要像「緩釋膠囊」一樣緩慢釋放能量,逐漸加力,成為那個持續的贏家。

受到《生活課》一書的啟發,結合自身在金融行業12年的職業生涯,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分析為什麼要從「拼命三娘」轉變成「緩釋膠囊」,並誠摯地給出建議,對於「超長待機」的職業,我們要規劃好步驟,掌握好節湊。

01 為什麼不能做「拼命三娘」?時刻繃緊的弦不可能持久,用力過猛有時會適得其反

「拼命三娘」原是指水滸傳中的扈三娘,她是梁山第一女將,武藝高強,打仗勇敢不怕死,被稱為「拼命三娘」,後用來比喻幹事竭盡全力的人但對於職場中大多數普通人來說,身體一直處在緊繃狀態下,精神狀態不一定能保持最佳,效率也不會高,所以「拼命三娘」的狀態不可能持久。

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對待工作的敬業精神常令人讚嘆,無論是一次又一次的機智救場,還是不顧傷痛地堅持完成工作,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她成功開創《朗讀者》節目後,有一次接受採訪時表示,由於自己又做製片人,又做主持人,中間的各種協調、決策,忙到凌晨三四點是常有的事,高負荷的工作運轉、繃緊的腦袋讓她無法思考。

後來她認識到這種「拼命三娘」的做法實在不可取,於是放緩腳步,讓自己休息好,讓團隊整頓好,最終才有了讓全國老百姓眼前一亮的節目。董卿感慨說:停下來是為了更好的前行,不能為了追求一時的進度,讓自己無暇思考。

當你走得太快時,不妨停下腳步思考。一味這麼趕路,是不是還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很多工作沒有取得新的進展、很多思路沒有被打開,可能我們是被「忙碌的假象」所掩蓋。馬克·吐溫講:發現自己和大多數人一樣時候,便是停下來自我反思的時候。

同事麗麗,是2018年從國內一所211大學金融學碩士專業畢業的,工作近兩年來,積極主動,勤勤懇懇,非常努力。努力到「不給自己留餘地」。

她的崗位是辦公室秘書,秘書的工作繁雜而且細緻。行長是一位女領導,做事幹練、雷厲風行,要求很高。麗麗為了完美工作,不出差錯,每天提前半個小時到單位,遲下班1-2小時。對於辦公室其他同事的要求,基本是有求必應。原本是其他同事的工作,都來找她,而她為了「好表現」,不拒絕任何一個人,逐漸在單位讓自己在有了「拼命三娘」的榮譽,同事們都誇她能幹。

久而久之,一些不是她的工作,就變成是她理所當然要做的了。偶爾拒絕一次,同事就議論她,「怎麼這麼難說話,以前都是你幫做的」。

由於自己實在忙不過來,接的事情太多,工作上難免出了差錯。這樣導致領導的滿意度下降,同事的好感度也下降,她自己也累倒了,生病住院,像一隻運動量過大的麻雀,終於掉在地上飛不動了。

是的,工作中一些「拼命三娘」的人,總是想給人留下好印象,結果用力過猛,甚至有時得不到別人的尊重。對於三四十年漫長的職業生涯,你一開始表現太突出,會讓大家把這個水準當作你的常態,一旦達不到,就是更大的失望和責難,但是你以一己之力,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到「完美無缺」,一口吃不成胖子。

起跑線從來不是平等的,也不在乎你三瓜兩棗地多趕幾步。確定自己能承受的極限,選擇合適的強度,勻速而持久地前進才是正常的頻率。而應該像緩釋膠囊一樣,慢慢釋放,逐漸加力。

02為什麼要做「緩釋膠囊」?拿回職場掌控權,妥善處理人際關係,成為笑到最後的那個人

首先明白「緩釋膠囊」的概念,是醫學中用緩釋劑做的膠囊,是一種藥物。緩釋製劑是通過適當方法,延緩藥物在體內的釋放、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洩過程,以達到延長藥物作用的一類製劑。

從醫學概念上的解釋來看,緩釋膠囊具有緩解症狀、服用方便、藥效持久、副作用小的效果。將「緩釋膠囊」的用法用在工作中,同樣可以起到這些作用。從「拼命三娘」到「緩釋膠囊」,改變的不僅是工作態度,更是給自己逐漸加力的機會。

