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教師丫哥和您一起暢談中小學教育教學,歡迎關注,真誠與您交朋友!
上海華二初級中學是一所民辦學校,「五一」放假期間,它的一篇招生推文引起了網絡的普遍關注,遭遇了網友的強烈非議。該校也因此受到教育部門的通報與追責。
這則推文發在該校的微信公眾號上,標題是《到華二初中讀書,你真的想好了嗎》。推文發出才幾個小時,就被主管部門責令撤除了,但文章截圖可謂遍布網絡,八方傳播,百度一查即可看到。
01招生推文招致的非議來自兩個方面
通覽那篇推文,其實是該校向社會發布的一則招生廣告。一般的招生廣告都是發布學校的辦學歷程、辦學業績、招生計劃等,極力宣傳學校的優勢和成績,以期得到家長的認可,吸引家長為子女選擇該校。
但這篇文章卻反其道而行之,極力強調「家校合作」四個字,字裡行間,處處暗示,要想報讀華二初中,不但要求學生學科基礎好、綜合能力強,而且還要家長具備相當的經濟實力,家長本身素質也要達到他們的高標準要求。似乎要把很多家長拒之校門之外。
這篇推文招致的非議來自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教育主管部門。該校所在的嘉定區教育局通過公眾號發布通報,並對該校做出了公開道歉、通報批評、責任追究的處理結果。通報認為該推文「推送內容極不恰當,嚴重背離義務教育招生工作指導思想。」
另一方面是眾網友和社會群眾。「選你所愛,愛你所選,雙向選擇,各自歡喜」「怕你不來,怕你亂來」,言辭之中,透露著高度的自我優越感,完全暴露了該校極端的「掐尖招生」的思想意識。
孤傲的態度引起了網友們的反感,有網友就挑出推文中出現的錯別字來回擊,認為這個學校自以為是,其實是自己實力不行,現在招生政策變了,就沒有底氣了。
推文中反覆強調「家校配合」四個字,文末還帶有一張「自測表」,這種做法很明顯是告訴家長們,如果你們不符合我們的要求,你們就不要瞎湊熱鬧,符合條件的才填報。「適合的都是最好的,勉強的都是煎熬的」,明擺著帶有威脅的語氣。
給為數眾多的普通家長施壓,讓其對華二初中望而生畏,畏而卻步,這無疑會激起眾怒,而這種網羅「精英」式的招生宣傳,對其他民辦學校也是一種排斥。有人戲稱,華二初中是培養許可馨一樣的精緻利己主義者的搖籃。言語雖有些過激,但表明了人們極度憤慨的心態。
02當前我國民辦學校的主要辦學模式
上個世紀後半期,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為了彌補公辦學校學位不足,解決大批湧入城市的農民工子弟讀書難的問題,民辦學校應運而生。
民辦學校的舉辦者結合自身實際,採取不同的定位,選擇不同的模式來辦學。就目前來說,我國的民辦學校主要存在下列不同的辦學模式,不同的模式各有其自身的發展思路。
普通農民工子弟學校。招生對象是學校周邊普通的異地務人員子女,招生不設很高門檻,除了品行不端、形象極壞的,一般學生都可以報名就讀。堅持「大眾化」辦學方向,收費不高,校園環境和教學質量一般,但比較容易被大眾接受,學校發展比較穩定。這類學校每年拿出辦學收入的一定比例,用於學校滾動發展。
半貴族學校。招生的對象也是學校周邊的異地務工人員子女,但招生設了一定的門檻,要求新生統考或面試(變相考試)成績達到一定程度。這類學校一開始環境一般,師資和教學也一般,招生講究少而精,夢想著通過三年的努力而在升學率上一炮走紅,最終達到招生爆滿,大幅提價的目的。房地產配套學校。都是大型房地產樓盤的配套工程。這類學校環境優美,校舍建築高端,設施設備齊全,給人高大上的感覺。它首先要滿足本小區業主子女就讀,然後向社會普遍招生。一般收費很高,總體思路跟上述「半貴族學校」類似。集團化民辦學校。比較有實力的民辦教育集團投資興辦的學校。一般規模比較大,動輒數千甚至上萬學生。收費比較高,教師工資也比較高,但學生實行寄宿制,學校活動多,教師的工作壓力比較大。集團內所有學校採用統一的管理模式,比較注重宣傳攻勢。招生上一方面想方設法搶優質生源,另一方面也比較講究經濟效益。貴族學校。憑藉自己高大上的校園環境和設施,招收高學歷人才作為教師,面向社會上具備雄厚經濟實力的成功人士進行招生宣傳,學費每年少則兩三萬,多則十萬以上。這類學校不是很講究學生成績,很多都開有國際部,與國外的學校合作辦學。掛牌民辦學校。有的掛「清華」「北大」等全國知名大學的牌子,有的掛當地辦學實力比較強的公辦學校的牌子。牌子一掛,抬高身價。借著名校的效應來吸引優質生源,借著名校的效應來收取高額學費。當然,被掛牌的學校對其下屬可能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吧。
