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以後,高曉松每年4月1日都要發一條微博,有一年他發的是「一歲一哭榮」。
2003年以後,韓寒每年4月1日都要發一條微博:
2017年4月1日他說:
處境都變,情懷未變,留下只有思念。紀念張國榮先生。
2013年4月1日他說:
沒什麼可給你,但求憑這闕歌,謝謝你風雨內,都不退願陪著我。暫別今天的你,但求憑我愛火,活在你心內,分開也像同渡過。紀念張國榮先生和每一個我們愛著卻離開我們的人。
這個畫面是張國榮2000年「熱情」演唱會,這是張國榮最後一場演唱會,他不但負責演唱和表演,還親自擔任藝術總監,從藝術構思、曲目遴選、舞蹈編排、到燈光、配樂,全部由他組織安排,他請來了世界時尚大師Jean Paul Gaultier擔任整場演唱會服裝設計。演唱會採用劇情式曲目編排、「天使到魔鬼」的系列造型、唱演兼備的演繹技巧均屬首創,美國《Time Magazine》(時代雜誌)稱之為「Top in Passion and Fashion」。
為了這場演唱會,張國榮每天做300個仰臥起坐、跑步練氣、戒菸戒酒,腰圍保持28吋,也就是2.1336尺,一個身高175CM的男人保持A4腰?需要多大的毅力?出彩的還有一頭黑長直,在臺上發揮了極佳的效果,每一次頭髮散開,都是絕美的天然道具,配合劇情式演出,效果好到簡直不能用語言形容。
可是,這些努力落到報章雜誌上,卻變成了穿過季衣服、不男不女,披頭散髮好似貞子,演唱會後的罵聲潮水般淹沒了一切,張國榮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眾所周知,2003年4月1日之後,世間再無愚人節,只有一歲一哭榮。
如今16年過去了,再次看他的演唱會,發現當時OUT的時尚觀遠遠沒有跟上時尚大師的前瞻步伐,所謂過季衣服,不過是山頂洞人看2019年的時尚,不是過季,是看不懂,夏蟲不可以語冰。雖然如今人們越來越開放,但對張國榮的誤解卻越來越深,有的人出生就是為了引領,直到他離去,直到過了這麼多年,才知道他一路向前、領軍的寂寞,從前他走得那麼遠,跟都跟不上;如今他走得那麼遠,等都等不回。
一、 世上最美的顏
我還是習慣稱呼他為哥哥,雖然他已經人如其名成為華人之光,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他還是哥哥,他永遠都是哥哥。
中國的稱呼非常有學問也非常有趣,比如之前的星仔,現在的星爺。之前的成龍,現在的大哥。之前的華仔,現在……還是華仔。從星仔到星爺,記錄著從龍套到男主一個演員的自我成長。從成龍到大哥,標誌著從武替到絕對男主銀幕內外都是老大的人設。從華仔到華仔,永遠少年、勤奮如前、精神不老,但此華仔已非彼華仔。
而哥哥只屬於張國榮,這世上罕見俊美的顏,永遠鎖定在了2003年,多年後,星爺、大哥、華仔已經垂垂老矣,但他還是哥哥,他的鐘擺停在了絕代風華那一幀。
哥哥出生在一個中產家庭,父親是私人訂製洋服店的老闆,馬龍·白蘭度、希區柯克、加裡·格蘭特等好萊塢明星都是這家裁縫店的客戶,他在家裡排行第十,前面的最小的哥哥還比他大8歲,爸爸忙於工作,媽媽很少跟他交流,哥哥姐姐們都和他有不止一條代溝,所以一個寂寞小孩,獨自一人寂寞地長大,他最喜歡的事是被爸爸媽媽打,因為被打時至少說明父母與他們一起,可是他連被打的機會都沒有。父母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在家裡和兄妹幾個在一起,但是過節還有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走親訪友,所以陪伴孩子的時間大大縮水。有一次,張爸爸喝醉了,在家裡睡了一天多,那是哥哥和爸爸相處的最長的一段時間:36個小時。或許是生了太多孩子已經麻木了,媽媽完全沒有耐心聽一個小朋友訴說心事,很多年以後,媽媽意識到當年的做法欠妥,但是童年不可逆,這種遺憾無法彌補。
倒是傭人六姐肯聽哥哥的心事,從小一路陪伴哥哥長大。
