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故事烹酒,敬請【關注】崔黎黎
文/崔黎黎
夏夢
若說世界上真的存在完美的女子,那一定是夏夢的模樣。她不僅擁有傾國傾城的容貌,更是有一套充滿智慧的處世哲學。
她不但溫婉大方,氣質脫俗,教養良好,而且會多國語言,喜愛讀書,博古通今,是內外兼修的大家閨秀。
她內心善良,眼神清澈但是又能洞察世間萬物,從不沉迷於花花世界和名利場。從影以來潔身自好,從沒傳出過緋聞,是冰清玉潔最好的詮釋者。
她18歲出道,20歲便成名,追求者數以萬計,不乏名門貴胄,但是她始終能堅守自己的內心,冷眼看世界,直到遇到最適合自己的那個人。
她對愛真誠,內心澄澈,儘管處於事業上升期又年輕大有可為,但遇到她認為能陪伴她一生的那個人後也毅然決然的停下腳步,在22歲時便結婚,與丈夫林葆誠堅貞的相守了52年,且從沒鬧過出軌醜聞。
她一生追求者無數,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文人雅士數不勝數,哪怕在她結婚後,傾慕者也是延綿不絕,不分男女。
香港著名導演李翰祥曾直白的誇讚夏夢:「夏夢是中國電影有史以來最漂亮的女演員,氣質不凡,令人沉醉。」
為夏夢痴迷瘋狂了一輩子的金庸也曾說:「西施怎樣美麗,誰也沒見過,我想她應該像夏夢才名不虛傳。」
連在年輕時自視甚高的亦舒也忍不住讚美夏夢:「她無論時裝古裝,俱美得咚的一聲。」
而為了夏夢更是終生未婚的岑範曾感嘆道:「你知道,如果你遇到過夏夢這樣的女子,你還能愛上別的什麼人嗎?」
而我想,影視評論家石川先生的評價能解釋為何夏夢讓這麼多人愛,他曾言:「夏夢是傳統士大夫心中理想女性的化身,又是承載著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民國文人家國夢想的夢中情人。」
夏夢美麗、善良、賢惠、堅貞、自愛、知書達理還出身名門,無論是傳統的士大夫還是新時代的進步青年,都想擁有這樣一位近乎完美的妻子。而夏夢作為一名影視演員,又突破了傳統女性依附男人而活的形象,她有收入有名氣,而且與時俱進,有思想有品位,又保持著自己高超的品行,不被燈紅酒綠和名利世故所汙染,這樣一位冰清玉潔又美麗獨立的女人值得所有人愛。
見到夏夢,才知造物者也是偏心的,某知名媒體曾準確的評價夏夢的美貌:「外形豔而不媚,貞靜平和,嫻雅大方,身材高挑。」而這樣一位長相完美的天之寵兒偏偏還幸運的出生在了上海一名門世家。
夏夢原名楊濛,1933年生人,家中祖父、父母皆是戲曲愛好者,她的四個姑姑都是程派創始人程硯秋的關門弟子,對她言傳身教的母親也是名動全上海的名門閨秀。
自小生活在這樣一個藝術氛圍濃厚的家庭,又具有良好的基因,夏夢幼時起就能隨家中長輩哼唱戲曲。
夏夢全方位被戲曲薰陶著,自小就立志長大後從事戲劇之路。所以在同齡的孩子還在天真的玩著水和泥巴時,夏夢已經開始通往高雅的藝術殿堂,在同齡的少女們還在為升學還是嫁人憂慮糾結時,夏夢已經讀完《仲夏夜之夢》並受此啟發給自己取了「夏夢」這個以後轟動大江南北的名字。
1950年夏,香港著名舞蹈家毛妹將夏夢介紹給了自己的父親袁仰安,袁仰安便是香港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總經理,也是著名電影導演兼製片家。
這一次會面,讓夏夢加盟了長城影視,也第一次誕生了「夏夢」這個藝名。次年,年僅18歲的夏夢便迎來了自己的熒幕處女角色,《禁婚記》的女主角楊霞芝,也因這個角色,夏夢在香港影壇嶄露頭角。
夏夢雖然是電影界的新人,但是她表演的履歷卻很豐厚。1947年,她隨家人遷居香港後,考入了瑪利諾修院學校。因為熱愛莎士比亞的作品,寫得一手好字的夏夢時常自己撰寫戲劇,自己表演。在校期間,她不僅努力研修戲劇表演,還參演了《聖女貞德》等舞臺劇,有著相當豐富的舞臺經驗。
理論知識加上實踐表演,夏夢雖初入大熒幕,但作為演員的修養和修為卻是不淺的。
夏夢是典型的從頭紅到尾的演員,不過前兩年夏夢的名氣僅限於在香港境內,真正讓她紅爆大江兩岸的是在演完古裝片《孽海花》後。
《孽海花》之後還參展愛丁堡國際電影節,這部劇為夏夢在演藝圈奠定了不可動搖的地位。
年僅20歲的夏夢內外兼修,演技和形象並重,成為名動一時的「長城三公主」中最有影響力的一位。
不同於其他明星以豔情緋聞攫取注意,夏夢從來都是乾乾淨淨,她給自己立下了三條鐵律:不為人剪彩、不應邀外出吃請、不拍內容不健康的戲。
並且在她為時不長的演藝生涯中,她也嚴格遵守自己立下的規矩,沒有鬧出絲毫緋聞。
在大眾習慣於獵奇的時代,這樣一位冰清玉潔的明星能夠僅靠本職內的作品維持熱度,實在是一個奇蹟。不過從時人對她的評價「擅演擅唱,不論古裝、時裝、戲曲電影皆能勝任,可謂國內罕見的全能演員」來看,夏夢已經在能力上遠遠超越了明星這個身份,而演員想來只需要演好戲就行的。
在某種程度上,夏夢已經成為了一個完美的化身,在老一輩影迷眼中,夏夢是唯一可以同全世界的女神奧黛麗·赫本媲美的東方之星。
大批被人們捧著的高嶺之花也紛紛對夏夢趨之若鶩,從某種角度上來講,夏夢應當是偶像的偶像。
夏夢古裝扮相
如今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就是一代武俠小說大師金庸與夏夢之間的糾葛,不過讓金庸略顯尷尬的是,這場糾葛似乎從來都是他一個人的事情。而夏夢對此只有輕飄飄一句話:「我和金庸,其實不如不說。」
確實,有什麼好說的呢?說夏夢是金庸的夢中情人,金庸為她痴迷瘋狂嗎?還是說在夏夢婚後,金庸依然不死心的為她量身打造大戲《絕代佳人》呢?