1.做到「緩釋膠囊」可以收放自如,將掌控權握在自己手中

真正的武林高手,平時從不以命相搏,他們看上去只用了七八分功力,卻大巧若拙遊刃有餘。金庸先生曾經在《神鵰俠侶》中寫,當金兵大舉進攻襄陽時,黃藥師親自上陣指揮,用自創的二十八宿陣對付韃子兵,沙場點兵的過程一氣呵成、鎮定自若、瀟灑泰然。即便生死關頭,真正的高手也從不用蠻力,懂「收」才會「放」,懂「含」才會「露」。

在職場中,如果你一味地加足馬力,每天加班,大包大攬所有事情,以命相搏,累垮自己的同時,也不一定能高效完成工作。

人類的腦力是有限的,基本上遵循「萬事皆三」,也就是說人的大腦通常最多能非常清晰地記憶三個左右的內容。如果超出這些,五六個或是七八個,那麼人類處理事情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工作中,如若給自己留有餘地,讓自己能掌控節湊,反而能讓工作完成的更加完美。對領導交代的事情,他要求當天完成,如果實在有困難,就要爭取些更多時間,多加思考,考慮更多細節。不是有句話叫「慢工出細活」,這樣完成的工作才能更完善。對於同事提出的要求,如若是在合理、自己能掌控的範圍內,偶爾給予協助,才能起到讓對方對你感恩的作用。

所以,過猶不及,凡事有度,只有留有餘地,留有思考,懂得何時「含」何時「露」,才能讓自己處於收放自如的狀態。從而會有「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的鬆弛,將控制的開關掌握在自己手中。像緩釋膠囊那樣徐緩發揮作用,藥效持久而有效,處理事情才能高效、高質。

2.做到「緩釋膠囊」可以逆轉別人的印象,妥善處理人際關係

每個人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每項工作也不是我們都能去完成的,總會有差錯或是超出個人能力範圍內的事情出現。就像前文的同事麗麗,再能幹都有出錯的時候。

心理學中有個「阿倫森效應」,意思是: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獎勵和讚揚不斷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歡那些顯得不斷減少的人或物。同事麗麗的表現就出現了「阿倫森效應」。

本來麗麗想通過努力工作、拼命三娘的形象,給領導和同事留下好印象,但超過了自身的承受能力。領導布置的任務有些他明明有很大的困難,也硬著頭皮一概承攬下來。同事提出的幫忙,明明已經無暇顧及,也不好意思拒絕別人。久而久之大家對他已有了一個「高期待、高標準」,如果達不到,大家可能認為他剛開始的積極表現是「裝假」。這就給同事和領導的「喜歡」不斷減少,「期望」不斷降低。

如果剛開始做到「緩釋膠囊」,從「不好」做到「好」,從「不會」做到「會」,從「不幫助」到「偶爾幫助」,就會讓人們的心理產生你是不斷的「進步」,反而會慢慢逆轉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印象,並且是逐步變好的印象。

「阿倫森效應」提醒人們,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應該盡力避免由於自己的表現不當所造成的他人對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轉。同樣,它也提醒我們在形成對別人的印象過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響而形成錯誤的態度。「緩釋膠囊」做法可以改變「阿倫森效應」,逆轉別人的印象。

3.做到「緩釋膠囊」可以保持持久競爭力,成為笑到最後的那個人

如果一個人總在開始就使出100%的力氣,這種頂峰狀態極難維持,或許最初給別人留下了不錯的印象,讓自己有了相對平順的開局,但接下來很可能不斷倒退。

人的敏感點很有趣,對退步感知明顯,對進步反應遲鈍,假如你的態度從八十分變成一百分,別人需要很久才會恍然大悟:咦,這人越來越好了;假如你的行為從一百分變成九十分,外人卻能飛速察覺:這人沒有以前好了。這就是用力過猛的問題,用力過猛不是壞事,用了猛力之後難以為繼後續不足才是缺陷,大多數人的能力僅僅能夠做到三板斧,劈完之後持續下滑。

奧地利經濟學家R.H.魯尼恩提出:賽跑時不一定快的贏,打架時不一定弱的輸,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這被稱為「魯尼恩定律」。

職業競爭是一項長距離的賽跑,一時的領先並不能保證最後的勝利,陰溝裡翻船的事並沒少發生。同樣,一時的落後並不代表會永遠落後,只要你奮起直追,慢慢釋放能量,這樣你才能讓自己保持持久的競爭力,你也會成為笑到最後的那個人。

03如何做到「緩釋膠囊」?結合我12年的職業生涯,分享三個方法論

「緩釋膠囊」工作可以讓我們保留實力,慢慢增強影響力,並能讓我們保持持久的競爭力。並非不努力,只是明白了收著點悠著點,給自己留有餘地。是值得每個人追尋的,畢竟,生活和職業都分上半場和下半場,一口吃不成胖子。具體如何做呢?

