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在一起,是心甘情願的結合,雖然說並不是為了對方對自己的付出才在一起,但是如果完全沒有付出,那麼這段感情也不可能走到最後。
很多人會有這樣一個困惑,那就是為什麼身邊的那個人口口聲聲說愛自己,但是卻從不肯為自己付出,或者是付出很少呢?
對你付出的人,不一定愛你,但是不對你付出的人,一定不愛你。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寫到:「真正的愛是行動,是一種由意願而產生的行動。愛一個人卻沒有付出行動,就等於從未愛過。」
有些人看似愛得很深,但其實他們的愛停留在口頭上,並沒有付諸在行動上,他們總覺得自己很愛別人,但其實他們只是愛自己。
他們跟一個人在一起的目的,不是為了跟對方創造美好的生活,而是為了自己,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為了排遣寂寞。換句話說,他們並不愛對方,只是為了有個人能陪著自己。
這樣的人很多,尤其是在現在社會,生活忙忙碌碌,人的精力和時間卻又有限,在工作和生存壓力之下,很多人都已經不願意為感情付出太多精力。
更何況,很多人愛著愛著就不愛了,付出的時間、精力還有金錢,都沒有得到回報。
周國平說:「也許現代人真的是活得太累了,所以不願再給自己加上愛情的重負,而寧願把兩性關係保留為一個輕鬆娛樂的環境。也許現代人真是看得太透了,所以不願意再徒勞地經受愛情的折磨,而寧願不動感情的面對異性世界。」
但是周國平也這樣反問到:然而,逃避愛情不會是現代人精神生活空虛的一個徵兆嗎?
為了逃避精神上的空虛,所以才會選擇跟一個人在一起,但是在一起之後,因為心裡缺乏愛,所以不願意付出,結果導致自己更加的空虛。
說到底,不是因為愛在一起,那麼就不會有真正的付出,自然無法享受到真正的快樂,從而更加不願意付出。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也說到:「真正的愛,在促進對方心智成熟的同時,也會讓你的心靈得到成長,你會體驗到莫大的喜悅,幸福感會越發真實和持久。」
一個人若是跟你在一起,表現的很痛苦,說到底,他就是不愛你,因為愛能給一個人帶來快樂,但顯然那個人沒有。正因為他對你沒有愛,所以他不快樂,所以他不想對你付出。
曉琳(化名)的男朋友李揚就一點都不愛曉琳,當然這是曉琳後來才意識到的一件事情,也因為如此,曉琳跟他分手了。
在分手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裡,曉琳總是因為李揚對自己不付出而吵架,她總是責怪李揚不為她付出,說李揚是如何的忘恩負義,但是李揚每一次都狡辯,說自己一直在付出,只是付出的不夠多。
然而,事實證明,李揚壓根就排斥對曉琳付出,他並不愛她。李揚跟曉琳在一起也不是因為愛情,而是覺得曉琳有工作又獨立,長得很漂亮,想著跟她在一起沒有壓力,也不用成天哄著她。
然而曉琳卻一直以為李揚很愛她,畢竟李揚追求她的時候對她很好,說很喜歡她。
有些人說的話,你當做是一種承諾,並且以為這種承諾永遠都不會變,正如張愛玲相信胡蘭成對她做出的那句承諾—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但是說這話的人,不過是隨口一說,從未想過是不是出自真心。
有些人就是這樣,他們為愛情創造了一種環境,有甜言蜜語,有紅酒和鮮花,甚至還有別人的祝福,但是唯獨沒有愛。
沒有愛的一段關係,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有溫馨,因為沒有愛就不會有任何的付出,沒有付出,又怎麼會體會到對方對自己的愛。
如果一個人不願意對你付出,就是因為他不愛你,如果他愛你,他會忍不住對你付出,他會比你自己還重視你自己。
周國平說:「愛就是對被愛者懷有一種某須有的哀憐,做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愛就是做被愛者的保護人的衝動,儘管在旁人看來這種保護毫無必要。」
說到底,有愛才有心疼,繼而會忍不住擔心他,會想要保護他;有愛才會被那個人緊緊的牽動著自己的心,會因他快樂而快樂,因他悲傷而悲傷;有愛才會心甘情願的去做很多事情,不問回報,不說後悔,更不去想值不值得。
如若不愛,那麼一切都不會有,有的只是自己。
一個人會不會對你付出,不在於付出這件事情本身難不難,就看他愛不愛你。
因此,不要再指責一個人為什麼不對你付出,抱怨一個人對你付出的太少,他若是不愛你,你的指責和抱怨只會讓你自己的樣子更難看。在他眼裡,看到的不是你的辛苦付出,你的委屈和辛酸,而是你在乞求他對你好,他會更反感,更想要逃離。
與其苦苦的等待一個人對你付出,不如轉身放手,因為你無法強求。付出只能靠心甘情願,任何強求都是徒勞。
張愛玲筆下的葛薇龍,說她是因為愛情嫁給了喬琪喬,這一點並不絕對,她更多的是為了她自己。但是比起喬琪喬,她顯然是一直在付出的那一方,因為喬琪喬對她,壓根就沒有愛。
雖然葛薇龍說自己愛喬琪喬,與他無關,但是對於婚姻,對於她今後的生活,她是感到絕望的,她不敢想。
如果遇到一個壓根不愛你的人,即使你一直在付出,對方也會無動於衷,頂多出於內疚,會對你有一點回報,但也僅僅是「禮尚往來」而已,沒有真摯的關心和愛護。
因此,不要等著一個人對你好,對你付出,一個人會不會對你付出,就看他愛不愛你。如果愛,他會主動對你付出;如果不愛,他便不會對你付出。
--END--
喜歡就點擊關注;願在我的文字裡,能找到你想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