這些不同模式的民辦學校總體又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一類是非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
03部分民辦學校的辦學模式開始遇尷尬
上海華二初級中學屬於上述「掛牌民辦學校」的辦學模式,而且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它掛的是華東師範大學附屬第二中學的牌子,走的是高端辦學路線。
為了確保學校的高端發展,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它不惜想方設法「掐尖」招生,不但生源素質要「尖」,而且家長的經濟實力和能力素質也要「尖」。
多年來,它這樣做了,一群如此「精尖」的學生和家長為學校贏得了累累榮譽。華二初級中學和一大批上述走「高端」路線的民辦學校都嘗到了「掐尖」的甜頭,美美的享受了「掐尖」的紅利。
可是,現在不行了,這部分靠「掐尖」招生構築「高端」神話的民辦學校的發展走進了雷區,稍有不慎,就會遭遇華二初級中學一樣的尷尬。
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其中第17條規定,「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這個意見發布後,全國各地紛紛制定相應政策,宣布義務教育階段實行公、民辦一體化管理,同步招生。凡就讀民辦學校的學生根據就近、自願等原則在網站申報就讀學校,如果申報人數少於某校招生計劃,則全額錄取,申報人數多於某校招生計劃,則在所有申報對象中用電腦派位(俗稱「搖號」)的方式錄取生源,多餘生源再參加第二批申報。
這就避免了部分學校不擇手段挑選優質生源。比如像華二初級中學,想進入該校就讀的學生家長,只要滿足一定的條件,不論學習成績高低,都可以自由在政府網站申報該校,如果該校條件好,很熱門,申報的人數超過了該校招生計劃,就在所有申報人員中自由派位錄取,錄取後,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是隨機的。
國家之所以實施這樣的招生政策,是為了「教育公平」,學生可以平等的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各民辦學校之間也可以公平競爭。
在這樣的政策下,一些所謂的「高端」民辦學校再也不能憑藉自己的資源優勢和「掛牌優勢」來「掐尖」招生了,一部分成績一般的學生也會隨機進入「高端」學校就讀,過去靠挑選好生源吃飯的學校也像普通農民工子弟學校一樣,要憑過硬的管理和教學來參與平等競爭了。
今年的小升初工作在五月份就要拉開帷幕,面對這樣的招生方式,華二初級中學有點著急了,想在招生之前提醒一下家長,想在最後再「掐」一把尖,沒想到弄巧成拙,遭遇尷尬。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上述意見,標誌著民辦義務階段學校挑選優質生源時代的終結。民辦初中和小學只有立足教學,精細化管理,無論什麼樣的學生進來,都盡職盡責,按照國家義務教育的政策指引,做好我們的工作,才是可以的。
憑「掐尖」取優、吃「現成飯」才能優質發展,這種模式的民辦初中和小學,如果不趕緊調整辦學模式和理念,說不定還會鬧出更大的笑話。
(文中配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速告知,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