1.學會「懶螞蟻效應」,觀察組織薄弱環節,提出解決措施

工作永遠處理不完,不妨懶惰一下,讓自己有閒暇時間用來思考。有一句話說:毀掉一個人,就是讓他忙到沒有時間思考。所以要做職場中的「懶螞蟻」。

日本北海道大學進化生物研究小組對三個分別由30隻螞蟻組成的黑蟻群的活動觀察。結果發現,大部分螞蟻都很勤快地尋找、搬運食物、少數螞蟻卻整日無所事事、東張西望,人們把這少數螞蟻叫做「懶螞蟻」。

有趣的是,當生物學家在這些「懶螞蟻」身上做上標記,並且斷絕蟻群的食物來源時,那些平時工作很勤快的螞蟻表現得一籌莫展,而「懶螞蟻」們則「挺身而出」,帶領眾螞蟻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轉移。

原來「懶螞蟻」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偵察」和「研究」上了。它們能觀察到組織的薄弱之處,同時保持對新的食物的探索狀態,從而保證群體不斷得到新的食物來源。在蟻群和企業中,「懶螞蟻」很重要,此現象被稱為「懶螞蟻效應」。

勤與懶相輔相成,「懶」未必不是一種生存的智慧。懶於雜務,才能勤於思考,「不勤奮」也是一種戰略。一個人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果一直都很忙碌,沒有時間能靜下心來思考、觀察企業內部經營狀況和整體職業環境,就永遠不能跳出狹窄的視野,找不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更看不到自己未來職業的發展方向並作出一個長遠的戰略規劃。

2.利用正向「登門檻效應」,徐緩釋放能量,樹立個人權威

單位裡的工作紛繁複雜,每個人都有這樣那樣的事情,同事之間,經常會提一些小要求,幫忙做個PPT,組織下會議等等。如果所有的協助都有求必應,根本不可能完成,並且人們都有得寸進尺的心理,今天幫一次,明天要你幫兩次,後天讓你幫更多,這被稱為「登門檻效應」。

「登門檻效應」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這種現象,猶如登門坎時要一級臺階一級臺階地登,這樣能更容易更順利地登上高處。

2019年底,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主持人謝娜,接棒董卿主持《我要上春晚》,消息一出,輿論一片譁然,各種聲音都有。謝娜成功登上了央視主持的第一個門檻,為她以後的主持之路打開了更寬的局面,說明她的風格受到越來越多人認可的同時,也得到了央視的認可。這是謝娜利用好了「登門檻效應」,通過這些年的努力,一步一步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可,登上了更高處。

登門檻效應是一個沒有好壞定義的概念,用的好,於人於己有利,用不好,害人害己。我們在職場中一定要注意,避免被登門檻。如果這些要求確實會給你帶來困擾,就一定要委婉的、適時地拒絕。

在合適的時候,力所能及地提供協助,才能別人感受到你處理事情的能力,進而影響在同事心目中的影響。不懂的事情、不能做的事情要如實的跟同事或領導講清楚,你的「真性情」流露能緩釋別人對你的高期許,也能適當提升你個人的權威。

3.應用「隱藏心理學」,分析事物微小細節,掌握重要信息

東漢末年名將黃蓋,到石城縣任地方行政長官。石城縣的官吏,特別難以約束管理,其中更是威震兩名掾史。剛開始他們還畏懼黃蓋威嚴,日日盡恭職守。但後來,這些吏員以為黃蓋不看文書,漸漸荒疏了公務。

黃蓋也不滿他們的鬆懈懶散,不時有所省察,掌握到他們各有不守法的幾個事例,於是把縣內所有官吏請來,設宴酒肉招待,拿出違法亂紀的事例責問。兩名掾史無話可說,都叩頭請罪。黃蓋說:「以前已告誡過你們,最終不會以鞭、杖來懲罰你們,絕不是騙你們的。」但他殺死了這兩個人。全縣官吏震驚恐悼慄。

