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言偃
來源丨精讀(ID:jingdu999)
多次公開表示想要戀愛的金莎,終於上了《女兒們的戀愛》這檔戀愛真人秀。
在節目中,金莎談及自己的擇偶標準:
「高一點,就是大概一米八多以上,眼睛大一點,鼻子高一點,就是立體一點,然後笑起來是好看的。
要喜歡運動,身上有一些運動的感覺。
要圈外人,行業跟我不一樣,因為我還對別的事情很有興趣。」
這些要求,聽起來好像也沒有特別苛刻。但對此,節目組給出的回答是,「匹配資料庫裡無。」
金莎爸爸在節目中吐槽說:
「她就是理想化,就是想像白馬王子,又有錢,事業又好,長得又帥,但好像不太可能。金莎是有點對自己的年齡還沒有充分地認識。」
言下之意,女孩子已經年紀這麼大了,就別要求那麼高了。
節目播出後,很多人也吐槽金莎,都已經39歲了還不肯妥協,要求那麼高,難怪嫁不出去,讓70多歲的父親擔心……
導演組也問她:「大家都說,女生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應該務實一點,就不要幻想太多,你怎麼看?」
她說:「務實一點,就是放棄自己喜好的一切,以及對男性的一些偏好,去做一個實際的選擇,也許不是我不願意推翻,是我做不到。
因為降低了,就等於否認我過去對愛情執著的一切,就推翻了自己。」
她已經39歲了,但依舊期待愛情、相信愛情,隨時準備著一段愛情的發生。
金莎的態度,或許會令許多人覺得「何必?」
但是在她身上,也能看出對婚姻愛情的不將就。
她不會因為歲月的流逝而降低自己的標準,遇不到就繼續期待。
然而我們知道,「不將就」並不能夠輕易做到。
就像有人問:「女生能夠不焦慮,不將就,不妥協的資本在哪裡?」
不將就、持有選擇的權利,是需要資本的。
那麼,如果一個人要想在愛情中站在主動方,需要了解些什麼呢?
價值觀排序
每個人都要了解自己的價值觀排序。
在對於自身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和「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的問題上,必須要有清晰的了解。
就拿金莎來說,她覺得擁有完美的愛情,是與他人戀愛、結婚的前提,沒有達到她標準的愛情出現,就不會嘗試去和另一個人建立關係。
這就是金莎在婚戀問題上的價值觀排序。
價值有很多,有一些更重要,有一些更難達成,有一些之間有衝突。
因此,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都要進行價值觀排序,分出優先級。
價值觀是相對穩定的觀念,就像原則、規律一樣相對穩定,形成定見後,根據價值觀來做出選擇、決策和行動,我們會更容易判斷,也更願意、更主動地承擔這個選擇的代價。
比如說,有些人的價值觀是:工作質量為上,除非特殊情況,否則不加班。
那麼,他們會遵循成果導向,千方百計提升工作時的產出,即便別人消極怠工,即便沒有獎勵要求他們如此努力;同時下班之後,如果不是極特殊的情況,就不再接活,即便主管以調薪等說辭威脅。
這就是定見。他們這種內心堅定的信念,也會作為一種原則信號,傳遞給同事、朋友、老闆、愛人、家人等。當他們說明拒絕加班的理由時,對方也更容易理解。
很多人之所以容易成為牆頭草,患得患失,恰恰是因為他們在價值觀排序上準備不足,功課做得不夠。
自己沒想好,自己不堅定,自然別人說風就是風,說雨就是雨。
自在力
自在力,由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在《自在力》一書中提出,指的是:自立、自由、自在的力量。
自在力,是以自我認知為核心,為自己的人生幸福選擇和負責的力量,追求不為外物左右、不受思想牽絆的自愛、自立、自由和自在狀態。
在山下英子看來,根據層次的不同,這個世界可以劃分成3種人:在地上的人、在樹上的人以及在飛機上的人。
在地上的人,無法意識到什麼樣的東西或者情感,是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放不下過去,走不進未來。
就像《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的松子,患上取悅症,形成討好型人格,生怕別人不喜歡,總是毫無底線地去迎合別人,把自己放在卑微處,不夠自愛,反而更加被別人輕視、虐待,結局悲慘。
在樹上的人,雖然經過選擇與決斷的訓練,但依然會因為優柔寡斷,或者因為各種原因和藉口掉回到地上狀態,心浮氣躁。
相比前兩種人,乘飛機的人,能從天空俯瞰各種不同的人生風景,也能根據需要回到樹上或者降落地面,擁有選擇權和切換能力。
他們能夠清晰了解自我,並擁有隨時捨棄當下不需要東西的果斷勇氣,因此能熱情洋溢地活在當下,釋放生命的無盡熱情。
