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冉隆楠)人們期待已久的電影院終於要開門了。5月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在「重點場所防控」這一條,提到「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公園、旅遊景點、運動場所,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室內場館,以及影劇院、遊藝廳等密閉式娛樂休閒場所,可舉辦各類必要的會議、會展活動等。」因為疫情影響關閉了三個多月的電影院,終於要把開門營業提上日程了。
影院資料圖 中國商網 王蕾瑛/攝
關門的電影院
毫無疑問,疫情對電影院的打擊是十分沉重的。自今年1月24日起,全國12000多家影院因為疫情被迫暫停停業。不僅原定的春節檔電影全部推遲檔期,被迫關閉的電影院每天資金都是「只出不進」。在關門的時候,受到房租、設備、人力等多方面成本的壓力,有的電影院倒閉,有的電影院只保留核心員工,發放基本薪酬。
在過去的100多天裡,很多中小電影院都因撐不下去選擇徹底關門,只有資金雄厚的大型院線才堅挺到現在。不過,大公司也不見得好過。萬達電影近日發布的今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5.5億-6.5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4.01億元。財報中提到,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公司下屬600餘家國內影城自今年1月23日至今全部暫停營業,恢復營業時間尚未確定,票房收入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
4月29日,國家電影局召開的電影系統應對疫情工作視頻會議中提到,疫情給電影行業帶來了巨大衝擊和深刻影響。從短期看,直接經濟損失巨大,全國電影院暫停營業,製片和宣發基本停滯,目前估算全年票房損失將超過300億元。從中長期看,經濟下行壓力等多種因素疊加,將給電影產業格局、生產方式、經營理念帶來深刻調整,產生全方位、持續性的深刻影響。從國際情況看,全球電影產業遭受重創,各國電影界都在調整自救。疫情對電影產業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也是在倒逼電影產業改革升級。
受影響的不只是我國的電影行業,此次疫情給全球的電影行業都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包括《花木蘭》《速度與激情9》《碟中諜7》等在內的多部大片紛紛受到挫折,或延期上映或停拍,影響相當大,全球票房預估損失可能超過100億美元。
春天即將來臨
經歷了漫長的寒冬,電影院終於迎來春天。儘管還需要採取預約、限流的方式,但電影院的開放已然進入倒計時。消息一出,不少網友都很激動。「我都要忘了去電影院看電影是怎樣一種感受了」「馬上就能享受大屏看電影了」「這張電影票終於能花出去了」微博上類似的留言層出不窮。不過,也有消費者表示擔憂,認為「還不是很敢去」。
「看到消息,我就去看我淘票票上的代金券還有沒有。之前的代金券我記得好像是3月底過期,今天去看的時候發現,有效期已經延長到了6月30日。」消費者王女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平臺自動延期了電影代金券,但目前她還沒看到有電影上映。「非常希望這張券能花出去」。
目前,淘票票平臺上的北京諸多電影院均顯示「暫無場次」。圖片為淘票票平臺截圖
記者打開淘票票售票平臺看到,目前北京諸多電影院均顯示「暫無場次」。在貓眼售票平臺上,記者看到5月28日有一部《親親噠》上映,另有三部電影上映時間待定,剩下的電影則排在6月1日以後。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無論是片方、線下影院還是售票平臺其實都在等具體實施細則落地。「其實從春節檔開始就積累了許多好片子,比如《唐人街探案3》《中國女排》等都沒有上線。包括馬上就要到來的暑期檔,也是電影院的重頭戲。其實大家都很期待影院的正式開放,一旦細則落地,相信電影院和片方後續的動作就會很快跟上,好的影片也會陸續和大家見面。」
除了電影院迎來春天之外,影視業從業者們也紛紛展開自救行動。據統計,疫情期間,僅影視劇行業約有60個劇組停拍、100個項目延遲,一季度全國6600多家影視文化機構註銷。而在此之前,影視業自下而上的自救行動早已展開,餓了麼公布的數據顯示,浙江橫店最近新註冊餓了麼藍騎士人數達到了歷史新高,其中超七成來自群演隊伍。