這就是「隱藏心理學」的應用。通過隱藏實力,分析事物的小細節掌握重要信息,從而做出準確到位的判斷,適時展現威力,解決問題,因此也被譽為"麻煩終結者"。

在這個歷史故事中,黃蓋就是在剛到任時,隱藏了自己是實力,並且告訴官吏,我沒什麼才能,也不要求你們如何來做,對他們的表現只是隱藏在平常的觀察中,在關鍵時刻除掉他們,在全縣官吏中展現了自己的攝服力,終結了不安定情況,自此石城縣平安穩定。

職場中處理事情也要隱藏自己的部分實力,在領導布置的關鍵任務時,思考全面,關注細節,拿出解決方案,完成工作中的較難處理的問題,出其不意地讓大家對你刮目相看,展現自己的影響力,攝服領導和同事心目中的形象,增強大家對你處理事情、解決關鍵問題的能力。

寫在最後:

《左傳》中《曹劌論戰》中曹劌說:「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戰鼓對士氣的提升是肯定的,人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下,一旦聽到作戰的命令,變會激動,腎上腺素增多,進入亢奮狀態,戰鬥力提高。但是這種狀態是不長久的,所以在第三遍時,這種亢奮狀態便消失了,戰鬥力減弱了。

漫長的人生職業生涯中,拼的從來不是一時的爆發力,而是持久的耐力。「拼命三娘」後用力過猛帶來的後續不足,遠不如「緩釋膠囊」後徐緩釋放堆積的持續成長。英國作家塞繆爾-約翰生說:成大事者不在於一時力量的大小,而在於能堅持多久的發力。

所以我們應該從「拼命三娘」轉變成「緩釋膠囊」,合理統籌工作範疇和評估自身能力,完不成的、做不到的、敢於說「NO」,不能自己給自己「挖坑」,掌控好節湊,持久發揮自身的能量,才能走得更遠。