乘飛機的人所擁有的,就是自在力,值得每一個人追求和掌握。
人們說,我們都是戴著鐐銬起舞。
雖然人無往不在枷鎖之中,但有多自由,因人而異,因自在力而異。
情感帳戶
情感帳戶,是一個類比的概念。銀行帳戶,我們很清楚,存錢儲蓄,以備取用。如果帳戶存款少,隨意取用就會枯竭。
類似的,情感帳戶,則是用於分析人際關係中的產出與產能的平衡。
情感帳戶,儲蓄的是信任、安全感。能夠增加存款的是:禮貌、誠實、信用、關注等。
這使得別人對我們更為信賴,必要時能夠發揮相當的作用,比如所謂的人脈,甚至犯了錯也可用這筆儲蓄來彌補。
我們知道,每一個人的資源是有限的,情感帳戶存款也需要消耗大量資源。
因此,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確哪些情感帳戶值得投資,哪些可以順其自然歸零。
這就需要我們做好情感帳戶的分類和辨別。
舉朋友為例,有一種三分法是:
利益相關型朋友,比如所謂人脈;感情需求型朋友,比如發小、閨蜜;介於兩者之間的普通朋友,比如點頭之交、點讚之交。
而根據連接的強度,可以分為強關係朋友,弱關係朋友。
「強聯繫」指每周至少見面兩次的關係;「弱聯繫」是指每周見面不到兩次,甚至一年見面不到一次的關係。
「強關係」帶來親密與愛,會使人覺得不再孤獨。但「弱關係」,卻因為可以提供路徑、獲得信息、佔得先機、推薦和控制利益,會帶來機會與發展。
哪一類,具體到哪一個人的情感帳戶,是否值得投資,是一個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因為資源有限,情感帳戶不存則貶,終我們一輩子,我們不能在所有的情感帳戶中等分精力和投入,我們只能把80%的資源投注到最重要的那幾個情感帳戶中。
愛情投資模型
愛情投資模型,是心理學家卡莉爾·魯斯布爾德提出的親密關係公式,指的是:
承諾 = 滿意度 + 投資 - 替代項
其中,承諾是指個人是否希望維繫親密關係,並對此在心理上的依戀程度。
承諾包含「行為意向」與「情感依戀」,受公式右側3個因素影響:
①個人對這段關係滿意度,包括在親密關係中,體驗到的積極情感或者消極情感。
②個人對這段關係投資,包括金錢、時間、精力和情感投入,共同朋友和愛好等。
③個人當前存在替代項,即有沒有其他更好選項,包括備胎、第三者,以及理想、自主性等。
根據卡莉爾愛情投資模型,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個體在親密關係中,如果滿意度較高、替代者質量較低、並隨著投資量增加,會使個體做出較多承諾,也使得彼此關係更為穩固。
因此根據卡莉爾愛情投資模型,我們可以預測、評估親密關係穩定度,並分析出其中隱患。
比如在金莎與男嘉賓盛況的約會中,我們會看到,兩人的愛情觀有較大差距。
金莎喜歡浪漫,在生活中更希望男方是能給她依靠的成熟男人。
而盛況卻想要能同他一起並肩作戰的「戰友」,兩人在一起相互扶持。本來氛圍很好的兩人,因為這一話題明顯多了一些尷尬。
我們可以預估,如果兩人在一起,也會因為「個人存在的替代項」而產生問題,畢竟他們有著不同的理想狀態。
自愛
自愛,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項。
比起愛別人,更難的反而是愛自己,自愛者方能為人所愛。
我曾做過一項調查,「你是在做自己,還是在重複別人的人生?」
結果顯示,40%的人在做別人,而非做自己。當一個人無法做自己,就更不用說能愛自己了。
就像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所說:人生唯一的目標,就是做真實的自己。
什麼是真實呢?
電影《無問西東》中是這麼解釋的:
「真實是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這樣一看,金莎所堅持的一切,不過也是希望自己能夠達到「真實」的狀態。
你想要過什麼樣的人生?你心目中的理想愛情是什麼狀態?
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種模樣。但不管是什麼,堅定你所認同的就好了。
最後,同樣用《無問西東》裡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
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作者:言偃,精讀主創,個人微信公眾號:言偃(ID: wyl_yanyan )。本文首發於精讀微信公號(ID:jingdu999)。看書有道經授權發布文章。
相信你自己的珍貴
選擇內心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