1969年,哥哥獨自赴英國留學,中學畢業後,愛好時裝設計的他考入利茲大學就讀紡織專業。大學一年級時,父親突然中風,哥哥返回香港,學業就此中斷。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電視臺正在舉辦歌唱比賽的消息,當時他窮到連報名費都交不起,向六姐借錢,報名費是5塊,六姐給了他20塊,讓他打車去。這個歌唱比賽,哥哥脫穎而出,後來六姐被張國榮奉養孝敬,直到離世。
哥哥的顏帶著氤氳的水汽,像江南的春天,煙籠寒水月籠沙,這無端籠著的水汽,濡潤朦朧,帶著憂傷、帶著優雅、可鹽可甜,男女通殺。在那個沒有美顏沒有精修沒有微整的年代,哥哥的顏真是老天賞飯,初入銀幕時,哥哥常常演那些家世良好外貌俊美的弟弟,《烈火青春》中的縱慾弟弟,《英雄本色》裡的警官弟弟,《縱橫四海》裡雅盜弟弟。到了《倩女幽魂》哥哥開始百變:他是迷死人鬼都不償命的書生,他是《胭脂扣》中流連煙花柳巷的富貴少爺,他是《阿飛正傳》孤傲叛逆的浪子,他是《霸王別姬》裡人戲不分雌雄莫辨的乾旦,他都是《東邪西毒》裡戀舊分裂的歐陽鋒,他是《紅色戀人》裡儒雅堅定的革命者靳……
截止2003年,哥哥一共參演了56部電影,香港本埠票房總成績達7.76億港幣。《霸王別姬》在中國內地的觀影人次突破一千萬,並且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 ;《大富之家》、《花田喜事》入選香港電影歷史上最賣座的50部電影排行榜。
銀幕記錄了哥哥的絕世容顏,從年少的青澀到盛年的絕美,哥哥臉上籠著的氤氳水汽從始至終,自帶美顏濾鏡,像一種神秘的能量,讓人一見難忘,再見鍾情,三見愛上,之後就是一生一世,不差一天、不差一秒,無關生死,越陳越香的歲歲年年。
二、才華馥比仙
哥哥也不是第一天就成為張國榮的,香港娛樂圈有句話:即使是張國榮也要捱過十年的。
有顏能打,遠遠不夠,才華天賜,也要水滴石穿的勤奮,才能慢慢成就。影視歌多棲發展的哥哥,入行第一場演唱會,曾經被觀眾狂噓,互動丟下去的帽子又被原原本本丟回來,後來他自己在演唱會上說,當年真的不會唱歌,一張嘴像鴨子叫,但是面對喝倒彩不買帳,哥哥還是微笑著把歌唱完,「我知道你們不喜歡我,但我依然會努力的唱,直到你們喜歡我為止。」即使是張國榮也要等十年,1989年「告別」演唱會,哥哥唱《千千闕歌》的時候,他做到了,歌迷如醉如痴,萬人合唱這闕歌:
來日縱使千千晚星
亮過今晚月亮
都比不起這宵美麗
亦絕不可使我更欣賞
因今宵的我可共你唱
來日縱使千千晚星
亮過今晚月亮
都比不起這宵美麗
都洗不清今晚我所想
因不知哪天再共你唱
1993年接演《霸王別姬》,沒有京劇基礎的哥哥提前3個月到北京學習,一個助理都沒帶。他每天和老師學習京劇,即使高燒到39度,還繼續堅持壓腿。在電影裡看到的「臥魚」那樣高難度京劇動作,都是哥哥親自上陣。有位京劇大師看了他的表演之後說:「這個人一定學了不少年戲吧。」
電影中有一幕程蝶衣戒毒的戲,扮演段小樓的張豐毅後來回憶,哥哥拿著棍子亂打牆上的鏡框,玻璃渣子四處飛濺,張豐毅說自己當時與他對戲,簡直就是驚心動魄。導演喊停時,哥哥已經哭成淚人,幾乎昏厥。那天伊莎貝爾·於佩爾、如今的國寶級法國女演員也在現場,她定定地看了一天,臨走之前說了一句:「太棒的演員,太棒的電影。」
《霸王別姬》在中國電影史上已經成為裡程碑式的傑作,超豪華的陣容,空前絕後,世間再無程蝶衣,只有一個活在戲裡不瘋魔不成活的張國榮。
時間倒回到1990年,《阿飛正傳》上映,這部戲就是給哥哥量身定做的,他骨子裡的浪漫不羈和上世紀90年代香港社會邊緣的叛逆青年旭仔完美結合,其中有一個鏡頭被王家衛NG了47次,哥哥對此一句抱怨都沒有,導演說再來就再來,後來那個鏡頭成為經典,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它就是「一分鐘朋友」。
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偏去磨演技,比你好看的人都這麼努力,他不成功,還會是誰呢?當年哥哥演唱會被噓的時候,除了看場子的老闆娘,沒有人知道,四下無人時,他會一個人躲在洗手間裡悄悄地哭,第二天仍然早早來到化妝室,一如往常地向每一個人禮貌地打招呼,表情溫暖愜意,仿佛什麼也沒發生。哥哥說:「除非是我自己主動光榮地退出,否則誰也休想用任何手段趕走我!」