我是瀟湘仙紫,關注我,共同進步。原創,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布洛芬緩釋膠囊可以一次吃兩粒嗎?
    芬必得布洛芬緩釋膠囊為白色球形小丸,是解熱、鎮痛類的非處方藥藥物,是比較常用的解熱鎮痛藥,具解熱,鎮痛,和抗炎作用,那麼布洛芬緩釋膠囊可以一次吃兩粒嗎,下面就來了解一下。一、不可以吃兩粒布洛芬緩釋膠囊是不能吃兩片的,正確的服用方法是一次口服一粒,一天可以口服兩次,早晚各一次使用,而且由於是一個緩釋劑型,所以服用的時候應該是整粒吞服,不能嚼碎或者是撥開溶解服用的。
  • 布洛芬緩釋膠囊和複方氨酚烷胺片有什麼區別?
    布洛芬緩釋膠囊和複方氨酚烷胺片,這兩種藥物應該是很常見的,生活中出現發燒,或者頭疼一般都會使用這些藥物。有人問布洛芬緩釋膠囊和複方氨酚烷胺片有什麼區別,接下來我就到大家了解一下相關知識。
  • 景峰醫藥(000908.SZ):安非他命混合鹽口服緩釋膠囊獲美國ANDA批准...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12月12日丨景峰醫藥(000908.SZ)公布,近日,公司的控股子公司Sungen Pharma,LLC(「尚進」)收到美國FDA的通知,尚進向美國FDA申報的安非他命混合鹽口服緩釋膠囊的簡略新藥申請(ANDA,即美國仿製藥申請,申請獲得美國FDA審評批准表示申請者可以生產並在美國市場銷售該產品
  • 張馨予婚後變「拼命三娘」,看到何捷工資單,瞬間懂了
    拼命三娘張馨予尤其是結了婚之後,張馨予似乎變成了拼命三娘。原本不應該有任何交集的兩個人,卻因為一檔節目相識,還成為了一對兒。從穿衣風格到演戲都有很多轉變。難怪張馨予結婚之後就變成了拼命三娘,平時就接了不少的戲。看來張馨予現在是要賺錢養家了!
  • 婚後的張馨予變成了「拼命三娘」?看到何捷工資單,瞬間懂了
    拼命三娘張馨予尤其是結了婚之後,張馨予似乎變成了拼命三娘。原本不應該有任何交集的兩個人,卻因為一檔節目相識,還成為了一對兒。從穿衣風格到演戲都有很多轉變。難怪張馨予結婚之後就變成了拼命三娘,平時就接了不少的戲。看來張馨予現在是要賺錢養家了!
  • 張馨予婚後變「拼命三娘」?看到何捷工資單,瞬間懂了
    結婚前的張馨予,是美豔動人的女星,而結婚之後的張馨予,似乎更多了生活的煙火氣。拼命三娘張馨予尤其是結了婚之後,張馨予似乎變成了拼命三娘。之前的張馨予,很多人都覺得張馨予很愛炒作,總是模仿當紅明星,蹭熱度。但是結婚之後的張馨予,似乎更加的務實了!
  • 不會吃藥簡直是玩命,含片、舌下片、分散片、緩釋片...應該這麼吃!
    整理 | Gcplive來源 | 藥評中心人吃五穀雜糧難免生病,病了難免需要吃藥。但是你真的會吃藥嗎?不會吃藥的人簡直是在玩命!1.直接作用在咽部。有人擔心膠囊有問題,把膠囊殼拔了直接吃裡面的小顆粒,大錯特錯!膠囊存在的意義就是保護藥物順利到達胃或腸道。沒了膠囊,有些藥物會刺激食道引起食道潰瘍,有些藥物到不了腸道就被胃液破壞。緩釋片和控釋片需要把藥一整顆吞下去,讓藥物緩慢釋放,慢慢起效。緩釋片或控釋片,千萬不宜掰開或碾碎後服用,否則會加速藥物吸收,使藥物濃度顯著升高,有致命危險。
  • 娛樂圈中的「拼命三娘」,你最喜歡誰?
    娛樂圈中的明星,看起來都光鮮亮麗,賺錢好像很容易,一部劇片酬都很高,但明星們的付出也是很多的,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娛樂圈裡的拼命三娘。看看她們拼命的程度你佩服不佩服。第一位:趙麗穎說到娛樂圈中的拼命三娘,不得不提我們的穎寶啦,相信大家都知道,趙麗穎是農村出身,沒有背景,也不是科班出身,能靠著自己的打拼走到如今,真的很不容易。剛入演藝圈的時候她的工作並不是很順利,一直沒有什麼名氣。
  • 康恩貝(600572.SH):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非那雄胺片擬中標全國...
    根據公司統籌安排,2020年8月20日,公司已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非那雄胺片和布洛芬顆粒參加了第三批全國藥品集中採購的投標。經聯合採購辦公室開標、評標後,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非那雄胺片擬中標本次集中採購。目前,公司已與聯合採購辦公室籤訂了《全國藥品集中採購擬中選品種備忘錄》。
  • 鼻飼患者服用腸溶片、緩釋片,需要搗碎麼?