其實,仔細想來,金庸倒不是真的對夏夢有不為外人道的想法,大概也是把夏夢奉為心中的女神,持有同大部分人追星一樣的想法罷了。
而且對於一個作家來說,夏夢更像是金庸的靈感源泉,她指引著他創造出了黃蓉、小龍女、王語嫣等一個個經典的女性形象。
金庸
就如赫本和紀梵希之間的關係,紀梵希陪著赫本美了一輩子,看著她幾次結婚生子,能說他對赫本沒感情嗎?自然不是,只是這種感情超越了世俗的男歡女愛,似知己又似親人好友,而這樣的感情使他心中對女神的愛更加純粹和長久,金庸對夏夢的感情同樣如此。
夏夢值得所有人愛,不僅僅是她滿足了世人對完美女性的想像,更在於她處理世事的智慧和乾脆磊落。
在事業的上升期堅定的選擇結婚,在風華正茂的年紀選擇急流勇退,演完最後一部劇《迎春花》後息影和丈夫移居加拿大。
而正是因為夏夢選擇息影遠走加拿大,才避免了後來60年代末期對文藝界人士的批鬥殘害。
夏夢和丈夫林葆誠
有人說,夏夢剛好在激流來臨前及時撤退是因為命好,運氣好,可是,若不是因為夏夢不留戀名利場的浮華虛影,又怎能如此乾脆的說走就走呢?
夏夢有一句值得所有人銘記的箴言:「人不能要求太多,要學會見好就收。」
走上巔峰後必定是要走下坡路的,夏夢看得很明白,在電影業的夕陽季來臨時,她不僅及時抽身保住了自己在影壇的完美形象,更加重要的是避免了本沒有必要的迫害。
但是,人生在世,又有多少人能像夏夢一樣看得清楚透徹呢?當我們被名利金錢所困擾的時候,便很難抽身出來站在更高的角度看我們未來的路,終其一生,也只能在一片山中庸庸碌碌,而且很有可能會困死自己。
毛澤東接待夏夢
夏夢當真是活得極其明白的一位女人,在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全國範圍內進行了積極的撥亂反正工作。此時,文藝界也一派欣欣向榮之景,夏夢之前所在的長城影視也開始恢復播放夏夢的影片,她的名字再次被所有人提及。
夏夢趁著這次機會回國,在香港創辦了青鳥電影公司。借著利好的政策和市場之風,先後監製了《投奔怒海》、《似水年華》和《自古英雄出少年》共三部影片,每一部都場場滿座,火熱大賣。
其中《投奔怒海》由劉德華和林子祥主演,奪得1983年金像獎「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等五項大獎,讓劉德華一戰成名,成為四大天王之一,可以說,夏夢也是劉德華的貴人。
劉德華
在大家都以為夏夢要在影片市場大展拳腳時,她卻在公司走上正軌之後,再次隱退去享受她悠閒的生活去了。再次完美的印證了她一貫的處事哲學「人不能要求太多,要學會見好就收。」
都說懂得滿足的人最幸福,而對於一個美麗又懂得滿足的女人來說,幸福肯定是與她同在的。
夏夢這一生,可以說是非常幸福又幸運的一生,或許,所有女人都希望活成她的樣子。
幼時出身名門,衣食無憂還家庭美滿;少時精神富足,一直追求最熱愛的戲劇並且少年成名,風光無兩;桃李年華之時,遇見自己一生所愛的丈夫,被捧在手心當作公主疼愛了一輩子。
夏夢和丈夫林葆誠結婚照
再後來,又急流勇退,幸運躲過了時代大浩劫,時隔多年回國遇上好時機再次轉戰商場引爆了自己事業的第二春。
一生順遂,家庭美滿,丈夫疼愛,兒女雙全,事業有成,這個女人當真是佔盡了世間所有的好運和幸福,連讓人嫉妒都不知從何恨起。
可是,仔細想想,夏夢的這些幸運又何嘗不是通過她的智慧和努力得到的呢?深陷名利場但不改初心,被萬人追捧,但從不招惹那些愛恨情仇。
一代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為她痴迷瘋狂,大導演岑範為她終生未娶,可夏夢都不為之所動,只獨守一人52年,直到丈夫林葆誠去世。
她緊緊抓住她應得的和珍惜的,偶爾探尋一下她感興趣的,而那些不該沾染的她向來敬而遠之。有分寸,有智慧,這樣的女人不幸福都難,該是值得所有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