最後哥哥在歌壇的確是功成身退,哥哥退出是為了平息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1986-1989年)激烈難抑的譚張爭霸,當時,香港樂壇兩大巨星譚詠麟和張國榮,為爭奪流行音樂至尊地位展開華山論劍。譚張二人基本上壟斷了香港樂壇大大小小的音樂獎項,舉凡兩人同時出現,兩方粉絲必定各自為主而戰,護主掌聲與仇敵噓聲此起彼伏。譚張精彩紛呈的巨獻推動香港流行樂壇進入全盛輝煌時期,並在華語流行音樂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
譚張爭霸最終以譚詠麟在1987年宣布不再領取競爭性獎項和張國榮1989年正式宣布退出樂壇而告終。所以才有了上文提到的「告別」演唱會,1995年,在影壇大放異彩的張哥哥復出歌壇,1999年,譚詠麟、張國榮合唱了一首《幻影+霧之戀》,一切盡在歌聲裡,恩怨情仇已隨風,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不幾年,他們當年論劍的華山雖高不可及,但高處不勝寒,多繁華就有多寂寞,多絢爛就有多孤獨,獨孤求敗的況味,兩個登頂的人,都懂。
三、人品上上觀
和他的才華比起來,他的容顏不值一提,和他的人品比起來,他的才華又不值一提。
哥哥是圈裡很多人的哥哥,早在拍攝《烈火青春》時,哥哥就現出了與生俱來的好人品,戲裡有大尺度表演,導演喊停時,哥哥用整個身體擋住了19歲的葉童,誰說男孩子需要變成男人才能學會貼心,哥哥就是那個生來會為別人著想的人。
1993年拍完《霸王別姬》,若干年後,當年教哥哥京戲的老師去香港旅遊,探望哥哥,他聽說後,開心得像個孩子: 「你只管來,其他都不用管。」這位天皇巨星全程陪同那位老師遊香港。
1999年,為了給低迷的香港電影產業打一劑強心針,20位香港導演結成「創意聯盟」,張之亮導演的電影《流星語》是其中重要的項目之一。張之亮為此找了香港許多一線演員,惟有張國榮同意主演這部電影,並且象徵性地只收取1元錢作為片酬。
哥哥熱衷慈善,為人低調,許多善事都是悄悄進行,不想因為媒體的介入而使單純的利他變味。1988年,19歲的聲仔因末期骨癌進入到臨終關懷階段,醫院護士得悉他的願望是見到張國榮,為了助他圓夢,護士聯絡上哥哥,哥哥立刻答應探望聲仔,唯一條件就是要低調、絕不能讓媒體知道,此後他每天打電話陪聲仔聊天,直到他去世。在風口浪尖的人最知道名利助人也傷人,孤寂的童年,讓哥哥更能體會不被關注者的心情,他不願媒體介入,保證患者不被打擾,亦不願通過慈善為自己鑲金,和今天一點小愛就要大肆炒作,唯恐天下不知的藝人們,真是雲泥之別。所以有的人只能叫明星,天明星也暗,有的人可以稱為藝術家,身居暗處也能照人雙眼,亮人心靈。
哥哥對待身邊的每個人都很用心,他的演唱會結束後,近一百位工作人員每人都收到一份哥哥親手挑選的名牌禮物,禮物上有他親筆手書,他還親手送給工作人員,並能叫得出每個人的名字,其中有兩位同名的,他也分得非常清楚。有一首歌叫《你的名字我的姓氏》,是林夕作詞送給張學友的結婚禮物,歌中這樣寫:
如果要說 何謂愛情
定是跟你動蕩時閒話著世情
和你走過 無盡旅程
就是到天昏發白亦愛得年青
不相信 當天荒不再地老不合時
竟跟你 多相擁一次便愛多一次
怎相信 最迴腸盪氣之時
可用你的名字和我姓氏
成就這故事
從此以後 無憂無求
故事平淡但當中有你
已經足夠
張學友和羅美薇的婚姻一直是娛樂圈中的典範,而這首歌用你的名字我的姓氏,表達了攜手相伴到天荒地老的美好祝福,事實也正在如此發生著。每個人的名字都重要,哥哥記得每個工作人員的名字,是對他們的尊重,雖然這件事看似不大,但是素養就是在這些不起眼的細節中。
哥哥已經是巨星的時候,片場他還是一如既往幫演技生疏的演員對戲,講笑話讓心情不好的同事開心,為患病的工作人員安排醫生,給生活困窘的小龍套找活幹。