    、緩釋片、控釋片字樣的藥,可以直接胃管注入給患者嗎? 緩釋型製劑 緩控釋製劑指能延長藥物釋放時間的一類製劑,可以減少服藥次數、降低不良反應、提高患者服藥的依從性。 鼻飼患者究竟能不能用緩釋製劑,還得看其製作工藝。
  • 【生活】王力可: 「拼命三娘」挺好的
    當熱播劇《異鎮》裡那名身懷絕技的女間諜何筱真的扮演者王力可真的坐在你面前,那雙撲閃撲閃的大眼睛笑成一個好看的弧度的時候,你實在無法想像,她就是影視劇裡那個狠起來陰森森的女間諜何筱真。王力可,1987年2月27日出生於山東省濟南市。今年夏天,她真的是風光無限,她主演的三部電視劇《美人製造》、《利劍縱橫》、《決戰燕子門》在各大黃金衛視熱播。
  • 老婆趙麗穎是「拼命三娘」,馮紹峰是「拼命三郎」,兩人絕配
    老婆趙麗穎是「拼命三娘」,馮紹峰是「拼命三郎」,兩人絕配!說起最近當爹的馮紹峰,大家紛紛讚嘆他與愛妻趙麗穎可真是郎才女貌的一對啊,兩人婚後秀恩愛也是羨煞旁人,前不久兩人的孩子也出生了,一家三口其樂融融。但是說起這兩口子大家的一致評價就是拼命努力,都是現代版拼命三郎和拼命三娘啊。兩人的結合真是再合適不過啦。
  • 「拼命三娘」趙麗穎慶生照曝光!狀態不像33歲!拼命三娘由來
    今天迷影小娛就和大家聊一聊趙麗穎娛樂圈「拼命三娘」的由來。從這些年的發展情況來看,趙麗穎不僅作品數量多,而且幾乎每部都是爆款,幾乎她大多時間都是在劇組拍戲,磨練演技,趙麗穎老公馮紹峰在採訪中就曾說:「趙麗穎在劇組中不是看劇本,就是背臺詞,非常的刻苦用工」,趙麗穎娛樂圈「拼命三娘
  • 天王嫂產後變身拼命三娘,周天王成背後的男人
    #周杰倫昆凌#生下女兒後不久就火速復出的昆凌,絕對是娛樂圈中的一枚拼命三娘昆凌眼眶微微泛紅的說,「每當看到無家可歸的狗狗就十分心疼,如果當年想養寵物的時候,想想流浪狗,因為他們需要一個家,你也剛好需要一個狗陪伴你,我覺得這樣是最好的選擇。」昆凌在成為天王嫂之前只是個跑通告上綜藝的模特兒,自從成了周太太,生了小周周續約代言都成倍增長。
  • 「拼命三娘」陳莉
    「陳主任,剛巡堤回來又在幫後勤部擇菜,這麼拼命幹活的女人真是少見啊!」武穴辦事處李頂武社區防汛隊員看著全身溼透還在忙活的陳莉感慨地說。 人在堤上,她沒有忘記扶貧工作,巡堤結束就向組長了解貧困戶因災受損情況,她一一做好記錄,貧困戶周秀月種的果樹被淹,養的魚蝦衝跑無數,她心急如焚,急忙向上級反映災情。
  • 「拼命三娘」泮秀利
    但她毅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擔,也挑起了社會責任,成了一名救援隊員。她叫泮秀利,是仙居縣獵鷹救援隊副隊長。在我市,像泮秀利這樣的志願者有很多。3年來,我市累計開展主題志願服務7.6萬場,參與的志願者達254萬餘人次,提供志願服務近633萬小時。「有時間做志願者,有困難找志願者」,已成為新時代台州市民新風尚。
  • 辛芷蕾,被遺忘的拼命三娘
    小編看了一下,辛芷蕾雖然參演了很多電影和電視劇,雖然有拼命三娘的美譽,但是,獲獎卻非常少,不能不令人唏噓。
  • 【正能量】拼命三娘趙孝英
    身為軍人,她有召必應,挺進德陽抗震救災,遠赴非洲抗擊伊波拉;脫下軍裝,她退伍不褪色,堅定逆行,馳騁支援武漢,是火神山醫院出名的「拼命三娘」。除了「最美退役軍人」,趙孝英還有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巾幗建功標兵」「重慶市最美護士」等許多榮譽。談及這些榮譽,她說,「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是我們全體隊員的榮譽。我很慶幸自己能成為與生命同行的人。我沒有辜負軍營,沒有辜負頭上這頂燕尾帽。
  • 勵志的胡杏兒:從配角逆襲成視後,41歲依舊是「拼命三娘」
    胡杏兒的演技與敬業在很多人看來,的確配得上這張S卡,實至名歸。就連一向嚴苛的李誠儒都褒獎她說:「你身上最寶貴的東西,就是不怕扮醜。」當時有一個導演這樣不客氣地對胡杏兒說:「我坦白跟你說啊,你別做夢了,你不可能不會有機會做主角的。」
  • 《斛珠夫人》殺青,楊冪拍打戲竟不用替身,「拼命三娘」實至名歸
    提起楊冪,可以說在娛樂圈打拼多年的她已然是公認的一線巨星了,按道理來講她在拍戲的時候方方面面都應該會被特殊關照才對的,然而身為「拼命三娘」的她不僅沒有提出任何要求,反而就連拍打戲的時候竟也不用替身比如近日楊冪與陳偉霆搭檔合作的《斛珠夫人》殺青的時候,按道理來講該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但是不少網友在看到楊冪拍打戲竟不用替身,親自上場的「拼命三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