當年劉嘉玲事業陷入低潮,心情沮喪,哥哥特地送來一棵90公分高的桃花,嘉玲姐說她的好運氣就是從那一年開始的。哥哥走了多年,嘉玲姐說:「其實我想告訴你,每年過年我還是去你介紹的那家花圃訂桃花。」
後來嘉玲姐找到了她的真命天子,梁先生曾經和哥哥一起主演電影《春光乍洩》,這部電影是王家衛鏡頭語言運用的典範,國內外獲獎無數,當時電影拍到一半時,哥哥身體很虛弱,但他依然堅持每天開工,拍完戲後哥哥經常約梁朝偉去吃飯,還請他喝紅酒,希望能夠幫他找到角色中的情緒。在哥哥去世10周年時梁朝偉說過這樣一段令人感傷的話:「這10年,我時而會想起他,他還經常在我夢裡出現,如果你心裏面有這個人,他去了哪裡又有什麼關係?但是我覺得好有關係,我只信能夠相擁才不怕驟變。可能下一個十年,我依然做不到那麼灑脫,但,張國榮先生,我會一直記得你在我心中照耀過。」
哥哥在很多人的心中照耀過,照耀著,從過去到現在直到未來。
有一次哥哥在電臺接受吳君如和黃偉文的採訪,吳君如問他:「你看好娛樂圈哪些新人啊?」
哥哥說:「唱歌是古巨基,演戲是古天樂。」
哥哥當時沒見過古天樂。他說自己是在電視上看到古天樂的,覺得他很像劉德華和郭富城的混合體,外型好,一定有前途。這是大咖點名啊,從此古天樂開始受到TVB重視,轉年就有了那部經典劇作《神鵰俠侶》,開啟了白古黑古的新時代。
黎明也是哥哥一手帶出來的。哥哥是第一個找黎明吃飯的巨星。1991年,黎明在慈善籌款上唱歌走音,被媒體嘲笑,獲封「走音天王」。哥哥是少數幾個出面力挺他的明星。1993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哥哥為黎明頒發最受歡迎男歌手獎,哥哥比黎明還要激動。
2002年,張栢芝在慈善籌款的飛車表演中受傷,要住院半年。當時已經被憂鬱症折磨的哥哥去看她,還把自己一直貼身戴著的護身符給了張栢芝,說是可以保平安,這種貼身的護身符是不可以隨便送人的,但哥哥還是不顧其他人的反對,送給了張栢芝。張栢芝說,這件事之後,她一直很內疚,不知道是不是這個護身符沒了,哥哥才出事。
現在想想他提攜過的那些人,張衛健、古天樂、古巨基如今已然功成名就,但是待人接物,卻都是出了名的好口碑,這些哥哥的後輩和現在的流量明星有太大不同,他們尊重自己的職業,尊重別人的勞動,跟哥哥一樣,不驕不躁、好好演戲、好好做人,雖然都是不一樣的煙火,但慢慢都自帶光環,他們繼續哥哥的精神,明處照耀,暗處照耀,來時照耀,走時照耀。
哥哥也一定在梅豔芳心中照耀過,當年他開玩笑:「等我們到40歲,你未嫁,我未娶,我們就在一起。」可惜這是哥哥一生唯一無法兌現的諾言,2003年,我們先後失去了十二少和如花,唯有死亡可以將他們奪走,唯有死亡可以令他們重生。
哥哥一生為別人著想,身後經紀人陳淑芬也為他做了最後一件事,當時他與陳淑芬在文華酒店約見,哥哥最後一個電話打給她,確認她已經到酒店樓下,說了一句我來了,就跳下去了,他知道陳淑芬會保全他,不被狗仔拍到最後的樣子,陳淑芬果然做到了,至今媒體沒有發布一張哥哥最後的照片,值得生死託付的人哥哥託付生死。失去哥哥,陳淑芬悲痛難抑,2004年親自填詞《煙花燙》,自己出資製作CD,並拍攝MV在電視上播出。挑選素材時,她徹夜翻看哥哥所有的錄影帶,尋找他純真的笑容,剪輯他生前最愛去的沙灘、酒店的鏡頭,她希望哥哥終於擺脫疾病的折磨,她希望哥哥是快樂的,恍惚中,好像又看到《縱橫四海》裡,哥哥在一個街頭畫家的畫板上簽名,然後回頭說:「我是通天大盜,明天看報紙吧!」
哥哥走後,每年忌日文華酒店都會擺滿鮮花,每年4月1日都有榮迷發起的各種紀念,聽著哥哥的歌寫完這篇文章,笑淚交織,風繼續吹,神一樣的人是與我們一起的,不過他們凡人的樣子,掩蓋了他們的神跡。
希望留下伴著你
風繼續吹
不忍遠離
心裡亦有淚不願流淚望著你
過去多少快樂記憶
何妨與你一起去追
要將憂鬱苦痛洗去
柔情蜜意我願記取
要強忍離情淚
未許它向下垂
愁如鎖
眉頭聚
別離淚始終要下垂
我已令你快樂
你也令我痴痴醉
你已在我心
不必再問記著誰
留住眼內每滴淚
為何仍斷續流默默垂
2019年10月9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